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小巧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069发布日期:2019-05-21 20:4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更小巧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数据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手机、游戏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的磁吸连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磁吸连接头的方便性,因而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磁吸连接头。磁吸连接头一般包括有插头部、后座、电路板、磁铁、对接头及端子,现有技术中,磁吸连接头的控制芯片都是放在后座中的,由于控制芯片一般尺寸较大,这导致后座需要空间比较大的内部空间才能容纳下控制芯片,从而造成后座比较厚,进一步导致整个连接头的尺寸较大,不符合电子配件轻薄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做到更薄更小巧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更小巧的电连接器,包括有设备插头、后座壳体及PCB板,设备插头与后座壳体连接固定,PCB板位于设备插头中,PCB板连接有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在PCB板中设有一容置槽,控制芯片完全嵌入在该容置槽中;控制芯片焊接在一FPC板(柔性电路板)上,FPC板与PCB板焊接固定使FPC板与PCB板的一面贴合,在PCB板的另一面焊接有电子元件,且电子元件靠近PCB板的后端,PCB板的后端连同其上的电子元件一起包覆在后座壳体中。

进一步地,该电连接器为磁吸连接头,其还包括有磁铁、对接头和对接端子,磁铁固定在后座壳体的后座槽内,对接头从磁铁的内部通孔穿出,对接端子从对接头中露出,且对接端子与PCB板电连接,一般为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在后座壳体的后座槽内设有一圈具有弹性的导电棉,导电棉贴近后座壳体的前端内侧面,磁铁的前端面压在导电棉的后端面处,形成对磁铁的保护结构,由于磁铁易碎,通过弹性导电棉可以有效保护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FPC板与PCB板紧密贴合,控制芯片不凸出于PCB板的表面,所述电子元件包括有电阻、电容及防静电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端子的前端与PCB板焊接固定,且对接端子位于电子元件的对立面,与电子元件互不干涉,而与FPC板则为同一面,但FPC板在前,而对接端子在后,亦互不干涉。

优选地,所述设备插头为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或MIRCO-USB接口,其它类型的接口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B板中预留一容置槽,连接器的控制芯片嵌入在该容置槽与一柔性板焊接,而柔性板与PCB板紧密贴合,这样就克服需要把控制芯片焊接到PCB板的后部,导致后座需要较大的空间才能容纳控制芯片的问题,从而可以将整个连接器做到更薄更小巧,而通过将其与磁吸连接器技术结合,可以进一步减小连接器的尺寸,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磁铁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中,1为后座壳体,2为设备插头,3为磁铁,4为对接头,5为对接端子,6为后座槽,7为导电棉,8为PCB板,9为FPC板,10为容置槽,11为控制芯片,12为电子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更小巧的电连接器,包括有设备插头2、后座壳体1及PCB板8,设备插头2与后座壳体1连接固定,PCB板8位于设备插头2中,PCB板8连接有控制芯片11;在PCB板8中设有一容置槽10,控制芯片11完全嵌入在该容置槽10中;控制芯片11焊接在一FPC板9上,FPC板9与PCB板8焊接固定使FPC板9与PCB板8的一面贴合,在PCB板8的另一面焊接有电子元件12,且电子元件12靠近PCB板8的后端,PCB板8的后端连同其上的电子元件12一起包覆在后座壳体1中。

该电连接器为磁吸连接头,其还包括有磁铁3、对接头4和对接端子5,磁铁3固定在后座壳体1的后座槽6内,对接头4从磁铁3的内部通孔穿出,对接端子54从对接头中露出,且对接端子4与PCB板8电连接,一般为焊接固定。

在后座壳体1的后座槽6内设有一圈具有弹性的导电棉7,导电棉7贴近后座壳体1的前端内侧面,磁铁3的前端面压在导电棉7的后端面处,形成对磁铁3的保护结构,由于磁铁易碎,通过弹性导电棉7可以有效保护磁铁3。

所述FPC板9与PCB板8紧密贴合,控制芯片11不凸出于PCB板8的表面,所述电子元件12包括有电阻、电容及防静电二极管。

所述对接端子5的前端与PCB板8焊接固定,且对接端子5位于电子元件12的对立面,与电子元件12互不干涉,而与FPC板9则为同一面,但FPC板9在前,而对接端子在后,亦互不干涉。

所述设备插头2为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或MIRCO-USB接口等其它类型的接口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