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4568发布日期:2020-01-15 00:41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漆包线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漆包线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作为绕组线是最基本的电工材料之一,在绕线时,漆包线与工装设备(导轮、模具、绕线机等等)之间存在摩擦。特别是在线圈制造业,其显著的特点是使用高速自动绕线机,绕线转速可达6000rpm,因此对漆包线表面润滑性有极高要求。目前漆包线表面润滑的方法主要有内润滑和外润滑。内润滑主要是将润滑性物质加入到表面涂层中;外润滑则是在漆包工艺后增设涂油工艺,润滑油主要成分为石蜡等润滑液体。漆包线的表面润滑油对于漆包线的制造和应用均有益处。漆包线在生产时使用润滑油,可使排线整齐,收线紧密;在下游客户端绕线时可以降低摩擦系数,保护漆膜,有助于放线。

当漆包线表面漆膜润滑程度不足时,容易导致漆膜损伤或直接断线。但在下游继电器、电机等行业绕线作业时,漆包线表面外润滑油过多可能会造成润滑油飞溅。飞溅出来的润滑油会污染作业环境,造成地板湿滑形成不安全因素,飞溅物会对绕线机等精密仪器造成影响,润滑油还可能会使工件触点失效。因此必须对润滑油含量进行严格把控。

目前常规的涂油方式是将涂油毛毡直接探入储油盒中,由毛毡自动吸油,行线过毛毡达到涂油目的。不同毛毡之间存在密度差异,其自身储油能力不同,漆包线过毛毡时涂覆的润滑油亦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精确控制漆包线润滑油涂覆量的漆包线涂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漆包线涂油装置,包括:涂油单元和供油单元,其中,涂油单元包括硬管、毛毡和接头,硬管具有中空结构,硬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毛毡安装在硬管的上端开口端,接头设置在硬管的下端开口端,一部分的毛毡从上端开口端插入硬管内,另一部分的毛毡从上端开口端伸出硬管外,伸出硬管外的毛毡上设置有切口;供油单元包括油槽、蠕动泵和软管,软管的第一端部插入油槽内,软管的第二端部与接头连接,蠕动泵设置在软管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软管与蠕动泵的泵头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蠕动泵靠连续挤压软管产生负压,使润滑油从油槽输送至涂油单元的硬管内,蠕动泵可精确控制润滑油的供给量;毛毡只有一部分插入硬管中与其中的润滑油接触,硬管内的润滑油受到毛毡的吸附力向上移动,并浸湿硬管外的毛毡,漆包线从毛毡的切口经过时,毛毡上的润滑油涂覆至漆包线上,当毛毡上的润滑油含量降低时,硬管内的润滑油向上补充,使得硬管外的毛毡上的润滑油含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从而控制漆包线上的润滑油含量,避免漆包线上的润滑油含量过多或过少。

进一步的方案是,漆包线涂油装置还包括支架单元,支架单元包括支撑底板、固定板和支柱,固定板通过支柱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上方,多根硬管分别穿过固定板并安装在固定板上,每根硬管上均设置有毛毡和接头,每个接头上均安装有软管,所有的软管均与蠕动泵的泵头连接并插入油槽内。

可见,通过设置多根硬管,可同时对多条漆包线进行涂覆润滑油,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根硬管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字排开。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防止漆包线经过相邻的硬管时发生干扰,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底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柱,两根支柱分别设置在多根硬管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外侧。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柱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支柱上套设有上螺母和下螺母,上螺母抵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上,下螺母抵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上,上螺母和下螺母均与支柱螺纹配合。

可见,通过调节上螺母和下螺母可以调节固定板的高度,根据现场漆包线的位置进行调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硬管为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提高硬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方案是,接头为快拧接头,接头焊接在硬管的下端开口端。

可见,通过快拧接头可以快速安装软管。

进一步的方案是,切口自毛毡的顶部表面向下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涂油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涂油装置实施例的支架单元和涂油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涂油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涂油装置实施例的支架单元和涂油单元的装配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漆包线涂油装置包括支架单元、涂油单元和供油单元,涂油单元安装在支架单元上。

涂油单元包括硬管1、毛毡2和接头3,硬管1具有中空结构,硬管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硬管1为空心的不锈钢管,选用规格为长40cm、壁厚3mm、φ10mm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毛毡2安装在硬管1的上端开口端,一部分的毛毡2从上端开口端插入硬管1内,另一部分的毛毡2从上端开口端伸出硬管1外,伸出硬管1外的毛毡2上设置有切口20。在本实施例中,切口20自毛毡2的顶部表面向下延伸,毛毡2选用密度为0.25g/cm3、0.30g/cm3、0.41g/cm3中的毛毡中一种。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切口20也可以设置在伸出硬管1外的毛毡2的侧面。

接头3设置在硬管1的下端开口端,在本实施例中,接头3选用1/8转、φ6mm的快拧接头,接头3焊接在硬管1的下端开口端。

支架单元包括支撑底板4、固定板5和支柱6,固定板5通过支柱6安装在支撑底板4的上方,多根硬管1分别穿过固定板5并安装在固定板5上,每根硬管1上均设置有毛毡2和接头3。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上安装有六根硬管1,六根硬管1沿固定板5的长度方向一字排开,两根支柱6分别设置在六根硬管1的排列方向的两端外侧。支柱6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60,支柱6上套设有上螺母61和下螺母62,上螺母61抵接在固定板5的上表面上,下螺母62抵接在固定板5的下表面上,上螺母61和下螺母62均与支柱6螺纹配合。通过上螺母61和下螺母62对固定板5进行定位,还可通过调节上螺母61和下螺母62,从而调节固定板5的高度。

供油单元包括油槽7、蠕动泵8和软管9,软管9的第一端部插入油槽7内,油槽7内装有润滑油;软管9的第二端部与接头3连接,蠕动泵8设置在软管9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软管9与蠕动泵8的泵头80连接。蠕动泵8靠连续挤压软管9产生负压,使润滑油从油槽7输送至涂油单元的硬管1内。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接头3上均安装有软管9(为了视图简洁,图1中仅显示了一根软管),所有的软管9均与泵头80连接并插入油槽7内。本实施例的供油单元可同时对六根硬管1提供润滑油,每根硬管1上均设置有毛毡2,每个毛毡2上均可通过一条漆包线,因此,本实施例的涂油装置可同时对六条漆包线涂覆润滑油。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固定板5上设置更多的硬管,从而对更对的漆包线进行涂覆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的漆包线涂油装置通过蠕动泵精确控制对硬管的供油量,保持硬管上的毛毡的含油量达到一个合适的范围,从而使得漆包线表面的含油量在合格的范围内。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