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7011发布日期:2019-08-03 11:2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显示屏的外观尺寸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手机等移动显示产品,更多的要求具有窄边框高屏占比的显示效果,即,希望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周边的非显示区域的尺寸越来越小。

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通常会将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芯片绑定在一可弯折的柔性衬底上,然后将绑定有驱动芯片的柔性衬底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以此来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但是,目前在进行上述弯折操作时,用于连接驱动芯片和显示区中信号线的金属走线在弯折应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中各膜层的弯折可靠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衬底,所述柔性衬底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显示区和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弯折区包括弯折轴,所述弯折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区;

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柔性衬底的相同侧;

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弯折区交叠,且,所述第一支撑层覆盖所述第一边缘;

所述第一支撑层到所述第二边缘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大于零。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覆盖弯折区的第一边缘的第一支撑层,增大了弯折区中设置有第一支撑层的位置处的膜层的总厚度,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支撑层与发光器件设置于柔性衬底的相同侧,其中,柔性衬底中发光器件所在侧为该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使第一支撑层覆盖第一边缘,这样在将弯折区向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弯折时,相较于未设置第一支撑层的方案来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将弯折区的中性层朝向远离弯折区所在圆的圆心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支撑层的设置,能够使弯折区的第一边缘处原本受到拉应力的膜层改变为受到压应力或者不受力,从而降低弯折区中位于第一边缘处的包括金属走线等在内的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以提高位于弯折区的第一边缘处的膜层的弯折可靠性。

除此之外,由于膜层越厚越不易弯折,因此,在第二方向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第一支撑层到弯折区的第二边缘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大于零,也就是说,令覆盖第一边缘的第一支撑层到弯折区的第二边缘之间存在距离,使第一支撑层不覆盖弯折区,以避免对弯折区的可弯折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保证弯折区仍能按照预设曲率进行弯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台阶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弯折区处于弯折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弯折区处于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弯折区处于弯折状态时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4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区域8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支撑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区域8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支撑层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7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图7沿dd’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支撑层,但这些支撑层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支撑层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支撑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支撑层,类似地,第二支撑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支撑层。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台阶区的放大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弯折区1’处于弯折状态的侧视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绑定区na’,以及连接显示区aa’和绑定区na’的弯折区1’。其中显示区aa’设有用于显示的发光器件,在该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发光器件发光以使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用户观察到显示画面。绑定区na’设有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芯片ic。在显示面板出厂之前,通常需要对弯折区1’进行弯折操作,以将绑定区na’弯折至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一侧,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如图2所示,由于弯折区1’中靠近出光侧的一侧,即,第一表面11’所在侧在弯折过程中将受到拉应力f1’。弯折区1’中远离出光侧的一侧,即,第二表面12’所在侧在弯折过程中将受到压应力f2’。在拉应力f1’的作用下,弯折区1’中位于第一表面11’一侧的包括金属走线在内的各膜层3’将可能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现象,边缘位置2’处膜层断裂现象尤为明显。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结合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在弯折区处于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弯折区处于弯折状态时该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5为图3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4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1,柔性衬底1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显示区11和弯折区12;弯折区12包括弯折轴120,弯折轴120沿第二方向y延伸,弯折区12能够以弯折轴120为轴进行弯折,以变换不同的状态。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器件2和支撑层3。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层3和发光器件2位于柔性衬底1的相同侧。其中,发光器件2位于显示区11。可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显示区11中还设置有包括信号线5,信号线5的一端与发光器件2相连,信号线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线6与驱动芯片ic(图5和图6中未示出)相连。其中,支撑层3位于连接线6远离柔性衬底1的一侧,且,支撑层3至少部分覆盖上述连接线6。可选的,支撑层3和柔性衬底1之间还可设置有被支撑层3部分覆盖的无机层。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显示区11还包括覆盖发光器件2的封装层91。

如图7所示,图7为图3中区域8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弯折区12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第一边缘41和第二边缘42;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支撑层3包括第一支撑层31,第一支撑层31与弯折区12交叠,且,第一支撑层31覆盖第一边缘41。第一支撑层31到第二边缘42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大于零。即,第一支撑层31与弯折区12的第二边缘42不接触,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支撑层31并未延伸至第二边缘42,第一支撑层31可以设置在弯折区12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可变形的物体在弯折变形时,存在一中性层,沿弯曲方向,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展开状态下的长度一样。位于中性层的凸起侧的膜层在弯曲时受到拉应力,其长度相较于展开状态下增大。位于中性层的凹陷侧的膜层在弯曲时受到压应力,其长度相较于展开状态下减少。且,与中性层距离不同的膜层,受到的压应力或者拉应力的大小也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覆盖弯折区12的第一边缘41的第一支撑层31,增大了弯折区12中设置有第一支撑层31的位置处的膜层的总厚度,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支撑层31与发光器件2设置于柔性衬底1的相同侧,其中,柔性衬底1中发光器件2所在侧为该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使第一支撑层31覆盖第一边缘,这样在将弯折区12向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弯折时,相较于未设置第一支撑层31的方案来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将弯折区12的中性层朝向远离弯折区12所在圆的圆心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支撑层31的设置,能够使弯折区12的第一边缘41处原本受到拉应力的膜层改变为受到压应力或者不受力,从而降低弯折区12中位于第一边缘41处的包括金属走线等在内的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以提高位于弯折区12的第一边缘41处的膜层的弯折可靠性。

除此之外,由于膜层越厚越不易弯折,因此,在第二方向y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第一支撑层31到弯折区12的第二边缘42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大于零,也就是说,令覆盖第一边缘41的第一支撑层31到弯折区12的第二边缘42之间存在距离,使第一支撑层31部分覆盖弯折区12,以避免对弯折区12的可弯折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保证弯折区12中位于第一边缘41处的包括金属走线等在内的各膜层不产生裂纹的基础上,使得弯折区12仍能按照预设曲率进行弯折。

可选的,上述发光器件2可以为oled器件,oled器件通常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通过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来控制发光层发射出可见光。

尽管未示出,但是除了发光器件2之外,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连接到发光器件2并控制发光器件2的光发射的薄膜晶体管tft。

可选的,该柔性衬底1可以包括具有柔性的任意合适的材料,例如,柔性衬底可以包括聚合物树脂,诸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可选的,该柔性衬底1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弯折轴120可以为经过弯折区的中心位置的一虚拟轴,其在弯折区中并不实际存在。在弯折区进行弯折时,可以以经过弯折区的中心位置的弯折轴120为轴进行折叠,以使弯折区变换不同的结构状态。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层31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对于第一支撑层31沿第一方向x上的不同位置处,第一支撑层31在弯折轴120处的宽度最小,第一支撑层31的宽度为第一支撑层31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在降低弯折区12中位于第一边缘41处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仍能保证弯折区12中位于弯折轴120处的膜层按照预定曲率进行弯折。

可选的,如图8所示,对于第一支撑层31上的任意不同第一位置a1和第二位置a2,第一位置a1到弯折轴120的距离为d1,第二位置a2到弯折轴120的距离为d2,且d1>d2;在第一位置a1,第一支撑层31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为d1,在第二位置a2,第一支撑层31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为d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d1≥d2,也就是说,将第一支撑层31中靠近弯折轴120的位置处的宽度设计的较小,将远离弯折轴120的位置处的宽度设计的较大,以在降低弯折区12中位于第一边缘41处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保证弯折区12中与第一支撑层31交叠的位置处仍能按照预定曲率进行弯折。

如图8所示,沿第一方向x,第一支撑层31在不同位置处的宽度,随着不同位置到弯折轴120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此,第一支撑层31的宽度仍为第一支撑层31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以在降低弯折区12中位于第一边缘41处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使弯折区12中不同位置处的弯折难度随各个位置到弯折轴120的距离的减小而减小,以进一步保证弯折区12中与第一支撑层31交叠的位置处仍能按照预定曲率进行弯折。

如图3和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层3还包括第二支撑层32,第二支撑层32与第一支撑层31同层设置,且,第二支撑层32与弯折区12交叠,第二支撑层32覆盖弯折区12的第二边缘42;沿第二方向y,第二支撑层32到第一支撑层31的最小距离大于零;即,令第二支撑层32与第一支撑层31之间存在距离,使二者互不接触。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能够使弯折区12的第二边缘42处原本受到拉应力的膜层改变为受到压应力或者不受力,从而降低弯折区12中位于第二边缘42处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位于弯折区12的第二边缘42处的膜层的弯折可靠性。

而且,如图7所示,沿第一方向x,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二支撑层32在不同位置处的宽度,设置为随着不同位置到弯折轴120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此,第二支撑层32的宽度为第二支撑层32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以在降低弯折区12中膜层断裂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弯折区12中与第二支撑层32交叠的位置处仍能按照预定曲率进行弯折。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上述柔性衬底1还包括位于显示区11和弯折区12之间的第一非弯折区131;且,沿第二方向y,弯折区12的宽度,第一非弯折区131的宽度均小于显示区11的宽度。第一非弯折区131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第三边缘43和第四边缘44,第三边缘43与第一边缘41相连,第四边缘44与第二边缘42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上述第一支撑层31也覆盖第一非弯折区31的第三边缘43,令第二支撑层32覆盖第一非弯折区131的第四边缘44,这样在弯折区12的弯折过程中,若弯折区12对第一非弯折区131产生拉扯,使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31的各个膜层受到拉应力时,通过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的设置也能够减小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31的第三边缘43和第四边缘44处的膜层所受到的拉应力,从而减小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31的第三边缘43和第四边缘44处的膜层出现裂纹或断裂的可能性。

如图7所示,柔性衬底1还包括位于弯折区12远离显示区11一侧的第二非弯折区132,第二非弯折区132包括绑定端子9,绑定端子9用于绑定驱动芯片ic(图7未示出)。驱动芯片ic在通过绑定端子9绑定连接在第二非弯折区132上后,将随着弯折区12的弯折被弯折至显示面板远离出光侧的一侧,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位于显示区11的信号线5用于为发光器件(图7未示出)传输信号;连接线6位于第一非弯折区131和弯折区12。驱动芯片ic通过连接线6与信号线5电连接。在显示面板的工作过程中,驱动芯片ic发出的驱动信号,依次经由连接线6和信号线5传递至发光器件,以使发光器件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发光,使该显示面板用于显示。

应当理解的是,图7中信号线5和连接线6的位置和数量仅为示意,其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形状、分辨率及其他参数进行不同的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5和图6所示,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第三方向z,连接线6位于第一支撑层31靠近柔性衬底1的一侧,如图7所示,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至少覆盖部分连接线6。这样在将弯折区12向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弯折时,相较于未设置第一支撑层31或第二支撑层32的方案来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将弯折区12的中性层朝向远离弯折区12所在圆的圆心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支撑层31的设置,能够将位于弯折区12中的原本受到拉应力的连接线6改变为受到压应力或者不受力,从而降低弯折区12中与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交叠的连接线6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位于弯折区12中的连接线6的弯折可靠性。

如图7所示,沿第二方向y,绑定端子9位于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之间,其中,绑定端子9在弯折区12的投影位于弯折区12中靠近中间的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与绑定端子9交叠,从而避免影响后续驱动芯片ic与绑定端子9的绑定连接。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在降低弯折区12中膜层断裂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弯折区12中存在与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不交叠的区域,从而保证弯折区12仍能按照预定曲率进行弯折。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支撑层31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在保证第一支撑层31覆盖弯折区12的第一边缘41,降低弯折区12中膜层断裂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第一支撑层31设置为包括图8所示的镂空部7,示例性的,该镂空部7可与弯折轴120交叠,以减小第一支撑层31在弯折轴120处的宽度,使弯折区12中位于弯折轴120处的膜层能按照预定曲率进行弯折。而且,镂空部7的设置还能够缓冲弯折区12在弯折时所产生的弯折应力,有利于提高该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镂空部7的镂空图案可以是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其他多边形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支撑层3还包括第三支撑层33,第三支撑层33覆盖显示区11,以对显示区11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避免显示区11产生褶皱,以及避免显示区11中的发光器件2受到外界环境中的水氧侵蚀。

可选的,上述包括第一支撑层31、第二支撑层32和第三支撑层33的支撑层3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工艺。

可选的,支撑层3包括偏光片、触控层、阻水层中的一层或多层。上述偏光片可以改变从显示区11出射的光线的偏振状态。触控层能够接收施加在显示面板上的触控信息,提高显示面板的人机交互功能。阻水层能够将显示面板与外界的水氧环境隔离开,提高显示面板的抗水氧特性。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上述第一支撑层31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第五边缘45和第六边缘46,第六边缘46位于第一边缘41与第二边缘42之间;第五边缘45与第一边缘41重合。或者,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3中区域8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五边缘45位于第一边缘41远离第二边缘42的一侧。也就是说,在保证第一支撑层31覆盖第一边缘41的基础上,也可以将第一支撑层31的面积设计的较大,同样能够降低弯折区12中位于第一边缘41的位置处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可选的,当将第一支撑层31的面积设计的较大时,沿第二方向y,第五边缘45与第一边缘41之间的距离小于100μm。

可选的,在将第一支撑层31的第五边缘45设置为与弯折区12的第一边缘41重合时,可以将第一支撑层31的第五边缘45的形状设计为与弯折区12的第一边缘41的形状相同,例如,在第一边缘41为直线时,将第五边缘45也设计为直线。如图8所示,在第一边缘41为弧线时,将第五边缘45也设计为弧线。

在将第一支撑层31的第五边缘45设置为位于第一边缘41远离第二边缘42的一侧时,在保证第一支撑层31覆盖第一边缘41的基础上,将第五边缘45设置为弧线或者直线均可。

可选的,在保证第一支撑层31覆盖第一边缘41,将第一支撑层31的第六边缘46设置为弧线或者直线均可。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支撑层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支撑层31的第五边缘45的形状为弧线,第六边缘46的形状为直线,当然,也可以将第五边缘45和第六边缘46均设置为直线。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7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对第一支撑层31取多个平行于柔性衬底1的横截面;不同的横截面的横截面积随着横截面与柔性衬底1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也就是将第一支撑层31在第三方向z上设计为顶端小,底端大的稳固结构,以提高第一支撑层31在柔性衬底1上的稳定性。或者,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7沿dd’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对第一支撑层31取的多个平行于柔性衬底1的横截面的横截面积相等,将第一支撑层31设计为这种形状,在提高第一支撑层31在柔性衬底1上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还能够简化第一支撑层31的制作工艺。可选的,第二支撑层32也可以设计为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覆盖弯折区的第一边缘的第一支撑层,增大了弯折区中设置有第一支撑层的位置处的膜层的总厚度,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支撑层与发光器件设置于柔性衬底的相同侧,其中,柔性衬底中发光器件所在侧为该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使第一支撑层覆盖第一边缘,这样在将弯折区向背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一侧弯折时,相较于未设置第一支撑层的方案来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将弯折区的中性层朝向远离弯折区所在圆的圆心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支撑层的设置,能够使弯折区的第一边缘处原本受到拉应力的膜层改变为受到压应力或者不受力,从而降低弯折区中位于第一边缘处的包括金属走线等在内的各膜层断裂的可能性,以提高位于弯折区的第一边缘处的膜层的弯折可靠性。

除此之外,由于膜层越厚越不易弯折,因此,在第二方向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第一支撑层到弯折区的第二边缘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大于零,也就是说,令覆盖第一边缘的第一支撑层到弯折区的第二边缘之间存在距离,使第一支撑层不覆盖弯折区,以避免对弯折区的可弯折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保证弯折区仍能按照预设曲率进行弯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