一种具有取电功能的固封极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7063发布日期:2018-11-16 23:1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取电功能的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二次融合的户外柱上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要求户外柱上智能配电网的开关设备具备实时在线检测电网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及功率损耗等参数,因此实时传输电网运行数据,可靠稳定的取电、系统至关重要。

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是电网架空线路的重要开关元件,起到保护和控制电网线路的作用;固封极柱是户外真空断路器的重要部件,将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相关的导电零部件一体化地植入到环氧树脂形成固封极柱,起到绝缘和开关作用。

《科技资讯》2015年第19期中的“基于电子式PT取电和超级电容储能的配电设备供电系统”这篇文章已经充分描述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具有稳定的取电功能。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具有重合闸控制功能的柱上户外断路器(公告号CN207409424U),包括主箱体以及手柄,手柄通过一转换主轴可转动地装设于该主箱体外侧,该主箱体内侧设有与转换主轴传动控制连接的重合闸切换开关,该重合闸切换开关串接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中与远程的控制终端机构电路连接。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带方向性判断的零序接地保护的ZW32型智能开关(公告号CN203733700U),其为配置了零序电压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和智能控制终端的ZW32型智能真空断路器,其包括ZW32型断路器本体、零序电压互感器、智能控制终端、航空插头及控制电缆四部分,其中所述ZW32型断路器本体与零序电压互感器的三相进线端分别与10KV的三相电路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终端通过航空插头及控制电缆分别与ZW32型断路器本体的控制电缆接线盒和零序电压互感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配置了零序电压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和智能控制终端,由零序电压启动,并采用零序功率方向判断,提高了单相接地故障判断的准确度。

在传统上,固封极柱是真空灭弧室固定的载体;户外柱上配电网中取电均采用电磁式的电压互感器,其为独立于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外的电气设备,通常安装在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的进出线两侧,将高压电转变为低压电,为控制终端和断路器的运行提供电能。电磁式的电压互感器体积大、结构复杂,容易产生谐振,二次短接时会产生过流烧毁互感器;因此会增加配电网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开关设备的电气绝缘性能和防水、防尘等户外防护能力。已经不符合新型户外柱上智能配电网对电气设备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轻便性的要求,同时增加配电网出线故障的风险。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控制系统(公开号CN108400054A)其包括安装在电线杆上的真空断路器、电压互感器、控制终端和刀闸机构,所述电线杆的顶端架设有输电线,所述真空断路器和电压互感器通过用户接入电缆线与所述输电线连接,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电缆线与所述控制终端电气连接,所述真空断路器包括三相支柱、操作控制箱和设置在所述操作控制箱内的操动机构,所述操动机构与所述刀闸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操动机构与所述控制终端电气连接,在所述三相支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操作控制箱上,在所述三相支柱的中间上插接有电流互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取电功能的固封极柱,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户外柱上配配电网中电压互感器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会增加整个配电网的结构复杂程度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取电功能的固封极柱,包括套筒以及设于套筒内侧上部的真空灭弧室,该真空灭弧室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上进线端和下出线端,所述套筒内侧的前部还装设有与所述下出线端连接的下出线导电杆,

所述套筒的前部内壁植入固设有第一取电传感器,该第一取电传感器与所述下出线导电杆连接导通;

所述套筒的背部内壁植入固设有第二取电传感器,该第二取电传感器与所述上进线端连接导通;所述第一取电传感器与第二取电传感器均通过环氧树脂APG工艺浇注植入固封在所述套筒内壁与该套筒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通过环氧树脂APG工艺浇注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电传感器出线端子和第二取电传感器出线端子均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断路器机箱内的设备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电传感器与第二取电传感器均为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下出线端通过软连接与所述下出线导电杆连接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侧壁包覆有硅胶外壳。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将取电互感器固设在一个固封极柱的套筒内侧,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取电的功能,为控制终端和断路器运行提供电能,而且能够使早期户外柱上配电网中复杂、笨重的电气设备,变得小型化,提高电气绝缘性能和户外防护能力,简化了电网的安装,提高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取电功能的固封极柱,包括套筒1以及设于套筒1内侧上部的真空灭弧室2,该真空灭弧室2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上进线端21和下出线端22,套筒1内侧的前部还装设有与下出线端22连接的下出线导电杆3,此外,

套筒1的前部内壁植入固设有第一取电传感器4,该第一取电传感器4与下出线导电杆3连接导通;

套筒1的背部内壁植入固设有第二取电传感器5,该第二取电传感器5与上进线端21连接导通。取电传感器的作用是取电网的高压电变成低压电后,为控制终端和真空断路器的运行提供电能,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取电传感器,为固封极柱增添了取电功能,并且该第一取电传感器4和第二取电传感器5为两个独立功能的取电设备,可选择任一单独固设装配。其中,第一取电传感器4和第二取电传感器5均为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通过将第一和第二取电传感器固设在一个固封极柱的套筒内侧,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取电功能,为控制终端和断路器的运行提供电能,而且能够使早期复杂、笨重的设备,变得小型化,提高了电气绝缘性能和户外防护能力,简化电网的安装,提高连接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套筒1通过环氧树脂APG工艺浇注成型。第一取电传感器4与第二取电传感器5均通过环氧树脂APG工艺浇注植入固封在套筒1内壁与该套筒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了电气绝缘性能和户外防护能力。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取电传感器出线端子41和第二取电传感器出线端子51均延伸至套筒1的底端与真空断路器机箱内的电气配件等设备接通。具体的,套筒1安装在断路器机箱8的上面,使套筒1与断路器机箱8组成一个共箱;第一取电传感器出线端子41和第二取电传感器出线端子51从套筒底板引到断路器机箱内部。断路器再通过航空插头81与控制终端9连接。第一取电传感器4或第二取电传感器5在获得进线侧和出线侧的高压电后,将高压电转变成低压电,通过控制终端,为断路器及用电设备可靠运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下出线端22通过软连接6与下出线导电杆3连接导通。该软连接6可以为镀银铜排软连接。此外,还可在套筒1外侧壁包覆有硅胶外壳7。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