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04356阅读:来源:国知局
该配线基板30。
[0032]另外,用于使闪光灯10发光的各种各样的电路要素被安装于配线基板30的主面31上以及背面32上。对于这样的电路要素中的一个来说,存在进行被提供给闪光灯10的电流的充电以及放电的供电部60 (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的供电部60具有被面安装于配线基板30上的多个(图中为3个)芯片电容器61。这些芯片电容器61互相并联连接,并储存被提供给闪光灯10的电流。
[0033]还有,供电部60也可以具有单一的芯片电容器61,但是,在供电部60具有多个芯片电容器61的情况下,因为能够抑制每一个芯片电容器的负载并且还能够减少芯片电容器自身的发热,所以特别是在大电流为必要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多个芯片电容器61。典型的芯片电容器61呈现在沿着配线基板30的安装面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观,在该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电极。作为这样的芯片电容器61,例如优选芯片陶瓷电容器。
[0034]在多个芯片电容器61中,至少I个芯片电容器61优选被面安装于配线基板30的背面32上。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芯片电容器16中,2个芯片电容器16被面安装于背面32上,剩下的I个芯片电容器61被面安装于主面31上。
[0035]还有,在配线基板30上,除了供电部60之外还安装有各种各样的电路要素。例如,如果参照图3的话则在配线基板30的主面31上安装有多个电阻元件72。
[0036]另外,配线基板30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配线基板30的圆形的孔33。孔33被形成于配线基板30上的与密封管12相对的部分,其直径充分大于密封管12的直径。由该孔33,能够避免配线基板30与密封管12 (特别是通过压碎而被密封的前端部)的接触。还有,也可以替代孔33而朝着背面32将凹部形成于配线基板30的主面31。
[0037]配线基板40具有主面41以及背面42,并以主面41与配线基板30的背面32相对的形式经由隔板76而被固定于配线基板30。在配线基板40上也安装有各种各样的电路要素。例如,如果参照图3的话则在配线基板40的背面42上安装有用于除去电源噪音的电解电容器56、介于电源侧的一次电路与闪光灯10侧的二次电路之间的变压器57。再有,在背面42上安装有用于闪光光源装置IA的与外部的电路的电连接的连接器58。
[0038]框体50如图2所示呈现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观。框体50具有散热板(顶板)51、底板52以及侧板53。它们全部是金属制。如图3以及图4所示,散热板51以及底板52在规定方向(箭头A)上排列配置,并且夹着配线基板30以及40而互相相对。散热板51与配线基板30的主面31相对配置,如上所述在散热板51经由隔板75而固定有配线基板30。底板52与配线基板40的背面42相对配置。在散热板51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即规定方向A)贯通散热板51的贯通孔51a,在该贯通孔51a插入有闪光灯10的密封容器11。然后,通过密封容器11的金属制的侧管部Ilc与同样是金属制的散热板51互相接触,从而它们被热性结合。
[0039]还有,并不限于密封容器11的金属制的侧管部Ilc与同样是金属制的散热板51互相直接接触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在两者之间夹着由金属或热传导性高的材料构成的中间构件而被热性结合。另外,闪光灯10的光透过窗Ilb的外面成为与散热板51的外面相同的面。如图4所示,规定方向A上的散热板51的厚度Tl被形成为比底板52的厚度T2厚。
[0040]侧板53沿着规定方向A进行延伸并将散热板51的周缘部和底板52的周缘部互相连接。从规定方向A看到的侧板53的形状为大致矩形状。在一个例子中,也可以以侧板53和底板52被一体地形成而构成有底容器并且散热板51嵌合并封闭该有底容器的开口部的形式形成散热板51。在此情况下,侧板53相对于散热板51例如通过螺丝紧固而被固定。另外,在侧板53的一部分,形成有用于从框体50使上述的连接器58露出的开口部53a。
[0041]图5是表示被安装于配线基板30以及40的电路结构的例子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该电路具有将电压施加于阳极14与阴极13之间的主电源部8、以及将用于控制发光时机的触发电压施加于触发电极15的触发电源部9。
[0042]主电源部8具有用于将电压施加于阳极14与阴极13之间的主放电电源81。在主电源部8的正侧端子,连接有电阻82的一端。主放电电源81的负侧端子被连接于设定为接地电位的基准电位线83,并且被连接于闪光灯10的阴极13。在电阻82的另一端与基准电位线83之间连接有作为用于瞬间地将大容量的电流提供给闪光灯10的主电容器的供电部60。供电部60如图3所说明的那样具有被互相并联连接的多个(在图3中为3个)芯片电容器61。还有,如上所述,供电部60也可以由单一的芯片电容器61构成。电阻82的另一端以及供电部60的正侧端子经由整流元件而被连接于阳极14。
[0043]在触发电源部9,设置有使触发电压发生的触发电源91。触发电源91的正侧端子经由电阻92以及触发电容器(辅助电容器)93而被连接于变压器57的一次(初级)侧线圈57a的一端。触发电源91的负侧端子被连接于设定为接地电位的基准电位线94,并且被连接于变压器57的一次(初级)侧线圈57a的另一端。在电阻92与触发电容器93之间的节点与基准电位线94之间,连接有由从输入端子95输入的触发信号进行开关的工作的晶闸管(thyristor)96。
[0044]变压器57的二次(次级)侧线圈57b的一端被连接于电容器43a?43c的各一端侧电极。电容器43a的另一端侧电极被连接于阳极14,电容器43b的另一端侧电极被连接于触发电极15,电容器43c的另一端侧电极被连接于火花电极16。另外,阳极14和触发电极15经由电阻44a而互相连接,触发电极15和火花电极16经由电阻44b以及44c而互相连接。还有,变压器57的二次(次级)侧线圈57b的另一端被连接于基准电位线83以及阴极13,另外,电阻44b与电阻44c之间的节点也被连接于基准电位线83以及阴极13。
[0045]对具备以上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闪光光源装置IA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由主放电电源81,将规定的电压施加于阳极14和阴极13并且供电部60被充电。另一方面,在触发电源部9,如果触发信号从端子95被输入的话则晶闸管96成为接通(ON)状态,并且触发电容器93的储存电荷被输出。由此,将100?300V的脉冲电压施加于变压器57的一次(初级)侧线圈57a。该脉冲电压在变压器57中被放大,从二次(次级)侧线圈57b输出5?7kV的脉冲电压。该脉冲电压被施加于阳极14、触发电极15以及火花电极16。
[0046]在闪光灯10中,首先,由火花电极16来发生预备放电,接着发生阴极13或者阳极14与触发电极15之间的预备放电,由此形成预备放电路。其后立即沿着预备放电路发生阴极13与阳极14之间的主放电并产生电弧发光。如果发生阴极13与阳极14之间的放电的话则供电部60的储存电荷与由主电源81得到的电流一起被输出。
[0047]对由本实施方式的闪光光源装置IA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现有的闪光光源装置中,作为用于相对于闪光灯瞬时地提供大电流的电容器,一般使用薄膜电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