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7025发布日期:2019-06-21 23:5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显示装置大多以单面显示为主,在许多场合中,例如在数字标牌、电子通讯器材、收银设施、窗口问询设施以及展览馆等公共场所的广告播放设施中往往需要用户从显示装置的正反两面同时观看显示的画面,双面显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显示面板实际是两个独立的显示面板的组合体,其内部结构以及驱动两个独立显示面板发光的驱动系统均较为复杂,不仅在显示的同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双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也比较高,产品的厚度比较大,不符合显示面板轻薄化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双面显示,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阳极、第一发光层、公共阴极、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阳极;

其中,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二阳极电性连接,以实现双面显示。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二阳极之间还设置有导电间隙物,所述第一阳极通过所述导电间隙物与所述第二阳极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导电间隙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阳极相连接,所述第二底部与所述第二阳极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二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厚度、所述公共阴极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厚度之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导电间隙物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部以及所述第二底部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且所述第一侧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公共阴极的一侧,所述第二侧部设置在所述远离所述公共阴极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公共阴极之间具有一间隙,以使得所述导电间隙物与所述公共阴极电性绝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导电间隙物的材料为导电高分子、导电银胶或掺杂有导电微球的有机光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发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公共阴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均重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依次层叠设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绝缘层以及平坦层;

其中,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平坦层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阳极延伸至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阳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阳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阳极以及所述平坦层上,以覆盖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一发光层、所述公共阴极、所述第二发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阳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阳极、第一发光层、公共阴极、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二阳极;其中,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第二阳极电性连接,以实现双面显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共用同一个阴极,并将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电性连接,实现双面显示,能够有效地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基板10、第一阳极201、第二阳极202、公共阴极203、第一发光层301以及第二发光层302。第一阳极201、第一发光层301、公共阴极203、第二发光层302以及第二阳极202依次层叠设置在基板10上,并且,第一阳极201与第二阳极202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双面显示。

该基板10可以是柔性基板或刚性基板。在该基板10上可以形成各种电路和/或膜层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一阳极201和第二阳极202可以均为透明阳极,公共阴极203可以为反射阴极,以实现底发光,从而实现双面显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层3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公共阴极20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以及第二发光层3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均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20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阳极2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

为了使得第一阳极201与第二阳极202电性连接,在第一阳极201与第二阳极202之间还设置有导电间隙物50。第一阳极201通过该导电间隙物50与第二阳极202电性连接。导电间隙物50的材料可以为导电高分子、导电银胶或掺杂有导电微球的有机光阻。

该导电间隙物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部501和第二底部502,第一底部501与第一阳极201相连接,第二底部502与第二阳极202相连接。第一底部501与第二底部502之间的距离d等于第一发光层301的厚度、公共阴极203的厚度以及第二发光层302的厚度之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底部501的长度d等于第二底部502的长度l,如图1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底部501的长度d大于第二底部502的长度l,如图2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底部502的长度l大于第一底部501的长度d,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该导电间隙物50不仅可以用于定义第一底部501与第二底部502之间的距离s,还可以连通第一阳极201和第二阳极202,从而实现双面发光。

此外,该导电间隙物50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底部501以及第二底部502的第一侧部503和第二侧部504。第一侧部503设置在靠近公共阴极203的一侧,第二侧部504设置在远离公共阴极203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第一阳极201以及第二阳极202与公共阴极203导通,导致显示面板1的发光失效。因此,第一侧部503与公共阴极203之间具有一间隙,以使得导电间隙物50与公共电极203绝缘,从而使得公共阴极203与第一阳极201以及第二阳极202绝缘。

请继续参阅图1,基板1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01,以及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101上的薄膜晶体管层102、绝缘层103以及平坦层104。绝缘层103以及平坦层104上均设置有通孔105,第一阳极201延伸至通孔105并与薄膜晶体管层102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双面显示。

另外,显示面板1还包括封装层40。该封装层40设置在第二阳极202以及平坦层104上,以覆盖第一阳极201、第一发光层301、公共阴极203、第二发光层302以及第二阳极202。在实现双面显示、有效地减小显示面板1的厚度以及降低显示面板1的制作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显示面板1的抗水氧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封装层40可以为三层叠层结构,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401、有机层402以及第二无机层403,如图4所示。第一无机层401的材料可以和第二无机层403的材料相同。比如,第一无机层401的材料和第二无机层403的材料可以均为氮化硅或者氮氧化硅。又比如,第一无机层401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第二无机层403的材料可以为氮氧化硅。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将封装层40设置为三层叠层结构,可以增加水氧入侵的路径,在实现双面显示、有效地减小显示面板1的厚度以及降低显示面板1的制作成本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的抗水氧能力。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以下将具体说明显示面板1的制作过程。首先,提供一衬底基板101,该衬底基板101可以是透明玻璃基板。然后,在该衬底基板101上依次形成薄膜晶体管层102、绝缘层103以及平坦层104。其中,绝缘层103与薄膜晶体管层102同层设置。再然后,在平坦层104上制作第一阳极201。具体的,可以在平坦层104上形成一整块第一阳极201的材料,然后对这一整块第一阳极201的材料进行蚀刻,以形成单个第一阳极201。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薄膜晶体管层102的电信号能够传递至第一阳极201,因此,在制作第一阳极201的步骤之前,在形成平坦层104的步骤之后,可以采用蚀刻工艺对平坦层104进行蚀刻,以在平坦层104上形成通孔105。然后,在平坦层104上制作第一阳极201,以使得第一阳极201形成在平坦层104,并沿着通孔105设置,从而使得薄膜晶体管层102的电信号能够传递至第一阳极201。然后,在第一阳极201上制作导电间隙物50。制作完导电间隙物50后,再依次在第一阳极201上制作第一发光层301、公共阴极203、第二发光层302以及第二阳极202。最后,在第二阳极202以及平坦层104上形成覆盖第一阳极201、第一发光层301、公共阴极203、第二发光层302以及第二阳极202的封装层40。显示面板1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前面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第一阳极201和第二阳极202共用公共阴极203,并且,第一阳极201通过导电间隙物50与第二阳极202电性连接,也就是说,第一阳极201和第二阳极202共用薄膜晶体管输入的电信号。因此,可以实现双面发光。另外,由于该显示面板1仅使用一层衬底基板101,所以不仅能够有效减小显示面板1的厚度,还能够降低生产显示面板1的制作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前面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