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022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体系,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高温长寿 命功能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的压力,迫使各国努力寻找新的绿色、环保、可 持续发展的能源。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绿色高能环保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其能量密 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使其成为最受瞩目的动力电源之一,引起了国外如 美国 A123System、EnerDEl、Jonhson Control (江森自控),日本 Sony、Panasonic、汤浅 (Gs_yuasa)、NEC、日立、日本蓄电池公司(JSB),法国Saft,韩国LG、SDI,德国Varta公司以 及国内比亚迪、万向等一批电池及汽车企业极大的关注。
循环寿命低是动力电池应用的最大瓶颈之一,如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动力电 池。电动汽车要普及,必须依靠电池跨越三道主要的技术门槛续驶里程、行驶速度和使用 寿命。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在续驶里程、行驶速度上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日 本庆应大学研制的纯电动轿车“艾利卡”最高时速可达370km/h,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开 发的电动轿车充一次电可以行使28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40km/h。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 命,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的容量衰减,一直是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作为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电池的内部承担着正负极之间传 输离子的作用,它对电池的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等特性具有重要的影 响。在高温条件下,目前商业化的常用的锂盐LiPF6+环状碳酸酯(如EC、PC) +线状碳酸酯 (EMC、DEC、DMC)电解液体系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在碳负极表面分解,同时分解产生的 气体容易引起电池气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目前针 对高温电池容量衰减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添加提高锂离子电池寿命用的添加剂。 如美国专利(US6022643)加入了少量的氟硼化有机物,部分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缺点 在于没有消除锂电池的气胀问题;而复旦大学(CN02151025. 3)则通过添加少量的如全氟 辛酸乙酯类的氟化有机物添加剂来控制气胀问题;北京科技大学(CN200410009390. 5)采 用亚硫酸酯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但是此两类添加剂对电 池在高温下的循环寿命影响未作说明,同时含量较低,对动力电池寿命提高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锂离子二次动力电池存在的高温循环性能的不足,从电解液角度出 发,发明人首先是提供一种可以显著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高温下的容量保持率的长寿命 功能电解液;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此种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其组分包括LiODFB基复合锂盐、有机 溶剂和添加剂,其中,复合锂盐由LiODFB(草酸二氟硼酸锂)与LiPF6(六氟磷酸锂)、LiClO4 (高氯酸锂)、LiBF4 (四氟硼酸锂)、LiAsF6 (六氟砷酸锂)、LiCF3SO3 (三氟甲基磺酸 锂)、LiN(SO2CF3)2[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BOB(双乙二酸硼酸锂)中的至少一 种组成。
作为优选,上述的电解液其组成成分包括LiODFB 3 IOwt %、其它锂盐1 IOwt %、有机溶剂78 90wt%、添加剂1 IOwt %。
作为优选,上述的电解液中有机溶剂由乙酸乙酯(EA)、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丙 烯酯(P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甲丙酯(M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等 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更优的方案是,上述的电解液中有机溶剂包括占有机溶剂12_25wt%的乙酸乙酯 和25-50衬%的碳酸乙烯酯。
作为优选,上述的电解液中添加剂由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与碳酸亚乙烯酯 (VC)、丙烷磺酸内酯(PS)、环己基苯、磷酸三甲酯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其中氟代碳酸乙烯酯占 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1-15%,其他添加剂占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 4%。
作为优选,上述的电解液中添加剂由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与丙烷磺酸内酯 (PS)、碳酸亚乙烯酯(VC)组成,其中氟代碳酸乙烯酯占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1_15%,其他 添加剂占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 4%。
作为优选,上述的电解液中添加剂氟代碳酸乙烯酯(F-EC)选用4-三氟代甲基碳 酸乙烯酯或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上述的电解液中要求锂盐纯度大于99. 9wt%,添加剂和有机溶剂的纯 度高于99. 9wt%、水分含量低于20ppm,金属离子小于20ppm,酸度小于50pp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步骤
第一步将通过纯化除杂、除水处理的有机溶剂进行混合;
第二步将LiODFB添加在上步制备的溶剂中,然后加入其他复合导电锂盐,搅拌 均勻后静置;
第三步在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搅拌均勻后静置,配成一定浓度的电解 液;
具体地说,上述几个步骤按下述方法操作
第一步在22°C 250°C条件下,将不同沸点的有机溶剂进行蒸馏提纯,同时除去 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然后利用分子筛再对有机溶剂进行深度吸附痕量水,这样的操作反 复进行一次或一次以上,直至杂质加水分含量< 0. 002wt% ;
第二步称取LiODFB和其它锂盐,然后将LiODFB和其它锂盐依次添加在上步制备 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均勻,直至溶液内澄清、无沉淀后,静置不低于半小时,得到混合溶 液;
第三步称取添加剂,缓慢倒入上步所述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勻,静置至少10 分钟,得到低温功能电解液。
作为优选,其它锂盐由LiPF6、LiC104、LiBF4、LiAsF6、LiCF3S03、LiN(SO2CF3) 2、LiBOB 的至少一种组成;有机溶剂由乙酸乙酯(EA)、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 乙酯(EMC)、碳酸甲丙酯(M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等有机溶剂的中的至
4少一种组成;添加剂由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与碳酸亚乙烯酯(VC)、丙烷磺酸内酯(PS)、 环己基苯、磷酸三甲酯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作为优选,氟代碳酸乙烯酯为4-三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或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 酯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电解液的制备中所有操作过程均在充满高纯氩气的气氛中进行。
作为优选,除水除杂工艺采用的分子筛可以采用3A、4A或5A分子筛。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将EC、PC、DMC和EA进行四元溶剂混合,四者的质量比为
3· 3 · 1 · 1 ο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将EC、EMC、EA进行三元溶剂混合,三者的质量比为 5 · 3 · 2 ο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将EC、DEC、EA进行三元溶剂混合,三者的质量比为 4:3:1。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将EC、MPC、EMC和EA进行四元溶剂混合,四者的质量比为 4:4:3:3。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将EC、MPC、DMC和EA进行四元溶剂混合,四者的质量比为
4· 3 · 3 · 3 ο
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将EC、DMC和EA进行三元溶剂混合,三者的质量比为
作为优选,上述电解液的制备方法中,第一步中所述的纯化除杂、除水处理可采用 的工艺包括共溶剂法、真空干燥法、蒸馏结晶法、分子筛吸附法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 合。同时,干燥剂可以采用活性炭、氢化钙、氢化锂、无水氧化钙、氯化钙、无氧化二磷、碱金 属或碱土金属中的任意一种以上物质。除水、除杂处理中可采用3A、4A和5A分子筛,优选 5A或4A分子筛。
作为优选,上述电解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酸乙酯(EA)、碳酸乙 烯酯(EC)与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甲丙酯(MPC)、碳酸二乙酯(DEC)、 碳酸二甲酯(DMC)等有机溶剂的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有机溶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 78-90%。所用的有机溶剂纯度应该大于99. 9wt%,金属离子和HF浓度均满足电池要求。 优选的方案是,EA的含量占有机溶剂的12-25wt%之间、EC含量占有机溶剂的25-50衬%之 间。
上述电解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导电锂盐为一定浓度的LiDFOB与LiPF6、LiBF4, LiAsF6, LiCF3S03、LiN(CF3SO3)2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 LiDFOB 与 LiBF4, LiPF6, LiN(SO2CF3)2之间的组合。作为优选,电解液中,LiODFB的含量在3 IOwt%,其它锂盐含 量在1 10wt%。
上述电解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与PS、VC、环 己基苯、磷酸三甲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作为优选,氟代碳酸乙烯酯优选为4-三氟代甲基 碳酸乙烯酯或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在电解液中的含量在l_15wt% ;其它添加 剂优选为PS、VC的组合,在电解液中的含量不高于4wt%。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解液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为钛酸锂、石墨、焦炭、 硬碳、中间相炭微球中的任意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锰酸锂、钴酸锂、镍酸锂和磷酸铁锂,
5更优选择磷酸铁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以LiODFB为电解液主盐,同时复合其它导电锂盐,能够显著地改善 目前商业电解质盐LiPF6基电解液高温容量保持能力差的缺点;
2、本发明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氟代碳酸乙烯酯,同时与成膜添加剂VC和防胀气添 加剂PS协同作用,有效地形成了良好的SEI膜的同时也防止了电解液分解导致的气胀产 生;
3、通过在电解液中固定加入一定量的EA来提高电解液的高温电导率,更有利于 锂离子的传输与脱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锂盐、溶剂、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使电解液的高温性能 得到优化,能使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高温状态下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电解液15Ah液态磷酸铁锂电池与对比实施例 电解液锂电池在60°C下的循环性能曲线(IC);
图2为实施例4、实施例5电解液15Ah动力锰酸锂电池与对比实施例电解液锰酸 锂电池在60°C下的循环性能曲线(IC);
图3为实施例6电解液15Ah动力磷酸铁锂电池与对比实施例电解液磷酸铁锂电 池在60°C下的循环性能曲线(I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 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 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
实施例1
第一步25°C条件下,首先利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溶剂EC、PC、DMC和EA分别进行蒸 馏提纯,除去里面的微量水,然后利用4A分子筛分别在40°C条件下进行深度吸附痕量水。 这样的操作反复进行三次,直至杂质、水分含量< 0. 002%。随后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各称 取一定量的EC、PC、DMC和EA,其中四者的质量比为3 3 1 1,EC、PC、DMC和EA进行 四元溶剂混合,用量筒(250ml)量取IOOg混合有机溶剂倒入磨口瓶。电解液的配制中所有 过程均在充满高纯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
第二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IOg LiODFB和3g LiPF6,然后将其添加在上述四元混合溶剂中(磨口瓶内),充分搅拌均勻,直至溶液内澄清、 无沉淀后,静置2个小时;
第三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3g PS和8g 4_三氟 代甲基碳酸乙烯酯,溶解于上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勻,静置2个小时,得到电 解液。将电解液倒入铝壳密封瓶,即配成LiODFB-LiPF6/EC-PC-DMC-EA-PS-(F-EC)高温功能电解液
实施例2
第一步25°C条件下,首先利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溶剂EC、EMC、EA分别进行蒸馏提 纯,除去里面的微量水,然后利用4A分子筛分别在40°C条件下进行深度吸附痕量水。这样 的操作反复进行三次,直至杂质、水分含量< 0. 002%。随后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各称取一 定量的EC、EMC、EA,其中三者的质量比为5 3 2,EC、EMC、EA进行三元溶剂混合,用量 筒(250ml)量取IOOg混合有机溶剂倒入磨口瓶。电解液的配制中所有过程均在充满高纯 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
第二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IOg LiODFB和2g LiBF4,然后将其添加在上述三元混合溶剂中(磨口瓶内),充分搅拌均勻,直至溶液内澄清、 无沉淀后,静置2个小时;
第三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0.5g VC和 0. 5g PS以及6g—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缓慢倒入上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 均勻,静置2个小时,得到电解液。将电解液倒入铝壳密封瓶,即配成LiODFB-LiBF4/ EC-EMC-EA-PS-VC- (F-EC)高温功能电解液;
实施例3
第一步25°C条件下,首先利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溶剂EC、DEC、EA分别进行蒸馏提 纯,除去里面的微量水,然后利用4A分子筛分别在40°C条件下进行深度吸附痕量水。这样 的操作反复进行三次,直至杂质、水分含量< 0. 002%。随后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各称取一 定量的EC、DEC、EA,其中三者的质量比为4 3 1,EC、DEC、EA进行三元溶剂混合,量筒 (250ml)量取IOOg混合有机溶剂倒入磨口瓶。电解液的配制中所有过程均在充满高纯氩气 的手套箱中进行。
第二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7g LiODFB和 6gLiN(S02CF3)2,然后将其添加在上述三元混合溶剂中(磨口瓶内),充分搅拌均勻,直至溶 液内澄清、无沉淀后,静置2个小时;
第三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0.8g VC和7g 4_三 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缓慢倒入上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勻,静置2个小时,得 到电解液。将电解液倒入铝壳密封瓶,即配成LiODFB-LiN(SO2CF3)2/EC-DEC-EA_VC-(F-EC) 高温功能电解液;
实施例4
第一步25°C条件下,首先利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溶剂EC、MPC、EMC和EA分别进 行蒸馏提纯,除去里面的微量水,然后利用4A分子筛分别在40°C条件下进行深度吸附痕量 水。这样的操作反复进行三次,直至杂质、水分含量< 0.002%。随后EC、MPC、EMC和EA进 行四元溶剂混合,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各称取一定量的EC、MPC、EMC和EA,其中四者的质量 比为4 4 3 3,用量筒(250ml)量取IOOg混合有机溶剂倒入磨口瓶。电解液的配制 中所有过程均在充满高纯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
第二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9g Li0DFB、3g LiBOB 和4g LiAsF6,然后将其添加在上述四元混合溶剂中(磨口瓶内),充分搅拌均勻,直至溶液 内澄清、无沉淀后,静置2个小时;
7[0063]第三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3g VC和8g 4_三氟 代甲基碳酸乙烯酯,溶解于上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勻,静置2个小时,得到电 解液。将电解液倒入铝壳密封瓶,即配成LiODFB-LiBOB-LiAsF6/EC-MPC-EMC-EA-VC-(F-EC) 高温功能电解液。
实施例5
第一步25°C条件下,首先利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溶剂EC、MPC、DMC和EA分别进 行蒸馏提纯,除去里面的微量水,然后利用4A分子筛分别在40°C条件下进行深度吸附痕量 水。这样的操作反复进行三次,直至杂质、水分含量< 0.002%。随后EC、MPC、DMC和EA进 行四元溶剂混合,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各称取一定量的EC、MPC、DMC和EA,其中四者的质量 比为4 3 3 3,用量筒(250ml)量取IOOg混合有机溶剂倒入磨口瓶。电解液的配制 中所有过程均在充满高纯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
第二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Ilg LiODFB和 3. 5gLiCF3S03,然后将其添加在上述四元混合溶剂中(磨口瓶内),充分搅拌均勻,直至溶液 内澄清、无沉淀后,静置2个小时;
第三步在25 °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3g磷酸三甲酯 (TMP)和5.9g 4-三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溶解于上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均 勻,静置2个小时,得到电解液。将电解液倒入铝壳密封瓶,即配成Li0DFB-LiCF3S03/ EC-MPC-DMC-EA-TMP- (F-EC)高温功能电解液。
实施例6
第一步25°C条件下,首先利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溶剂EC、DMC和EA分别进行蒸馏 提纯,除去里面的微量水,然后利用4A分子筛分别在40°C条件下进行深度吸附痕量水。这 样的操作反复进行三次,直至杂质、水分含量< 0. 002%。随后EC、DMC和EA进行三元溶剂 混合,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各称取一定量的EC、DMC和EA,其中三者的质量比为2 3 1, 用量筒(250ml)量取IOOg混合有机溶剂倒入磨口瓶。电解液的配制中所有过程均在充满 高纯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
第二步在25 °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8. 5g LiODFB和 4gLiPF6、lg LiClO4,然后将其添加在上述三元混合溶剂中(磨口瓶内),充分搅拌均勻,直 至溶液内澄清、无沉淀后,静置2个小时;
第三步在25°C条件下,在手套箱内用微量分析电子天平称取3g环基苯(CHB)、 2gVC和5g 4三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溶解于上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均 勻,静置2个小时,得到电解液。将电解液倒入铝壳密封瓶,即配成Li0DFB-LiPF6/ EC-DMC-EA-CHB-VC- (F-EC)高温功能电解液。
比较例1高温长寿命电解液磷酸铁锂电池循环性能测试1
实验对比电解液为商业电解液标准配方,即锂离子电解液厂家提供的配方为 LiPF6/EC-DMC-EMC(l 1 3)的电解液。
测试电池容量设计为15 Ah(万向电动汽车用液态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活性物 质采用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电池事业部生产所用磷酸铁锂材料(LiFePO4),负极活性物 质采用人造石墨(AG),隔膜采用美国Celgard公司的单层PP隔膜。
电芯制作完后在充满高纯Ar气的手套箱内将实施例1、2、3和对比实施例一共四
8组电解液分别注入电芯,装配好电池。取出后分别进行静置、化成、搁置陈化、抽气、封装、容 量标定。然后用新威系列电池测试系统在60°C (高温箱内)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充电 电流为15A(1C),放电电流为15A(1C),充电终止电压为3. 9V,放电终止电压为2. 5V。
实施例1、2、3电解液磷酸铁锂电池和对比实施例电解液磷酸铁锂电池在60°C的 放电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实施例1电解液电池4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 4%、实施 例2电解液电池4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 2%、实施例3电解液电池400次循环后容 量保持率为95. 8% ;对比实施例电解液电池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5%。
比较例2高温长寿命电解液锰酸锂电池放电性能测试
实验对比电解液为商业电解液标准配方,即锂离子电解液厂家提供的配方为 LiPF6/EC-DMC-EMC(l 1 3)的电解液。
测试电池容量设计为15 Ah (万向电动汽车用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活性 物质采用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电池事业部生产所用锰酸锂材料(LiMnO2),负极活性物质 采用人造石墨(AG),隔膜采用日本宇部公司隔膜。
电芯制作完后在充满高纯Ar气的手套箱内将实施例4、5和对比实施例一共三组 电解液分别注入电芯,装配好电池。取出后分别进行静置、化成、搁置陈化、抽气、封装、容量 标定。然后用新威系列电池测试系统在60°C (高温箱内)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充电 电流为15A(1C),放电电流为15A (IC),充电终止电压为4. 2V,放电终止电压为3. 0V。
实施例4、5电解液电池和对比实施例电解液电池在60°C的放电曲线如图2所示。 其中实施例4电解液电池18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 4%、实施例5电解液电池250次 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1. 3% ;对比实施例电解液电池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
比较例3高温长寿命电解液磷酸铁锂电池循环性能测试2
实验对比电解液为商业电解液标准配方,即锂离子电解液厂家提供的配方为 LiPF6/EC-DMC-EMC(l 1 3)的电解液。
测试电池容量设计为15 Ah (万向电动汽车用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活性 物质采用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电池事业部生产所用磷酸铁锂材料(LiFePO4),负极活性 物质采用中间相炭微球(MCMB),隔膜采用东燃公司商业隔膜。
电芯制作完后在充满高纯Ar气的手套箱内将实施例6和对比实施例一共两组电 解液分别注入电芯,装配好电池。取出后分别进行静置、化成、搁置陈化、抽气、封装、容量标 定。然后用新威系列电池测试系统在60°C (高温箱内)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充电电流 为15A(1C),放电电流为15A(1C),充电终止电压为3. 9V,放电终止电压为2. 5V。
实施例6电解液磷酸铁锂电池和对比实施例电解液磷酸铁锂电池在60°C的放电 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实施例6电解液电池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2. 3% ;对比实施 例电解液电池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 2%。
9
权利要求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其组成成分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盐由LiODFB与选自LiPF6、LiClO4、LiBF4、LiAsF6、LiCF3SO3、LiN(SO2CF3)2、LiBOB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的有机溶剂由乙酸乙酯和碳酸乙烯酯与选自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所述的添加剂由氟代碳酸乙烯酯与选自碳酸亚乙烯酯、丙烷磺酸内酯、环己基苯、磷酸三甲酯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其中氟代碳酸乙烯酯占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1 15%,其他添加剂占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4%,所述的氟代碳酸乙烯酯选自4 三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或一氟代甲基碳酸乙烯酯。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成分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 浓度为=LiODFB 3-10%,其它锂盐1-10%,有机溶剂78_90%,添加剂1_10%。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酸乙酯占有机溶剂的12-25wt%, 碳酸乙烯酯占有机溶剂的25-50wt%。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由氟代碳酸乙烯酯与丙烷 磺酸内酯、碳酸亚乙烯酯组成,其中氟代碳酸乙烯酯占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1_15%,其他添 加剂占电解液质量百分比为< 4%。
5.权利要求
1-4之一所述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 步骤(1)将有机溶剂除杂除水处理后混合;(2)首先将LiODFB加入步骤(1)制备的溶剂中,然后再加入其它锂盐,并搅拌均勻至溶 液内澄清、无沉淀,接着静置至少半个小时,得到混合溶液;(3)将添加剂加入步骤(2)制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勻后静置至少10分钟,即可获得 所需电解液。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除杂除水处理至杂质、 水分含量低于20ppm,除杂除水处理采用共溶剂法、真空干燥法、蒸馏结晶法或分子筛吸附 法中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步骤在充满高纯氩气的气 氛中进行。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其组成成分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的锂盐由LiODFB与LiPF6、LiClO4、LiBF4、LiAsF6、LiCF3SO3、LiN(SO2CF3)2、LiBOB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此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有机溶剂除杂除水后混合;(2)混合有机溶剂内加入锂盐并搅拌均匀至溶液澄清、无沉淀,然后静置至少半个小时,得到混合溶液;(3)混合溶液内加入添加剂并搅拌均匀后静置,得到所需电解液。本发明改善了电池高温下的循环性能,并防止了电解液分解导致的气胀产生,可显著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高温下的容量保持率的长寿命功能;同时,该电解液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H01M10/38GKCN101635379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0910300523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发明者刘昊, 吕小三, 李凡群, 邓龙征 申请人: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