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4078发布日期:2019-11-25 22:54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液流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



背景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是采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负极电解液,由外部泵驱动电解液在储液罐和电堆之间循环流动,电解液在电堆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完成充放电过程的电池,液流框是使用是很常见的,大多在液流框内通入电解液,与电池进行化学反应,目前流道大多设为水平和直立样式,流道会出现多个较大弯折,会造成电解液进行流通时阻力变大,增大了电池自放电的有效电阻,减缓了自放电的速度,而且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会在液流框内进行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只能通过散热孔进行排出,效果不佳,长时间工作时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电解液化学反应的效率,降低电池充放电之间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解决了目前流道大多设为水平和直立样式,流道会出现多个较大弯折,会造成电解液进行流通时阻力变大,增大了电池自放电的有效电阻,减缓了自放电的速度,而且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会在液流框内进行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只能通过散热孔进行排出,效果不佳,长时间工作时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电解液化学反应的效率,降低电池充放电之间的转换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包括液流框,所述液流框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液流框的内表面设置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的顶端与进液口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液流框的正面,所述主流道的底端与出液口的上表面相连通。

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液流框的正面,所述液流框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位于滤板的下方,所述滤板设置在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网孔,所述网孔内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主流道螺旋设置在液流框内,所述液流框内壁的相对面与限位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凹槽和导热板的形状均设置为环状。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通过两个固定杆与通孔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位于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主流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流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正面与开关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通过设置液流框、通孔、散热风扇、滤板、凹槽、导热板、网孔和主流道,当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会在液流框内进行化学反应,使得两个导热板有效的吸收一部分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得热量散出在凹槽内,控制两个散热风扇工作,使得两个散热风扇工作时可以收取放出的热量,使得产生的风可以带走一部分放出的热量,因设置有网孔,使得散热风扇抽取热量的同时,液流框外部的空气会进入凹槽内,以实现空气的对流,有效的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提高了电解液化学反应的效率,提高了电池充放电之间的转换效率。

2、该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通过设置进液口、出液口、主流道、液流框、放置孔和限位杆,当电解液在主流道内进行流通时,主流道螺旋设置在液流框内,呈s状,使得电解液受到流动的阻力最小,能够充分快速的进入电堆内部参与电极反应,减小了电池自放电的有效电阻,提高了自放电的速度,从而使得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3、该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通过设置通孔、滤板、限位杆、网孔和散热风扇,当散热风扇进行工作时,使得两个散热风扇工作时可以收取放出的热量,液流框外部的空气通过网孔进入凹槽内后,因网孔内设置有滤网,使得滤网有效的起到了过滤的作用,防止大量灰尘及杂质进入凹槽内从而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因设置有滤板,使得液流框外的杂质不易通过通孔进入凹槽内,因设置有限位杆,使得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弧形,使得限位杆有效的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止主流道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流框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流框、2放置孔、3主流道、4进液口、5出液口、6通孔、7滤板、8散热装置、81散热风扇、82固定杆、9限位杆、10导热板、11凹槽、12网孔、13电源、1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包括液流框1,液流框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放置孔2,限位杆9的外表面设置为弧形,限位杆9的外表面与主流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液流框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源13,电源13的正面与开关14的背面固定连接,电源1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14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扇81的输入端电连接,液流框1的内表面设置有主流道3,通过设置主流道3,主流道3螺旋设置在液流框1内,呈s状,使得电解液受到流动的阻力最小,能够充分快速的进入电堆内部参与电极反应,减小了电池自放电的有效电阻,提高了自放电的速度,主流道3螺旋设置在液流框1内,液流框1内壁的相对面与限位杆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主流道3的顶端与进液口4的下表面相连通,限位杆9的数量为四个,凹槽11和导热板10的形状均设置为环状,通过设置导热板10,当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会在液流框1内进行化学反应,使得两个导热板10有效的吸收一部分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得热量散出在凹槽11内,进液口4设置在液流框1的正面,主流道3的底端与出液口5的上表面相连通。

出液口5设置在液流框1的正面,液流框1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设置有导热板10,通过设置网孔12,因设置有网孔12,使得散热风扇81抽取热量的同时,液流框1外部的空气会进入凹槽11内,以实现空气的对流,有效的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凹槽1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网孔12,网孔12内设置有滤网,因网孔12内设置有滤网,使得滤网有效的起到了过滤的作用,防止大量灰尘及杂质进入凹槽11内从而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凹槽11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6,通孔6内设置有散热装置8,散热装置8包括散热风扇81,散热风扇8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通过两个固定杆82与通孔6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散热风扇81位于通孔6内,通过设置散热风扇81,控制两个散热风扇81工作,使得两个散热风扇81工作时可以收取放出的热量,使得产生的风可以带走一部分放出的热量,散热装置8位于滤板7的下方,滤板7设置在通孔6内。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电池工作时电解液会在液流框1内进行化学反应,使得两个导热板10有效的吸收一部分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得热量散出在凹槽11内;

s2、控制两个散热风扇81工作,使得两个散热风扇81工作时可以收取放出的热量,使得产生的风可以带走一部分放出的热量,因设置有网孔12,使得散热风扇81抽取热量的同时,液流框1外部的空气会进入凹槽11内,以实现空气的对流;

s3、当电解液在主流道3内进行流通时,主流道3螺旋设置在液流框1内,呈s状,使得电解液受到流动的阻力最小,能够充分快速的进入电堆内部参与电极反应,减小了电池自放电的有效电阻。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