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8921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得诸如电路板的物体彼此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JP 2009-217943公开了包括上述类型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如图31所示,JP2009-217943的连接器组件包括固定到电路板的连接器和固定到配合电路板的配合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由壳体保持的多个端子。配合连接器包括配合壳体和由配合壳体保持的多个配合端子。当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当接触点被分别连接到配合接触点时,配合端子被部分地插入到连接器中。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使得物体彼此连接并且具有较小的轮廓。
[0004]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可沿上下方向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所述配合连接器包括多个配合端子,每一个配合端子都具有配合接触点。所述连接器在使用时被安装到一物体。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多个端子。所述端子至少部分地被所述壳体容纳。所述端子分别与所述配合端子相对应。所述端子被设置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每一个端子都具有第一部、第二部和联接部。所述第一部包括接触点和引导部。所述接触点被定位成在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部分开。当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配合时,在所述配合接触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定位在所述接触点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情况下,所述接触点与所述配合接触点接触。所述引导部被定位在所述接触点之上。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合连接器配合时,所述配合接触点在所述上下方向上被向下移动并且通过所述引导部被引导至所述接触点。当使用所述连接器时,所述第二部被固定至所述物体上。所述联接部联接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所述联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定位在与所述接触点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0005]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联接部的位置与所述接触点的位置不同。换句话说,所述联接部被设置成不与通过所述接触点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假象线重叠。所述配合端子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被容纳在定位于所述接触点的前部的空间中。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通过所述联接部的尺寸可保证所述空间的尺寸较大。换句话说,通过所述联接部的尺寸可以减小所述连接器的尺寸,同时可充分保证用于容纳所述配合端子的一部分的空间。
[0006]参考附图,通过研宄下文的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捅头的立体图。
[0008]图2是示出图1的插头的侧视图。
[0009]图3是示出图2的插头的沿线II1-1II的剖视图。
[0010]图4是示出包含在图1的插头中的插头端子的立体图。
[0011]图5是示出图4的插头端子的俯视图。
[0012]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的立体图。
[0013]图7是示出图6的插座的另一立体图。
[0014]图8是示出图6的插座的沿线VII1-VIII的剖面图。
[0015]图9是包含在图6的插座中的插座端子的立体图。
[0016]图10是示出图9的插座端子的另一立体图。
[0017]图11是示出图9的插座端子的俯视图。
[0018]图12是示出图4的插头端子与图9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19]图13是示出图4的插头端子与图9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另一立体图。
[0020]图14是示出图4的插头端子与图9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
[0021]图15是示出图4的插头端子与图9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
[0022]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插头的立体图。
[0023]图17是示出图16的插头的侧视图。
[0024]图18是示出图17的插头的沿线XVII1-XVIII的剖视图。
[0025]图19是示出包含在图16的插头中的插头端子的立体图。
[0026]图20是示出图19的插头端子的俯视图。
[0027]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插座的立体图。
[0028]图22是示出图21的插座的另一立体图。
[0029]图23是示出图21的插座的沿线XXV-XXV的剖视图。
[0030]图24是示出包含在图21的插座中的插座端子的立体图。
[0031]图25是示出图24的插座端子的另一立体图。
[0032]图26是示出图24的插座端子的俯视图。
[0033]图27是示出图19的插头端子与图24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34]图28是示出图19的插头端子与图24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另一立体图。
[0035]图29是示出图19的插头端子与图24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
[0036]图30是示出图19的插头端子与图24的插座端子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
[0037]图31是示出JP 2009-217943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0038]虽然本发明适用于多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附图中以示例的形式示出了并且在本文中将详细地描述。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附图和详细的说明不试图将本发明限定于公开的特定形式,但是相反地,试图覆盖落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的修改、等价物和替代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39](第一实施例)
[0040]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100 (配合连接器,参见图1)以及插座200 (连接器,参见图6和7)。插座200可沿Z方向(上下方向)与插头100配合。本实施例的插头100和插座200中的每一个都被安装在诸如电路板、柔性电路板(FPC)等的物体上(未示出)。
[0041]参考图1至3,插头100包括插头壳体(配合壳体)110和多个插头端子(配合端子)150。插头壳体110至少部分地容纳插头端子150。插头壳体110由绝缘体制成,并且每一个插头端子150都由导体制成。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头壳体110由树脂制成,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每一个插头端子150都由金属制成。
[0042]如图1-3所示,插头壳体110具有板状主体部120,该主体部120保持插头端子150和两个定位突出部130。定位突出部130在Y方向上(第一方向上)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20的相对端。每一个定位突出部130在Z方向上朝向负Z方向突出。
[0043]主体部120保持布置在两行中的插头端子150。每一行的插头端子150被设置在Y方向上。两行插头端子150被设置成多行插头端子150中的一行与另一行插头端子150相对于在X方向(第二方向)上经过主体部120的中心并且在Y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成线对称。
[0044]如图1所示,主体部120形成有多个间隔部122和多个定位孔124。每一个间隔部122被定位在在Y方向上彼此靠近的插头端子150之间。换句话说,间隔部122与插头端子150交替地定位在Y方向上。如图1所示,每一个插头端子150朝向负Z方向突出到间隔部122之外。换句话说,每一个插头端子150在Z方向上突出到间隔部122之外。定位孔124分别与插头端子150相对应。每一个定位孔124在X方向上定位成比相应的插头端子150靠内。每一个插头端子150至少部分地暴露在相应的定位孔124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插头端子150可被电连接在相应的定位孔124中。
[0045]如图4和5所示,每一个插头端子150具有被保持部160,该被保持部160具有大致C型的截面。每一个插头端子150包括被固定到电路板(未示出)的被固定部170。被保持部160被设置有配合接触点162。配合接触点162被定位在被保持部160的外表面上。在每一个插头端子150被插头壳体110保持的情况下,每一个配合接触点162面对与插头端子150相对应的定位孔124 (参见图3)。具体地,每一个配合接触点162在相应的定位孔124中是可接触的。如图5最好地示出,本实施例的插头端子150的配合接触点162在Y方向上被定位在与被固定部170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换句话说,被固定部170被设置成不与经过配合接触点162且在X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重叠。如图1所示,插头端子150被插头壳体110的主体部120保持,从而被固定部170在X方向上分别向外延伸。如从图1至3中可以理解的那样,当插头壳体110通过插入模制工艺(insert-mold)形成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头端子150被安装在插头壳体110中。
[0046]参考图6至8,插座200包括插座壳体(壳体)210和多个插座端子(端子)250。插座壳体210至少部分地容纳插座端子250。插座壳体210由绝缘体制成,并且每一个插座端子250由导体制成。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壳体210由树脂制成,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每一个插座端子250由金属制成。插座端子250分别与插头端子150相对应。
[0047]如图6-8所示,插座壳体210具有板状主体部220和两个定位凹部240。该主体部220保持插座端子2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