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工具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6860发布日期:2019-06-05 22:4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吸附工具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组装连接器的吸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BToB连接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BToB在扣合组装过程中十分容易损坏,而且,电子产品的组装方式都有一定的限制,为了便于对BToB连接器进行组装,需要在电子产品中预留一定的组装空间,导致BToB连接器占用较大的空间。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增强BToB自身的强度、扩大组装空间、采用易于扣合的结构、或者让有经验的员工来组装等方式,来降低BToB在扣合组装过程中的损坏率。但,连接器体积较小,其自身的强度有限,上述方式会导致成本增加。而且,现在的电子产品为了便于携带和追求极致的体验,留给器件的空间越来越小。如果扩大BTB连接器的组装空间,会导致电子产品的空间不能最大化利用。因此,为了尽量占用较小的空间,需要改善BToB连接器在组装方式上的自由度,并尽可能实现自动化扣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附工具,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附工具,适于组装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吸附工具贯通设有孔腔,所述孔腔适于由外部改变气压,以便所述吸附工具通过低压吸附所述第一本体,并带动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对准并扣合固定。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所述孔腔内为真空,以便所述吸附工具通过真空吸附所述第一本体。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所述吸附工具包括:吸附主体;以及吸附头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吸附主体的第一端,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本体接触而吸附所述第一本体;其中,所述孔腔沿轴向贯通所述吸附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延伸至贯通所述吸附头部,且位于所述吸附主体第二端的孔腔适于与外部连接。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对位点,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二对位点;所述吸附头部适于与所述第一对位点对准而吸附所述第一本体,并适于与所述第二对位点对准,以便带动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对准扣合。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所述吸附头部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对位点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与所述第一对位点对准;以及第二侧部,凸设于所述第一侧部,且所述第二侧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对位点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与所述第二对位点对准。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所述吸附头部的材质为TPU。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还包括:定位传感器,适于识别所述第一对位点或第二对位点,以便所述吸附头部与所述第一对位点或第二对位点对准。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所述定位传感器为CCD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中,所述吸附工具上设有吸附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适于与所述第一本体扣合固定;以及如上所述的吸附工具,所述吸附工具适于通过低压吸附所述第一本体,以便带动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与所述第二本体对准并扣合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吸附工具,包括贯通设置的孔腔,通过改变孔腔内的气压,使吸附工具能通过低压吸附第一本体,并带动第一本体移动至与第二本体对位扣合,从而组装为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工具,能辅助连接器的组装,不仅避免了连接器需额外提供的组装空间,而且能实现稳定地自动化组装,能有效降低连接器组装过程中的损坏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吸附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前文所述,现有技术中BToB连接器的组装方式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更有利于组装BToB连接器的吸附工具10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3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器组件300包括连接器200和吸附工具100,连接器200是BToB连接器,其包括适于相互扣合组装的第一本体210和第二本体220。吸附工具100用于辅助连接器200的组装。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吸附工具100沿轴向贯通设有孔腔150,孔腔150适于与外部的气压装置连接,以便通过外部的气压装置改变孔腔150内的气压。通过外部的气压装置降低孔腔150内的气压,从而使孔腔150内的气压低于外界环境的气压。这样,当操作吸附工具100靠近第一本体210时,吸附工具100能通过孔腔150内的低压吸附第一本体210。进而,通过操作吸附工具100移动,能带动第一本体210移动至与第二本体220对准,并使第一本体210与第二本体220扣合固定组装为连接器200。

优选地,通过将孔腔150与外部的气压装置连接,能将孔腔150内的气体抽空,使气压几乎降为0,也就是使孔腔150内为基本的真空。可以理解,孔腔150与外界环境的气压差越大,吸附工具100的吸附能力越强。当孔腔150内为真空时,吸附工具100通过真空吸附第一本体210,此时,孔腔150与外界环境的气压差最大,吸附工具100对第一本体210的吸附能力也最强。可以理解,当孔腔150内为真空时,能使吸附工具100更稳定地带动第一本体210移动,并扣合固定到第二本体220上,保证组装过程更稳定,从而降低组装连接器200过程中的损坏率。

根据一个实施例,吸附工具100整体形状为柱形,且吸附工具100在径向方向的宽度远小于第一本体210和第二本体220的宽度。在组装连接器时,是将吸附工具100布置在竖直方向,且吸附工具100与第一本体210垂直布置。这样,在组装时不需要在连接器200的周围额外提供组装空间,避免了电子产品中空间的浪费。

具体地,吸附工具100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吸附主体110和吸附头部120。吸附头部120固定设置在吸附主体110的第一端,并与吸附主体110顺滑连接。吸附头部120的材质为TPU。在组装连接器200时,通过操作吸附工具100,使吸附头部120靠近第一本体210并与第一本体210的表面接触。由于吸附头部120为TPU材质,因而吸附头部120与第一本体210的表面可以密封连接。而且,由于外界环境的气压高于孔腔150内的气压,从而外界环境的气压会向靠近孔腔150的方向挤压第一本体210,并使第一本体210密封固定在吸附头部120。这样,吸附工具100就能通过吸附头部120吸附第一本体210,并带动第一本体210移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孔腔150沿轴向贯通吸附主体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延伸至贯通吸附头部120,也就是孔腔150沿轴向贯通整个吸附工具100。而且,位于吸附主体110第二端(即是远离吸附头部120的一端)的孔腔适于与外部的气压装置连接,从而通过外部的气压装置改变孔腔150内的气压,或者将孔腔150内的气体抽空为基本的真空。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本体210上设有第一对位点211,第二本体220上设有相应的第二对位点222。在用吸附工具100吸附第一本体210并移动时,通过将吸附头部120与第一对位点211对准后吸附第一本体210。当吸附工具100带动第一本体210移动至第二本体220的位置后,吸附头部120还能与第二本体220上的第二对位点222对准,从而能将吸附的第一本体210移动至与第二本体220对准扣合,并组装为连接器200。应当理解,吸附头部120与第一对位点211、第二对位点222的配合,在组装过程中起到了辅助定位的作用,从而通过吸附工具100能将第一本体210与第二本体220准确地扣合组装。

根据一个实施例,吸附头部120包括适于与第一对位点211对准配合的第一侧部121、以及适于与第二对位点222对准配合的第二侧部122。其中,第二侧部122凸设在第一侧部121的一个侧端面,并与第二侧部122一体成型为吸附头部120。具体地,第一侧部121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对位点211的轮廓形状相同,从而能够与第一对位点211相互匹配而对准。第二侧部122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对位点222的轮廓形状相同,从而能够与第二对位点222相互匹配而对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第一对位点211、第二对位点222的具体轮廓形状,相应地,也不限制吸附头部120的具体形状。

可选地,吸附主体110的横截面形状与吸附头部120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从而使吸附工具100的整体形状更一体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吸附工具100上还可以设置定位传感器,从而在用吸附工具100吸附第一本体210时,通过定位传感器能自动识别第一本体210上的第一对位点211,使吸附头部120的第一侧部121自动与第一对位点211对准而吸附;进而,在吸附工具100带动第一本体210向靠近第二本体220处移动时,定位传感器能自动识别第二本体220上的第二定位点222,并使吸附头部120的第二侧部122与第二对位点222对准,从而自动地将第一本体210与第二本体220对准后扣合。通过设置定位传感器,能准确并自动地将第一本体210与第二本体220扣合到位,更便于操作。可选地,定位传感器为CCD图像传感器。

进一步地,吸附工具100上还可以设置吸附开关。通过吸附开关控制孔腔150内的气压,来控制吸附工具100的启动或关闭,也就是控制吸附工具100对第一本体210的吸附或停止吸附。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此外,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