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4499发布日期:2020-04-28 21:0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电池片均通过串焊机焊接成串,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在焊接过程中,相邻电池片101之间预留若干毫米的间隙,连接电池片101的焊带102在片间隙之间会形成类似于“z”字形的折弯,以保证了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但由于焊带的存在,两片电池片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差,在后期的叠层及层压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电池片边缘处与焊带接触处容易出现隐裂、崩边甚至裂片的情况,导致产品良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产品良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池片,相邻的两个电池片之间具有间隙,每个电池片的正面连接有第一导电介质,每个电池片的背面连接有第二导电介质;玻璃基板,多个电池片安装在玻璃基板上,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凸起的多个凸条部,凸条部一一对应设置在间隙内;凸条部具有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导通;第一导电接触点与对应的其中一个电池片的第一导电介质抵接,第二导电接触点与对应的另一个电池片的第二导电介质抵接。

进一步地,每个凸条部设置有多组导电胶,每组导电胶中均设置有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

进一步地,导电胶的组数与电池片正面的主栅线数量对应,每个导电胶与电池片正面的主栅线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凸条部具有对应相邻电池片的两侧,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分别位于凸条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电池片与玻璃基板之间设置有封装胶膜,第一导电介质、电池片、第二导电介质和封装胶膜叠加的高度等于凸条部从玻璃基板上凸起的高度

进一步地,电池片与凸条部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凸条部内部设置有导电部件,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通过导电部件导通。

进一步地,所有凸条部与电池片导通连接形成电池串。

进一步地,电池片为以下的任意一种:单晶电池片、多晶电池片、单面电池片、双面发电电池片。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为双玻组件。

电池片无需经过串焊机的串焊,就可以直接形成可以使用的电池串。在每块电池片的正面与第一导电介质连接后,每块电池片的背面与第二导电介质焊接后,在层叠敷设时,将所有电池片放置于铺好封装胶膜的玻璃基板上,电池片上的第一导电介质和第二导电介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抵接(即抵顶接触实现导通)。经过层压工序,每个凸条部与对应的电池片导通连接形成电池串,在电池串两端引出汇流条,各电池串之间通过串并联形成组件完整电路。本实用新型中的通过加入凸条部以及导电接触点的结构,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焊带,避免了使用焊带连接电池片所导致的隐裂、崩边甚至裂片等一系列问题,提升了产品良率,降低了成本而且有效地的消除了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功率损失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和凸条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玻璃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2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10和用于安装电池串10的玻璃基板30,电池串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池片11,相邻的两个电池片11之间具有间隙12,每个电池片11的正面连接有第一导电介质21,每个电池片11的背面连接有第二导电介质22。多个电池片11安装在玻璃基板30上,玻璃基板30上设置有凸起的多个凸条部40,凸条部40一一对应设置在间隙12内;凸条部40具有第一导电接触点41和第二导电接触点42,第一导电接触点41和第二导电接触点42导通;第一导电接触点41与对应的其中一个电池片11的第一导电介质21抵接,第二导电接触点42与对应的另一个电池片11的第二导电介质22抵接。

电池片无需经过串焊机的串焊,就可以直接形成可以使用的电池串。在每块电池片的正面与第一导电介质连接后,每块电池片的背面与第二导电介质焊接后,在层叠敷设时,将所有电池片放置于铺好封装胶膜的玻璃基板上,电池片上的第一导电介质和第二导电介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导电接触点和第二导电接触点抵接(即抵顶接触实现导通)。经过层压工序,每个凸条部与对应的电池片导通连接形成电池串,在电池串两端引出汇流条,各电池串之间通过串并联形成组件完整电路。本实用新型中的通过加入凸条部以及导电接触点的结构,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焊带,避免了使用焊带连接电池片所导致的隐裂、崩边甚至裂片等一系列问题,提升了产品良率,降低了成本而且有效地的消除了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功率损失的隐患。

而且在光伏组件实际生产过程中,一部分电池串需要经过人工二次返修。因所需更换的电池片与相邻电池片通过焊带连接,电池串在返工更换电池片时,连接坏片与相邻电池片的焊带需与相邻电池片全部分离,全部拆除后再拿新的电池片放置于原来坏片位置,然后再用烙铁将焊带依次焊接至相邻电池片。然而,随着现有技术下电池主栅线数量的增多、单个栅线宽度减小,组件端互联焊带数目也相应随之增多、单个栅线焊接面积减小、银浆量减小,导致电池串返修时难度增加,返修效率会大幅降低,严重影响光伏组件的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不仅仅可以避免使用焊带连接电池片所导致的隐裂、崩边甚至裂片等一系列问题,还能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电池串返修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在组件层压工序前并未焊接成电池串,当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在层叠过程中需返修更换电池片时,将所需更换电池片取下并在相应位置放置新换电池片即可,这样大大提升了返修效率,而且提升组件产能。

进一步地,每个凸条部40设置有多组导电胶,每组导电胶中均设置有第一导电接触点41和第二导电接触点42。优选地,导电胶的组数与电池片11正面的主栅线数量对应,每个导电胶与电池片11正面的主栅线一一对应设置。

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凸条部40具有对应相邻电池片11的两侧,第一导电接触点41和第二导电接触点42分别位于凸条部40的两侧。而且由于对应电池片的导电介质,所以第一导电接触点41和第二导电接触点42在凸条部40呈上下错开的位置关系。两个接触点存在上下错位关系即靠近玻璃基板侧与远离玻璃基板侧。

结合图2和图3,电池片11与玻璃基板30之间设置有封装胶膜50,第一导电介质21、电池片11、第二导电介质22和封装胶膜50叠加的高度等于凸条部40从玻璃基板30上凸起的高度。焊接了条状的导电介质的电池片加上与靠近玻璃基板30的封装胶膜层一起层压后的高度,与凸条部40从玻璃基板上30凸起的高度一致。

电池片11与凸条部40之间过盈配合。也就是说,两个凸条部40对电池片形成夹持关系。所有凸条部与电池片11导通连接形成电池串10。

参见图4,凸条部40内部设置有导电部件43,第一导电接触点41和第二导电接触点42通过导电部件43导通。电池片11为以下的任意一种:单晶电池片、多晶电池片、单面电池片、双面发电电池片。

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为双玻组件,双玻组件中,可以是钢化/半钢化的前板玻璃,也可以是钢化/半钢化的背板玻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