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及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328发布日期:2019-10-19 03:1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组合及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可稳定连接的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目前电连接器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板对板连接器(Board to Board Connector,简称BTB)用以电性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电路板,其通常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分别包括有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主要起绝缘和定位导电端子的作用,导电端子主要起导通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还会增加保护支架以提升自身强度,并且插座连接器的保护支架具有用以过大电流的弹片。然而由于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高度限制,使得弹片的降服量过大,插座连接器在插拔后弹片的力量衰减明显,从而使板对板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差。

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支架的电连接器组合,该保护支架保证了电连接器组合自身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插接时接触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座本体、固持于插座本体上的插座端子及位于插座本体纵向两端的插座保护支架,所述插座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及连接于两侧壁的两端壁。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头本体、固持于插头本体上的插头端子及位于插头本体纵向两端的插头保护支架,所述插头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部及连接于两侧壁部的两端壁部。所述插座保护支架固定于端壁上且包括固持于侧壁的内壁的侧壁内壁加强部,所述侧壁内壁加强部设有竖直向上贯通的槽口及位于槽口纵向两侧的两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设有凸伸入槽口内且相向设置的两弹片,所述两连接臂的弹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插头保护支架固定于端壁部上且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的外壁面的侧壁部外壁贴覆部及自侧壁部外壁贴覆部向外凸伸的凸起部。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时,所述插头保护支架的凸起部位于两连接臂的间隙内且抵接于两连接臂的弹片。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呈鱼骨结构且设有位于弹片上的开孔,所述两弹片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凸起部在纵长方向上的厚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本体的两端壁与两侧壁围设形成插座插槽,所述插座保护支架包括遮覆于端壁的端壁加强片、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的侧壁加强片及位于插座插槽下方的连接部,所述端壁加强片连接于连接部的纵向一侧且所述侧壁加强片连接于连接部的横向两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加强片设有遮覆于侧壁顶面的侧壁顶面遮蔽部,所述侧壁内壁加强部自侧壁顶面遮蔽部的内侧向下弯折延伸且连接于连接部的横向侧边,所述侧壁顶面遮蔽部设有位于其内侧且与槽口相连通的缺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包括遮覆于端壁顶面的端壁顶面遮蔽部、自端壁顶面遮蔽部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内壁遮蔽部及自端壁顶面遮蔽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外壁遮蔽部,所述端壁内壁遮蔽部与端壁外壁遮蔽部分别遮蔽于端壁的内、外壁面,所述端壁内壁遮蔽部的底部连接于连接部的纵向侧边。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本体还包括位于插座插槽内的岛部,所述插座保护支架还包括至少部分遮覆于岛部的端部的岛部加强片,所述岛部加强片设有遮覆于岛部的端部顶面的岛部顶面遮蔽部、自岛部顶面遮蔽部的纵向侧边向下延伸的岛部端面遮蔽部,所述岛部端面遮蔽部的底部连接于连接部上与端壁内壁遮蔽部相对的另一纵向侧边。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部外壁贴覆部的凸起部向外突伸出侧壁部的外壁面,所述凸起部为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凸包,所述凸起部中间段的厚度小于上下两段的厚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保护支架包括遮覆于端壁部顶面的端壁部顶面贴覆部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顶面的侧壁部顶面贴覆部,所述侧壁部顶面贴覆部自端壁部顶面贴覆部的横向两端沿纵向延伸形成,所述侧壁部外壁贴覆部自侧壁部顶面贴覆部的横向外侧弯折延伸形成。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保护支架一体注塑成型于插头本体上,所述插头保护支架包括自端壁部顶面贴覆部的纵向外侧弯折延伸的端壁部外侧贴覆部,所述端壁部外侧贴覆部遮覆于端壁部的外侧且未超出端壁部的外侧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以与插头连接器相互对接,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座本体、固持于插座本体上的插座端子及位于插座本体纵向两端的插座保护支架,所述插座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及连接于两侧壁的两端壁;所述插座保护支架固定于端壁上且包括固持于侧壁的侧壁内壁加强部,所述侧壁内壁加强部设有竖直向上贯通的槽口及位于槽口纵向两侧的两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设有凸伸入槽口内且相向设置的两弹片,且两连接臂的弹片之间形成间隙,以与插头连接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插座保护支架的侧壁内壁加强部设有竖直向上贯通的槽口及位于槽口纵向两侧的两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设有凸伸入槽口内且相向设置的两弹片,所述两连接臂的弹片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插头保护支架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的外壁面的侧壁部外壁贴覆部及自侧壁部外壁贴覆部向外凸伸的凸起部。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时,所述插头保护支架的凸起部位于两连接臂的间隙内且抵接于两连接臂的弹片,在保证电连接器组合自身强度的同时,解决了电连接器组合插拔后弹性臂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电连接器组合在插接时的接触稳定可靠。同时,所述连接臂呈鱼骨结构且设有位于弹片上的开孔,使得弹片具有弹性,从而避免电连接器组合配合时的硬干涉,进而保证了配合时接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合未插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合中插座保护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合中插头保护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插座保护支架与插头保护支架插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合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座本体10、固持于插座本体10上的插座端子20及位于插座本体10纵向两端的插座保护支架30。所述插座本体1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中央岛部11、位于岛部11横向两侧的两侧壁12及连接于两侧壁12的两端壁13。所述岛部11、两侧壁12及两端壁13共同限定形成插座插槽14,即所述岛部11位于插座插槽14内,所述插座插槽14可供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入。

结合图3所示,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固定于插座本体10的端壁13上,用以提升插座连接器100的整体强度。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包括遮覆于端壁13的端壁加强片31、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的侧壁加强片32及位于插座插槽14下方的连接部33,所述端壁加强片31连接于连接部33的纵向一侧且所述侧壁加强片32连接于连接部33的横向两端。

所述端壁加强片31包括遮覆于端壁13顶面的端壁顶面遮蔽部311、自端壁顶面遮蔽部311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内壁遮蔽部312及自端壁顶面遮蔽部311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外壁遮蔽部313,所述端壁内壁遮蔽部312遮蔽于端壁13的内壁面且所述端壁外壁遮蔽部313遮蔽于端壁13的外壁面。所述端壁内壁遮蔽部312的底部连接于连接部33的纵向侧边,从而将端壁加强片31与连接部33连成一体。

所述端壁顶面遮蔽部311未超出端壁13的顶面且端壁外壁遮蔽部313未超出端壁的外壁面,即该端壁顶面遮蔽部311与端壁外壁遮蔽部313在提升插座本体10的端壁13自身强度的同时未额外增大插座连接器100整体的体积。所述端壁加强片31还包括自端壁外壁遮蔽部313的底端向外延伸的焊接脚314,所述焊接脚314可固定地安装在与插座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未图示)上。

所述侧壁加强片32设有遮覆于侧壁12顶面的侧壁顶面遮蔽部321、自侧壁顶面遮蔽部321的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内壁加强部35及自侧壁顶面遮蔽部321的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外壁遮蔽部323,所述侧壁顶面遮蔽部321位于端壁顶面遮蔽部311的横向两端。所述侧壁内壁加强部35固持于侧壁12的内壁上且设有竖直向上贯通的槽口351及位于槽口351纵向两侧的两连接臂352,所述两连接臂352设有凸伸入槽口351内且相向设置的两弹片353,所述两连接臂352的弹片353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槽口351的纵向宽度大于两弹片353之间的间隙的纵向宽度。

所述侧壁内壁加强部35连接于连接部33的横向侧边,从而将侧壁加强片32与连接部33连成一体。所述侧壁顶面遮蔽部321设有位于其内侧且与槽口351相连通的缺口322,以用于在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配合时,对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头保护支架60的凸起部631插入侧壁内壁加强部35的槽口351时起让位导引作用。同时,所述侧壁外壁遮蔽部323遮覆于侧壁12的外壁面且未超出侧壁12的外壁面,该侧壁外壁遮蔽部323提升插座本体10的侧壁12自身强度的同时未额外增大插座连接器100整体的体积。

所述插座保护支架30还包括至少部分遮覆于岛部11的端部的岛部加强片34,所述岛部加强片34设有遮覆于岛部11的端部顶面的岛部顶面遮蔽部341、自岛部顶面遮蔽部341的纵向侧边向下延伸的岛部端面遮蔽部342及自岛部顶面遮蔽部341的横向侧边向下延伸的岛部侧面遮蔽部343。所述岛部端面遮蔽部342的底部连接于连接部13上与端壁内壁遮蔽部312相对的另一纵向侧边,从而将岛部加强片34与连接部33连成一体。所述岛部端面遮蔽部342遮覆于岛部11的端部端面,且所述岛部侧面遮蔽部343至少部分的遮覆于岛部11的端部侧面,用以提升插头本体40的岛部11的强度且避免了插头连接器200插拔时对岛部11的破损。

结合图4所示,所述插头连接器2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头本体40、固持于插头本体40上的插头端子50及位于插头本体40纵向两端的插头保护支架60,所述插头本体4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部41及连接于两侧壁部41的两端壁部42。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一体注塑成型于插头本体40上,从而提升了插头本体40的强度且避免了插头连接器200插拔时对插头本体40的破损。

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包括遮覆于端壁部42顶面的端壁部顶面贴覆部61、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41的顶面的侧壁部顶面贴覆部62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部41的外壁面的侧壁部外壁贴覆部63,所述侧壁部顶面贴覆部62自端壁部顶面贴覆部61的横向两端沿纵向延伸形成。所述侧壁部外壁贴覆部63自侧壁部顶面贴覆部62的横向外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设有自侧壁部外壁贴覆部63向外凸伸的凸起部631,所述侧壁部外壁贴覆部63的凸起部631向外突伸出侧壁部41的外壁面。

结合图6所示,当所述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配合时,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的凸起部631位于两连接臂352的间隙内且抵接于两连接臂352的弹片353。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的凸起部631与插座保护支架30的连接臂352的配合保证了插头保护支架60与插座保护支架30接触的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352呈鱼骨结构且设有位于弹片353上的开孔354,所述两弹片353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凸起部631在纵长方向上的厚度;同时,所述凸起部631为竖直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凸包,所述凸起部631中间段的厚度小于上下两段的厚度;即所述凸起部631插接于两连接臂352之间的间隙时有更牢靠的接触固定,从而避免电连接器组合配合时的硬干涉,进而保证了配合时接触的稳定性。

所述插头保护支架包60包括自端壁部顶面贴覆部61的纵向外侧弯折延伸的端壁部外侧贴覆部64,所述端壁部外侧贴覆部64遮覆于端壁部42的外侧且未超出端壁部42的外侧面,使得插头保护支架60在增加插头本体40的强度的同时,亦未额外增大插头连接器200整体的体积。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还包括自端壁部外侧贴覆部64的底边向内弯折的焊接部65,所述焊接部65暴露于插头本体40的底面且沿横向延伸出插头本体40,所述焊接部65可固定地安装在与插头连接器20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焊接部65设有向内突伸入插头本体40的卡勾651,用以将插头保护支架60稳固的固定至插头本体40上。

结合图5及图6所示,当所述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配合时,所述插头保护支架60的凸起部631位于两连接臂352的间隙内且抵接于两连接臂352的弹片353,在保证电连接器组合自身强度的同时,解决了电连接器组合插拔后弹性臂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电连接器组合在插接时的接触稳定可靠。同时,所述连接臂352呈鱼骨结构且设有位于弹片353上的开孔354,使得所述弹片354具有弹性,从而避免电连接器组合配合时的硬干涉,进而保证了配合时接触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