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6486发布日期:2019-07-31 21:4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设有识别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端子具有一焊脚用于焊接于一电路板上,在将该电连接器组装于电路板前时,需要对该电连接器的焊脚的正位度进行检测,即检测多个端子的多个焊脚是否与电路板上的多个焊点匹配,如果焊脚不垂直,或者偏斜、弯曲、损伤等,都会导致所述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不电性连接,当用人工检测时,需要将端子的各个焊脚插入一治具的对应的多个通孔中以检测端子是否能正确插入电路板中,在插接不当时,容易撞歪端子,而且人工检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检测的速度也很慢。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判断焊脚位置偏差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供一摄像头识别,包括:一电连接座,供一对接连接器对接;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电连接座,所述端子设有一焊接部延伸出所述电连接座的底面;一识别部,设于所述电连接座的底面,所述识别部供所述摄像头识别。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座包括一绝缘本体及一垫高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由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所述端子包括显露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一接触部,所述焊接部向下延伸出所述基部的底面,所述垫高部位于所述舌板的下方,所述识别部设于所述垫高部的底面。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一金属内壳,所述垫高部位于所述金属内壳的下方,所述垫高部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一通孔,所述金属内壳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所述识别部。

进一步,所述金属内壳具有一对接壳,所述对接壳包覆所述基部的前端并向前延伸围设于所述舌板外,所述垫高部位于所述对接壳下方且向上支撑所述对接壳,所述对接壳的底面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

进一步,所述对接壳为椭圆形状,所述垫高部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弧形状的一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向上包覆于所述对接壳外。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内径从下到上渐缩。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座的底面向内凹设形成一镭射线,所述镭射线形成所述识别部。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座的底面覆盖有一涂层,所述涂层形成所述识别部。

进一步,所述识别部为圆形状。

进一步,所述识别部为方形状。

进一步,所述识别部为十字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供一摄像头识别,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电连接座,所述电连接座供一对接连接器对接,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具有设于所述电连接座且向下延伸出所述电连接座的底面的一焊接部,一识别部,设于所述电连接座的底面,所述识别部供所述摄像头识别,所述识别部容易被所述摄像头识别,且所述识别部设于所述电连接座的底面,所述识别部在所述电连接器的位置与所述识别部位于标准电连接器时的位置相同,便于用所述识别部作为参考点来判断所述焊接部的位置偏差等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及所述摄头识别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 电连接座1A 绝缘本体1 基部11

舌板12 主体部13 延伸部14 限位块15

凸块16 定位柱17 加厚板18 延伸板19

垫高部2 配合槽21 卡块22 识别部23

通孔24 镭射线25 涂层26 固定槽27

端子3 上排端子31 下排端子32 接触部33

连接部34 焊接部35 中间屏蔽片4 金属件5

上屏蔽片51 下屏蔽片52 接触片53 固定片54

金属内壳6 对接壳61 后壳62 后盖63

限位槽64 通槽65 焊脚66 金属外壳7

卡孔71 固定脚72 摄像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供一摄像头8识别,如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一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电连接座1A,所述电连接座1A供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对接,所述电连接座1A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一垫高部2,多个端子3,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且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排成上下两排,一中间屏蔽片4,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且位于上下两排所述端子3之间,一金属件5,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一金属内壳6,框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侧,以及一金属外壳7激光焊接于所述金属内壳6外,所述垫高部2位于所述金属内壳6下方且向上支撑所述金属内壳6的前端,所述电连接座1A的底面设有一识别部23,所述识别部23供所述摄像头8识别。

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一基部11及由基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舌板12,其中所述基部11较为宽大而所述舌板12较为窄长。所述基部11包括一主体部13及由所述主体部13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14,所述舌板12自所述主体部13向前延伸形成,所述主体部13的前端为椭圆形状,所述基部11的两侧面的后端都向外凸设有一限位块15,所述基部11的顶面向上凸设一凸块16,所述基部11的底面向下凸伸形成两个定位柱17,两个所述定位柱17位于所述基部11底面的两侧。所述舌板12包括一加厚板18及由加厚板18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延伸板19。

多个所述端子3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且呈上下两排排列为一上排端子31和一下排端子32,所述端子3具有收容于所述舌板12的一接触部33、向下延伸出所述基部11外的一焊接部35及连接于所述接触部33与焊接部35之间的连接部34,所述上排端子31和下排端子32的所述接触部33分别显露于所述舌板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所述接触部33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导接,所述上排端子31的焊接部35为SMT形且呈一排排列,所述下排端子32的焊接部35位于所述上排端子31的焊接部35的前方,所述下排端子32的焊接部35呈前后两排排列且都为DIP形,多个所述端子3的焊接部35位于所述基部11的两个所述定位柱17之间。

所述上排端子31和下排端子32都分别具有12根所述端子3,且所述上排端子31和下排端子32的排列顺序左、右相反,排列方式上、下对称,且传输讯号相同。所述上排端子31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接地端子3(GND)、高速发送差分信号端子3对(TX1+、TX1-,即USB3.0端子32)、电源端子3(Vbus)、预留端子3(CC1)、USB2.0差分端子3对(Dp1、Dn1)、预留端子3(SBU1)、电源端子3(Vbus)、高速接收差分信号端子3对(RX2+、RX2-)、接地端子3(GND),即所述上排端子31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3均为接地端子3;所述下排端子32从右到左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接地端子3(GND)、高速接收差分信号端子3对(TX2+、TX2-,即USB3.0端子32)、电源端子3(Vbus)、预留端子3(CC2)、USB2.0差分端子3对(Dp2、Dn2)、预留端子3(SBU2)、电源端子3(Vbus)、高速接收差分信号端子3对(RX1+、RX1-)、接地端子3(GND),即所述下排端子32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3均为接地端子3。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下两排的多个所述端子3如此排布,可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实现正反插的功能。

所述金属件5包括一上屏蔽片51和一下屏蔽片52,所述上屏蔽片51和下屏蔽片52分别设于所述舌板12的加厚部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屏蔽片51与所述下屏蔽片52分别向后延伸有多个接触片53和多个固定片54,所述固定片54固定于所述基部11的顶面上,所述接触片53与所述金属内壳6的内壁面抵接。

如图2、图5和图6,一金属内壳6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所述金属内壳6包括一对接壳61、自所述对接壳61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后壳62及由后壳62的后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后盖63,所述后壳62的两侧的后端缘向前凹设分别形成一限位槽64,所述限位槽64与所述基部11的限位块15配合,所述限位块15挡止所述金属内壳6向后移动,所述后盖63遮蔽于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所述对接壳61为椭圆形状,所述对接壳61的后端包覆于所述主体部13的前端外,所述对接壳61的前端围设于所述舌板12外。所述后壳62的顶端设有一通槽65与所述基部11上的凸块16卡扣。所述后壳62的两侧向下延伸形成两个焊脚66,两个所述焊脚66位于所述下排端子32的焊接部35的两侧。所述金属件5位于所述金属内壳6内,且所述金属件5的接触片53抵接于所述金属内壳6的内壁面。

所述垫高部2位于所述对接壳61下方,且所述垫高部2向上支撑所述对接壳61,所述垫高部2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弧形状的一配合槽21,所述配合槽21包覆在所述对接壳61外,使得所述垫高部2与所述对接壳61配合紧密,从而所述垫高部2的位置较精确,误差不大。所述垫高部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块22,所述垫高部2的底面设有所述识别部23,所述识别部23位于所述端子3的焊接部35与所述舌板12的前端缘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垫高部2设有两个通孔24,所述通孔24贯穿所述垫高部2的上下表面,所述对接壳61的底面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24,使得当光源照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底面时,所述对接壳61反光,如图1所示,使得摄像头8能够识别该所述通孔24,并以此为参照点,检测所述端子3的焊接部35位置等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所述通孔24形成所述识别部23,所述通孔24为圆形状或者方向状,所述通孔24也可为十字形状。所述垫高部2底面的两侧分别向上凹设形成一固定槽27。所述固定槽27向前且向外贯穿所述垫高部2。

所述金属外壳7的顶面激光焊接于所述金属内壳6的顶面外,所述金属外壳7设有卡孔71与所述垫高部2的卡块22扣合,所述金属外壳7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一固定脚72于所述垫高部2的固定槽27内。所述固定脚72挡止所述垫高部2向前、向下及向左右移动,所述垫高部2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延伸部14的前方,所述延伸部14挡止所述垫高部2向后移动。

如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垫高部2的底面经镭射形成一镭射线25,所述镭射线25自所述垫高部2的底面向上凹设形成,所述镭射线25形成所述识别部23。所述镭射线25为方形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镭射线25也可以为圆形状或十字形状。

如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垫高部2的底面经涂布形成一涂层26,所述涂层26覆盖于所述垫高部2的底面,所述涂层26形成所述识别部23。所述涂层26为十字形状,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涂层26也可以为圆形状或方形状。

(1)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电连接座1A,所述电连接器100供一摄像头8识别,所述电连接座1A供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端子3包括设于所述电连接座1A且向下延伸出所述电连接座1A的底面的一焊接部35,一识别部23设于所述电连接座1A的底面,所述识别部23供所述摄像头8识别,所述识别部23容易被所述摄像头8识别,且所述识别部23设于所述电连接座1A的底面,所述识别部23在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位置与所述识别部23位于标准电连接器(图未示)时的位置相同,便于用所述识别部23作为参考点来判断所述焊接部35的位置偏差等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2)所述垫高部2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形成所述识别部23,所述通孔24贯穿所述垫高部2的上、下表面,所述对接壳61包覆所述基部11的前端且向前延伸围设于所述舌板12外,所述垫高部2位于所述对接壳61外,所述对接壳61的底面部分显露于所述通孔24,使得当摄像头8的光源照射所述电连接器100时,所述光源射入所述通孔24内经所述对接壳61反光,便于摄像头8抓取该通孔24,以该通孔24作为参考点来判断端子3焊接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所述垫高部2的通孔24的内径从下到上渐缩,便于所述通孔24的成型。

(4)所述垫高部2的底面设有涂层26,所述涂层26形成所述识别部23,所述涂层26有助于所述摄像头8抓取,所述涂层26为圆形或方形,或者十字形。

(5)所述垫高部2的底面向上凹设有镭射线25,所述镭射线25经镭射形成,所述镭射线25为圆形或方形,或者十字形。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