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芯卷绕设备和卷绕电池芯的方法

文档序号:681642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芯卷绕设备和卷绕电池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螺旋形卷绕的电化学部件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生产紧密卷绕的螺旋形电池组件。
将电化学电池螺旋形卷绕成圆柱形“凝胶卷”构型的各种设备和方法在该技术中是熟知的。通常形成一个凝胶卷型电池芯的方法是,堆叠一系列细长的平面电极板,使一种介电分隔物交织在各电极板之间,将各板卷成基本上圆筒形。一个轨道卷绕设备开始使各电极围绕一个柄轴卷绕,同时使一个“轻触”辊对着形成的电池卷和柄轴保持压力。然后使该辊转移到一个固定直径的窝中以完成卷绕操作。在卷绕过程期间,在柄轴与轻触辊或固定直径的窝之间只有一个接触点。一个弯曲卷绕设备或一个链式卷绕设备在一个固定直径的窝中在一次操作中卷绕整个卷。该弯曲和链式卷绕设备在柄轴和卷绕窝之间也只有一个接触点。另一类型的卷绕设备利用两个轻触辊,它们位于柄轴的径向对置两侧处。该柄轴被转动式地驱动,一个电极从卷绕设备的一侧在一个轻触辊和柄轴之间送到柄轴上,而另一电极从卷绕设备的另一侧在另一轻触辊和柄轴之间送到柄轴上。该电池卷也在一个固定直径的窝中卷绕;但是,这两个轻触辊与形成的凝胶卷型芯形成两个外部接触点。
上述现有的螺旋形卷绕设备有利于形成各种用于不同用途的卷绕电池芯;但是,这些设备生产的卷绕芯常常具有截面不一致的几何构型。同时,单独一点接触的设备使芯的绕组有可能形成得不充分,由此导致在各电极和介电分隔物之间出现应力点。电极板端部和分隔物之间的应力可能造成分隔物被一个电极穿孔,由此造成电极之间的短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今天的电子设备如计算器、手持电视机、收音机等不再需要大量的电力用于使设备起作用。减小的动力需求和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小的电池。当前的设备使用AA和AAA尺寸的电池,而更新的小型化设备将要求更小的AAAA尺寸的电池。AAAA尺寸的电池具有相当小的截面直径(约0.150英寸),因此需要一个小的紧密卷绕的电池芯。该紧密卷绕的电池芯也要求使用一个小直径的柄轴,以尽可能缩小退出柄轴后留在电池芯中的中心轴向孔。当与柄轴的横截面积比较时,较大的电池如“C”电池和“D”电池具有相当大的横截面积。但是,电池直径一直比卷绕柄轴的直径减小得更快,使得柄轴的横截面直径现在是电池芯横截面的显著比率。因为卷绕后柄轴从芯中退出,从而留下一个等于电池长度的孔,所以柄轴尺寸代表损失的电池动力。柄轴的尺寸由强度考虑决定,因为一个受驱动的柄轴常常用于将电极和分隔物从进给器引到卷绕机构。同时,由于柄轴的转动和随后的分隔物卷绕而在电极/凝胶卷中产生的应力被用于开始形成螺旋形的电极。这样一种先有技术设备示于图2。
工业部门要求一种新型的电池芯卷绕设备,该设备使用一个直径尽可能小的柄轴,同时它能生产一种紧密卷绕的电池芯。一种如此生产的电池芯必须仍然在今日的小型化电子设备中产生最大的电力。这些小电池芯也必须能可靠地生产,并具有最少的缺陷和废品。
发明概要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电池芯卷绕设备,用于将多个由具有第一前边缘的第一导电软电极的软带部件和具有第二前边缘的第二导电软电极构成的软带部件与一个分隔物卷绕在一个电化学电池中。该设备包括一个细长的第一进给床和一个沿纵向离第一进给床安置的第二细长进给床。在这两个进给床之间限定了一个卷绕腔。一个具有第一平表面和第一弯曲卷绕表面的第一半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卷绕腔中,基本上在第一和第二进给床之间的中间,一个具有第二平表面和第二弯曲卷绕表面的第二半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卷绕腔中,使得第二平表面面对第一平表面,第一和第二平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缝隙。至少一个进给辊可转动地埋置在每个第一和第二进给床中,其中该辊的转动轴线基本上垂直于进给床的细长轴线,而一个压力辊可转动地安装成与每个进给辊对齐,其中压力辊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进给辊轴线,而每个压力辊弹簧编压向其相应的进给辊。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电池卷绕设备,其中将电化学电池元件即一个正电极板、一个负电极板和一个分隔物卷绕成一个紧密的螺旋形电池,该螺旋形电池有一个截面尽可能小的中心孔,其中在卷绕过程期间安置卷绕柄轴。两进给床通常是平行而隔开的平面,使柄轴安置在两平面的半中间,使得各电极和分隔物由一个强制驱动的柄轴拉入电池卷绕腔。当卷绕电池时,各电极和分隔物被拉入与柄轴的接合,用于由成形辊将其围绕柄轴的外弯曲表面成形,成形辊向着柄轴的外弯曲表面编压并接触被卷绕的电池。
每一对成形辊中的一个辊基本上在一垂直于各自进给床的竖直平面中接近而并不接触相应半柄轴的弯曲表面,其中辊和弯曲表面之间的空间近似地处于进给床的同一平面中,以便当电极板和分隔物从进给床引入卷绕腔中时在其间接受电极板和分隔物。该对成形辊的第二辊被安置成当电极板从与第一辊的接合状态引出时使电极板编转并使其符合柄轴和电化学电池芯的弯曲表面。一个半柄轴通常可从完成的卷绕好的电池退出,以便于围绕该卷绕好的电池芯安置一个电池筒,然后使该卷绕好的电池芯移动离开剩下的半柄轴进入一个电池筒,而不必使成形辊退出与电池芯的接触,直到电池芯完全插入该电池筒中。
参照下列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该技术的专业人员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优点。
附图简述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一种电池芯卷绕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一种使用两个轻触辊的先有技术电池芯卷绕设备的示意图,其中电极是圈绕柄轴由电极前边缘上的分隔物施加在电极前边缘上的力形成的。
图3是本发明的示图,其中使用第二组成形辊来围绕柄轴使电极成形。
图4是电池芯卷绕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包括柄轴、窝辊、进给床和进给床辊。
图5是使电极和分隔物在开始电池芯卷绕过程之前安置的卷绕设备的示图。
图6表示卷绕过程时开始,柄轴已转动180°,由此将分隔物和电极引入与窝辊的接触。
图7表示柄轴和成形辊的进一步转动,使电极板编转而与柄轴的弯曲表面符合。
图8表示卷绕过程接近完成,而轻触辊保持在卷绕的电池芯上的压力。
优选实施例详述为本文描述方便起见,用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及其派生用语将涉及如图1和4中的本发明取向。但是,可以理解,除了特别规定以外,本发明可以采取各种其它取向和步骤顺序。也可以理解,附图中例示的和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工艺只是附属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发明概念的示范性实施例。因此,除了这些权利要求另外特别说明以外,与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特定尺寸和其它物理特征不能看作为限制。
转向附图,图1表示一种电池芯卷绕设备20,它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一,并例示其各种部件。
最易于从图1中看到的卷绕设备20,包括下框架22和上框架24。上框架24铰接在下框架22的铰接点26上,由此使上框架24能够向上转动和离开下框架22,以便装载芯部件随后卷绕,并可使上框架24向下转动,而与电池芯的下框架22成操作接合。
下框架22基本上为细长的金属块体,有一安置在中间点处的卷绕腔36。腔36的取向从框架22的前面到后面。第一进给床30伸向腔36的后边,而第二进给床引伸向腔的左边。第二进给床31比第一进给床30稍许升高,以便在卷绕过程期间合适地进给电极板,这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和第二进给床30和31具有进给导架28,它们安置在进给床30和31的前后边缘。导架28高出床30和31的两侧,以便在卷绕期间引导电极板的两边缘。进给辊槽33安置在床30和31中卷绕腔36的两侧处。两个进给辊32可转动地安装在每个进给辊槽33中。两个进给辊32通常为自由转动的金属辊,其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框架22的长度尺寸。每个辊32的上切面基本上为第一和第二进给床30和31的同一平面或比它们稍许高出。孔35在卷绕腔36内延伸穿过框架22。下辊框架38在枢轴39处枢轴式安装在框架22上。下辊框架38也包括直立的支承臂37,后者穿过孔35向上竖直伸出。第一对成形辊46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臂37之间。第一对成形辊46由第一轻触辊48和第一成形辊50组成。第一成形辊50位于第一轻触辊48左边并比后者稍许升高。下辊框架38通过下压力缸40围绕枢轴39在孔35内升降,下压力缸40利用第一对成形辊46在卷绕的电池芯上保持恒定的压力。
第一半柄轴58从框架22的前侧由前柄轴驱动装置70支承,并以悬臂方式向后延伸在卷绕腔36中。半柄轴58有一第一平面60和一第一曲面62。第一半柄轴58安置在轻触辊48的竖直上方,使第一平面60面向上并位于基本上水平的位置中,在第一曲面62与辊48和50之间形成间隙。第二半柄轴64从框架22的后面由后柄轴驱动装置72支承,并可以通过驱动轴74前后移动,而与第一半柄轴58竖直对齐。第二半柄轴64有一第二平面66和一第二曲面68。当第二半柄轴64向前移动时,第二半柄轴64与第一半柄轴58竖直对齐;使第一平面60和第二平面66互相面对并稍许隔开,由此在两个半柄轴64和58之间形成一个缝隙。当第二半柄轴64向前移动时,后柄轴驱动轴74在槽76中接受第一柄轴端部59,而第二柄轴端部65以同样方式被柄轴驱动装置70前面的驱动轴所接受。前后柄轴驱动装置70和72通过一个强制性机械连杆(未示出)互相啮合,使其各自的驱动轴一致地转动,从而对成对的半柄轴58和64的每个端部提供转动力。
下框架22通常在其两侧包括第一进给床30和第二进给床31。卷绕腔36安置在框架22的中点,其右边伸出第一进给床30,其左边伸出第二进给床31。现在转向上框架24,上框架24也基本上由细长的金属块体组成,其中安置一个居中的卷绕腔41和在其间延伸通过的孔49。在上卷绕腔41的两侧邻近处各形成一个压力辊槽27。在每个压力辊槽27中安置两个压力辊34,这些压力辊为圆柱形,其转动轴线基本上垂直于上框架24的长度方向。压力辊34是自由转动的;但是,辊34的下切面延伸在上框架24的下表面47下方。同时,辊34是弹簧编压的,以施加一个向下的力。
一个上辊框架42在枢轴43处枢轴式连接在上框架24上。上辊框架42类似于下辊框架38。上辊框架42包括从其向下延伸的支承臂45,支承臂45通过上框架24中的孔49伸入上卷绕腔41。第二对成形辊52延伸在支承臂45之间,并由它们可转动地支承。第二轻触辊54与第一轻触辊48及半柄轴58和64竖直对准。第二成形辊56安置在第二轻触辊54右边并稍许低于第二轻触辊54。当上框架24枢轴式转动到与下框架22接合时,辊54和56与第二曲面68形成一个间隙,其方式跟曲面62与辊48和50形成间隙一样。上压力辊44可操纵地连接在上辊框架42上,以便使第二对成形辊52升降而与电池芯绕组接合和脱开。
现在转向图2和3,图2中的先有技术例示一个分开的从动柄轴80,后者有一个在两个半柄轴之间接合的分隔物90。当柄轴80顺时针转动时,分隔物使正电极86在柄轴80和轻触辊82之间接合,而同时使分隔物90和负电极88在柄轴80和轻触辊84之间接合。当正负电极通过柄轴80与轻触辊82和84的结合而受到牵引时,电极86和88往往继续处在对置的水平方向中。但是,因为分隔物90已经卡住两个电极86和88的前边缘,所以沿顺时针方向继续转动柄轴80使分隔物90迫使电极86和88的前边缘符合柄轴80的曲面。当相应的电极从柄轴80与轻触辊82和84之间显露时,柄轴80在成形工艺其余过程期间的继续转动会使相应的电极继续偏转。在分隔物90从柄轴80的转动与电极86和88继续的水平方向中的倾向所感生的应力导致分隔物90的介电材料绝缘性能的潜在破坏。此种绝缘性能的破坏可能相应地导致正负电极86和88之间的短路,从而造成一个有缺陷的异常电池芯。此种可能性要求使用较厚的分隔物,其中心部分的间距有两倍厚度,其体积本来可用于增加电极材料。
本发明的概念以简化方式例示于图3中。在本发明的概念中,两个半柄轴58和6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分隔物90前进,并由此再分别使正负电极86和88前进,分别在柄轴与轻触辊54和48之间接合。当电极86和88前进时,它们而后接合成形辊50和56。成形辊50和56从轻触辊48和54沿竖直方向移动,与通过柄轴中心的水平面更接近于成一直线。由于成形辊50和56的竖直移动,电极86和88偏转而符合柄轴的外曲面。成形辊50和56减小了在分隔物90中于分隔物90接合电极86和88的前边缘的部位处感生的应力。结果,分隔物90的绝缘性能很少受到破坏,成品电池芯围绕柄轴卷绕得更紧密和形成得更均匀。应力减小也允许使用直径更小的柄轴,由此增大电池内可用于电极的体积。
现在参照图4,该示意的立面图示出当框架24枢轴式转动到接合框架22时上下框架22和24、各辊32和34、第一和第二半柄轴58和64以及第一对和第二对成形辊46和52的总体关系。可以注意到,每个辊34与下辊32竖直对齐,而进给床31的平面平行于进给床30的平面并比后者略高。
现在转向图5-8,以简化方式示出卷绕设备20以例示其操作。电极86安置在第二进给床31上,使得前边缘87邻近于半柄轴58的平表面60的一个边缘。然后将分隔物90安置在电极86上方、半柄轴58上方和第一进给床30上。然后将第二电极88安置在第一进给床30上的分隔物90上,使得前边缘89靠近半柄轴58的平表面60的对置边缘(图1)。然后使第二半柄轴64向前移动到分隔物90和第一半柄轴58上方,使得分隔物90安置在第一和第二半柄轴58和64的第一和第二平表面60和66之间。然后使上框架24向下转动到与下框架22对齐并固定于其上。电极86和分隔物90与电极88和分隔物90现在安置在辊32和34之间。因为辊34被弹簧偏压在一个向下位置中,所以分隔物90与电极86和88被竖直地压紧在辊32和34之间,由此在分隔物90与电极86和88之间产生摩擦力。然后激励压力缸40和44,以使第一对和第二对成形辊42和46移入半柄轴58和64上方和下方的操作位置中(图1)。图5表示分隔物90与电极86和88相对于卷绕设备20的各部件的开始位置。
现在转向图6,例示螺旋形电池芯的开始形成。在该图中,如箭头A所示,半柄轴58和64转动约180°,由此使分隔物90接合在两个半柄轴与轻触辊48和54及成形辊50和56之间。因为各辊34在分隔物90与电极86和88之间施加一个向下的压紧力,所以当分隔物90被引入卷绕腔时,在分隔物和各电极之间形成的摩擦力使各电极沿对置的水平方向移动。前边缘87和89分别被引入在轻触辊54和48之间的接合。当柄轴继续如图7中箭头A所示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电极86和88继续其各自的水平移动而与成形辊50和56接合。前边缘87和89受辊50和56偏转而符合半柄轴58和64的弯曲表面62和68(图1)。辊48、50、54和56在整个卷绕过程中保持与电池芯的外表面的接触,直到电池芯如图8中所示完全卷绕成功为止。
在卷绕过程完成时,第二半柄轴64向后移动并与电池芯脱开。然后卷绕好的电池芯滑入一个电池盒或筒中(未示出)。虽然两对成形辊46和52(图1)仍然与卷绕好的电池芯的外面接合,但由于电池芯的外表面与两对金属成形辊46和52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小,所以卷绕好的电池芯相当容易地滑动离开半柄轴58。然后释放压力缸40和44中的压力,将两对成形辊46和52从其向着柄轴的偏压位置脱开,并使上框架24向上进行枢轴式转动而脱出与下框架22的对齐。卷绕设备20现在准备重复该过程而成形下一个电池芯。
在上列描述中,该技术的专业人员将容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而并不偏离本文中公开的概念。此类修改被认为包括在后随的权利要求中,除非这些权利要求另有特别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芯卷绕设备,用于将多个由具有第一前边缘的第一导电软电极和具有第二前边缘的第二导电软电极组成的软带部件与一个分隔物卷绕在一个电化学电池中,所述设备包括一个细长的第一进给床;一个细长的第二进给床,沿纵向距上述第一进给床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进给床限定了一个在两者之间的卷绕腔;一个第一半柄轴,有一第一平表面和一第一弯曲卷绕表面,所述第一半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卷绕腔中,基本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进给床之间的中间;一个第二半柄轴,有一第二平表面和一第二弯曲卷绕表面,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卷绕腔中,基本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进给床的之间中间,使得所述第二平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平表面,而所述第一和第二平表面互相间隔,其间形成一个缝隙;第一对成形辊,可转动地支承和设置在上述卷绕腔中,所述第一对成形辊离所述第一半柄轴基本上等距离并向其偏置,以便在卷绕电化学电池期间使电化学电池电极和分隔物接合并围绕所述第一和第二弯曲表面成形;第二对成形辊,设置在上述卷绕腔中,所述第二对成形辊离所述第二半柄轴基本上等距离并向其偏置,以便在卷绕电化学电池期间使电化学电池电极和分隔物接合并围绕所述第二和第一弯曲表面成形;至少一个进给辊,可转动地埋置在每个所述第一进给床和第二进给床中,该进给辊的转动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进给床的细长轴线;以及一个压力辊,可转动地安装成与每个上述进给辊对齐,该压力辊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上述进给辊,而且该压力辊弹性地偏压向上述进给辊。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给床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进给床的平面并与其偏移。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柄轴可以从一个未接合的第一退回位置移动到一个接合的第二前进位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成形辊可以在一个未接合的第一位置和接合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第二位置邻近所述第一和第二弯曲表面。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成形辊对电池芯施加恒定压力。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成形辊包括一个第一轻触辊和一个向所述第一弯曲表面偏压的第一成形辊,所述第一轻触辊和所述第一半柄轴形成一个近似地垂直于第一进给床的平面的平面,而所述第一形成辊位于所述第一轻触辊和所述第二进给床之间,所述第一轻触辊和所述第一成形辊离所述第一弯曲表面基本上等距离,在所述的这两个辊与所述第一弯曲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第一轻触辊间隙和一个第一成形辊间隙。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成形辊包括一个第二轻触辊和一个向所述第二弯曲表面偏置的第二成形辊,所述第二轻触辊和所述第二半柄轴形成一个近似地垂直于所述第二进给床的平面的平面,而所述第二成形辊位于所述第二轻触辊和所述第一进给床之间,所述第二轻触辊和所述第二成形辊离所述第二弯曲表面基本上等距离,在所述的这两个辊与所述第二弯曲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第二轻触辊间隙和一个第二成形辊间隙。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芯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轻触辊和第一弯曲表面之间的所述第一轻触辊间隙近似地位于所述第一进给床的同一平面内;以及在所述第二轻触辊和第二弯曲表面之间的所述第二轻触辊间隙近似地位于所述第二进给床的同一平面内。
9.一种用于将多个软带部件卷绕成带卷的方法,这些软带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前边缘的第一导电软电极、具有第二前边缘的第二导电软电极和一个分隔物,该方法包括按下列顺序完成的步骤将该第一导电软电极定位在第一进给床上,该第一前边缘靠近一个第一半柄轴的第二边缘,第一半柄轴具有第一大体平的表面和第一弯曲驱动表面;将该分隔物大体上定位在第一导电软电极上,上述第一大体平的表面上和一个与上述第一进给床成一直线的第二进给床上;将第二导电软电极定位在上述第二进给床上的分隔物上,该第二前边缘靠近上述第一半柄轴的第二边缘;使一个具有第二大体平的表面和第二弯曲驱动表面的第二半柄轴对齐到上述第一半柄轴上的一个接合位置,使得上述第一和第二大体平的表面互相面对,由此将该分隔物设置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平的表面之间;将第一对成形辊定位在上述第一弯曲表面附近而在该第一弯曲表面和第一对成形辊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间隙,同时将第二对成形辊定位在上述第二弯曲表面附近而在该第二弯曲表面和第二对成形辊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间隙,上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成形辊用于使各电极围绕上述第一和第二弯曲表面成形;使上述第一和第二半柄轴转动,以开始围绕上述第一和第二半柄轴卷绕该分隔物;通过连接转动上述第一和第二半柄轴使该第一前边缘卡在该分隔物和第一弯曲表面之间和使该第二前边缘卡在该分隔物和第二弯曲表面之间;以及转动上述第一和第二半柄轴,直到该带卷完全形成。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上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成形辊的步骤包括将第一对成形辊定位在所述第一半柄轴的附近,使得所述第一对的第一轻辊与所述第一半柄轴近似地竖直对准,其中所述第一轻触辊与所述第一弯曲表面形成一个第一轻触辊间隙,而所述第一对的第一成形辊与所述第一弯曲表面形成一个第一成形辊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半柄轴和所述第一轻触辊的中心轴线的半中间;将第二对成形辊定位在所述第二半柄轴的附近,使得所述第二对的第二轻触辊与所述第二半柄轴近似地竖直对准,其中所述第二轻触辊与所述第二弯曲表面形成一个第二轻触辊间隙,而所述第二对的第二成形辊与所述第二弯曲表面形成一个第二成形辊间隙,位于所述第二半柄轴和所述第二轻触辊的中心轴线的半中间。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池还包括一个筒,该方法在最后转动步骤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从所述接合位置退出所述第二半柄轴;与该带卷沿纵向对准地安置一个筒;将该带卷从所述第一半柄轴移入该筒中;以及从其各自的偏置位置退出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成形辊。
全文摘要
一种电池芯卷绕设备,用于将多个由具有第一前边缘(87)的第一导电软电极(86)、具有第二前边缘(89)的第二导电软电极(88)与一个分隔物(90)卷绕在一个电化学电池中,该设备包括一个细长的第一进给床和一个沿纵向距第一进给床设置的细长的第二进给床。两个进给床之间形成一卷绕腔。一个有第一平表面和第一弯曲卷绕表面的第一半柄轴(58)转动式支承在卷绕腔中,基本上在第一和第二进给床之间的半中间;而一个有第二平表面和第二弯曲卷绕表面的第二半柄轴(64)转动式支承在卷绕腔中,使第二平表面面对第一平表面,而第一和第二平表面之间形成一缝隙。第一对成形辊(48,50)转动式支承和安置在卷绕腔中,靠近第一弯曲表面并与其形成一间隙;第二对成形辊(54,56)安置在卷绕腔中,靠近第二弯曲表面并与其形成一间隙。至少一个进给辊(32)转动式埋置在每个第一和第二进给床中,每个辊的转动轴线基本上垂直于进给床的纵向轴线,而一个压力辊(34)转动式安装成与每个进给辊对齐,压力辊转动轴线与进给辊转动轴线平行,每个压力辊对着其邻近的进给辊受到弹簧偏压。
文档编号H01M6/02GK1245590SQ97181686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2日
发明者T·科拉克 申请人:永备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