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273发布日期:2019-03-05 17:49阅读:1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封模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铅酸蓄电池行业中,电池封盖是其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目前,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已从过去手工操作过渡到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外形结构和内在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过去笨重的橡胶壳电池已经被轻便的塑料壳盖电池取代,过去的非干荷电池和普通干荷电池已经逐步被免维护电池、密闭蓄电池取代。汽车用蓄电池由传统的硬橡胶电池壳改为半透明的聚丙烯塑料电池壳,使电池重量减轻,增加了电池壳的冲击强度。壳和盖之间采用塑料热封方法实现了自动化壳盖密封。在电池封装工序,电池盖与电池壳的封合是采用加热使电池壳和电池盖封合面先熔化,然后电池盖与电池壳接触,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壳盖粘合在一起形成密封。壳盖的封合是采用全自动热封机进行的,其中还需要使用到热封模具。热封模具结构的好坏、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的封盖质量。

而现有的热封模具在汽车电池大盖热封过程中,通过在提盖板的两侧设置两个夹板,在热封过程中通过两个夹板夹住电池盖上下运动,这样结构容易出现挂盖不稳定,偶尔出现大盖掉下来或歪斜,造成热封过程烫坏壳盖、压坏壳盖、壳盖错位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不良品的出现,浪费了时间和材料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盖在热封过程中挂盖不稳、容易掉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具体如下:

一种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包括提盖板,所述提盖板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至少两个挂钩,所述滑槽内还设有至少两个滑块,所述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滑槽的两端,所述每个滑块至少连接一个所述的挂钩,所述滑块沿滑槽滑动带动所述挂钩在所述通孔内运动。

其中,所述挂钩包括四个,所述滑块包括两个,每个滑块上连接两个所述挂钩。

其中,所述通孔包括四个,每个通孔内安装有一个所述挂钩。

其中,所述滑槽包括两个,两个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提盖板顶面的两端,每个滑槽内设有两个所述通孔,且两个滑槽内的通孔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其中,还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提盖板的两端,每个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的滑块。

其中,所述挂钩为“L”型。

其中,所述滑槽上方还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滑块的限位件。

其中,还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热封模下热板、加热板、热封模上热板,所述提盖板设置在所述热封模上热板上方;

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提盖板上方的热封模调模下垫板和热封模调模上垫板。

依据本申请提供的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将现有的热封模具的提盖板的夹板结构改为挂钩结构,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四个可滑动的L型挂钩,在电池热封过程中,L型挂钩伸进电池盖上的工艺孔中,然后滑块带动挂钩向相反方向滑动,使得两端的挂钩与电池盖之间形成一个拉力,在热封的过程中电池盖不会掉落;同时挂钩与工艺孔接触使得电池盖被固定的位置更加精确,在上下移动时候不会发生松动,避免了因为电池盖定位不准使得壳盖错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热封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盖板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盖板左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盖板沿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滑块与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盖板与电池盖处于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如图1-4,该模具包括提盖板3,该提盖板3的顶面上设有两个滑槽31,每个滑槽31内设有两个通孔32,每个滑槽31内安装有一个滑块41,每个滑块的位于通孔32的一端的底面上设有两个挂钩42,挂钩42下端穿过滑槽31上的通孔32设置在提盖板3的配合凹槽33内,该配合凹槽33用于和电池盖的配合。本实施例中两个滑槽31设置在提盖板3的顶面沿一个方向的中轴线上。两个滑槽31及滑槽31内通孔32的沿着提盖板3顶面的另一个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孔32设置为椭圆状的,滑块41带动挂钩42在通孔32内可以沿着滑槽的方向小范围内的运动。在提盖板3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单轴气缸5,该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与滑块41连接,在气缸5的带动下,滑块41 带动挂钩42在通孔32做小范围的运动。如图5,其中挂钩是L型,其中两个滑槽31内的挂钩42的L型方向刚好相反。

在热封过程中,工作台将待封电池预定的工位时,提盖板3下降到电池盖43的正上方,如图6,使得两端的四个挂钩42均向下穿过电池盖43 上的工艺孔,然后在气缸5的带动下,两个滑槽31内的挂钩42向相反的方向小范围的滑动,使得两个滑槽31内的挂钩42形成对电池盖43相反的拉力,这样电池盖43被四个挂钩42牢牢地固定住。其中为了使得挂钩42 对电池盖43的固定更加稳定,在L型挂钩42与电池盖43接触处设置为平面,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了L型挂钩42与电池盖43的接触面,使得电池盖43的受力更加均匀。采用挂钩42与电池盖43上的工艺孔配合使得电池盖43的定位更加精确,且在热封过程中提盖板3带动电池盖43上下移动过程中,电池盖不会松动、更不会掉落或者歪斜,避免了因为电池盖 43定位不准使得壳盖错位的现象。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滑块在滑块41在滑动过程中会脱离滑槽31或跳动,在每个滑块41的上方还设有限位件4。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壳盖热封模具,如图1,还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热封模下热板2、加热板11、热封模上热板1,提盖板3设置在热封模上热板1上方,在提盖板3的上方还依次设有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和热封模调模上垫板9。

其中,在提盖板3与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之间还设有热封模支撑架6,热封模支撑架6用于连接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和提盖板3,使得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和提盖板3形成一个整体部件,在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上安装有热封模纵向调节块10,当热封模具安装在热风机设备上后可以纵向调整热封模具,在与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连接的热封模调模上垫板9上还有设置有热封模横向调节块7,用于横向调整热封模具。其中,热封模纵向调节块10和热封模横向调节块7的结构相同,热封模纵向调节块10和热封模横向调节块7内均包括一个螺杆,通过拧动热封模纵向调节块10内的螺杆使其左右移动来推动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的左右移动,使提盖板3左右移动来实现电池盖43与电池壳对整齐,也可以通过拧动热封模横向调节块 7内的螺杆使得热封模调模上垫板9前后移动,进而带动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及提盖板3前后移动,使得电池盖43与电池壳对齐。值得说明的是,热封模调模下垫板8是通过热封模支撑杆6与提盖板3联接成一个整体的。

其中在热封过程中,热封模上热板1用于加热电池盖热封面,热封模下热板2用于加热电池壳热封面,提盖板3用于提起和放下电池盖43,挂钩42用于固定于滑块41,滑块41的移动带动挂钩42,挂钩42挂取电池盖43,工作结束后松开放下电池盖43,限位件4用于限制滑块41不必要的跳动,气缸5由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气缸5作为动力输出部件带动滑块41、挂钩42移动工作。

结合本实施例的热封模具,以下对铅酸蓄电池壳盖的热封过程进行简单的说明,包括:

S1:极群入电池壳后制成半成品的电池;

S2:半成品电池进入热封机;

S3:热风机的定位装置夹紧电池;

S4:工作台带着电池上升至预定工位;

S5:提盖板3下降,挂钩42伸进电池盖43上的工艺孔中后,滑块41 带动挂钩42移动,抓紧电池盖43;

S6:提盖板3上升;

S7:加热板11运动到电池壳和电池盖43之间,对电池壳和电池盖43 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加热板11退出;

S8:工作台带着电池上升,同时提盖板3带着电池盖43下降,使得电池盖43与电池壳粘在一起,完成热封;

S9:工作台带着封盖后的电池下降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提盖板3 上升;

S10:热封完成,等待下一个待热封的电池。

本申请中采用挂钩42与电池盖43上的工艺孔配合使得电池盖43的定位更加精确,且在热封过程中提盖板3带动电池盖43上下移动过程中,电池盖不会松动、更不会掉落或者歪斜,避免了因为电池盖43定位不准使得壳盖错位的现象。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