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装置及贴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9222发布日期:2019-12-06 18:1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向装置及贴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向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向装置及贴裹胶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芯的制造工艺,一般要求对极耳在极片边缘部位贴裹胶带。裹胶带工艺是提升电芯可靠性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极耳在传输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偏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对极耳正常地贴裹胶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及贴裹胶设备,以解决极耳在传输过程中偏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座、滑杆以及调节件,所述滑杆与所述导向座滑动连接,相邻的所述滑杆用于夹设一个极耳的相对两侧端;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滑杆的间距,以使相邻的所述滑杆夹设不同宽度的极耳。

可选地,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滑杆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用于抵接极耳。

可选地,所述导向轮的径向表面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置且限位极耳的侧端。

可选地,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相邻的所述滑杆,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导向座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导向座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导向座抵接至所述滑杆上;其中,在所述调节件做彼此靠近运动时,所述调节件驱动所述滑杆做收拢运动;在所述调节件做彼此远离运动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滑杆做扩散运动。

可选地,在所述滑杆的滑动方向上,所述导向座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识;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一指针,所述第一指针固定于所述滑杆上,且所述第一指针指示至所述第一刻度标识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贴裹胶设备,所述贴裹胶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导向装置、贴切胶装置和裹胶装置,极耳依次经过所述导向装置、所述贴切胶装置和所述裹胶装置,以对极耳进行导向、贴胶和裹胶。

可选地,所述贴裹胶设备还包括底座、滑轨、滑块、固定板和驱动件,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导向装置、所述贴切胶装置和所述裹胶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板连接;其中,极耳的传输方向与所述固定板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以改变所述贴切胶装置在极耳上贴胶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驱动件穿过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固定板的滑动方向上,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二刻度标识;所述贴裹胶设备还包括第二指针和紧固螺钉,所述第二指针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指针指示至所述第二刻度标识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腰形孔,所述底座沿极耳的传输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座、滑杆和调节件,滑杆与导向座滑动连接,相邻的滑杆用于在极耳的宽度方向上夹设一个极耳的相对两侧端,以使极耳在滑杆所限定的空间内运动;在极耳的宽度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件促使滑杆相对导向座滑动,以调节滑杆的间距,从而使滑杆可以夹设不同宽度的极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裹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裹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切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裹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贴裹胶设备用于对极耳a进行贴胶和裹胶,以提升锂电池的电芯的可靠性。

该贴裹胶设备包括导向装置100、贴胶装置200和裹胶装置300,极耳a依次经过导向装置100、贴胶装置200和裹胶装置300。导向装置100用于对极耳a进行导向,以保证极耳a能够稳定地传输;贴胶装置200用于将胶带b贴设于极耳a上;裹胶装置300用于将贴设于极耳a上的胶带b包裹于极耳a上。

请参阅图1和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装置100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导向装置100包括导向座110、滑杆120和调节件130。滑杆120与导向座110滑动连接,相邻的滑杆120用于夹设一个极耳a的相对两侧端;调节件130用于调节滑杆120的间距,以使相邻的滑杆120夹设不同宽度的极耳a。

滑杆120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5个、6个等,对应地,滑杆120所夹设极耳a的数量为1个、2个、3个、4个、5个等。图2所示的滑杆120数量为2个,对应地夹设1个极耳a。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装置100包括导向座110、滑杆120和调节件130,滑杆120与导向座110滑动连接,相邻的滑杆120用于在极耳a的宽度方向上夹设一个极耳a的相对两侧端,以使极耳a在滑杆120所限定的空间内运动;在极耳a的宽度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件130促使滑杆120相对导向座110滑动,以调节滑杆120的间距,从而使滑杆120可以夹设不同宽度的极耳a。

值得注意的是,滑杆120与导向座110滑动连接,可以是滑杆120与导向座110直接滑动连接,也可以是滑杆120通过与固定于导向座110上的导向杆140滑动连接,来实现与导向座110滑动连接的,在此不做限定。

导向装置100还包括导向轮150,导向轮150与滑杆120转动连接,即导向轮150能够相对于滑杆120转动,导向轮150用于抵接极耳a,以使极耳a在导向轮150所限定的空间内运动。极耳a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导向轮150接触,因为极耳a与导向轮150之间存在摩擦力,从而极耳a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导向轮150转动,从而减小导向装置100在对极耳a导向时的摩擦力。

导向轮150的径向表面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151,限位槽151用于容置且限位极耳a的侧端。

导向装置100还包括弹性件160,弹性件160连接相邻的滑杆120,且弹性件160处于压缩状态,调节件130用于缩小滑杆120的间距,弹性件160用于通过自身弹力增大滑杆120的间距。弹性件160可以是弹簧、不锈钢弹片等。

具体地,调节件130设置在导向座110的相对两侧,且调节件130与导向座110螺纹连接,调节件130穿过导向座110抵接至滑杆120上。在调节件130做彼此靠近运动时,调节件130驱动滑杆120做收拢运动,以缩小滑杆120的间距;在调节件130做彼此远离运动时,弹性件160通过自身弹力驱动滑杆120做扩散运动,以增大滑杆120的间距。

导向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指针170,第一指针170固定于滑杆120上。在滑杆120的滑动方向上,导向座110设置有第一刻度标识112,第一指针170指示至第一刻度标识112处。通过第一指针170指示第一刻度标识112的数值,就能够精确地知道调节后滑杆120间距是否适应极耳a的宽度。

请参阅图1和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裹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贴裹胶设备还包括调节装置400,导向装置100、贴胶装置200和裹胶装置300均放置于调节装置400上,调节装置400用于带动导向装置100、贴胶装置200和裹胶装置300在与极耳a的传输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运动,以改变贴胶装置200在极耳a上贴胶的位置和裹胶装置300在极耳a上裹胶的位置,从而改变胶带b在极耳a上的排布间距,以使贴裹胶设备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极耳。

具体地,调节装置400包括底座410、滑轨420、滑块430、固定板440和驱动件450,滑轨420固定于底座410上,滑块430与滑轨420滑动连接,固定板440固定于滑块430上,导向装置100、贴胶装置200和裹胶装置300固定于固定板440上,驱动件450分别与底座410和固定板440连接。固定板440的滑动方向与极耳a的传输方向平行,驱动件450用于驱动固定板440相对于底座410运动,以改变贴胶装置200在极耳a上贴胶的位置。

驱动件450可以与底座410螺纹连接,且驱动件450穿过底座410与固定板440连接,驱动件450旋转以相对于底座410移动,从而驱动固定板440相对于底座410滑动。

贴裹胶设备还包括第二指针460,第二指针460固定于固定板440上。在固定板440的滑动方向上,底座410设置有第二刻度标识412,第二指针460指示至第二刻度标识412处,从而精确控制固定板440滑动的距离。

调节装置400还包括紧固螺钉470,固定板440设置有腰形孔442,底座410沿极耳a的传输方向阵列设置有多个固定孔414,紧固螺钉470穿过腰形孔442与固定孔414连接,从而在调节完固定板440后通过紧固螺钉470将固定板440相对于底座410固定下来。另外,紧固螺钉470能够与多个固定孔414中任意一个连接,从而精确地将固定板440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

请参阅图1和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装置200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贴胶装置200用于对极耳a进行贴胶。

该贴胶装置200包括供料安装板210、放卷轴220、送料机构230、升降机构240、切胶机构250和贴胶机构260。贴胶装置200通过供料安装板210与调节装置400的固定板440连接。

放卷轴220与供料安装板210连接,放卷轴220用于放置卷绕的胶带b;送料机构230与供料安装板210连接,送料机构230用于传送胶带b至极耳a处;升降机构240与送料机构230连接,升降机构240用于抬升胶带b,以使胶带b与极耳a接触;贴胶机构260用于将胶带b贴压至极耳a上;切胶机构250用于将极耳a上的胶带b切断。

送料机构230包括送胶气缸座231、送胶滑轨232、滑动板233、送胶气缸234、压紧气缸235、压块236和支撑座237。

送胶气缸座231和送胶滑轨232均固定于供料安装板210上,滑动板233与送胶滑轨232滑动连接,送胶气缸234与送胶气缸座231连接,且送胶气缸234的输出端与滑动板233连接,升降机构240与滑动板233连接,送胶气缸234用于驱动滑动板233相对于供料安装板210滑动,以带动升降机构240与滑动板233一起运动。压紧气缸235和支撑座237均与升降机构240连接,且压紧气缸235的输出端与压块236连接,压块236用于在压紧气缸235的驱动下将胶带b压紧至支撑座237上。

送料机构230还包括铰接座238和转轴239,铰接座238和转轴239均固定于升降机构240上,压紧气缸235与铰接座238铰接,压紧气缸235的输出端与压块236铰接,且压块236与转轴239铰接。压紧气缸235用于驱动压块236绕转轴239运动,以使压块236将胶带b压紧至支撑座237上。

升降机构240包括升降气缸座241、升降滑轨242、升降板243和升降气缸244。

升降气缸座241和升降滑轨242均固定于滑动板233上,升降板243与升降滑轨242滑动连接,支撑座237、铰接座238和转轴239均固定于升降板243上,升降气缸244与升降气缸座241连接,且升降气缸244的输出端与升降板243连接,升降气缸244用于驱动升降板243相对于滑动板233运动,从而抬升胶带b,以使胶带b接触极耳a。

切胶机构250包括贴胶安装板251、切割气缸252、连接板253和切刀254,切割气缸252固定于贴胶安装板251上,切割气缸252的输出端与连接板253连接,切刀254与连接板253连接,切刀254用于在连接板253的带动下将极耳a处的胶带b切断。

切胶机构250还包括切刀固定板255、紧配螺钉256、螺钉座257和切刀调节螺钉258,切刀254固定于切刀固定板255上,切刀固定板255设置有腰形孔,紧配螺钉256穿过腰形孔与连接板253上的安装孔连接,以使切刀固定板255与连接板253连接在一起,螺钉座257固定于连接板253上,切刀调节螺钉258与螺钉座257螺纹连接,且切刀调节螺钉258穿过螺钉座257与切刀固定板255连接。切刀调节螺钉258旋转以带动切刀固定板255移动,从而带动切刀254移动,以调节切刀254切割胶带b的位置。

贴胶机构260包括贴胶压座261、贴胶气缸262和贴胶压头263,贴胶压座261和贴胶气缸262均固定在贴胶安装板251上,贴胶气缸262的输出端与贴胶压头263连接,贴胶压头263用于在贴胶气缸262的驱动下和贴胶压座261共同将胶带b贴至极耳a上。

该贴胶装置200还包括缓存机构280,缓存机构280用于缓存一定长度的胶带b。

缓存机构280包括缓存气缸座281、缓存滑轨282、缓存滑块283和缓存气缸284,缓存气缸座281和缓存滑轨282固定于供料安装板210上,缓存滑块283与缓存滑轨282滑动连接,缓存气缸284与缓存气缸座281连接,且缓存气缸284的输出端与缓存滑块283连接,缓存滑块283用于在缓存气缸284的驱动下拉扯胶带b,以缓存一定长度的胶带b。

缓存机构280还包括第一过辊285、第二过辊286和第三过辊287,第一过辊285与供料安装板210转动连接,第二过辊286与缓存滑块283转动连接,第三过辊287与升降板243转动连接,放卷轴220上的胶带b能够依次与第一过辊285、第二过辊286、第三过辊287连接。缓存气缸284用于带动缓存滑块283和第二过辊286运动,以使第二过辊286带动胶带b运动,以缓存一定长度的胶带b。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对贴胶装置200有更进一步地认识,以下将以贴胶装置200的具体运作过程进行讲解说明。

1压紧气缸235带动压块236运动,压块236将胶带b压至支撑座237上;2缓存气缸284带动缓存滑块283运动,第二过辊286与缓存滑块283一起运动拉扯一定长度的胶带b;3缓存气缸284复位至初始位置;4送胶气缸234驱动滑动板233朝向极耳a运动,以将胶带b送至极耳a所在的位置处;5升降气缸244拉动升降板243,以抬升胶带b与极耳a接触;6贴胶气缸262驱动贴胶压头263朝向贴胶压座261运动,以与贴胶压座261共同将胶带b贴至极耳a上;7切割气缸252带动切刀254朝向胶带b运动,以将胶带b切断。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部件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部件,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部件,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