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6689发布日期:2020-09-01 18:2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可节省设备接口周边空间的插头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缆插头连接器设计,一般是将插头连接器平行焊接于电路板所在的平面,然后将线缆焊接于插头连接器的后端,并且擦头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与电路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线缆的延伸方向与插头连接器的插接方向相互平行,然而,这种线缆插头连接器在与设备接口相互插接时,一方面插头连接器与电路板结构占用了该接口附近部分的空间,另一方面线缆容易弯折受损,从而导致接触不良。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插头连接器组合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设备接口周边空间的插头连接器组合。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组合,包括电路板、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且可与一对接连接器正反插接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区、用以连接一外接线缆的第二连接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呈矩形,所述插头连接器沿所述电路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区沿电路板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区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连接区设置有若干焊盘,所述焊盘沿所述电路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盘在所述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呈两排设置,其中一排焊盘之间形成有用以供连接另一排焊盘的外接线缆穿过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连接器组合包括所述外接线缆,所述外接线缆具有绝缘层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层内的导线,所述导线包括水平延伸的延伸段、与所述延伸段呈一定夹角设置的焊接段、连接所述延伸段和所述焊接段的过渡段,所述焊接段、过渡段和部分延伸段共同焊接至所述焊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前述其中一排焊盘包括沿电路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备用焊盘、正极焊盘、负极焊盘、备用焊盘;另一排焊盘沿电路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为:地线焊盘、备用焊盘、电源焊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设置于绝缘本体内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区设置有与所述导电端子相固定的若干焊孔,所述导电端子和焊孔均沿所述电路板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的宽度不大于所述插头连接器宽度的1.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在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之间的位置处还设有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连接器组合还包括包覆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电路板与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处和与外接线缆连接处外围的包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合包括电路板、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且可与一对接连接器正反插接的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区、用以连接外接线缆的第二连接区。本实用新型该种插头连接器和电路板的设计方式,能够更加适用于实际的插接使用情况,不仅节省了设备接口附近的空间,而且降低了线缆弯折几率,提高插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合中电路板与外接线缆连接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合中电路板与外接线缆连接时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合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组合,其用于与插座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电性连接进行工作。所述插头连接器组合,包括电路板1、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上且可与一对接连接器正反插接的插头连接器2,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与所述电路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电路板1上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插头连接器2的第一连接区11、用以连接一外接线缆3的第二连接区12。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呈矩形,所述插头连接器2沿所述电路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区12沿电路板1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区11间隔设置,该种设置不仅可保证电路板1的强度,而且能够方便第二连接区12与外接线缆3的连接布局(适用于多种情况),使得整个插头连接器组合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接线缆3沿电路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如此,当所述插头连接器组合与设备接口对接时,所述外接线缆3可沿设备接口附近的表面延伸,从而节省了远离设备接口处的空间,同时还减少外接线缆3弯折几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接线缆3也可沿电路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电路板1在第一连接区11和第二连接区12之间的位置处还设有定位孔13,保证电路板1在中间位置处与外侧其他结构的固定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区11设置有沿所述电路板1的宽度方向排布的若干焊孔14,第二连接区12设置有若干焊盘15,所述焊盘15沿所述电路板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孔14沿电路板1长度方向呈两排设置,所述焊盘15沿所述电路板1宽度方向呈两列设置,并且其中一排焊盘15之间形成有用以供连接另一排焊盘15的外接线缆3穿过的间隙,以充分利用电路板1的宽度空间,方便焊盘15的宽度设置以及与外接线缆3的焊接便利性。所述第一连接区11和所述第二连接区12通过内设于电路板1内的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即所述焊孔14和所述焊盘15之间的电路板1内布设有在前述两者之间延伸的导电线路。

所述插头连接器2包括绝缘本体21和设置于绝缘本体21内的两排导电端子22,所述导电端子22焊接于所述焊孔14内,即穿孔焊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11也可设置有多个供所述导电端子22焊接的焊盘15,即表面焊接。

前述其中一排焊盘15包括沿电路板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备用焊盘151、正极焊盘152、负极焊盘153、备用焊盘151;另一排焊盘15沿电路板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为:地线焊盘154、备用焊盘151、电源焊盘155。其中,所述电源焊盘155和所述地线焊盘154的功能分别为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以共同形成电流回路,所述正极焊盘152和所述负极焊盘153的功能分别为信号正极和信号负极以共同形成信号回路,所述备用焊盘15315的可用于其他功能,例如,需要用麦克风功能时,所述备用焊盘151可为麦克风焊盘15。该种设置可适用于type-c或lightning插头等应用。

如图4所示,所述外接线缆3包括绝缘层31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层31内的导线32,所述导线32包括水平延伸的延伸段321、与所述延伸段321呈一定夹角设置的焊接段322、连接所述延伸段321和所述焊接段322的过渡段323,所述过渡段323、所述焊接段322和部分所述延伸段321均裸露于所述绝缘层31外,其中,所述焊接段322、过渡段323和部分延伸段321共同焊接至所述焊盘15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段322与所述延伸段321相互垂直设置,如此,当所述导线32焊接至所述焊盘15时,所述导线32在焊料中存在弯折,可极大地增加了外接线缆3对所述焊盘15的剥离力,即所述外接线缆3不易从所述焊盘15上剥离,从而提高了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焊接段322位于焊料内时可以是垂直于电路板1所在平面,也可与电路板1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设置。

所述插头连接器组合还包括包覆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电路板1与插头连接器2的连接处和与外接线缆3连接处外围的包覆结构(未图示),所述包覆结构为塑胶件。优选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将该包覆结构成型于前述电路板1、电路板1与插头连接器2的连接处和与外接线缆3连接处外围,此时,包覆结构同时成型于前述电路板1的定位孔13中,增强整个包覆结构与电路板1等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组合主要用于和电脑、手机或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插接口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的宽度不大于所述插头连接器2宽度的1.5倍,所述插头连接器2为type-c或lightning插头(如图5所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连接器2也可为其他连接器;所述电路板1宽度只要能够匹配插头连接器2的宽度布局空间即可,以保证整个插头连接器组合的小型化。

当所述插头连接器组合与设备接口对接时,所述外接线缆3可贴合于设备接口附近的表面延伸,而不会向远离设备接口的方向延伸,如此可节省远离设备接口方向的空间,而且外接线缆3在上述包覆结构处不易弯折,从而提高插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组合通过在所述电路板1上设置可与一对接连接器正反插接的插头连接器2,所述插头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与所述电路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电路板1上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插头连接器2的第一连接区11、用以连接外接线缆3的第二连接区12。不仅节省了设备接口附近的空间,而且降低了线缆3弯折几率,从而提高插接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