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840发布日期:2018-12-18 21:3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系统电源装置的装配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用于储存能量,电池储能系统就是利用电池储存电能,储能系统的电压高低和容量大小主要由电池包中串联的电芯个数决定,串联的电芯越多,电压越高,现有的储能系统中都是将多个电芯串连后形成的电源包直接安放在储能装置中,这样的放置效果使得电芯散发的大量热量对其余零部件造成很大的威胁,尤其是一些精密的元器件很容易被热量烧坏。

为此设计一种既保证了电芯散热效果又确保了热量不会对周围元器件造成影响的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既保证了电芯散热效果又确保了热量不会对周围元器件造成影响的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包括下壳、上盖、铜排支架,其特征在于:下壳内部的底面设有电芯连接端,下壳内部被用作承放电芯,下壳上方设有铜排支架,铜排支架的四个底角上分别设有铜排,铜排上方设有上盖,上盖的四个底角分别采用内六角螺栓将上壳、铜排、铜排支架、下壳固定在一起,所述下壳的外侧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上盖的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电量输出装置。

所述下壳的底面为条状通风格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电源外壳结构,将电芯放置在其中不仅保护了电芯不被破坏,而且电芯散发出的热量主要通过底面的条状格栅进行散发,而外壳则是固定在储能系统的壳体内或者是固定在散热格栅上的,维持电芯散热效果的同时保证了电源外壳周围的其他元器件不会受到大量热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包括下壳、上盖、铜排支架,下壳6内部的底面设有电芯连接端,下壳6内部被用作承放电芯,下壳6上方设有铜排支架5,铜排支架5的四个底角上分别设有铜排3,铜排3上方设有上盖2,上盖2的四个底角分别采用内六角螺栓1将上壳、铜排3、铜排支架5、下壳6固定在一起,所述下壳6的外侧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上盖2的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电量输出装置4。

本实用新型中下壳6的底面为条状通风格栅,电芯散发出的热量主要通过底面的条状格栅进行散发,本实用新型则是固定在储能系统的壳体内或者是固定在散热格栅上的,维持电芯散热效果的同时保证了电源外壳周围的其他元器件不会受到大量热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中,将电芯放置在下壳内部,使电芯与电芯连接端连接固定,之后将铜排支架、铜排放在电芯上方,然后盖上上盖,再使用内六角螺栓将整个装置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源外壳结构,将电芯放置在其中不仅保护了电芯不被破坏,而且电芯散发出的热量主要通过底面的条状格栅进行散发,而外壳则是固定在储能系统的壳体内或者是固定在散热格栅上的,维持电芯散热效果的同时保证了电源外壳周围的其他元器件不会受到大量热量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