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线控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3174发布日期:2020-05-29 13: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按键结构、线控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线控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通常采用遥控器或线控器这两种方式来实现控制,二者在对中央空调进行控制时分别有其优点。

对于线控器这种方式,通常采用旋钮方式、或者旋钮加按键按压的方式,如nest温控器。旋钮用作选择各项参数,按压用作确认所选参数,没有取消按键操作。若需有返回上级菜单或者取消操作时,只能把该操作项也作为可选参数,用旋钮旋转选择该参数并按压按键确认后才能返回上级菜单或取消操作。

通过旋钮旋转选择“返回/取消”参数容易引起误操作。比如用户想设置制热模式,当旋至制热模式时,又想取消该操作,只能旋转至“返回/取消”并确认操作。但操作不仔细时,容易旋转至其他模式,误认为是“返回/取消”参数,这时按压按键就相当于确认设置为该模式而不是取消设置,从而引起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线控器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认设置和取消设置容易引起误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旋转圈和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套设于旋转圈内,按压组件包括第一按键,第一按键用于执行确认的操作;按压组件还包括第二按键,第二按键用于执行和确认操作相反的操作,也就是执行返回/取消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面板、按键板、底板,所述按键板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按键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按键,按键板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按键,所述面板、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接触的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面板、按键板、底板,所述按键板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均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同一面,需将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的触点;或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的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板与所述面板之间;和/或,所述按键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按键板复位的复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簧。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按键板的同一侧的所述弹簧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按键板两侧的所述弹簧关于所述按键板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按键板和/或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弹簧的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圈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板的凹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控器,所述线控器包括上述按键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线控器包括上述线控器。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原有的用于执行确认操作的第一按键的基础上,新增了第二按键。之前通过旋转圈选择后通过第一按键执行确认操作,通过转动旋转圈选择对应的菜单来选择需要的模式、执行返回/取消操作,本发明采用第二按键来代替通过转动旋转圈的方式执行返回/取消操作,使得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在执行时分工明确,减少了由于旋转圈转动执行返回/取消操作后第一按键容易被按下,而容易产生误操作的状况,同时减少了转动旋转圈的工作量,节省了时间,操作简便,符合人性化和工业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压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部分结构未视出;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控器主控电路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按压组件;101、第一按键;102、第二按键;103、面板;104、按键板;105、底板;

2、旋转圈;3、触点;4、弹簧;5、支撑柱;6、凹槽;7、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进行说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旋转圈2和按压组件1,按压组件1套设在旋转圈2内。与现有技术的相同之处在于,按压组件1包括用于执行确认操作的第一按键101,用户在需要执行确认操作时,按下按压组件1使得第一按键101接通其对应的电路,使得确认操作的步骤得以执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按压组件1还包括第二按键102,第二按键102是用来执行返回/取消操作的。线控器的菜单可选择的参数通常比较多,用户在执行返回/取消的操作时通常是将旋转圈2旋转多圈,再按下第一按键来确认取消,操作比较复杂。另外,在通过旋转圈2选择再通过第一按键确认执行返回/取消操作容易引起误操作(背景技术中已经提及,在此不再赘述)。因此,之前通过旋转圈2选择后通过第一按键101执行确认操作,通过转动旋转圈2选择对应的菜单,发现需要取消时将旋转圈2转至返回/取消项,再按下第一按键101来执行返回/取消操作,本发明采用第二按键102来代替了通过转动旋转圈2的方式先选择再执行返回/取消操作,使得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在执行时分工明确,减少了由于旋转圈2转动执行返回/取消操作后第一按键101容易被按下,而容易产生误操作的状况。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原有的用于执行确认操作的第一按键101的基础上,新增了第二按键102。之前通过旋转圈2选择后通过第一按键101执行确认操作,通过转动旋转圈2选择对应的菜单来选择需要的模式、执行返回/取消操作,本发明采用第二按键102来代替通过转动旋转圈2的方式执行返回/取消操作,使得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在执行时分工明确,减少了由于旋转圈2转动执行返回/取消操作后第一按键101容易被按下,而容易产生误操作的概率,同时减少了原先需要转动旋转圈2的工作量,节省了时间,操作简便,符合人性化和工业化设计。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按压组件1包括面板103、按键板104和底板105(均是引用线控器中的部分结构)。其中,按键板104和面板103分别位于按键板104的两侧,在按键板104的一面设置上述第一按键101,在按键板104的另一面设置上述第二按键102。面板103上和底板105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按键101、第二按键102相对应并用于导通的触点3(图中以3a和3b的标号示出)。在执行确认操作或者返回/取消操作时,第一按键101运动的方向和第二按键102运动的方向相反,这样便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发生误操作的可能,而且在发生选择后又想重新选择的状况时,现有技术是通过转动旋转圈2在菜单中选择返回/取消操作,比较耗时。而本发明在执行返回/取消操作时是通过第二按键102按压接通相对应的电路来实现,无需再对旋转圈2进行过多的旋转调节来实现,减少了操作的繁琐程度,使得使用者在操作时更加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前文提到的只是按压组件1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还可以将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设置在按键板104的同一面上,将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的位置相隔一段距离(具体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来确定),并对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加以区别或标记即可。相应的,与第一按键101、第二按键102相对应的触点3也设置在同一侧。当然,其他采用按键代替转动旋转圈2执行返回/取消操作的方式,只要与本方案的实质相同,均是与本方案相同的设计,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和赘述。

优选地,请参阅图1,在按压面板103、按键板104之后,需要按键板104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以便后续再进行按压的动作,因此,需要安装可以复位的组件来实现按键板104的复位。弹簧4是一种比较常见而且实用的复位元件,因此在此将复位组件选用为弹簧4。按键板104被按压后,弹簧4将按键板104弹回到初始位置。

具体的,前文提到了按键板104位于面板103和底板105之间,在按键板104的两面分别设置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的实施例、将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均设置在按键板104的同一面的实施例(下文以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作为简称)。

针对实施例一:将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分别设置在按键板104两面的圆心位置,在按键板104的两面均设置多个弹簧4,为了使得按键板104和面板103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第一按键101、第二按键102与触点3的接触更加充分,将弹簧4沿着按键板104的周向均匀设置。按键板104同一面的弹簧4的数量优选为偶数个,例如可以选择4个、6个、8个等。

此外,由于按键板104的两面均设置有多个弹簧4,因此,在保证前文提到的弹簧4沿着按键板104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前提下,还需要对按键板104两侧的弹簧4进行设计的限定。可以将按键板104两侧的弹簧4设置为关于按键板104对称。或者还可以将按键板104两侧的弹簧4分别设计为沿着其所在的按键板104的一面周向均匀分布,其中一面的某一个弹簧4位于另一面的两个弹簧4之间,优选按键板104的两面分别设置的弹簧4的数量相同,将其中一面的某一个弹簧4设置在另一面的两个弹簧4之间,且其中一面的某一个弹簧4均分另一面的两个弹簧4之间的圆心角最佳。

针对实施例二(图中未视出):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均位于按键板104的同一面,需要将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设置隔开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具有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的一面设置弹簧4时,需要弹簧4包围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且需要保证无论是按压第一按键101还是第二按键102,都能使得第一按键101、第二按键102与之相对应的触点3接触充分、受力均匀。当然具体的设置需要根据按键板104的形状以及第一按键101、第二按键102的设计位置来确定,例如,按键板104的形状仍然是圆形,则可以将弹簧4在按键板104上设置为排列后呈以下形状,从俯视按键板104的角度来看,弹簧4的排列呈数字“8”的形状,且将第一按键101和第二按键102分别设置在“8”的两个圆形处。当然具体的设置方式还是需要根据按键板104的形状以及第一按键101、第二按键102在按键板104上的具体位置来确定。

此外,针对实施例一:由于第二按键102和第一按键101的按压方向相反,因此,在执行返回/取消操作时,需要按键板104朝向与第二按键102对应的触点3接触(在本方案中是将与第二按键102对应的触点3设置在面板103上)。在此,由于旋转圈2套设在底板105、按键板104和面板103上,因此,将按键板104朝向面板103的移动转化成以旋转圈2的移动,在旋转圈2的内壁开设用于容纳按键板104边缘的凹槽6(参见图2的连接关系),使得旋转圈2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按键板104朝向面板103移动。当按键板104完成带动第一按键101或第二按键102的运动后,前文提到的弹簧4会对按键板104、面板103施力使得按键板104、面板103复位。按键板104在复位的过程中会带动旋转圈2复位。

优选地,请参阅图1及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弹簧4与面板103、底板105、按键板104的连接处设置支撑柱5,以将弹簧4与面板103、底板105、按键板104固定连接,使得弹簧4与面板103、底板105、按键板104的连接更加牢固。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控器,所述线控器包括上述按键结构。线控器通常安装在墙面7上,前文提到的底板105、按键板104和面板103均是属于线控器的一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上述空调包括上述线控器。

以下为针对旋钮线控器和实施例一的具体工作过程说明,按键板104含有整个线控器的控制主板电路,其中包括主控mcu、按键电路、通讯电路和面板103液晶显示电路等。按键板104两面中心处均装有一个按键,这第一按键101、第二按键102结合面板103与底板105上的触点3可以实现线控器的双向按压,即按压(第一按键101)和拉压(第二按键102)操作。面板103上带有液晶,可以实现显示线控器的各种状态与功能。支撑柱5和弹簧4组成整个旋钮线控器的按键回弹结构,实现按压按键后,线控器能迅速弹回平衡状态。其中,弹簧4一端固定在支撑柱5的粗端,另一端固定在按键板104上。旋转圈2可用于实现按压和拉压按键操作,当转动旋转圈2时还可以现实各项参数的选择。

本发明通过旋转外环旋转圈2来设置各项参数,再通过按压或拉压按键来确认或取消该参数设置。比如,在设定温度为18度的状态下,需设置设定温度为26度,则旋转外环旋转圈2至26度,再轻拿外环旋转圈2并向底板105方向按压,结合底板105上的触点3,可使按键板104上朝向底板105的按键触发,当mcu检测到该按键触发时,则认为确认该设置(温度设定为26度)。而当用户旋转外环旋转圈2至26度后,又不想将设定温度改为26度,需取消操作或返回上级菜单时,可以轻拿外环旋转圈2并向面板103方向拉压,结合面板103上的按键触点3,可使按键板104上朝向面板103一侧的按键触发。当mcu检测到该按键触发时,则认为取消该设置或返回上级菜单(设定温度保持18度)。

底板105与面板103是固定不动的,按键板104只可以朝向或远离面板103、底板105活动,不能进行旋转活动,旋转选择操作主要通过外环旋转圈2实现。按键板104与旋转圈2利用它们之间的凹槽6进行旋转滑动和按压、拉压滑动。凹槽6可以将按键板104限制在一定位置,当旋转圈2向下按压时,凹槽6限制按键板104也向下按压,从而触发按键。按键板104下压的同时,套在4个支撑柱5中的弹簧4(仅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也被压缩着。当手松开旋转圈2时,弹簧4不再受力,迅速退回原平衡状态,松开按键。同理可得拉压按键操作。

按键板104每面的4个弹簧4均匀分布于按键板104的4个方向,可使整个按键结构无论是按压或拉压都可以保持平衡,不会出现侧歪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