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973发布日期:2020-05-22 21:2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长足发展,动力电池产品中pcm电路板与电芯连接片间的连接方式也越来越多。在传统的电芯与pcm连接方案中,电芯直接采用镍片等连接片方案直接与pcm电路板进行焊接连接,但是这样又会导致返修维护等的拆卸困难。

第一种是采用镍片激光点焊与pcm电路板直接连接,激光点焊焊接后不可拆卸,当电路板损坏需要进行更换时导致电芯连接片连带损坏,电芯连带降级为二次电芯,返修维护成本高,维修困难。

第二种是用镍片穿孔焊焊接与pcm电路板进行连接,穿孔焊接效率低,焊接完成后pcm电路板维修更换困难。

第二种是采用线束与连接片直接焊接方案与pcm电路板进行连接,线束焊接工时长,焊接操作过程中存在温度过高损坏电芯等不可控风险,且维修过程中同样存在连接片位置焊点溶锡加热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该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可以方便电芯与电路板的拆装,降低后期维修的难度和耗损。

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电芯正、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一端子插接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端子包括由竖直片段、水平片段垂直连接构成的弯折片和与水平片段垂直固定连接的衔接片,所述衔接片上设有与连接头插接固定的母片。

进一步的,上述母片的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弯片和设在母片中部的凸钮。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头的第一端与导线端头箍接,连接头第二端的两侧部具有外凸止口边,在连接头第二端的中部具有与凸钮相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上述电芯正、负极第一端子的两个水平片段朝向相对。

进一步的,上述衔接片与第一端子水平片段通过激光点焊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头第二端端头具有倒斜角。

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的工作原理,通过与电芯正、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与连接头(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插接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只要将两者进行插接即可固定,拔出即可断开连接,大大降低了后期维修的难度和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头、导线与电路板的连接立体图;

图3是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4是衔接片与连接头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安装在壳体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包括分别与电芯正、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1和与第一端子1插接连接的连接头2,第一端子与连接头采用磷青铜镀镍或黄铜镀镍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头2通过导线3与电路板4电性连接是,电路板4可以是pcm电路板,第一端子1与电芯正、负极电性连接,其可以安装在壳体m内,电芯卡置在壳体内后,通过位于正、负极的第一端子1进行输出正、负极。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制作方便,上述第一端子1包括由竖直片段101、水平片段102垂直连接构成的弯折片103和与水平片段102垂直固定连接的衔接片104,所述衔接片104上设有与连接头2插接固定的母片105,竖直片段101、水平片段102均为薄片体,其可以由一个金属片冲压形成90度弯折,形成弯折片103,水平片段102的一个表面与衔接片104表面垂直焊接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连接可靠,上述母片105的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弯片106和设在母片中部的凸钮107,上述连接头2的第一端201与导线3端头箍接,连接头第二端的两侧部具有外凸止口边202,在连接头第二端的中部具有与凸钮107相配合的定位孔203;该两侧向内弯曲的弯片106可以用于插入连接头2的第二端201,凸钮107用于陷入到定位孔203中,实现插接可靠,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使空间得以利用,上述电芯正、负极第一端子的两个水平片段朝向相对,水平片段102表面与衔接片104表面垂直焊接连接固定,使两个连接头位于电芯正、负极的内侧,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为了连接可靠,上述衔接片与第一端子水平片段通过激光点焊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插接,上述连接头2第二端端头具有倒斜角204。



本技术:
中第一端子的衔接片与连接头可采用磷青铜镀镍或黄铜镀镍等接插阻抗小电性能优良的良导体而成,基于不同电流需求,衔接片与连接头厚度及基材可进行定制化调整,提高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的工作原理,通过与电芯k正、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与连接头(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插接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只要将两者进行插接即可固定,拔出即可断开连接,大大降低了后期维修的难度和耗损,也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电芯正、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一端子插接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由竖直片段、水平片段垂直连接构成的弯折片和与水平片段垂直固定连接的衔接片,所述衔接片上设有与连接头插接固定的母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片的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弯片和设在母片中部的凸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第一端与导线端头箍接,连接头第二端的两侧部具有外凸止口边,在连接头第二端的中部具有与凸钮相配合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正、负极第一端子的两个水平片段朝向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片与第一端子水平片段通过激光点焊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第二端端头具有倒斜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电芯正、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第一端子插接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连接端子结构的工作原理,通过与电芯正、负极连接的第一端子与连接头(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插接连接,从而在使用时,只要将两者进行插接即可固定,拔出即可断开连接,大大降低了后期维修的难度和耗损。

技术研发人员:何东甫;刘斌生;张凤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