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自动放锌壳自动放底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2699发布日期:2019-02-22 21:2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自动放锌壳自动放底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自动放锌壳自动放底片机。



背景技术:

在R20S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第一道工序是在锌壳里放入一块底片,并将锌壳放到生产线上。按以往的做法,这两个动作都是靠工人人手完成的。由于底片是很薄的塑料片,要靠人手把它一张张拿起,再放到锌壳里面,速度很慢,又容易放几张造成浪费。所以一直要靠比较熟练的工人去做。由于锌壳口有毛刺,比较容易刮伤手,工人一般要戴着手套操作,手套容易脏,就会污染锌壳,造成质量问题。所以,上述工序如果由人手进行,不仅效率极低,而且还容易引起工伤,并影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自动放锌壳自动放底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自动放锌壳自动放底片机,包括塑料盘、锌壳、链条和过渡板,每层锌壳之间设有层底板,所述链条通过第五步进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链条的右侧,且与过渡板在同一直线的位置上设有第四气缸,且第四气缸的前端设有推板,所述过渡板的左侧设有第二输送皮带,第二输送皮带通过第四步进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皮带的左侧设有中转盘,所述中转盘的下端连接调速电机,所述中转盘的左侧设有第一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输送皮带的左端连接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输送皮带的右部一侧间隔设有第一气缸拦块、第二气缸拦块、第三气缸拦块和第四气缸拦块,所述第一气缸拦块的右侧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拦块的右侧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一输送皮带的中部上方设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吸杆气缸,所述吸杆气缸的活动端连接吸片杆,所述吸片杆连接第一负压管,所述第三气缸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输送皮带上方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三气缸的上侧设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前端设有挡片,所述转轴的后侧设有底片料斗,所述底片料斗内设有底片,底片料斗的下端设有卡口片。

优选的,所述链条的下侧且与第四气缸在同一竖直面上设有机架,机架上安装第六步进电机,所述第六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齿条,齿条的上端通过连杆连接顶杆。

优选的,所述中转盘的一侧设有回送皮带,所述回送皮带左端连接第二步进电机,所述回送皮带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且位于第一输送皮带的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连接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下端固定有吸壳棒,所述吸壳棒的一侧设有电眼,所述吸壳棒的一端连接第二负压管,所述电眼连接光纤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电池自动放锌壳自动放底片机,从把锌壳从塑料盘中取出放到生产线上,再往锌壳里面放入底片,并检测将没有放入底片锌壳挑出,然后再送往下道工序,不用人工干预,减少了人为因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工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盘、2锌壳、3链条、4回送皮带、5第一步进电机、6转轴、7底片料斗、8底片、9第一气缸、10第二步进电机、11第三步进电机、12含底片锌壳、13第一输送皮带、14第一气缸拦块、15第一定位块、16第二气缸、17第二气缸拦块、18第二定位块、19第三气缸、20第三气缸拦块、21第四气缸拦块、22中转盘、23第四步进电机、24第二输送皮带、25过渡板、26第五步进电机、27空塑料盘、28推板、29第四气缸、30顶杆、31层底板、32调速电机、33吸片杆、34吸杆气缸、35吸壳棒、36第五气缸、37挡片、38齿轮、39齿条、40第六步进电机、41机架、42第六气缸、43第一负压管、44卡口片、45电眼、46光纤线、47第二负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电池自动放锌壳自动放底片机;

1,本设备由自动放锌壳部分(见俯视图工位1~工位5)和自动放底片部分(工位5~工位8),两部分由中转盘22进行上承下接起过渡作用。

2,自动放锌壳部分:

R20S锌壳来料时是用塑料盘1装的,在塑料盘1里面共有三层没放底片的锌壳2,每一层都有一块层底板31承托着,工人把装满锌壳2的塑料盘1放到链条3承托着的工位1上。第五步进电机26带动链条3间歇性运动,把装满锌壳2的塑料盘1带到工位2停下,第六步进电机40带动齿轮38转动,啮合使齿条39和顶杆30往上动作,顶着层底板31使最上面一层没放底片8的锌壳2在上面露出适当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由有关接近开关进行精确控制。然后第四气缸29带动推板28动作,把这层锌壳2整层的推出到工位4上。在这个推出过程中,层底板31由于刚好被过渡板25卡住而不会跟进到工位4上。第四气缸29带动推板28回退时,推板28通过负压把层底板吸住并带出来。整层锌壳2去到工位4后,由第四步进电机23带动第二输送皮带24运动,把这些锌壳2送到工位5,即中转盘22上。然后第六步进电机40又动作顶起第二层锌壳2,第四气缸29再把这层锌壳2推到工位4,如此类推。当第三层锌壳2都被顶起并推出后,第五步进电机26带动链条3运动,在把工位2的空塑料盘27带到工位3的同时,又把工位1上的装满锌壳的塑料盘1带到工位2。

3,自动放底片部分:

调速电机32带动中转盘22旋转,把没放底片8的锌壳2送到第一输送皮带13上。第一输送皮带13是由第三步进电机11带动进行间歇性向左运动的。通过第四气缸拦块21和第三气缸拦块20的交错动作,使第一输送皮带13运动的时候,每一次只把10只没放底片8的锌壳2送到工位6,在第二气缸拦块17把这10只没放底片8的锌壳2拦住后,第三气缸19带动第二定位块18向后推出,第二定位块18上有10个半圆形卡口,刚好把这10只锌壳2定位好。

与此同时,第一步进电机5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又带动吸杆气缸34和吸片杆33转到位置E,吸杆气缸34把吸片杆33往上推上去,吸片杆33由第一负压管43通入负压,把底片料斗7里面的底片8吸出最底一块底片8,其它底片8由于卡口片44卡住而留在底片料斗7里。然后第一步进电机5带动转轴6、吸杆气缸34和吸片杆33转到位置F,吸杆气缸34把吸片杆33往下推,把底片送到锌壳2里面,撤掉负压,同时第六气缸42把挡片37推到壳口上面,确保吸片杆33往上回退的时候,底片8被卡住留在锌壳2里面。就这样,工位6的锌壳2里面都被放进了底片8。

进入下一个循环,工位6里已经含底片锌壳12被输送皮带13带进工位7,也是由第一气缸拦块14拦住,然后第二气缸16带动第一定位块15向后推出把10只锌壳2定位好,接着吸壳棒35里面的电眼45对锌壳2里面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某只锌壳2里面没有底片8,就马上通过PLC控制第五气缸36动作,带动吸壳棒35往下运动,并在第二负压管47里通入负压,吸壳棒35就把该没有底片8的锌壳2吸住,并被第五气缸36带动往上提起,再由第一气缸9带到位置N,再往下把没有底片8的锌壳2放到回送皮带4上,由回送皮带4传送到中转盘22上。由于塑料底片8很薄很轻,所以在工位6进行放入底片8的动作过程中,偶然间会有一两块底片8不能放入锌壳2里面。到了这个工位7,就可以把这些没有底片8的锌壳2挑选出来并回送到前面工位5,确保工位7以后的锌壳2都是已经放了底片8的,这些含底片锌壳12就向左被送到下一工序。

以上所有动作之间的协调都是由设备安装的PLC根据各相关位置安装的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等信号和内编程序来精确控制的,确保各动作能紧凑协调,以最高效率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