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铁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024发布日期:2018-07-27 22: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铁芯机构。



背景技术:

铁芯是变压器中主要的磁路部分。通常由含硅量较高,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热轧或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铁芯和绕在其上的线圈组成完整的电磁感应系统。电源变压器传输功率的大小,取决于铁芯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但是,现有技术中,硅钢片用于低频变压器,按其形状不同可分为:EI型、UI型、C型、口型。其中,E型硅钢片又称壳型或日型硅钢片,它的主要优点是初、次级线圈共同一个线架,由于绕组平均周长较长,在同样圈数和铁芯截面积条件下,EI型铁芯的变压器所用的铜线较多,但是E型硅钢片组成的铁芯存在中间柱,绕线机作业不方便,效率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出必要的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铁芯机构,相比现有的E型硅钢片装配效率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压器铁芯机构,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铁芯本体,所述铁芯本体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上、下端的同一侧横向设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柱体的方向的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柱体,相邻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气隙,所述第一柱体及所述第二柱体之间的空隙在2-2.5c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本体由若干块硅钢片通过铆合连接层叠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本体的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柱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柱体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本体的中部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柱体、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柱体的散热通路,所述散热通路内安装有冷水输送管,所述冷水输送管的形状与散热通路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路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对现有E型变压器铁芯少了中间柱,上述的铁芯本体结构相对现有的E型变压器铁芯装配难度更低,从而提升装配效率,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之间的空隙在2-2.5cm之间,大多数的自动绕线机能够方便对第一柱体或第二柱体进行绕线作业,无需另外采购专门的安装机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芯本体,2-第一柱体,3-连接部,4-第二柱体,5-气隙,6-固定螺孔,7-散热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变压器铁芯机构,包括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铁芯本体1,铁芯本体1包括第一柱体2,第一柱体2的上、下端的同一侧横向设有连接部3,与第一柱体2的方向的所述连接部3的另一端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柱体4,相邻第二柱体4之间留有空隙形成气隙5,第一柱体2及第二柱体4之间的空隙在2-2.5cm之间。由于相对现有E型变压器铁芯少了中间柱,上述的铁芯本体1结构相对现有的E型变压器铁芯装配难度更低,从而提升装配效率,第一柱体2及第二柱体4之间的空隙在2-2.5cm之间,大多数的自动绕线机能够方便对第一柱体2或第二柱体4进行绕线作业,无需另外采购专门的安装机器。

此外,铁芯本体1由若干块硅钢片通过铆合连接层叠组成,可以通过自动压铆机进行作业,自动化程度高。铁芯本体1的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通路7,应对不同的壳体安装螺栓配合散热通路7固定好铁芯本体1。第一柱体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柱体4的横截面面积。铁芯本体1的中部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柱体2、连接部3及第二柱体4的散热通路7,散热通路7内安装有冷水输送管,冷水输送管的形状与散热通路7相配合,当铁芯本体在工作过程中,冷水输送管通入冷水冷却整个铁芯本体1,有效快速降低整个铁芯本体1的温度,铁芯本体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散热通路7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与铁芯本体的外轮廓形状相配合设置,散热降温效果大大提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