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6346发布日期:2020-05-01 22:0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连接器的插座。



背景技术:

串扰是指当信号在传输线上传输时,因电磁耦合而对相邻的传输线产生的不期望的电压噪声干扰。过大的串扰会产生两种有害的影响:其一、串扰会使传输线的有效特性阻抗和传输速度发生改变,影响系统信号完整性,从而改变传输线上的传输性能;其二,串扰会在其他传输线上引入感应噪声,进一步降低信号完整性,并使噪声容限减小。因此,减小串扰一直是高速连接器涉及的重要方向。

为减小串扰,现有的连接器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各路传输信号进行屏蔽,避免相邻传输信号之间串扰,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89618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背板插头连接器,该背板插头连接器包括一个基座(即连接器壳体)、若干个差分对、若干个第一类屏蔽件和若干个第二屏蔽件,基座包括两个相对的竖直板以及连接这两个竖直板的底板,底板上设有多行多列的端子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端子孔用于收容并固定相应的差分对,第一通孔用于收容并固定第一类屏蔽件,第二通孔用于收容并固定第二屏蔽件;第一通孔均呈半包围型,设置于相对应的端子孔的周围,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一通孔的一侧并与第一通孔共同包围相对应的一对端子孔。将对应的第一、第二屏蔽件和差分对装配好后,第一类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可以为每一差分对提供至少三面屏蔽,并且除了最下面一行的差分对,其余行的差分对还可以借助相邻行的第一类屏蔽件实现四面屏蔽,从而提高了背板插头连接器的屏蔽效果,减小了串扰。

又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95072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接触单元及包含该单元的接触组件、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其中,连接器组件包括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的接触单元包括多行多列布置的公端差分对和公端屏蔽片,公端屏蔽片为截面形状为u形的槽型屏蔽片,各个槽形屏蔽件的槽口朝向相同,其长度方向与公端差分对的延伸方向一致,槽形屏蔽片的两侧壁分别位于公端差分对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而对对应的公端差分对呈半包围状,通过槽形屏蔽片来实现对公端差分对至少三面屏蔽,并且除了最下面一行的差分对,其余行的差分对还可以借助相邻行的槽形屏蔽片实现四面屏蔽,从而提高了公端连接器的屏蔽效果,进而减小串扰。

上述连接器的差分对和屏蔽件均多行多列布置,并且每个屏蔽件对应一个差分对,由于处于最下行的差分对的其中一侧仍处于敞开状态,该行差分对的电磁信号还会从屏蔽片之间的开口处漏磁,如果敞开侧还设置有其他连接器的话,会对其他连接器造成电磁干扰,同时也会受到其他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影响整个传输线路的信号完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连接器的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速连接器存在较大串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技术方案是:

高速连接器的插座,包括绝缘体,绝缘体上固定有信号端子和屏蔽件;

信号端子,设有至少一列;

屏蔽件,对应各信号端子成列分布;

所述屏蔽件包括第一类屏蔽件和第二类屏蔽件;

第一类屏蔽件,具有侧向开口,所述侧向开口朝向屏蔽件排列方向的其中一侧;

第二类屏蔽件,位于相应列的末端,与相邻的第一类屏蔽件的侧向开口对应;

所述第二类屏蔽件包括用于包围相应的信号端子的屏蔽体,

所述第二类屏蔽件的各侧屏蔽体连接为一体。

有益效果:由于位于相应列末端的第二类屏蔽件的各侧屏蔽体将相应信号端子包围,且第二类屏蔽件的各侧屏蔽体一体成型,从而整体形成一个全包围式结构,将对应的信号端子的各向均进行屏蔽,从而能够减小信号端子对外部其他连接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保证整个传输线路的信号完整性,有效改善高速连接器中的串扰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体上设有屏蔽件固定孔;

所述第二类屏蔽件的屏蔽体包括嵌装部分和外伸部分;

嵌装部分嵌入屏蔽件固定孔中以与绝缘体固定连接,外伸部分连接在嵌装部分上并伸出绝缘体外;

所述绝缘体包括主体部分、端子固定部分和中间连接部分;

主体部分位于屏蔽件固定孔所围成的区域之外,端子固定部分位于所述屏蔽件固定孔所围成的区域之内,用于固定信号端子,中间连接部分连接于主体部分与端子固定部分之间;

所述第二类屏蔽件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沿屏蔽件固定孔的轴向延伸,用于避让绝缘体的中间连接部分,以使第二类屏蔽件沿屏蔽件固定孔的轴向装入屏蔽件固定孔中。

有益效果:在避让槽的作用下,能够保证第二类屏蔽件在装配时不与绝缘体的中间连接部分发生干涉,保证第二类屏蔽件的正常装配;同时保证绝缘体的整体性。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槽贯通外伸部分并部分延伸到嵌装部分上,在靠近嵌装部分的一端形成盲端;

以外伸部分外伸的一侧为绝缘体的前侧,所述盲端挡止在中间连接部分的后侧。

有益效果:能够实现从后向前将第二类屏蔽件插装在屏蔽件固定孔中,通过盲端与中间连接部分的挡止,保证第二屏蔽件与绝缘体装配到位,装配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槽设置在嵌装部分上并贯通嵌装部分远离外伸部分的一端的端面,避让槽靠近外伸部分的一端为盲端;

以外伸部分外伸的一侧为绝缘体的前侧,所述盲端挡止在中间连接部分的前侧。

有益效果:能够从前向后将第二类屏蔽件插装在屏蔽件固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类屏蔽件包括c形屏蔽部分和片状屏蔽部分;

c形屏蔽部分的嵌装部分和片状屏蔽部分的嵌装部分相互连接,片状屏蔽部分的外伸部分的两侧与c形屏蔽部分的外伸部分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用于形成两处所述避让槽。

有益效果:第二类屏蔽件在装入屏蔽件固定孔中时,两处的避让槽均与绝缘体的中间连接部分连接,使第二类屏蔽件装配后既能与绝缘体的主体部分连接,又能与绝缘体的中间连接部分连接,保证第二类屏蔽件装配的牢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片状屏蔽部分位于c形屏蔽部分远离第一类屏蔽件的一侧。

有益效果:使整个高速连接器的插座上各类屏蔽件的布局规整、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类屏蔽件的嵌装部分为周向封闭结构。

有益效果:提高嵌装部分与绝缘体之间的装配接触面积,结构稳定,安装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件固定孔的孔壁具有局部避让凹部。

有益效果:避让凹部能够避让第二类屏蔽件或第一类屏蔽件上的凹凸不平处,以便于第一类屏蔽件和第二类屏蔽件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正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背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第一类屏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第二类屏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能显示本发明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绝缘体与第一类屏蔽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体,2-信号端子,3-第一类屏蔽件,4-第二类屏蔽件,5-端子固定孔,6-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7-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8-避让凹部,9-竖板,10-底板,11-避让槽,12-c形屏蔽部分,13-片状屏蔽部分,14-侧向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高速连接器的插座包括绝缘体1,绝缘体1整体呈u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竖板9和连接两个竖板9的底板10。如图3所示,底板10上设有成列布置的端子固定孔5和对应端子固定孔5成列布置的屏蔽件固定孔,端子固定孔5与屏蔽件固定孔一一对应且均为通孔,各端子固定孔5中插装有信号端子2,信号端子成对设置,用于传输信号;各屏蔽件固定孔中插装有用于对信号端子2进行屏蔽的屏蔽件。本实施例中,屏蔽件包括第一类屏蔽件和第二类屏蔽件,对应的,绝缘体1上供第一类屏蔽件3插装的屏蔽件固定孔为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6,绝缘体1上供第二类屏蔽件4插装的屏蔽件固定孔为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7。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6和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7的孔壁上均设有局部的避让凹部8,避让凹部8能够避让第二类屏蔽件4或第一类屏蔽件3上的凹凸不平处,以便于第一类屏蔽件3和第二类屏蔽件4的装配。

具体的,第一类屏蔽件3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具有侧向开口14,整体由三个片状的屏蔽体一体形成截面为u形的槽形结构,侧向开口14即为槽口,第一类屏蔽件3的延伸方向与信号端子2的延伸方向相同,结合图1和图2,各个第一类屏蔽件3的侧向开口14均朝向屏蔽件排列方向的一侧,并且第一类屏蔽件3上的相对两个屏蔽体分别位于对应信号端子2宽度方向的两侧,从而对相应的信号端子2形成三面包围,进而可起到对相应信号端子2三面进行屏蔽的作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类屏蔽件3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即通过三个屏蔽片分别对应装入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中而拼成槽形结构来对相应的信号端子三面进行屏蔽,当然,各个屏蔽件均接地。

第二类屏蔽件4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其位于相应列的末端,并与相邻的第一类屏蔽件3的侧向开口对应,其延伸方向与信号端子2的延伸方向也相同,包括用于包围相应的信号端子的屏蔽体,并且第二类屏蔽件4的各侧屏蔽体采用冲压的方式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二类屏蔽件4的屏蔽体包括嵌装部分和外伸部分,其中,嵌装部分呈周向封闭结构,用于嵌入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中以与绝缘体连接,能够增大与绝缘体的接触面积,结构稳定,安装牢靠;外伸部分连接在嵌装部分上并伸出绝缘体外。基于此,可将绝缘体分成主体部分、端子固定部分和中间连接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位于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和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所围成的区域之外,端子固定部分位于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和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所围成的区域之内,中间连接部分连接于主体部分与端子固定部分之间。与之对应的,底板10上处于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6和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7之外的部分与两块竖板9共同构成绝缘体1的主体部分,底板10上位于第一类屏蔽件固定孔6和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7之内的部分构成绝缘体1的端子固定部分,底板10上连接于主体部分与端子固定部分的部分形成绝缘体1的中间连接部分。

第二类屏蔽件的屏蔽体从整体上可看成是c形屏蔽部分12和片状屏蔽部分13的组合,其中,c形屏蔽部分12的嵌装部分和片状屏蔽部分13的嵌装部分相互连接,c形屏蔽部分12的开口与第一类屏蔽件的3侧向开口朝向相同,片状屏蔽部分13处于c形屏蔽部分12远离第一类屏蔽件3的一侧,这样从整体来看,各个屏蔽件的布局规整美观。片状屏蔽部分的外伸部分的两侧与c形屏蔽部分12的外伸部分之间具有间隔,这两处间隔形成两处避让槽11。避让槽11沿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的轴向延伸,能够避让绝缘体的中间连接部分,以使第二类屏蔽件能沿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的轴向装入进去。从图4来看,避让槽11整个贯通外伸部分并且部分延伸到嵌装部分上,在靠近嵌装部分的一端形成盲端,如果以外伸部分外伸的一侧为绝缘体的前侧的话,整个第二类屏蔽件能够从后向前插装入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中,并且上述盲端挡止在绝缘体中间连接部分的后侧,如图6所示,保证第二类屏蔽件插接到位。两处避让槽11便提供两处挡止,保证第二类屏蔽件的安装牢靠,结构稳定,同时在避让槽的作用下,也保证整个绝缘体的整体性。第二类屏蔽件插接到位后,将相应的信号端子的各向包围,从而对信号端子的四面进行屏蔽。

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除了相应列末端的第二类屏蔽件4能对对应的信号端子2进行四面包围外,该列其它行的第一类屏蔽件3可借助相邻行的第一类屏蔽件同样能实现对对应的信号端子四面包围。这样一来,整个高速连接器的插座上成列布置的每个信号端子均能实现四面包围,即每个信号端子的四面均被屏蔽,这样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减小信号端子对外部连接器的电磁干扰,有效改善高速连接器的串扰问题,保证信号传输的完整性。

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避让槽设置在嵌装部分上并贯通嵌装部分远离外伸部分的一端的端面,这样一来,避让槽靠近外伸部分的一端为盲端;如果以外伸部分外伸的一侧为绝缘体的前侧的话,此时,整个第二类屏蔽件可从前向后对应插装在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中,相应的,盲端挡止在中间连接部分的前侧。

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类屏蔽件的片状屏蔽部分的外伸部分的两侧与c形屏蔽部分的外伸部分之间不具有间隔,此时第二类屏蔽体整体呈截面为矩形的矩形管状结构,为保证第二类屏蔽件的良好装配,第二类屏蔽件固定孔为环状结构且为盲孔,仅在孔底部设置供第二类屏蔽件上的鱼眼穿过的穿孔。

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类屏蔽件的c形屏蔽部分的开口朝向与第一类屏蔽件的侧向开口朝向相互垂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类屏蔽件的c形屏蔽部分的开口朝向也可以与第一类屏蔽件的侧向开口朝向相反,此时第二类屏蔽件的片状屏蔽部分处于c形屏蔽部分与与其相邻行的第一类屏蔽件之间。

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的插座的实施例5:

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类屏蔽件、第二类屏蔽件和信号端子在注塑时直接固定在绝缘体上,此时无需在绝缘体上设置相应固定孔。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