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538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间部4b通过在对铆钉5进行了铆接时的铆钉5的中央部分的扩径而被压缩。此外,密封部件4通过PPS (Poly 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形成。
[0033]此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铆钉5包括:被设置在负极侧的负极侧铆钉5a、和被设置在正极侧的正极侧铆钉5b。负极侧铆钉5a在被插入到Xl方向侧的密封部件4的孔部4d的状态下,上侧(Zl方向侧)的端部以及下侧(Z2方向侧)的端部均被铆接,从而形成了铆接部51。铆钉5a的端部在与盖部Ib的厚度方向(Z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大小比孔部4d大。由此,铆接部51被构成为在使负极侧集电端子3a的抵接部31a、导热板7、密封部件4和连接板8 (后述的负极侧连接板8a)互相靠紧的状态下一并拧紧。此外,与负极侧铆钉5a同样地,正极侧铆钉5b在被插入到X2方向侧的密封部件4的孔部4d的状态下,上侧的端部以及下侧的端部均被铆接,从而形成了铆接部51。铆钉5b的端部在与盖部Ib的厚度方向(Z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大小比孔部4d大。由此,铆接部51被构成为在使正极侧集电端子3b的抵接部31b、密封部件4和连接板8 (后述的正极侧连接板8b)互相靠紧的状态下一并拧紧。在铆接时铆钉5的Z方向的中央部分在外周侧发生扩径,对密封部件4的中间部4b进行压缩。负极侧铆钉5a以及正极侧铆钉5b被构成为Zl方向侧的端部露出到电池壳体I的外部。负极侧铆钉5a为本发明的“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的一例。铆钉5形成为在与盖部Ib的面相交叉的朝向(Z方向)上突出,从而能够使由电路基板6产生的热量从铆钉5效率良好地分散,因而优选。
[0034]电路基板6具有进行与对电池100的充放电的电压进行调整等的动作相关的控制,或者能将电池100的状态输出到外部的设备的功能。电路基板6被设置于壳体I的内部(导热板7的Z2方向侧的下表面7a)。另外,电路基板6的表面被实施覆膜处理以使不被注入到电池壳体I内部的电解液腐蚀。
[0035]此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导热板7以铝等金属作为材料,被形成为平板状。在俯视的状态下,导热板7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参照图3)。此外,导热板7被构成为Xl方向侧的端部延伸到负极集电端子3a的集电部32a的位置为止。此外,在导热板7的Xl方向侧的端部附近,形成有在Z方向上延伸的孔部7c。此外,负极集电端子3a的抵接部31a的上表面(Zl方向侧的面)的大致整个面被构成为与导热板7的下表面7a相接触(靠紧)。此外,导热板7被构成为X2方向侧的端部延伸到电池100的X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为止。此外,在导热板7的X2方向侧的端部附近的下表面7a安装有电路基板6。
[0036]此外,电路基板6与负极侧铆钉5a经由导热板7而被连接。此外,如图3所示,导热板7被构成为在俯视的状态下电路基板6不从导热板7伸出。此外,如图2所示,在导热板7的上表面7b配置有绝缘部件71。该绝缘部件71被夹在导热板7的上表面7b和盖部Ib的内表面(Z2方向侧的面)之间。换言之,导热板7隔着绝缘部件71而被配置在盖部Ib的内表面(inner surface)上。此外,绝缘部件71由聚酰亚胺等形成。另外,导热板7为本发明的“导热部”的一例。
[0037]连接板8被配置在密封部件4的上表面(Zl方向侧的面)上,具有将铆钉5与连接端子9电连接的功能。连接板8被形成为板状。此外,连接板8包括负极侧连接板8a与正极侧连接板Sb。此外,负极侧连接板8a(正极侧连接板Sb)包括用于插通铆钉5的孔部81a (81b)和用于插通连接端子9的孔部82a (82b)。
[0038]连接端子9在外周面被螺钉断开,并且被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此外,连接端子9包括负极侧连接端子9a和正极侧连接端子%。负极侧连接端子9a以及正极侧连接端子9b被构成为经由负极侧连接板8a以及正极侧连接板Sb的孔部82a以及82b而与密封部件4螺合。
[0039]此外,负极侧连接端子9a、负极侧铆钉5a以及负极侧连接板8a与负极集电端子3a同样,由铜构成。此外,正极侧连接端子%、正极侧铆钉5b以及正极侧连接板Sb与正极集电端子3b同样地,由铝构成。
[0040]在第I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0041]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构成为电路基板6被设置于壳体I的内部,电路基板6与负极侧铆钉5a通过导热板7而被连接。由此,能够使由电路基板6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板7而分散到在电池壳体I的外部露出的负极侧铆钉5a。其结果,热量经由导热板7被传导到负极侧铆钉5a,能够减少热量经由盖部Ib而传导到密封部件4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被压缩的密封部件4发生劣化。因此,能够抑制电池100的气密性降低。此外,在电路基板6被设置于壳体I的内部的情况下,能够使由电路基板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板7而传导到负极侧铆钉5a,使热量分散到电池壳体I的外部。
[0042]此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负极侧铆钉5a具有铆接部。由此,在通过铆钉5的铆接部51而密封部件4的中间部4b被压缩从而容易引起劣化的情况下,也能使由电路基板6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板7分散到铆钉5,能够减小热量向密封部件4的中间部4b的传导。详细而言,密封部件4的中间部4b由于铆钉5的中央部分的扩径而被压缩,因此在没有导热板7 (导热部)的情况下促进从盖部Ib传导的热量所引起的密封部件4的中间部4b的劣化。由此,使由电路基板6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板7分散到铆钉5所带来的本发明的效果相对地变大。
[0043]此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通过铆接部来固定导热板7。由此,能够通过负极侧铆钉5a的铆接部来维持使负极侧铆钉5a与导热板7靠紧的状态,因此能够使由电路基板6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板7而效率良好地分散到负极侧铆钉5a。
[0044]此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由铜来形成负极侧铆钉5a,通过导热板7来连接电路基板6和负极侧铆钉5a。由此,能够使由电路基板6产生的热量效率良好地分散到由导热率良好的铜形成的负极侧铆钉5a。
[0045]此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由金属来构成盖部Ib以及导热板7,在盖部Ib与导热板7之间设置绝缘部件71。由此,即使在由金属构成的导热板7与发电元件2连结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经由导热板7给盖部Ib通电的情况进行绝缘,并且能够抑制由电路基板6产生的热量被传导到密封部件4。
[0046](第2实施方式)
[0047]接下来,参照图1以及图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200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电池200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一例。
[0048]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设置有作为导热部的导热板7的第I实施方式不同而负极侧集电端子103a包括导热部的电池200进行说明。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049]如图4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200的集电端子103包括:与发电元件2 (参照图1)的X方向的一端(XI方向侧的端)电连接的负极侧集电端子103a ;和与X方向的另一端(X2方向侧的端)电连接的正极侧集电端子3b。
[0050]负极侧集电端子103a具有抵接部131a和集电部132a。此外,抵接部131a包括插通负极侧铆钉5a的孔部133a。抵接部131a被形成为盖部Ib侧(Zl方向侧)的面成为平坦面。另外,抵接部131a为本发明的“导热部”的一例。
[0051]在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抵接部131a被构成为X2方向侧的端部延伸到电池200的X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为止。此外,在抵接部131a的X2方向侧的端部附近的下表面(Z2方向侧的面),安装有电路基板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