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降温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26发布日期:2018-11-07 21:1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降温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降温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汽车油耗的法规不断提高,各大主机厂开始大力开发新能源车型,其中48V助力-能量回收系统的轻混车型就是其中一款。48V系统核心零部件包括DCDC、BRS电机、动力电池及EMS。受空间所限,动力电池布置备胎池内,受底盘的发动机排气管辐射影响,动力电池内的温度环境较高,一旦动力电池温度在65℃以上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充放电能力大大衰减。因此需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处理,以确保动力电池内部尽快达到热平衡,保证最大的充放电能力。目前大部分车型采用从乘员舱引进冷风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但这种方式对乘员舱内的空调舒适性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降温系统,通过风扇将热风排至车外,采用主动散热方式,可以降低动力电池温度,提升动力电池充放电能力,提高节能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降温系统,包括布置在备胎池内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外部带隔热罩,冷却风道一端连同动力电池与隔热罩之间的空间,另一端连接鼓风机,鼓风机的出口端靠近泄压阀,将动力电池周围的热空气通过泄压阀排到车外。

进一步,鼓风机出口端对向泄压阀的进气侧的一部分,泄压阀另一部分保留用于车内空气流动。

较好地,鼓风机出口端对向泄压阀的进气侧的一半,泄压阀另一半保留用于车内空气流动。

进一步,所述冷却风道采用低风阻结构,冷却风道紧贴备胎池的底部至侧壁,延伸到泄压阀位置。

进一步,隔热罩与动力电池中间留有空气流通空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其安装有上述结构的动力电池降温系统。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是布置在备胎池内的封闭环境中的,动力电池外部带隔热罩,通过冷却风道连接鼓风机,鼓风机出口端靠近泄压阀,当动力电池工作时,鼓风机开始运转,将动力电池周围的热空气通过泄压阀排到车外,以达到降低动力电池温度的目的。这种降温系统无需从乘员舱引进冷风,对乘员舱内的空调舒适性不会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利于鼓风机产品通用化、模块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动力电池降温系统布置图;

图2:动力电池与隔热罩的布置图;

图3:鼓风机出口与泄压阀的布置图;

图4:风机选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参见图1,动力电池2布置在备胎池1内的封闭环境中,受底盘的发动机排气管辐射影响,动力电池内的温度环境较高。动力电池2外部带隔热罩3,通过冷却风道4连接鼓风机5,鼓风机5出口端靠近泄压阀6,这样当动力电池2工作时,动力电池2内部温度升高,鼓风机5开始运转,将动力电池2和隔热罩3之间的热空气通过泄压阀6排到车外,降低动力电池周边环境温度。

为了不影响汽车本身的空气流通,优选地,鼓风机5出口端对向泄压阀6的进气侧的一半,另一半保留用于车内空气流动,如图3所示,鼓风机5出口端是对向泄压阀6的进气侧的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没有被遮挡,可以用于正常排出车内空气。

冷却风道4的设计遵循低风阻的原则,同时为了适应空间的限制,冷却风道4最好紧贴备胎池1的底部至侧壁,延伸到泄压阀位置。

隔热罩3与动力电池2之间要留有空气流通空间,中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冷却风道4的风阻曲线7结合动力电池2降温的需求风量确定风机5的工作点9,根据风机的P-Q曲线8,参见图4,选择一款合适的风机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