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4422发布日期:2018-09-28 20: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与一芯片模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5724113U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在绝缘本体一侧的枢接部、枢接于枢接部的操作杆以及盖体,操作杆设有用于枢接盖体的凸出部,枢接部设有内勾的止挡部,打开所述操作杆时该止挡部会与操作杆的凸出部干涉进而使操作杆无法打开超过90度,如此可能会导致垂直取放芯片模组时与操作杆发生碰撞,从而给芯片模组的取放带来不便。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有利于避免在垂直取放芯片模组时与操作杆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电路板与一芯片模组,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位于绝缘本体一侧的第一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的操作杆及枢接于所述操作杆并绕所述操作杆旋转的盖体,所述操作杆包括第一枢转部和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枢转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一操作部以所述第一枢转部为转轴在一闭合位置与一第一开启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一枢转部包括用于枢接所述盖体的凸出部,当所述第一操作部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凸出部向所述绝缘本体突伸,所述第一枢接部对应所述凸出部设有向上并向远离绝缘本体方向倾斜延伸的止挡部,当所述第一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时所述止挡部抵持所述凸出部以防止操作杆向外过度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止挡部。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位置与第一开启位置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止挡部向远离所述绝缘本体的方向倾斜的部分为让位部,当所述第一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时所述凸出部容置于所述让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以所述凸出部为转轴在所述闭合位置与一第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当所述盖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启位置时所述盖体抵靠于所述止挡部的延伸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位置与第二开启位置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150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中空的框体、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枢接部以及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压杆,所述绝缘本体框设于所述框体中,所述框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侧边,所述止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包括第二枢转部和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枢转部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所第二述操作部以所述第二枢转部为转轴旋转,所述第二枢转部包括用于压制所述盖体的压制部,所述第一枢接部包括围绕所述第一枢转部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向上卷曲的外挡条和与所述外挡条反向弯折的内挡条,所述第一枢转部被定位于所述外挡条与内挡条之间,所述第二枢接部包括围绕所述第二枢转部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从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向上卷曲的外挡条和与所述外挡条反向弯折的内挡条,所述第二枢转部被定位于所述外挡条与内挡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延伸的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枢接于所述凸出部,所述盖体关闭时因所述活动部受压于所述压制部而被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第四侧边均设有向上延伸的勾部,所述勾部用于压制并固定所述第一、第二操作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枢接部对应于第一枢转部的凸出部设有向上并向远离绝缘本体方向倾斜延伸的止挡部,该止挡部的外翻设计不仅能够使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打开角度大于90度,以防止在垂直取放芯片模组时所述芯片模组与操作杆发生碰撞;同时,当所述第一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时,所述止挡部还能够抵持所述凸出部以防止操作杆向外过度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组装有芯片模组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操作杆位于第一开启位置且盖体位于第二开启位置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图1的部分分解图。

图9是图8中框体的立体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安装于一电路板300且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300和一芯片模组200,所述芯片模组200安装于所述电连接器100中。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未标示)、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相对两侧的第一枢接部21和第二枢接部22、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第二枢接部21、22的操作杆3和压杆4以及枢接于所述操作杆3并绕所述操作杆3旋转的盖体5。所述操作杆3包括第一枢转部31和第一操作部32,所述第一枢转部31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21,所述第一操作部32以所述第一枢转部31为转轴在一闭合位置与一第一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具体地,所述闭合位置为所述第一操作部32与所述绝缘本体1平行时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一开启位置为所述第一操作部32被最大程度地打开时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一枢转部31包括用于枢接所述盖体5的凸出部311。如图1至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操作部32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凸出部311向所述绝缘本体1突伸,所述第一枢接部21对应所述凸出部311设有向上并向远离绝缘本体1方向倾斜延伸的止挡部211,如图5至图7所示,当所述第一操作部32位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时所述止挡部211抵持所述凸出部311以防止操作杆3向外过度旋转,从而有利于避免由于操作杆3向外过度旋转而导致的电路板300上的其他组件的损坏。重点参照图7所示,所述闭合位置与第一开启位置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以此能够有效防止在垂直取放所述芯片模组200时芯片模组200与所述操作杆3的第一操作部32发生碰撞。如图1与图6所示,所述止挡部211在向上延伸的过程中朝远离所述绝缘本体1的方向偏移,定义所述止挡部211向远离所述绝缘本体1的方向倾斜的部分为让位部2110,当所述第一操作部32位于所述第一开启位置时所述凸出部311容置于所述让位部2110,以此保证所述第一操作部32能够被最大程度地向外打开。

继续参阅图1至图7,所述盖体5以所述凸出部311为转轴在所述闭合位置与一第二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具体地,所述第二开启位置为所述盖体5被最大程度地打开时所处的位置,当所述盖体5位于所述第二开启位置时所述盖体5抵靠于所述止挡部211的延伸末端2111以防止由于盖体5向外过度旋转而导致电路板300上的其他组件的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闭合位置与第二开启位置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150度。

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中空的框体2,所述绝缘本体1框设于所述框体2中,所述框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210及第二侧边220,所述第一枢接部21与第二枢接部2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侧边210、2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止挡部211,且所述止挡部21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210的边缘处。

所述压杆4包括第二枢转部41和第二操作部42,所述第二枢转部41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22,所第二述操作部42以所述第二枢转部41为转轴旋转,所述第二枢转部41包括用于压制所述盖体5的压制部411,所述第一枢接部21包括围绕所述第一枢转部31设置的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包括从所述第一侧边210的边缘向上卷曲的外挡条201和与所述外挡条201反向弯折的内挡条202,所述第一枢转部31被定位于所述外挡条201与内挡条202之间,所述第二枢接部22也包括围绕所述第二枢转部41设置的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包括从所述第二侧边220的边缘向上卷曲的外挡条201和与所述外挡条201反向弯折的内挡条202,所述第二枢转部41被定位于所述外挡条201与内挡条202之间。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盖体5包括主体部50和从所述主体部50的相对两侧延伸的固定部51和活动部52,所述固定部51枢接于所述凸出部311,所述盖体5关闭时因所述活动部52受压于所述压制部411而被固定。所述框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230和第四侧边240,所述第三、第四侧边230、240均设有向上延伸的勾部25,当所述操作杆3和压杆4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勾部25用于压制并固定所述第一、第二操作部32、42。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枢接部21对应于第一枢转部31的凸出部311设有向上并向远离绝缘本体1方向倾斜延伸的止挡部211,该止挡部211的外翻设计不仅能够使所述第一操作部32的打开角度大于90度,以防止在垂直取放芯片模组200时所述芯片模组200与操作杆3发生碰撞;同时,当所述第一操作部32与所述盖体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开启位置时,所述止挡部211还能够抵持所述凸出部311与所述盖体5以防止其向外过度旋转从而导致电路板300上的其他组件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