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铁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6097发布日期:2020-06-16 23:4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铁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磁铁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磁铁由天然的铁磁矿经过加工得到,其主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今天磁铁已成为工业中的一种常规材料,其在传统工业、医学、天文、军事、航空等领域均有应用。且磁铁的形状和尺寸也多种多样,有方形磁铁、柱形磁铁、环形磁铁、长条形磁铁、球形磁铁、片状磁铁等等。

无论何种形状的磁铁,在运输时,通常将同一类磁铁进行堆叠,然后将堆叠后的磁铁整体运输,在使用时,需要将堆叠吸引在一起的磁铁拆开,其中,吸引接触面完全重合的磁铁拆开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铁组件,其优点在于方便堆叠的磁铁拆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其中一表面开设有定位通槽,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定位通槽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接触部,所述本体背向定位通槽的一面为第二接触部,当所述本体之间互相堆叠时,其中一所述本体的第一接触部与相邻本体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磁铁在本体上开设了定位通槽,定位桶槽的设计使磁铁呈现“凹”字形,适用于在对应的组装产品中进行使用,且相较于无定位通槽的磁铁,有定位通槽的磁铁重量更轻,且有定位通槽的磁铁在堆叠过程中,由于定位通槽的设计,能够使磁铁的接触面减少,当需要将堆叠的磁铁分开时,定位通槽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施力点,有助于磁铁之间的分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端部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表面形成有供卡块嵌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方便本体在堆叠过程中的定位,使堆叠后的磁铁组件更加稳定,有助于提高堆叠过程中的堆叠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铁组件,所述磁铁组件包括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磁铁,所述磁铁之间形成堆叠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磁铁互相堆叠形成堆结构,有利于磁铁进行运输。且当需要将堆叠的磁铁分开时,定位通槽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施力点,有助于磁铁之间的分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铁组件还包括拆卸杆,所述拆卸杆包括穿设在所述定位通槽中的杆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杆体上的膨胀部,所述膨胀部用于通过膨胀使相邻本体之间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杆的设计能够作为辅助工具,提高堆叠磁铁分离时候的效率;或当磁铁的尺寸较为巨大,仅通过工人的双手难以分开,磁铁时,通过拆卸杆有助于工人将磁铁分开。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将拆卸杆插入定位通槽中,通过膨胀部膨胀,膨胀部位置的直径大于定位通槽与另一磁铁之间的距离,通过膨胀部挤压,使相邻磁铁分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包括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所述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之间形成供所述膨胀部设置的膨胀槽,当所述膨胀部膨胀时,所述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互相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杆体设置为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当膨胀部膨胀时,能够使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分离并抵接在磁体表面,膨胀部通过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向磁铁施力,能够使磁铁的受力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定位通槽底部设置有供第一半杆嵌设的第一定位槽,所述本体位于第二接触部表面形成有供第一半杆嵌设的第二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膨胀部为单向膨胀,通过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设计,能够使膨胀部的膨胀方向与分开磁铁的施力方向相同,进而起到分离磁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半杆的两端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定位环扣,所述定位环扣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当所述定位环扣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上时,所述定位环扣用于限制所述膨胀部膨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拆卸杆需要插入定位通槽,而当膨胀部膨胀时,定位通槽的直径是小于膨胀部的膨胀大小的,因此,在拆卸杆插入定位通槽时,膨胀部不能膨胀,通过定位环扣连接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能够起到固定第一半杆和第二半杆的作用,从而限制膨胀部的膨胀,实现拆卸杆与定位通槽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部为塑料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杆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半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弹簧简单易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在单一方向上具有弹性,符合膨胀部的膨胀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铁由于定位通槽的设计,能够使磁铁的接触面减少,当需要将堆叠的磁铁分开时,定位通槽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施力点,有助于磁铁之间的分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拆卸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拆卸杆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定位通槽;12、第一接触部;13、第二接触部;14、卡块;15、卡槽;16、第一定位槽;17、第二定位槽;2、拆卸杆;21、杆体;211、第一半杆;212、第二半杆;22、膨胀部;23、膨胀槽;24、定位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磁铁,包括本体1,本体1的其中一表面开设有定位通槽11,本体1位于定位通槽11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接触部12,本体1背向定位通槽11的一面为第二接触部13,当本体1之间互相堆叠时,其中一本体1的第一接触部12与相邻本体1的第二接触部13相接触。

具体的,该磁铁的形状为长方体,定位通槽11沿长方体宽方向的、开设在长方体最大的一个表面上,且两端均与磁铁的侧壁贯通,定位桶槽位于该面的中间位置。第一接触部12有两个,且大小相等,第一接触部12为开设定位通槽11后,形成在定位通槽11两侧、且相对定位桶槽凸起的方柱形结构。第二接触部13为长方体的背向开设有定位桶槽一侧的表面。定位桶槽的设计使磁铁呈现“凹”字形,适用于在对应的组装产品中进行使用,且相较于无定位通槽11的磁铁,有定位通槽11的磁铁重量更轻,且有定位通槽11的磁铁在堆叠过程中,由于定位通槽11的设计,能够使磁铁的接触面减少,当需要将堆叠的磁铁分开时,定位通槽11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施力点,有助于磁铁之间的分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12的端部设置有卡块14,第二接触部13的表面形成有供卡块14嵌入的卡槽15。具体的,卡块14形成在第一接触部12的端面,且与第一接触部12一体成型,即卡块14同样为磁铁,卡块14相对第一接触部12的端面突出,卡块14可以形成在第一接触部12的任意位置,且形状不限,在一种情况下,卡块14为长方体磁块,位于第一接触部12端面的中心位置。卡槽15开设在第二接触部13的端面,其位置与卡块14的位置对应,当若干磁铁堆叠时,且当卡块14均嵌入对应卡槽15中时,磁铁之间的中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卡块14和卡槽15的配合能够方便本体1在堆叠过程中的定位,使堆叠后的磁铁组件更加稳定,有助于提高堆叠过程中的堆叠效率。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一种磁铁组件,磁铁组件包括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的磁铁,磁铁之间形成堆叠结构。具体的,将上述磁铁互相堆叠形成堆结构,有利于磁铁进行运输。且当需要将堆叠的磁铁分开时,定位通槽11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施力点,有助于磁铁之间的分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拆卸杆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拆卸杆2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铁组件还包括拆卸杆2,拆卸杆2包括穿设在定位通槽11中的杆体21以及连接在杆体21上的膨胀部22,膨胀部22用于通过膨胀使相邻本体1之间分离。

具体的,拆卸杆2的设计能够作为辅助工具,提高堆叠磁铁分离时候的效率;或当磁铁的尺寸较为巨大,仅通过工人的双手难以分开,磁铁时,通过拆卸杆2有助于工人将磁铁分开。在使用过程中,将拆卸杆2插入定位通槽11中,通过膨胀部22膨胀,膨胀部22位置的直径大于定位通槽11与另一磁铁之间的距离,通过膨胀部22挤压,使相邻磁铁分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杆体21包括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之间形成供膨胀部22设置的膨胀槽23,当膨胀部22膨胀时,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互相远离。膨胀部22可以选为塑料弹簧,弹簧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一半杆211上,弹簧的第二端垂直连接在第二半杆212上。

具体的,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可以选为木质杆,弹簧与第一半杆211、第二半杆21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插接或粘接。塑料弹簧简单易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在单一方向上具有弹性,符合膨胀部22的膨胀要求。将杆体21包括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其中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可以为截面呈方形的长条,也可以为截面呈半圆形的长条。当膨胀部22膨胀时,能够使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向分离的方向运动,并抵接在磁体表面,膨胀部22通过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向磁铁施力,能够使磁铁的受力更加均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磁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体1位于定位通槽11底部设置有供第一半杆211嵌设的第一定位槽16,本体1位于第二接触部13表面形成有供第一半杆211嵌设的第二定位槽17。

具体的,第一定位槽16和第二定位槽17的形状根据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的形状确定,例如,当第一半杆211为半圆形时,第一定位槽16为与第一半干配合的圆弧槽,当第一半杆211朝向第一定位槽16的一面为平面时,第一定位槽16的底部同样为平面。由于弹簧为单向膨胀,通过第一定位槽16和第二定位槽17的设计,能够使膨胀部22的膨胀方向与分开磁铁的施力方向相同,进而起到分离磁铁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半杆211的两端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定位环扣24,定位环扣24用于连接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当定位环扣24连接在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上时,定位环扣24用于限制膨胀部22膨胀。

具体的,定位环扣24可以选择为普通的绳子,通过设绳子绑扎实现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的连接。由于拆卸杆2需要插入定位通槽11,而当膨胀部22膨胀时,定位通槽11的直径是小于膨胀部22的膨胀大小的,因此,在拆卸杆2插入定位通槽11时,膨胀部22不能膨胀,通过定位环扣24连接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能够起到固定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的作用,从而限制膨胀部22的膨胀,实现拆卸杆2与定位通槽11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磁铁组件需要堆叠时,使其中一磁铁的卡块14与另一磁铁的卡槽15相配,重复该配合,实现多个磁铁的堆叠。当磁铁需要分离时,将两端绑扎有绳子的拆卸杆2插入定位桶槽中,在插入过程中,使第一半杆211朝向第一定位槽16,第二半杆212朝向第二定位槽17,为方便操作,可以使第一半杆211与第一定位槽16之间相近但不接触,第二半杆212与第二定位槽17之间相近但不接触,如控制第一半杆211与第一定位槽16之间、第二半杆212与第二定位槽17之间的距离在小于1cm但不接触。然后解开绳子,此时,弹簧向回复方向运动,弹簧具有伸长趋势,驱使第一半杆211和第二半杆212分开,实现相邻磁铁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