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连接器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635发布日期:2019-06-26 01:1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塑胶连接器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塑胶连接器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由于能源来源广泛、行驶安静、无污染排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汽车厂家的重视,纷纷推出家用电动汽车。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连接器插头在连接使用中,易受到外部干扰信号的影响,同时其防水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易出现进水进灰现象,工作稳定性差,另外在插拔过程中,也易出现触电现象,存在使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安全、可靠的塑胶连接器插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胶连接器插头结构,其包括尾盖、线缆防水圈、屏蔽环、插孔套、位置确保部件、插头壳体、头部防水圈、插头屏蔽罩、插头胶芯和信号插针,所述插头胶芯的头部设有连接头,尾部设有连接部,所述插孔套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头内,另一端延伸至连接部,线缆插入连接部并与插孔套相连接,信号插针设置在连接头的一侧位置,插头屏蔽罩罩设在连接部上,该插头屏蔽罩上设有让线缆伸出的通孔,屏蔽环套设在线缆上,并封闭所述的通孔,所述插头壳体套设在插头屏蔽罩和插头胶芯上,该插头壳体的头部端面设有定位插槽,头部防水圈设置在插头屏蔽罩和插头壳体之间,插头壳体上设有让线缆伸出的伸出腔,线缆防水圈设置在线缆和伸出腔之间,所述尾盖罩设在伸出腔的开口上,所述位置确保部件设置在插头壳体上,且一端插入定位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位置确保部件包括推板部、滑板部、侧钩脚和中心钩脚,所述推板部垂直设置在滑板部的尾部,两侧钩脚对称设置在滑板部的两端,中心钩脚设置在滑板部的前端中心位置,滑板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应设有上限位条和下限位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头壳体上设有与滑板部相适配的滑腔,该滑腔的两侧设有与所述侧钩脚相适配的侧限凹位,滑腔的底面设有与所述下限位条相对应的下挡条,滑腔的前端壁上设有让中心钩脚穿出的通口,该通口上设有防止中心钩脚左右晃动的限位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头屏蔽罩的首端为开口,尾端设有尾板进行封闭,尾板上设有两通孔,插头屏蔽罩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后挡凸起和外挡钩板,插头屏蔽罩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前挡凸起和内挡钩板,插头屏蔽罩的开口内缘设有能伸入插头胶芯的头部并卡钩在该头部上的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内缘上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能按压在线缆上的压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爪倾斜按压在线缆的外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钩板的中部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设有插头屏蔽罩、屏蔽环和插座屏蔽罩,屏蔽效果好,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减少外界干扰;设有线缆防水圈、头部防水圈和插座防水圈,密封效果好,从而减少水及粉尘进入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工作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另外,插孔套内嵌于连接头内,避免人手因误操作而触碰到插孔套,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2。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位置确保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1。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2。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1。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胶连接器插头结构,其包括尾盖1、线缆防水圈2、屏蔽环3、插孔套4、位置确保部件5、插头壳体6、头部防水圈7、插头屏蔽罩8、插头胶芯9和信号插针10。所述插头胶芯9的头部设有连接头91,尾部设有连接部92,所述插孔套4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头91内,另一端延伸至连接部92,线缆11插入连接部92并与插孔套4相连接,信号插针10设置在连接头91的一侧位置,在与插座连接之后,信号插针10能与插座上的信号插孔件相对接,反馈成功连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让操作人员更为直观了解是否成功连接,给使用带来方便。插头屏蔽罩8罩设在连接部92上,该插头屏蔽罩8上设有让线缆11伸出的通孔81,屏蔽环3套设在线缆11上,并封闭所述的通孔81,所述插头壳体6套设在插头屏蔽罩8和插头胶芯9上,该插头壳体6的头部端面设有与插座相对插的定位插槽61,头部防水圈7设置在插头屏蔽罩8和插头壳体6之间,插头壳体6上设有让线缆11伸出的伸出腔62,线缆防水圈2设置在线缆11和伸出腔62之间,所述尾盖1罩设在伸出腔62的开口上,具体的,所述尾盖1上设有钩孔101,并在插头壳体6上设有与钩孔101相适配的卡凸63。所述位置确保部件5设置在插头壳体6上,且一端插入定位插槽61。

参见图5,所述位置确保部件5包括推板部51、滑板部52、侧钩脚53和中心钩脚54,所述推板部51垂直设置在滑板部52的尾部,两侧钩脚53对称设置在滑板部52的两端,中心钩脚54设置在滑板部52的前端中心位置,滑板部5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应设有上限位条55和下限位条56;所述插头壳体6上设有与滑板部52相适配的滑腔64,该滑腔64的两侧设有与所述侧钩脚53相适配的侧限凹位65,滑腔64的底面设有与所述下限位条56相对应的下挡条66,滑腔64的前端壁上设有让中心钩脚54穿出的通口,该通口上设有防止中心钩脚54左右晃动的限位框68。

参见图8和图9,所述插头屏蔽罩8的首端为开口,尾端设有尾板进行封闭,尾板上设有两通孔81,该通孔81的内缘上呈圆心对称设有若干能按压在线缆11上的压爪82,插头屏蔽罩8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后挡凸起83和外挡钩板84,插头屏蔽罩8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前挡凸起85和内挡钩板86,插头屏蔽罩8的开口内缘设有能伸入插头胶芯9的头部并卡钩在该头部上的钩板87。后挡凸起83和外挡钩板84卡扣在插头壳体6的内壁上,前挡凸起85和内挡钩板86能卡后在插头胶芯9的外壁上,使得装配更为紧密,牢固。

参见图8和图9,在所述钩板87的中部凸起871,在插接时,凸起871能按压在插座上,提升配合的紧密性。较佳的,所述压爪82倾斜按压在线缆11的外周面上,在确保屏蔽效果的基础上,避免损坏线缆外被。

使用时,合理设有插头屏蔽罩8和屏蔽环3,屏蔽效果好,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减少外界干扰;设有线缆防水圈2和头部防水圈7,密封效果好,从而减少水及粉尘进入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工作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另外,插孔套4内嵌于连接头91内,避免人手因误操作而触碰到插孔套4,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与插座连接之后,信号插针10与插座上的信号插孔件相对接,即接通连接回路,反馈成功连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让操作人员更为直观了解是否成功连接,给使用带来方便。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插头,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