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61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特别指一种连接二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并与本绝缘本体及对接端子具有可靠固持的电连接器端子。
用于接收销形端子的连接器端子的设计可谓繁多,现在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构造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端子11具有不连续的前环部12,后环部13及二通臂14a、14b,在前环部12与后环部13之间形成有收容对接销形端子16的空间15。组装时,前环部12与后环部13固持绝缘本体(未图示)中,通过该端子11用二通臂14a、14b与销形端子16接触,销形端子16易向两侧晃动。由于如图1所示端子11与销形端子16接触易造成松动,因此便发展用圆筒形的端子与销形端子接触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图3所示为供二对接电源连接器销形端子插接的圆筒形端子,其包括腰部27、二相对的端部23,以及分别介于腰部27与两端部23之间并凹入内缩的接触部25。该端子21用金属片材卷曲成筒状,金属片材接合处则形成接缝29。请一并参阅图4,端子21装入绝缘本体28时,端子21仅靠其整体筒状的变形来与绝缘本体28固持。当绝缘本体28用来收容端子的收容孔31过大,端子21易从收容孔31中掉出。端子21若固持在其中,则腰部27会配合收容孔31的孔径而产生形变,端子腰部27向外变形量较多,会连带造成端子21的端部23及接触部25的直径d1、d2值变大,则使接触部25对销形端子26的固持力太小而使销形端子26容易脱落或接触不良。若绝缘本体28收容端子21的收容孔31过小,则端子21不易装入收容孔31之中,端子若固持在其中,则该子21必须配合该收容孔31的孔径产生形变,而端子21腰部27向内变形量较多,进而使端部23及接触部25的直径d1、d2值变小,则会使销形端子26难于插接或因为它的过大压力而使销形端子31受损,从而影响它使用的持久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它可以分别与二对接电连接器的销形端子固接,并稳定地固持在该端子的绝缘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上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电连接器端子收容在绝缘本体中以分别连接两对接电连接器的销形端子,它是用金属片材整体冲压成圆筒状,包括二相对端部、二相对接触部以及腰部,该端部导入对接电连接器的销形端子,而二接触部连接在端部与腰部之间并向内凹入,在可使该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中,该腰部进一步可剖设若干第二槽孔,它可以使腰部作适当变形以装设在绝缘本体中,并进一步使接触部与销形端子的接触不致于受到腰部变形的影响。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具有制造容易且对于对接销形端子固持稳定可靠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现有连接器端子与销形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合图并沿II-II线所得的剖示图。
图3为现有供两对接电源连接器的销形端子插接的电源连接器端子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源连接器端子与绝缘本体及销形端子组合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材料展开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绝缘本体、销形端子组合的剖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40略呈中空筒状,它由金属片材整体冲压制成,该端子40可收容在绝缘本体50相应收容空间以分别连接二对接电连接器的销形端子55,其包括二端部42、腰部46以及介于二端部42与腰部46之间内缩的二接触部44。
其中该二接触部42分别对称位于端子40的两侧,它可提供导引作用以便于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插入。该接触部44分别从端产42朝端子40的腰部46相向延伸而成。它从两端向中间部位均匀内缩,中间部位直径D2小于端部42的直径D1。在该接触部44圆筒面上进一步等距剖设有六条等大的第一槽孔45。这些第一槽孔45的形成可以使内缩的接触部44向内均匀弯曲并保持弹性,以达到固持销形端子的目的。此外,通过第一槽孔45的设置可使该接触部44确实且平均地与销形端子接触,以防止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局部受力过大导致摩擦腐蚀,进而导致端子使用寿命降低。
筒形的腰部46连接在二接触44间,以提供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55的收容空间。在腰部46略中部设有三个凸点49,其中凸点49在圆周上圆筒外一适当距离,这样的设置可使端子40与绝缘本体之间产生足够的保持力,使其不致于因为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的插接力作用而晃动甚至脱落。在腰部46圆筒中部沿径向剖设两个第二槽孔48,该第二槽孔48对称设置在凸点49中间部位,借助于此设置可以使端子40组装在绝缘本体,使腰部46更具有弹性而能在凸点49与绝缘本体50的固持力下,向内作适当变形。这种变形不会影响内缩接触部44及端部42直径D1、D2,从而不会影响对接销形端子55插入,进而造成端子40损坏,或造成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55局部受力过大而受损的现象发生。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另一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在于该端子40′之腰部46′没有设置第二槽孔48,因端子40′的长度较长,该设计尤其适用长度较大的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图未示)。由于端子40′的长度较长,腰部46′已具有相当的弹性,其自身已能有效的防止端子40′的腰部46′不均匀变形,并且它的内缩的变形量也不能影响端部42及接触部44的直径,因而腰部46′无需增加第二槽孔48,以简化该端子40′的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由金属片材整体冲压成筒状,收容在绝缘本体之中以连接二对接电连接器销形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有至少一端部,对称设置有端子侧缘以供销形端子导入;至少一接触部从端部相向延伸形成,并从两端向中间部位均匀内缩,而所述接触部进一步剖设有若干第一槽孔;一腰部连接在接触部间,在适当位置设有若干凸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端部对称分布在端子的两侧端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腰部上的凸点为在腰部圆周上每间隔120度而均匀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端子腰部设有若干条第二槽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二槽孔设置在凸点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筒状的电连接器端子,其包括:两相对端部,两相对接触部以及腰部,所述端部导入对接电连接器的销形端子,而二接触部连接在端部与腰部之间并向内凹入,在它的上面剖有第一槽孔,腰部连接在二接触部间,在腰部设有若干凸点,可使该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上,所述腰部进一步可剖设若干第二槽孔,它可以使腰部作适度变形以装设在绝缘本体中,并且进一步使接触部与销形端子的接触不致受到腰部变形的影响。
文档编号H01R13/02GK2390296SQ9922627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3日
发明者陈初梅, 黄荣国, 丁佳彬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