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2001发布日期:2019-07-19 23:0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合金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铜合金线材以其良好的导电和导热能力成为电子和电力工业领域里的主要材料,不仅如此,铜合金线材还具有高强度,高耐磨、耐热及安全性高的性能,使得铜合金线材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见的铜合金线广泛应用于电子、变压器、电控元件、线缆等行业中。

但是现有的铜合金线材的机械性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目前常见的铜合金线包括铜包铜、铜包铝、镀银铜线、镀锡铜线,其中铜包铜的缺点是比重大,成本高,电阻率高;铜包铝的缺点是易氧化,拉力差;镀银铜线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是由于镀银层易破裂,使得铜芯暴露,会产生腐蚀的斑纹;镀锡铜线也存在着耐热性差等缺陷;另外铜合金线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及变色,这种氧化反应在本质上大多属于电化学腐蚀电池效应。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采用Cu-Ag-Te合金线绞合而成作为线芯,使得结构紧凑,并提高了芯线延伸率、抗拉强度、导电率;通过碳纤维带呈螺旋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一方面碳纤维层与内保护层直接形成一定的间隙空间,芯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间隙空间形成散热通道,从而提高了芯线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碳纤维带呈螺旋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也使得从而使得芯线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并使得芯线的耐疲劳性好;通过在线芯中涂覆有苯并三氮唑,使得芯线具有防氧化具有极好的效果,并且更加方便芯线在生产、贮存、运输,进而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包括芯线、涂覆在所述芯线上的缓蚀层、包覆在所述芯线上的内保护层、填充设于所述芯线与所述内保护层之间的橡胶填充物、交织在所述内保护层上的碳纤维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碳纤维层上的外保护层;

所述芯线由多根Cu-Ag-Te合金线绞合而成;所述缓蚀层为苯并三氮唑涂层,所述缓蚀层涂层的厚度值为2.5μm-3.5μm;所述芯线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内保护层为树脂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为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

所述碳纤维层由两个碳纤维带组成,所述碳纤维带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碳纤维带呈螺旋状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所述内保护层,所述碳纤维层穿出所述内保护层且在所述内保护层的外圆周上形成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外保护层的内壁紧密贴合设置。

可选地,所述树脂保护层为环氧树脂保护层或酚醛树脂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或聚乙烯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芯线经拉拨机拉拨减径后直径为0.7mm的线性圆柱体。

可选地,所述碳纤维层与所述外保护层之间设有由岩棉材料制成的防高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采用Cu-Ag-Te合金线绞合而成作为线芯,使得结构紧凑,并提高了芯线延伸率、抗拉强度、导电率;通过碳纤维带呈螺旋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一方面碳纤维层与内保护层直接形成一定的间隙空间,芯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间隙空间形成散热通道,从而提高了芯线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碳纤维带呈螺旋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也使得从而使得芯线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并使得芯线的耐疲劳性好;通过在线芯中涂覆有苯并三氮唑,使得芯线具有防氧化具有极好的效果,并且更加方便芯线在生产、贮存、运输,进而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内保护层与碳纤维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芯线;2、缓蚀层;3、内保护层;4、橡胶填充物;5、碳纤维层;6、外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包括芯线1、涂覆在芯线1上的缓蚀层2、包覆在芯线1上的内保护层3、填充设于芯线1与内保护层3之间的橡胶填充物4、交织在内保护层3上的碳纤维层5以及包覆在碳纤维层5上的外保护层6;芯线1由多根Cu-Ag-Te合金线绞合而成;缓蚀层2为苯并三氮唑涂层,缓蚀层2涂层的厚度值为2.5μm-3.5μm;芯线1的截面为圆形;内保护层3为树脂保护层;外保护层6为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碳纤维层5由两个碳纤维带组成,碳纤维带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每个碳纤维带呈螺旋状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3,碳纤维层5穿出内保护层3且在内保护层3的外圆周上形成多个凸起;凸起与外保护层6的内壁紧密贴合设置。

以上实施,具体来说,一种低杂质铜合金线,包括芯线1、涂覆在芯线1上的缓蚀层2,具体地通过芯线1上涂覆有在缓蚀层2采用苯并三氮唑组成,缓蚀层2为苯并三氮唑涂组成,缓蚀层2涂层的厚度值为2.5μm-3.5μm;具体在生产实践中苯并三氮唑可作为退火后最后一道工序对芯线1表面进行涂复,一般在多头管式退火机上加装一个涂复装置即可,且苯并三氮唑处理过的芯线1不影响其导电性和其它机械性能,从而使得芯线1具有防氧化具有极好的效果,并且更加方便芯线1在生产、贮存、运输。还包括芯线1上的内保护层3、填充设于芯线1与内保护层3之间的橡胶填充物4、交织在内保护层3上的碳纤维层5以及包覆在碳纤维层5上的外保护层6;芯线1由多根Cu-Ag-Te合金线绞合而成;缓蚀层2为苯并三氮唑涂层,缓蚀层2涂层的厚度值为2.5μm-3.5μm;芯线1的截面为圆形;内保护层3为树脂保护层;外保护层6为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碳纤维层5由两个碳纤维带组成,碳纤维带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每个碳纤维带呈螺旋状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3,碳纤维层5穿出内保护层3且在内保护层3的外圆周上形成多个凸起;凸起与外保护层6的内壁紧密贴合设置;具体地,芯线1由多跟Cu-Ag-Te合金线绞合而成;多跟Cu-Ag-Te合金线绞合组成的芯线1的结构更为紧凑,延展率得到提高;碳纤维层5由两个碳纤维带组成,碳纤维带之间相互交错设置;每个碳纤维带呈螺旋状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3,碳纤维层5穿出内保护层3且在内保护层3的外圆周上形成多个凸起;凸起与外保护层6的内壁紧密贴合设置,一方面碳纤维层5与内保护层3直接形成一定的间隙空间,芯线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间隙空间形成散热通道,从而提高了芯线1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碳纤维带呈螺旋且由内到外交替穿插内保护层3,也使得从而使得芯线1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并使得芯线1的耐疲劳性好。再则内保护层3为树脂保护层;外保护层6为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均可以有效地对内部芯线1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抗外部环境橡胶填充物4设置可以在芯线1受到外界压力时,具有伸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芯线1由多跟Cu-Ag-Te合金线绞合而成,通过在工业纯铜(Cu)中加入银(Ag)元素与碲(Te)元素加入感应电炉,具体地在感应电炉边加料,边熔化,熔化的液体金属经溜槽连续地流入中间包,再经浇管注入旋转的轮带式铸机内,经冷却凝固成型,形成铸坯。浇铸过程中要控制好铜水化学成分、温度、浇涛速度、冷却强度以保证得到质量优良的铸坯。铸坯经校直、铣棱后送入轧机内进行连续轧制,经轧制变形成为各种规格的铜及铜合金线坯。在轧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铸坯轧制工艺条件、进轧温度和轧机内乳化液的冷却、润滑条件,以保证得到外性能指标合格的铜合金,之后可采用拉拔机经冷拉成各种规格尺寸的产品。同时补充说明下具体的工作原理,碲(Te)元素能够与铜合金中的低熔点的Pb,Bi及P,S等杂质元素反应生成高熔点的化合物,消除了晶界上有害杂质的影响。若铜合金中含有Pb,Bi等低熔点元素,高温下这些低熔点的金属被熔化并从基体移到晶界、晶角。因此,在高温下产生的脆性是由这些低熔点的金属在固体金属晶体间的浸润作用导致的结果。而碲(Te)元素与Pb,Bi形成的金属间化物的熔点都很高,而且主要分布在晶粒内部,所以在铜合金中加入适量的碲(Te)元素,可以大大改善合金的高温性能,使合金的高温塑性提高。

因此,碲(Te)元素的加入对铜合金中的氧、硫有一定的脱除能力,使芯线1得到净化;另外可以提高了芯线1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同时芯线1的延伸率、抗拉强度、导电率均得到提高。

可选地,树脂保护层为环氧树脂保护层或酚醛树脂保护层,内保护层3可以保护内部的材料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改善芯线1的耐腐蚀性,从而延长芯线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或聚乙烯保护层;聚氯乙烯保护层或聚乙烯保护层可以保护内部的材料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如水汽、粉尘的的侵蚀,延长芯线1使用寿命。

可选地,芯线1经拉拨机拉拨减径后直径为0.7mm的线性圆柱体,使得芯线1相互绞合时不易发生折断,同时满足电流通过的均匀性。

可选地,碳纤维层5与外保护层6之间设有由岩棉材料制成的防高温层,使得内部芯线1本身具有良好的防高温效果,在长距离通信当中,有效避免高温暴晒而损坏到芯线1。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