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蚀端子的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930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带防蚀端子的电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带防蚀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在机动车的线束等的领域中,以轻量化等为目的而使用了铝电线。已知当将铝电线与端子导通连接时,在铝电线的芯线和端子由异种的金属形成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两者的接触部分介有水分时,两金属作为离子而溶入水分中,由于电化学的反应而发生卑金属的腐蚀进展的电蚀。在此,端子是对铜基材进行冲压加工的结构,因此当如上述那样电线使用铝电线时,在铜与铝之间,铝电线的电蚀成为问题。
[0003]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带端子的电线中,利用由树脂模制等构成的防蚀剂对电线连接部进行封固,由此防止电蚀。然而,该防蚀处理方法覆盖电线连接部的整体,因此电线连接部增大一圈。因此,防蚀剂为了避免与收容该端子的壳体的干扰,而有时在壳体上设置避让构造。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7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通常对构成端子的铜基材的表面实施镀敷处理。然而,在端子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对表面由镀敷处理覆盖的铜基材进行冲裁而成为铜在基材的端部露出的状态,因此与表面由镀敷处理覆盖的部分相比,铜在基材的端部露出的部分容易发生电蚀。即,在优先考虑电蚀的发生容易度而采取铝电线的电蚀对策的情况下,首先利用防蚀剂将铜在基材的端部露出的部分进行封固的情况至关重要。
[0009]本发明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不减少由防蚀剂覆盖的范围,而实现带防蚀端子的电线的小型化。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本发明的带防蚀端子的电线的特征在于,具备:包覆电线,利用绝缘包覆将芯线覆盖;及防蚀端子,是对由与芯线异种的金属构成的基材进行冲裁并实施了弯曲加工而成的端子,盖防蚀端子具有与包覆电线的末端连接的电线连接部,并利用防蚀剂将在构成该电线连接部的基材的端部露出的金属覆盖而成,电线连接部中的基材的端部在电线连接部的上表面处以将包覆电线的末端卷入的方式向内设置一对,通过由这一对基材的端部包围而形成积存部,防蚀剂积存于积存部,且配设在电线连接部的上表面中的比最大宽度区域窄的区域。
[0012]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电线连接部的上表面的比最大宽度区域窄的区域配设防蚀剂,因此不会发生利用防蚀剂封固之后的防蚀端子超过电线连接部的上表面的最大宽度而大型化的情况。而且,通过在积存部积存防蚀剂而利用防蚀剂将在基材的端部露出的金属封固,因此能够防止在露出的金属与包覆电线的芯线之间发生电蚀的情况。这样,能够防止电线连接部的电蚀,而且减少利用防蚀剂覆盖的范围,能够实现带防蚀端子的电线的小型化。
[0013]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优选以下的结构。
[0014]可以是,电线连接部具备与芯线压接的线筒和与包覆压接的绝缘筒,积存部具有包含线筒的前端部而形成的前侧积存部和包含线筒的后端部而形成的后侧积存部。
[0015]为了对线筒进行压接,通过将构成线筒的一对筒片向内侧卷入而铆紧来进行压接。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在线筒的前后两侧设置积存部,因此容易成形积存部。
[0016]可以是,在线筒的后端部形成有朝向后方而呈上升斜度的钟形口,后侧积存部从在钟形口的后端露出的基材的端部向后方延伸。
[0017]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形成在线筒的后端的钟形口能够形成后侧积存部。
[0018]可以是,包覆电线是具备铝或铝合金制的芯线的电线,防蚀端子由铜或铜合金制的基材构成。
[0019]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在电线与铜或铜合金制的基材之间容易发生的电蚀。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由防蚀剂覆盖的范围而实现端子整体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带防蚀端子的铝电线的俯视图。
[0023]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0024]图3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0025]图4是表示对带防蚀端子的铝电线实施了防蚀处理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6]图5是图4的C-C线剖视图。
[0027]图6是图4的D-D线剖视图。
[0028]图7是以往的带防蚀端子的铝电线的剖视图,是与图6对应的剖视图。
[0029]图8是防蚀端子的从侧方观察的局部剖切剖视图。
[0030]图9是防蚀端子的展开图。
[0031]图10是表示防蚀剂向绝缘筒的底面的防蚀剂浸入槽滴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2]图11是图10的E-E线剖视图。
[0033]图12是图10所示的防蚀端子的侧视图。
[0034]图13是表示将铝电线的末端载放于防蚀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5]图14是带防蚀端子的铝电线的侧视图。
[0036]图15是图14的F-F线剖视图,是在与图11相同的位置处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实施方式>
[0038]参照图1至图15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蚀端子10具备呈方筒形状的端子连接部20 ;在该端子连接部20的后方形成的电线连接部30。如图1所示,电线连接部30压接于铝电线40的末端,如图4所示,通过向电线连接部30涂敷防蚀剂50,构成带防蚀端子的铝电线60。防蚀剂50在从防蚀端子10的上方以原液状态滴下或散布之后,通过进行预定时间UV照射而固化。
[0039]防蚀端子10通过对由铜合金构成的基材实施冲裁弯曲加工等而形成。如图8所示,端子连接部20成形为呈方筒状的箱状,在该端子连接部20的内部形成有弹性接触片21。该弹性接触片21呈从端子连接部20的底壁的前缘向后方延伸的方式,能够弹性变形。当呈凸片状的阳端子(未图示)与防蚀端子10嵌合时,阳端子被夹持在弹性接触片21与端子连接部20的顶壁之间,阳端子与防蚀端子10能够导通地连接。
[0040]电线连接部30具备与铝电线40的芯线41连接的线筒31和与铝电线40的包覆42连接的绝缘筒32而构成。而且,电线连接部30具有与端子连接部20共用的底壁38。芯线41是将多根由铝构成的金属线材捻合的结构。而且,包覆42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在铝电线40的末端通过将包覆42剥皮而使芯线41露出,在该芯线41上压接而能够导通地连接线筒31,在包覆42上压接绝缘筒32。
[0041]线筒31具有从与端子连接部20共用的底壁38的两侧缘立起的一对线筒片31A,将这些线筒片31A向内卷入并向芯线41的内部啮入而压接于芯线41。另一方面,绝缘筒32具有从与端子连接部20共用的底壁38的两侧缘立起的一对绝缘筒片32A,通过这些绝缘筒片32A沿着包覆42的外周面而压接于包覆42。如图1所示,压接后的绝缘筒片32A的前端彼此以相互不重合的形态具有预定的间隙的状态配设。
[0042]在线筒31的前后两侧形成有一对积存部33、34。其中位于前侧的积存部为前侧积存部33,位于后侧的积存部为后侧积存部34。如图14所示,在线筒31的前端部未形成钟形口,在线筒31的后端部进行压接时形成钟形口 37,该钟形口 37形成为随着从线筒31的后端部朝向后方而呈上升斜度的锥状。而且,线筒31和绝缘筒32在侧视观察下无缝地连续形成,在该连续的部分形成有后侧积存部3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后侧积存部34从在钟形口 37的后端露出的基材的端部原封不动地向后方延伸出。
[0043]如图2所示,前侧积存部33形成为通过左右一对线筒片31A的前端部31B和芯线41的上部41A围成的上表面开口的凹形状。各线筒片31A以卷入芯线41的方式配设,各线筒片31A的前端部31B都在芯线41的上部41A向内配设,该基端部31C都在芯线41的两侧部41B沿上下方向延伸配设。而且,各线筒片31A的前端部31B沿左右方向相向,都设为相对于芯线41的上部41A大致正交的配置。
[0044]因此,当防蚀剂50向前侧积存部33滴下时,如图5所示,防蚀剂50的大部分积存于前侧积存部33,从该前侧积存部33溢出的防蚀剂50也留于前端部31B,不会流出至基端部31C。S卩,涂敷于线筒31的防蚀剂50配设在线筒31的上表面中的比最大宽度区域Wl窄的区域R1,因此线筒31不会由于防蚀剂50而大型化。
[0045]如图3所示,后侧积存部34形成为通过左右一对绝缘筒片32A的前端部32B和包覆42的上部42A而围成的上表面开口的凹形状。各绝缘筒片32A以卷入包覆42的方式配设,各绝缘筒片32A的前端部32B都在包覆42的上部42A向内配设,其基端部32C都在包覆42的两侧部42B沿上下方向延伸配设。而且,各绝缘筒片32A的前端部32B在左右方向上相向,都形成为相对于包覆42的上部42A而大致正交的配置。
[0046]因此,当防蚀剂50向后侧积存部34滴下时,如图6所示,防蚀剂50的大部分积存于后侧积存部34,从该后侧积存部34溢出的防蚀剂50也留于前端部32B,不会流出至基端部32C。S卩,涂敷于绝缘筒32的防蚀剂50配设在绝缘筒32的上表面中的比最大宽度区域W2窄的区域R2,因此绝缘筒32不会由于防蚀剂50而大型化。
[0047]在此,与图7所示的以往的防蚀端子110相比,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防蚀端子10的效果。在以往的防蚀端子110中,在电线连接部130未设置积存防蚀剂150的积存部。SP,筒片131的前端部132在包覆42的两侧部42B朝向上方配设。因此,向包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