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05900发布日期:2021-02-03 09: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膜的制备:以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和聚苯硫醚微孔膜为基膜;(2)非水体系电池隔膜的制备:将不少于两层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进行复合,或将不少于两层的聚苯硫醚微孔膜进行复合,或将至少一层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和至少一层聚苯硫醚微孔膜进行复合,再进行热压处理使其达到粘流态,制得非水体系电池隔膜;水体系电池隔膜的制备:对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和聚苯硫醚微孔膜分别进行亲水改性,再将改性前后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进行复合,或将改性前后的聚苯硫醚微孔膜进行复合,或将改性前后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和改性前后的聚苯硫醚微孔膜进行复合,且三种复合方式中,位于表层的是改性后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或改性后的聚苯硫醚微孔膜;然后再进行热压处理使其达到粘流态,制得水体系电池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硫醚微孔膜的制备方法是:将聚苯硫醚树脂、二苯甲酮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升温将溶剂二苯甲酮熔融,再继续升温使聚苯硫醚树脂完全溶解,形成均相铸膜液;再将均相铸膜液降温、静置、脱泡后,进行刮膜成型,并在凝固浴中固化成平板膜,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进行溶剂萃取,制备聚苯硫醚微孔膜;聚苯硫醚树脂、二苯甲酮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占三者总质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45%、45-65%和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是将干燥后的聚苯硫醚树脂通过喷丝模头温度为310-330℃的熔喷设备进行喷丝成网得到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改性为聚吡咯亲水改性、硝化法、磺化法、次氯酸、双氧水或聚多巴胺浸泡改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吡咯亲水改性是将基膜放入吡咯母液中浸泡,浸泡温度为0-120℃,浸泡时间为0.5-48h;吡咯与基膜的质量比为0.5-1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咯母液的制备方法是:先将氯化铁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溶液a,随后将吡咯溶于无水乙醇得到溶液b,最后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获得吡咯母液;吡咯母液的各组分质量分数为0.5-10wt%氯化铁、10-25wt%去离子水、0.5-10wt%吡咯和50-90wt%无水乙醇,各组分质量之和为10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咯母液的各组分质量分数为0.5-5wt%氯化铁、10-20wt%去离子水、1-5wt%吡咯和60-89.5wt%的无水乙醇,各组分质量之和为10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压处理的温度为91-265℃。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水体系电池隔膜的制备中,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复合的热压温度为90-180℃,压
力为1-20mpa;聚苯硫醚微孔膜复合的热压温度为90-160℃,压力为1-5mpa;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与聚苯硫醚微孔膜复合的热压温度为90-170℃,压力为1-10mpa;得到的非水体系电池隔膜的厚度为10-200μm。10.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基于粘流改性技术的聚苯硫醚基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体系电池隔膜的制备中,改性前后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复合的热压温度为90-150℃,压力为1-10mpa;改性前后的聚苯硫醚微孔膜复合的热压温度为92-120℃,压力为1-5mpa;将改性后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与改性前的聚苯硫醚微孔膜复合,或将改性后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与改性前的聚苯硫醚微孔膜以及改性后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复合,或将改性后的聚苯硫醚微孔膜与改性前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复合,或将改性后的聚苯硫醚微孔膜与改性前的聚苯硫醚熔喷非织造布以及改性后的聚苯硫醚微孔膜复合,热压温度为93-150℃,压力为1-8mpa;得到的水体系电池隔膜的厚度为20-100μ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