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剥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6885发布日期:2019-06-05 22:43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快速剥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及其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其展示一种快速剥线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技术中,部分线束产品在制备过程中,需进行剥皮处理,针对不规则线束产品的剥皮,现阶段的剥皮方法无法对其进行快速剥皮,如图1所展示的线束产品100,其具有容纳线束的线束主体101、以及扁平状的内置有钢丝的下端体102;现阶段采用人进行剥皮,效率低,且容易损伤线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剥线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剥线机。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剥线机,包括载板、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的剥皮台板;所述剥皮台板包括的仿型线束入口台、设置于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两侧的且与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配合使用的前端压紧组件;所述载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剥皮台板相配合使用的剥皮组件;所述剥皮组件包括以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的中心为参照设置的一组主体剥皮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下方的且与所述主体剥皮装置对应且配合使用的下端切割装置;所述主体剥皮装置对应设置有后端压紧装置;后端压紧装置包括拉动气缸、连接于所述拉动气缸的端部线束压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上设置有仿型线束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压紧组件包括前端压紧驱动气缸、连接于所述前端压紧驱动气缸的且穿透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与所述仿型线束入口相配合使用的前端压紧块。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剥皮装置包括主体剥皮驱动气缸、连接于所述主体剥皮驱动气缸的剥皮推动块、连接于所述剥皮推动块的所述剥皮压紧体,所述剥皮压紧体上设置有主体剥皮仿型剥皮刀。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切割装置包括可升降的切割安装体、设置于所述切割安装体上的下端切割刀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进行线束的剥皮,保证产品生产效率,同时保证剥皮精度,进而保证产品制备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线束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快速剥皮方法,其利用快速剥皮机进行线束的快速剥皮;快速剥线机包括载板1、设置于所述载板1上的剥皮台板2;所述剥皮台板2包括的仿型线束入口台21、设置于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21两侧的且与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21配合使用的前端压紧组件3;

所述载板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剥皮台板2相配合使用的剥皮组件;

所述剥皮组件包括以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21的中心为参照设置的一组主体剥皮装置4、设置于所述载板1下方的且与所述主体剥皮装置4对应且配合使用的下端切割装置5;

所述主体剥皮装置4对应设置有后端压紧装置6;

后端压紧装置6包括拉动气缸61、连接于所述拉动气缸61的端部线束压紧模块62。

剥皮步骤:

1)线束通过仿型线束入口台21进入;

2)前端压紧组件3和后端压紧装置6分别压紧线束的前后端;

3)一组主体剥皮装置4和下端切割装置5分别进行线束主体和下端的切割,使被后端压紧装置6压紧的线束的后端的外皮和线束分离;

4)拉动气缸61驱动,拉动分料的外皮,此时完成剥皮。

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21上设置有仿型线束入口22。

所述前端压紧组件3包括前端压紧驱动气缸31、连接于所述前端压紧驱动气缸31的且穿透所述仿型线束入口台21与所述仿型线束入口22相配合使用的前端压紧块32。

所述主体剥皮装置4包括主体剥皮驱动气缸41、连接于所述主体剥皮驱动气缸41的剥皮推动块42、连接于所述剥皮推动块的所述剥皮压紧体43,所述剥皮压紧体43上设置有主体剥皮仿型剥皮刀44。

所述下端切割装置5包括可升降的切割安装体51、设置于所述切割安装体51上的下端切割刀片52。

所述载板1下方设置有快换组件7,所述剥皮台板2上设置有固定块23,所述载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23配合使用的固定体11,且所述剥皮台板2上还设置有快速压入固定体24。

所述快换组件7包快换固定架71、设置于所述快换固定架71上的快换驱动气缸72、连接于所述快换驱动气缸72的且顶持所述剥皮台板2的快换顶动块7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进行线束的剥皮,保证产品生产效率,同时保证剥皮精度,进而保证产品制备精度。

同步电机转子装配工艺结构,包括内壁设置有绕组的电机外壳,套设于电机外壳上的同步转子装配工装,同步电机转子装配工装1包括配合使用的两个由尼龙材质构成的半板体1,半板体1中部开设在有半圆柱通孔11,且半圆柱通孔11顶端为呈喇叭状的开口12,半圆柱通孔11两侧的半板体1上分别设置有对位槽组件3和固定板组件2,且半板体1下端设置有电机外壳卡槽;

电机转子通过两半圆柱通孔11配合而成的转子入孔,进行避免碰伤绕组的槽口和铜线绝缘外层的定位精准的快速组装。

对位槽组件2包括开设于半板体1上的前端定位槽21和连通于前端定位槽21的后端固定槽22。

固定板组件3包括连接于半板体1上的与前端定位槽21匹配的前端定位板31以及连接于前端定位板31的与后端固定槽22匹配的后端固定板32。

电机外壳卡槽上设置有定位环状板5,且半板体1的底部设置有渐缩锥台4,渐缩锥台4和定位环状板5间的区域形成电机外壳卡定槽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快速进行电子转子的避免碰伤绕组的槽口和铜线绝缘外层的定位精准的快速组装,保证产品质量及产品制备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