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61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可确保相互对接的两电连接器对接准确、牢固且不易松脱的电连接器组合。
两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组合对接要求必须准确、牢固,特别是在使用场合振动较大的环境中,对接后的电连接器组合极易受振动的影响而产生两对接连接器对接不牢或松脱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电讯传输讯号不稳定或终断的不良后果,因而,一般在振动较大环境使用的相对接连接器皆设置有卡扣结构,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现有相关资料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2213925、83207804、84201383及84206625号等。如

图1所示是现有第83207804号电连接器组合的卡扣结构,其中电连接器10的对接口101两端部分别设有“ㄩ”形抵止部12,相应的对接连接器14对接口141两端部也分别设有转动扣片16,且该二转动扣片16一端枢接在连接器14的对接口141两端的固定座17上,而另一端则为近棱形的膨胀端18。当连接器10与对接连接器14对接后,通过该转动扣片16的旋动,使其较大的膨胀端18扣入抵止部12的凹部121,从而使两对接的连接器不会发生沿对接方向的松脱。但是,因现有此种连接器组合的卡扣形态在每次对接时,转动扣片均需旋动来实现扣合的目的,而现有两连接器对接时皆会有相互对接的接合动作,因而目前消费者往往会误认已接合完成,而忘记再将两侧转动扣片扣合,因此造成该转动扣体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此外,请参阅前述第84201383及84206625号专利申请案为另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的卡扣装置,其在电连接器对接口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朝向对接方向延伸的弹性片体,而在对接连接器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卡扣部,当电连接器组合对接时将电连接器两端的弹性片体对应地插入对接连接器的卡扣部内,而一旦电连接器组合分离时必须按压弹性片体的一端,使另一端与对接连接器的卡扣部脱离卡扣而使两电连接器分离。因而,所述现有电连接器组合的卡扣装置在卡扣及脱扣时,均须通过按压的动作方可完成,虽可解决前述现有忘记扣合的动作,但操作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通过卡扣结构可在两电连接器相互对接接合的同时即卡合,从而实现组装便捷而对接牢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该卡扣结构具有导引作用,可在连接器对接时顺着对接方向引导两连接器的对接,提供卡扣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其主要特征在于该二电连接器间设有相互卡扣固定的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包括一端设有固接体而另一端设有球头的柱体,及一端设有可与前述球头卡合的弧状座槽的弹性臂。
另外,卡扣结构的柱体设在第一连接器的对接口两侧,而该弹性臂则是设第二连接器的对接口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柱体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两对接连接器对接准确、扣合牢固方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简要说明。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组合卡扣结构未对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取掉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盖,显示第一连接器卡扣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的立体组合图。
图4、图5、图6为图3取掉第一连接器底座显示卡扣结构的卡扣过程图。
图7为图3沿A-A线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包括均呈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器20、第二连接器22及卡扣结构4。其中第一连接器20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的端子(未图示)及使端子收容于其内的绝缘本体(未图示),绝缘本体外设有内遮蔽体24,内遮蔽体24的一侧面为对接口26,而另一侧面则为第一连接器20的底座28,其沿第一连接器20纵长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30。而第二连接器22也设有绝缘本体32(图中已取掉上部分),该绝缘本体32包括一中央板体33,该中央板体33的两侧壁也均收容有用于电性连接的端子(未图示)。绝缘本体32外设有外遮蔽体34,该外遮蔽体34的形状与内遮蔽体24的形状相对应且其尺寸略大于内遮蔽体24,且该外遮蔽体34对应地设有对接口36,以便于相互对接卡合。另外,电连接器组合设有卡扣结构4,该卡扣结构4包括有柱体40及两弹性臂38。柱体40的一端对应第一连接器20底座28两端的螺纹孔30而设有固接体44,该固接体44为一组外螺纹,而另一端则为圆球状的球头46,在柱体40的中部固接体44与球头46之间设置有螺帽48,该螺帽48用于将柱体40迫紧在第一连接器上,使柱体具有不能向球头46方向运动的效果。如图3所示,实际组装时,可在柱体40的固接体44的一端加上另一螺帽(未图示),使柱体40更具有稳固定位效果,因而,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可确保柱体40不会松动。弹性臂38为设置第二连接器22纵长方向两端的片状金属,该弹性臂38的一端为一弯折,该弯折由绝缘本体32的底部向对接口36方向延伸且通过绝缘本体32底部两端所设的凸体39抵顶在弯折的两侧而使该弹性臂38定位于第二连接器22内,而该弹性臂38向对接口36方向延伸的自由端为一座槽42,而该座槽42为对应柱体40球头46的形状而设置成其弧度大于四分的一球状的座槽。
再请参阅图3,柱体40一端的固接体44可对应地螺固于第一连接器20底座28两端的螺纹孔30内,且仅当底座28的两端抵止在柱体40的螺帽48侧面为止。当连接器组合对接时,第一连接器20的内遮蔽体24由第二连接器22的对接口36对应地插伸入第二连接器22的外遮蔽体34内以实现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22端子的电性接触。又请参阅图4,在电连接器组合对接的同时,螺固第一连接器20上的柱体40沿连接器组合的对接方向对应地向第二连接器22两端弹性臂38自由端的半球形座槽42内插伸。再如图5所示,由于座槽42的弧度略大于四分的一球头,因而当球头46向座槽42伸入的过程中球头46将弹性臂38略为向第二连接器22两端顶动。又请参阅图6及图7,当球头46完全插伸入座槽42内,则弹性臂38通过弹性而回复至原来的位置,因而,球头46固定于座槽42内。当连接器组合分离时,球头46略向两侧顶动座槽42而从座槽42内拔出。
权利要求1.一种具球状卡扣体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沿纵长方向延伸且设有导电端子及收容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在绝缘本体上设有对接口;且第二连接器也沿纵长方向延伸,并设有导电端子及收容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对应前述第一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对接口也设有对接口;其特征在于该具球状卡扣体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设有卡扣结构,并设于第一及第二连接器之间,该卡扣结构包括一端设有固接体而另一端设有具球头的柱体,及一端设有可与前述球头卡合的弧状座槽的弹性臂。
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卡扣结构的柱体设在第一连接器的对接口两侧,而该弹性臂则设在第二连接器的对接口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柱体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器绝缘本体底部设有至少两呈倾斜角度对应的凸体,而弹性臂具弧状座槽的相对一端为一弯折,通过弯折而可将弹性臂抵顶在所述凸体之间,使该弹性臂定位于第二连接器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弹性臂的另一端则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的末端所设的弧状座槽超过球头的四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卡扣结构柱体的固接体为设于柱体一端的外螺纹。
6.如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绝缘本体外均设有形状相对应之内遮蔽体及外遮蔽体,且对接时内遮蔽体可插入外遮蔽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球状卡扣结构的电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通过球状卡扣结构的扣合可确保电连接器组合对接准确、确实且两对接连接器不易松脱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球状卡扣结构为一端固设于电连接器的两端部,而另一端则为一球头的柱体,及端部相应于前述球头而设有弧状座槽的弹性臂,通过卡扣结构的两球头插入卡扣于弧状座槽内,在两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同时可实现卡合、不易松脱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631GK2376096SQ99226269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3日
发明者郭洲荣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