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6637发布日期:2021-03-16 22:4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可以进行长距离的电力运输,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进行,而电缆的种类十分的多,其中就包括卷筒电缆,而卷筒电缆则主要使用在钢铁冶炼企业、露天矿山、港口码头等场合;

但是市面上现有的卷筒电缆在使用时,由于周围环境恶劣且使用频率高,传统的卷筒电缆使用寿命短且容易变形,影响了卷筒电缆的使用性能,所以现开发出一种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现有的卷筒电缆在使用时,由于周围环境恶劣且使用频率高,传统的卷筒电缆使用寿命短且容易变形,影响了卷筒电缆的使用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包括控制线芯导体、中间垫芯和分组垫芯,所述控制线芯导体的外表面紧密包裹有控制线芯绝缘层,且控制线芯绝缘层的内端表面连接有第二聚脂带绕包,所述第二聚脂带绕包的内部设置有分组垫芯,且分组垫芯的内部穿插有第二麻绳填充,所述控制线芯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绕包聚脂带,且控制线芯导体在第一绕包聚脂带的内部等角度分布,所述第一绕包聚脂带的外端表面连接有第三绕包聚脂带,且第三绕包聚脂带的外端表面连接有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并且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的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绕包聚脂带,所述第四绕包聚脂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绕包聚脂带,且第二绕包聚脂带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线芯绝缘层,并且动力线芯绝缘层的内部穿插有动力线芯导体;

所述第二绕包聚脂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五绕包聚脂带,且第五绕包聚脂带的外侧设置有玻纤带绕包,所述第五绕包聚脂带和玻纤带绕包之间填充有挤包外护套,且玻纤带绕包的外端表面连接有不锈钢丝编织铠装,所述第四绕包聚脂带的内端表面贴合有第一聚脂带绕包,且第一聚脂带绕包的内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第二铜丝编织屏蔽层的内部设置有中间垫芯,且中间垫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麻绳填充层,所述第一麻绳填充层的内端表面紧密贴合有挤包绝缘层,且挤包绝缘层的内部穿插有航空用软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第一绕包聚脂带在挤包外护套的内部等角度分布,且第一绕包聚脂带的内外两端均通过粘贴连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聚脂带绕包和第五绕包聚脂带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绕包聚脂带、铜丝编织屏蔽层和第四绕包聚脂带的厚度尺寸完全相同,且铜丝编织屏蔽层的内外两端表面分别与第三绕包聚脂带和第四绕包聚脂带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玻纤带绕包的外端表面呈矩形凸出状结构,且玻纤带绕包通过该凸出结构与不锈钢丝编织铠装吻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麻绳填充层和中间垫芯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且第一麻绳填充层在挤包绝缘层的外侧呈环形分布,并且第一麻绳填充层单体之间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具有很强的保护能力,可以避免内部线芯出现断裂的情况,且抗变形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1、第一绕包聚脂带在挤包外护套的内部等角度分布,同时在该电缆的内部还分布有多个绕包聚脂带,这样就可以在电缆弯曲和伸直的反复过程中,顺畅滑移;

2、电缆处于弯曲状态时,外侧受拉伸而伸长,内侧受压缩而缩短,两者伸长和压缩的量可以互补,而线芯顺畅滑移,是实现该种情况的前提,此种结构的设计避免了导体断芯的发生,也可以避免电缆的整体变形;

3、电缆的内部设置有中间垫芯,中间垫芯的使用,可以使控制线芯在受力时,得到缓冲,避免断芯情况的发生;

4.在电缆的内部设置有航空用软钢丝绳,航空用软钢丝绳的加入,使得整根电缆的承拉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避免了线芯导体的断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线芯导体;2、控制线芯绝缘层;3、第一绕包聚脂带;4、动力线芯导体;5、动力线芯绝缘层;6、第二绕包聚脂带;7、第三绕包聚脂带;8、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9、第四绕包聚脂带;10、第五绕包聚脂带;11、挤包外护套;12、玻纤带绕包;13、不锈钢丝编织铠装;14、航空用软钢丝绳;15、挤包绝缘层;16、第一麻绳填充层;17、中间垫芯;18、第二麻绳填充;19、分组垫芯;20、第一聚脂带绕包;21、第二铜丝编织屏蔽层;22、第二聚脂带绕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包括控制线芯导体1、控制线芯绝缘层2、第一绕包聚脂带3、动力线芯导体4、动力线芯绝缘层5、第二绕包聚脂带6、第三绕包聚脂带7、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8、第四绕包聚脂带9、第五绕包聚脂带10、挤包外护套11、玻纤带绕包12、不锈钢丝编织铠装13、航空用软钢丝绳14、挤包绝缘层15、第一麻绳填充层16、中间垫芯17、第二麻绳填充18、分组垫芯19、第一聚脂带绕包20、第二铜丝编织屏蔽层21和第二聚脂带绕包22,控制线芯导体1的外表面紧密包裹有控制线芯绝缘层2,且控制线芯绝缘层2的内端表面连接有第二聚脂带绕包22,第二聚脂带绕包22的内部设置有分组垫芯19,且分组垫芯19的内部穿插有第二麻绳填充18,控制线芯绝缘层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绕包聚脂带3,且控制线芯导体1在第一绕包聚脂带3的内部等角度分布,第一绕包聚脂带3的外端表面连接有第三绕包聚脂带7,且第三绕包聚脂带7的外端表面连接有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8,并且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8的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绕包聚脂带9,第三绕包聚脂带7、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8和第四绕包聚脂带9的厚度尺寸完全相同,且第一铜丝编织屏蔽层8的内外两端表面分别与第三绕包聚脂带7和第四绕包聚脂带9紧密贴合,可以使该电缆在弯曲和伸直的反复过程中,顺畅滑移,第四绕包聚脂带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绕包聚脂带6,且第二绕包聚脂带6的内部设置有动力线芯绝缘层5,并且动力线芯绝缘层5的内部穿插有动力线芯导体4;

第二绕包聚脂带6的外侧设置有第五绕包聚脂带10,且第五绕包聚脂带10的外侧设置有玻纤带绕包12,玻纤带绕包12的外端表面呈矩形凸出状结构,且玻纤带绕包12通过该凸出结构与不锈钢丝编织铠装13吻合连接,这样确保二者连接准确,第五绕包聚脂带10和玻纤带绕包12之间填充有挤包外护套11,且玻纤带绕包12的外端表面连接有不锈钢丝编织铠装13,第四绕包聚脂带9的内端表面贴合有第一聚脂带绕包20,且第一聚脂带绕包20的内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铜丝编织屏蔽层21,第二铜丝编织屏蔽层21的内部设置有中间垫芯17,且中间垫芯1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麻绳填充层16,第一麻绳填充层16和中间垫芯17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且第一麻绳填充层16在挤包绝缘层15的外侧呈环形分布,并且第一麻绳填充层16单体之间相互贴合,中间垫芯17的使用,可以使控制线芯在受力时,得到缓冲,避免断芯情况的发生,第一麻绳填充层16的内端表面紧密贴合有挤包绝缘层15,且挤包绝缘层15的内部穿插有航空用软钢丝绳14。

如图1中第一绕包聚脂带3在挤包外护套11的内部等角度分布,且第一绕包聚脂带3的内外两端均通过粘贴连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聚脂带绕包20和第五绕包聚脂带10相连接,这样确保第一绕包聚脂带3连接稳定,同时从多方位进行保护。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时,首先不锈钢丝编织铠装13通过玻纤带绕包12外端表面的凸出结构与其吻合连接,从而确保连接准确,以在该电缆最外侧进行保护,以阻隔外界的意外损伤,同时挤包外护套11也对该电缆进行内部的保护;

而第一绕包聚脂带3、第二绕包聚脂带6、第三绕包聚脂带7、第四绕包聚脂带9和第五绕包聚脂带10则在电缆内部分布,以使得该电缆在弯曲和伸直的反复过程中,顺畅滑移;

图1所示位于挤包绝缘层15外侧的第一麻绳填充层16配合航空用软钢丝绳14使得整根电缆的承拉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避免了控制线芯导体1的断芯,同时第二麻绳填充18也进行抗断裂保护,而第一麻绳填充层16的外侧设置有中间垫芯17,通过中间垫芯17的使用,可以使控制线芯导体1在受力时,得到缓冲,避免断芯情况的发生,图4所示的第二铜丝编织屏蔽层21则对电缆进行抗干扰保护,这就是该新型抗断芯抗变形高承拉圆形卷筒电缆使用的整个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