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调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7261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调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在蓄电池组壳体内产生的冷凝水向外部排出的蓄电池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公知有如下技术:在车载用蓄电池的冷却装置中,为了将在冷却蓄电池之际由冷却单元产生的结露水(冷凝水)向蓄电池壳体外部排出,设置有具有插塞构件的开闭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1-1987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对于以往的车载用蓄电池的冷却装置而言,在冷却单元设置有开闭机构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插塞构件等用于开闭的部件,因此布局空间就增大。
[0008]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布局空间增大就能够将冷凝水向蓄电池组壳体外部排出的蓄电池调温装置。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蓄电池调温装置具有:蓄电池模块;温度检测部件,其用于检测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温度;蓄电池调温部件,其用于调整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温度;蓄电池组壳体,其用于收纳所述蓄电池模块和所述蓄电池调温部件。
[0011]在该蓄电池调温装置中,所述蓄电池组壳体具有通气部,该通气部允许气体从该蓄电池组壳体内部向外部通过。
[0012]所述蓄电池调温部件构成为,具有:冷却用换热器,其用于冷却所通过的空气;冷凝水储存部,其用于储存由所述冷却用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送风部件,其用于对所述冷却用换热器和所述冷凝水储存部的附近的空气进行吹送并使空气在所述蓄电池组壳体内循环。
[0013]此外,在利用所述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蓄电池模块的温度比预先确定好的规定温度高的情况下,所述蓄电池调温部件利用所述冷却用换热器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同时驱动所述送风部件来实施蓄电池模块的冷却。而且,在实施的该蓄电池模块的冷却结束之后的规定时刻,无论利用所述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蓄电池模块的温度如何,所述蓄电池调温部件只驱动所述送风部件。
[0014]发明的效果
[0015]因此,蓄电池组壳体具有通气部,并且在实施的蓄电池模块的冷却结束之后的规定的时刻,无论利用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蓄电池模块的温度如何,利用蓄电池调温部件只驱动送风部件。
[0016]S卩、在蓄电池调温装置中,通过实施蓄电池冷却(蓄电池模块的冷却)而在冷却用换热器中产生冷凝水,该冷凝水在实施了蓄电池冷却之后被储存在冷凝水储存部中,根据与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差来进行蒸发。
[0017]在作为规定的时刻的该冷凝水的蒸发中,因为不利用冷却用换热器进行冷却而只驱动送风部件,所以蓄电池组壳体内成为强制对流状态,在冷却用换热器和冷凝水储存部附近局部产生的水蒸气(空气)将向蓄电池组壳体内扩散。因此,蓄电池组壳体内的水蒸气分压从冷却用换热器和冷凝水储存部附近到通气部的梯度变缓,通气部附近的水蒸气分压变得比在不驱动送风部件的情况下的通气部附近的水蒸气分压大。
[0018]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将变为水蒸气的冷凝水从通气部向蓄电池组壳体外部的排出。
[0019]其结果,未追加附加的驱动部件等就能够将冷凝水向蓄电池组壳体外部排出而不使布局空间增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搭载有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电动汽车的概略侧视图。
[0021]图2是表示搭载有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电动汽车的概略仰视图。
[0022]图3是表示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整体立体图。
[0023]图4是表示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拆除了蓄电池组壳体上盖的立体图。
[0024]图5是表示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内部结构和调温风的流动的拆除了蓄电池组壳体上盖的俯视图。
[0025]图6是表示调温单元周围的调温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7是表示调温单元周围的调温结构和调温风的流动的图5的A部放大图。
[0027]图8是简略地表示调温单元的主要结构的剖视图,是图7的I1-1I线的剖视图。
[0028]图9是表示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是表示通风管道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9]图10是表示将图9的蓄电池组BP的主要结构组装起来而得到的立体图,是表示通气部和吹出口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0030]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的剖视图,是图10的II1-1II线的剖视图。
[0031]图12是表示车辆充电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的处理流程的动作流程。
[0032 ]图13是表示车辆起动时/再起动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的处理流程的动作流程。
[0033]图14是表示车辆起动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以及车辆再起动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的各个控制的动作的时序图。
[0034]图15是表示蓄电池冷却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以及蓄电池加热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的各个处理流程的动作流程。
[0035]图16是表示蓄电池冷却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以及蓄电池加热时的冷凝水排出控制的各个控制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基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1,对用于实现本发明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0037]实施例1
[0038]首先,说明结构。
[0039]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结构分为“蓄电池组BP的车载结构”、“蓄电池组BP的整体详细结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详细结构”以及“控制系统结构”进行说明。
[0040](蓄电池组BP的车载结构)
[0041]图1和图2是表示搭载有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电动汽车。以下,基于图1和图2,说明蓄电池组BP的车载结构。
[0042]如图1所示,所述蓄电池组BP配置于地板100的下部、即地板下方的轴距中央部位置。地板100自与划分马达室101和车厢102的前围板104连接的连接位置设置到车辆后端位置,形成为抑制了自车辆前方到车辆后方的地板表面凹凸的平板形状。在车厢102内具有仪表盘105、中控台储物盒106、空调单元107以及乘客座椅108。此外,在车辆前方的马达室101配置有用于压缩空调单元107所使用的制冷剂的空调压缩机103。
[0043]如图2所示,所述蓄电池组BP八点支承于作为车身强度构件的车身梁部。车身梁部构成为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纵梁109、109、将一对纵梁109、109在车宽方向上相连结的多个横梁110、110,...。蓄电池组BP的两侧利用一对第I纵梁支承点S1、S1、一对第I横梁支承点C1、C1以及一对第2纵梁支承点S2、S2进行六点支承。蓄电池组BP的后侧利用一对第2横梁支承点C2、C2进行两点支承。
[0044]如图1所示,所述蓄电池组BP(强电蓄电池)借助沿着前围板10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的充放电线束111与配置于马达室101的强电模块112(DC/DC转换器+充电器+12V蓄电池)相连接。此外,在车辆起动中,来自所述蓄电池组BP(强电蓄电池)的电力借助DC/DC转换器供给到12V蓄电池中。在该马达室101内除强电模块112以外,还具有变换器113和马达驱动单元114(行驶用马达+减速齿轮+差动齿轮)。马达驱动单元114的行驶用马达是交流马达,通过从蓄电池组BP(蓄电池组BP内部的蓄电池堆2)输出的直流电力被变换器113转换成交流电力并供给来进行驱动。此外,在车辆前侧位置设置有具有充电端口盖的充电端口115,充电端口 115利用充电电线束117与强电模块112相连接。充电端口 115构成为能够与连接在作为车外的电源的充电站118(外部电源)的充电枪119(充电连接器)连接和断开,通过将充电枪119连接于充电端口 115,使得后述的蓄电池组BP内部的蓄电池堆2和充电站118电连接,从而使蓄电池堆2能够利用从充电站118输出(供给)的电力进行充电(快速充电或者普通充电)。此外,充电枪119的充电端口 115的连接/断开能够通过车辆的使用者在充电端口 115插拔充电枪119来进行。
[0045]所述蓄电池组BP借助图外的CAN线缆等双向通信线与集中控制器120相连接,并且与具有被配置在仪表盘105内的空调单元107的车载空调系统相连接。即、在进行蓄电池放电控制(动力运转控制)、蓄电池充电控制(快速充电控制.普通充电控制.再生控制)等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由冷风和热风组成的调温风对蓄电池组BP的内部温度(蓄电池温度)进行管理控制。
[0046](蓄电池组BP的整体详细结构)
[0047]图3和图4表示采用了实施例1的蓄电池调温装置的蓄电池组BP的详细结构。以下,基于图3和图4,说明蓄电池组BP的整体详细结构。
[0048]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组BP具有蓄电池组壳体1、蓄电池堆2、调温单元3、工作切断开关4(强电切断开关:以下称为“SD开关”。)、接线盒5、锂离子.蓄电池.控制器6 (以下称为“LB控制器”。)。
[0049]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蓄电池组壳体I由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和蓄电池组上盖12这两个部件构成。而且,通过沿着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和蓄电池组上盖12的外周缘夹装连续的环状的密封构件,并利用螺栓紧固将这两个部件固定,从而成为能够阻止水自外部进入的水密构造。
[0050]如图4所示,所述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为相对于车身梁部支承固定的框架构件。该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具有用于搭载蓄电池堆2、其他的电池组结构要素3、4、5、6的方形凹部空间。在该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的框架前端缘安装有制冷剂管连接端子13、充放电连接端子14、强电连接端子15(车厢内空调用)以及弱电连接端子16。
[0051]如图3所示,所述蓄电池组上盖12为将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以水密状态覆盖的罩构件。该蓄电池组上盖12具有与搭载于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的各电池组结构要素2、3、4、5、6中的、特别是蓄电池堆2的凹凸高度形状对应的凹凸台阶面形状的罩表面。
[0052]此外,如图3所示,蓄电池组上盖12具有用于将蓄电池组壳体I内的空气(包含冷凝水的水蒸气。)向蓄电池组壳体I外部排出的两个通气部17。通气部17优选构成为在允许气体从蓄电池组壳体I内部向外部通过的同时,防止液体从蓄电池组壳体I外部向内部通过。例如,考虑使用科阿代克斯(注册商标)等在允许气体通过的同时阻止液体通过的原材料(膜)来构成通气部17。
[0053]如图4所示,所述蓄电池堆2(=蓄电池模块群)搭载于蓄电池组下部框架11,由第I蓄电池堆21、第2蓄电池堆22以及第3蓄电池堆23这三部分蓄电池堆构成。各蓄电池堆21、22、23以二次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蓄电池模块(=蓄电池单元)作为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