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06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尤指一种不需藉外物便可简易卡合成型之开关。
一般习用之多段式开关在操作上具有四段动作功能,实质上仅为三段,惟当开关开启后,且欲调小输入电压时,即必须先经过二段相同的动作始得完成调整程序,于操作程序上即有明显不便;又该等开关一开启后,其电流量为最大,尔后再依次渐减,此与一般能源调节习惯显然不同,且有浪费电源之嫌。再该开关之降压二极体系外接于导电片之导线上,而该等外接零件方式亦存在接线繁复之缺点。有一种改进的多段开关之产品,其虽然可以摒除习用产品之缺点,但是却有如下之缺点1.该开关之基座及上盖系藉螺杆所螺合,故卡合较麻烦且较费时。
2.该开关系为三次循环切换动作中分别完成“关闭”、“大”、“小”之电源调整程序,故只能顺时针循环调整开关,若逆时针方向反转调整时,虽可以旋转但只能空转不具调整功能(譬如现在的开关位置是“大”,如果欲调整至“关闭”时,必须先调整至“小”,再调整至“开闭”,无法直接由“大”调整至“关闭”),故在操作上不具便利性,而且较耗电源。
3.开关之旋钮必须衔接拨片、弹簧、轴柱及导电座,故构件繁琐且安装麻烦,费工、费时又增加成本。
4.该开关只可做为二组导线之开关,亦即该开关只可供一输入导电片及一输出导电片之装置,无法做为三组导线开关,故适用性较不普及。
5.该开关之输入导电片、输出导电片及接触片系为完全不同之结构,故在开模制作上成本增加而且耗工、耗时,不符合经济之效益。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是一种开关不须藉螺杆等物便可以卡固成型之结构,该开关同时可以顺、逆时针任意地旋转以切换开关,因而便于调整及节省电源,而连接旋钮控制切换开关之中轴系一体成型,不但制造方便而且省工、省时,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其中该二组导线之开关欲改为三组导线开关时,仅须将另一导线插接在连接片之插接孔内便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本体、卡座、中轴、旋钮、二导电线、连接片及二极体等构件组合而成,其中本体之盘面上设有若干卡槽,卡槽可供卡座底端之若干等数之卡钩所卡掣,卡钩穿过卡槽后卡固在本体之倒钩上,使本体与卡座卡固定位;中轴顶端之轴杆贯穿过卡座中央之贯穿孔,与旋钮相卡合,中轴底端三弧面挡块之其中二弧面系为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片系可置于本体顶端凹槽之盘面内,盘面中央之凸柱可置入中轴底端之轴孔内;本体顶缘之若干斜槽系可供二导电线所嵌置,二导电线前端之导电片系分别斜置于本体之盘面内,二导电片及连接片之底部分别穿过本体盘面之条形槽孔,以便二极体由盘面底部插接于二导电片之间,中轴之弧面间分别形成斜尖面之拨块,该拨块系与二导电片及连接片之折边相触接,拨动旋钮带动中轴旋转时,中轴之导电接触片可以左、右方向旋转以改变与导电片之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本体之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图。
请参阅各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系包括本体(1)、卡座(2)、中轴(3)、旋钮(4)、二导电线(51)、(52)、连接片(6)及二极体(7)等构件组合而成;其中本体(1)系为一圆形之座体,该本体(1)之盘面(10)系设有三个卡槽(11)[如图3及图4],该卡槽(11)可分别供卡座(2)底端之三卡钩(21)所卡掣,该卡钩(21)穿过卡槽(11)之后卡固在本体(1)之倒钩(111)上,以便本体(1)与卡座(2.)在不须一螺钉、一铆钉之情形下便能卡固定位;卡座(2)之中央系设有一贯穿孔(22),中轴(3)顶端之轴杆贯穿过卡座(2)之贯穿孔(22)后,与旋钮(4)相卡合,中轴(3)顶端具螺纹之插杆(31)系插固在旋钮(4)内具螺纹之插槽内[图中未显示],使旋钮(4)与中轴(3)连接成一体,当旋钮(4)旋转时可带动中轴(3)同时也跟着旋转,中轴(3)底端系设计成三弧面之挡块,参阅图3所示挡块之其中二弧面系为导电接触片(32),中轴(3)之轴杆贯穿卡座(2)之贯穿孔(22)时,具导电接触片(32)之挡块系位于卡座(2)底端,该导电接触片(32)系可置于本体(1)顶端凹槽之盘面(10)内,该盘面(10)中央之凸柱(100)可置入中轴(3)底部之轴孔内[图中未显示],但并未卡死。
另,本体(1)之顶缘系设有三个斜槽(13),该斜槽(13)系可供二导线(51)、(52)所嵌置,二导电线(51)、(52)其中一侧为输入导电线,另一侧为输出导电线,配合图3所示二导电线(51)、(52)前端之导电片(511)、(521)系分别斜置于本体(1)之盘面(10)内,该导电片(511)、(521)与连接片(6)之外型完全相同[如图2],其底部系呈双叉状与连接片(6)之双叉(61)相同,而二导电片(511)、(521)之底部与连接片(6)之双叉(61)分别穿过本体(1)盘面(10)之条形槽孔(101),而露出盘面(10)底部,以便供二极体(7)插接于二导电片(511)、(521)之间[如图5]以导通电极。
中轴(3)底端之挡块系呈三弧面,于三弧面之间分别形成一呈斜尖面之拨块(321),参阅图3所示该斜尖面之拨块(321)与二导电片(511)、(521)、连接片(6)之折边(512)、(522)系可相互触接,当拨动旋钮(4)带动中轴(3)旋转时,中轴(3)底端导电接触片(32)也会改变与导电片(511)、(521)之位置,即中轴(3)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中轴(3)之拨块(321)会压迫导电片(511)、(521)之折边(512)、(522)而发生“卡”的拨动声响,中轴(3)也可瞬间逆时针方向旋转,该拨块(321)同样会反向压迫导电片(511)、(521)之折边(512)、(522)而发生“卡”的拨动声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之多段开关调整开关位置时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逆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经上述具体结构及操作动作之说明后,具有如下优点1.不需一根螺丝[或铆钉]便可以简易卡合本实用新型之本体(1)与卡座(2)仅藉卡座(2)之卡钩(21)卡固在本体(1)卡槽(11)底端之倒钩(111),不需任何螺丝[或铆钉]便可将本体(1)与卡座(2)卡固定位。
2.开关切换动作可以左、右转任意的切换,以节省电源本实用新型中轴(3)底端导电接触片(32)之斜尖面拨块(321)与二导电片(511)、(521)一连接片(6)上之折边(512)、(522)间的组合关系,因此该开关之切换动作可以顺逆时针任意的调整电源的切换[习用的产品其开关切换动作系为三次“循环”切换动作,即顺时针方向可循环调整切换动作,逆时针反向则只能空转、无切换动作,故较耗电源]。
3.开关旋转部分之中轴第一体成型,制造简易,省工、省时,又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之中轴(3)系一体成型完成,零件少、组装容易[习用产品则由旋钮、拨片、弹簧、轴柱及导电座等构件相互卡接组装完成,零件多,制造、组装都相当费工费时]。
4.可插接为三组导线开关本实用新型为一输入端、一输出端之二组导电线(51)、(52)开关,欲改为三组导线开关时,仅须将第三导电线(53)从本体(1)之另一斜槽(13)插接在连接片(6)之插接孔(62)内[如图5所示],便可以形成三组导电线之开关[习用产品之开关只能适用二组导线之开关,无法适用三组导线之开关]。
5.二导电片及一连接片系完全相同的结构,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连接导电线(51)、(52)之导电片(511)、(521)系与连接片(6)完全相同的结构,故在制造时非常地简易而且降低成本,相当符合经济之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它是包括本体、卡座、中轴、旋钮、二导电线、连接片及二极体等构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本体之盘面上设有若干卡槽,卡槽可供卡座底端之若干等数之卡钩所卡掣,卡钩穿过卡槽后卡固在本体之倒钩上,使本体与卡座卡固定位;中轴顶端之轴杆贯穿过卡座中央之贯穿孔,与旋钮相卡合,中轴底端三弧面挡块之其中二弧面系为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片系可置于本体顶端凹槽之盘面内,盘面中央之凸柱可置入中轴底端之轴孔内;本体顶缘之若干斜槽系可供二导电线所嵌置,二导电线前端之导电片系分别斜置于本体之盘面内,二导电片及连接片之底部分别穿过本体盘面之条形槽孔,以便二极体由盘面底部插接于二导电片之间,中轴之弧面间分别形成斜尖面之拨块,该拨块系与二导电片及连接片之折边相触接,拨动旋钮带动中轴旋转时,中轴之导电接触片可以左、右方向旋转以改变与导电片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二导电片与连接片之外型相同,其底部分别呈双叉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开关之改良结构。它主要是本体之盘面上有若干卡槽,卡槽可供卡座底端之若干等数之卡钩所卡掣,卡钩穿过卡槽后卡固在本体之倒钩上;中轴顶端之轴杆贯穿过卡座中央之贯穿孔,与旋钮相卡合,中轴底端三弧面挡块之其中二弧面为导电接触片,二导电片及连接片之底部分别穿过本体盘面之条形槽孔,中轴之弧面间分别形成斜尖面之拨块。该产品不需一根螺丝或铆钉便可简易卡合,开关切换动作可左、右转任意的切换,制造简易,省工、省时,又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H01H19/00GK2283919SQ9620373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5日
发明者谢轩瑞 申请人:谢轩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