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路板以及端接至电路板的信号导体的差分对的电气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72627阅读:来源:国知局
234可W包括连结部分254。连结部分254配置为改变底表面238的高 度。更具体的,底表面238配置为在第一高度处与通信电缆204(图4)相接,且配置为在不同 的第二高度处与电路板202(图4)相接。
[0044] 图7是电气组件200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示出了互连通信电缆204和电路板202的 接地端接部件206。通信电缆204包括具有配置为与接地端接部件206相接的外表面272的电 缆护套270。还示出了,接地端接部件206的壁开口 250与电缆护套270的相对应的接取开口 276对准。
[0045] 电触头220包括信号触头220AJ20BW及接地触头220C。信号触头220AJ20B配置 为分别机械和电气地联接至通信电缆204的电线端接端部266、268。接地触头220C配置为机 械和电气地联接至接地端接部件206的相对应的指234。
[0046] 图8示出了电气组件200的侧视图。虽然下文描述了将通信电缆204机械和电气地 联接至板表面216,但该描述可W类似的应用至通信电缆204和板表面218。如图所示,电路 板202包括从板表面216延伸深度化进入电路板202的电缆凹部(recess)260。电缆凹部260 可W从板表面216延伸至电路板202的接地面262。电缆凹部用作一个通信电缆204的座 (nest),且因此电缆凹部260的尺寸和形状基本上对应于通信电缆204的尺寸和形状。例如, 电缆凹部260的深度化可W配置为使得电线端接端部266(图7)和电线端接端部268基本上 与板表面216平齐,或者更具体的,与电触头220(图7)平齐。
[0047] 图8还包括安装至通信电缆204的接地端接部件206的主面板232的放大视图。接地 端接部件206配置为电联接至通信电缆204的屏蔽层280。如图所示,接取开口 276可W从电 缆护套270的外表面272延伸至屏蔽层280。接取开口 276可W将相对应的屏蔽层280暴露至 通信电缆204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取开口276的长度La基本上等于或大于长度Lp。主 面板232可W设置为邻近通信电缆204,从而底表面238沿主面板232与电缆护套270的外表 面272相接,和/或覆盖接取开口 276。在一些情况下,主面板232可W朝屏蔽层280延伸一定 深度进入接取开口 276。
[004引对于包括接取开口 276的实施例,当主面板232与通信电缆204相接时,主面板232 的壁开口 250可W设置为与相对应的接取开口 276对准。焊膏(未示出)可W沉积在接取开口 276和壁开口 250中和/或沉积在其附近处。可W施加热量至电气组件200W烙化和/或固化 焊膏。在加热步骤之后,焊料将主面板232机械和电气地联接至不同的通信电缆204的屏蔽 层 280。
[0049]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W使用不同的导电粘合材料。例如,导电粘合材料可W是粘合 剂、环氧树脂、泡沫、胶带、或诸如此类。导电粘合材料可W将或可W不将主面板232粘附至 屏蔽层280。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胶带或其它粘合材料可W直接沿底表面238沉积。底表面 238可W随后被压靠(一个或多个)屏蔽层280。压缩粘合材料的动作可W活化粘合材料W变 硬或固化。对于运些实施例,可W使用或不使用壁开口。
[0050] 图9示出了包括电路板302、通信电缆304W及将通信电缆304接地至电路板302的 接地端接部件306的电气组件300。接地端接部件306类似于接地端接部件206 (图4),且包括 主面板308和从主面板308突出的指310。指310机械和电气地联接至电路板302的接地触头 312。例如,指310可W焊接至接地触头312。虽然没有示出,主面板308包括与通信电缆304的 接取开口对准的壁开口,如上文关于电气组件200(图4)所述。焊接材料314已沉积在壁开口 和接取开口内,并回流W将主面板308机械和电气地联接至通信电缆304的屏蔽层(未示 出)。运样,导电通路通过接地端接部件306存在于接地触头312和通信电缆304的屏蔽层之 间。
[0051 ]图10是在最终装配之前的步骤中的电气组件340的孤立的透视图。电气组件340包 括电路板342、通信电缆344、W及内插在通信电缆344之间的接地端接部件346。电路板342 可W与电路板142(图3)或本文描述的其它电路板类似或相同,且通信电缆344可W与通信 电缆160(图3)或本文描述的其它通信电缆类似或相同。例如,电路板342具有端接边缘348 和配合边缘350。电路板342还具有第一板表面356和第二板表面358。如图所示,板表面356 具有设置为接近端接边缘348的电触头360W及设置为接近配合边缘350的电触头362。虽然 没有示出,板表面358也可W包括接近端接边缘348和配合边缘350的电触头。
[0052]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接地端接部件346配置为将两个通信电缆344联接至电路 板342的相应的相反侧。更具体的,每个接地端接部件346配置为将第一通信电缆344A联接 至板表面356,并将第二通信电缆344B联接至板表面358。
[0053] 还示出了,电路板342可W包括沿端接边缘348的电缆凹部364。电缆凹部364的尺 寸和形状可W按照类似于电缆凹部260(图8)的方式设定。每个通信电缆344可W包括具有 接取开口 368的电缆护套366,接取开口 368通过电缆护套366形成并暴露通信电缆344的相 对应的屏蔽层370。接地端接部件346联接至电路板342并且设置在相邻的通信电缆%4之 间。每个接地端接部件346配置为机械和电气地联接至两个通信电缆344的屏蔽层370。
[0054] 图11是其中一个接地端接部件346的侧视图,在该接地端接部件346处于其被联接 至电路板342(图10)和相对应的通信电缆344(图10)的工作位置之前。在一些实施例中,接 地端接部件346是单一连续的材料的片。例如,接地端接部件346可W是通过金属片冲压和 成型W具有本文描述的特征。在其它实施例中,接地端接部件346可W被模制。如图所示,接 地端接部件346具有在接地端接部件346定型之前限定接地端接部件346的二维轮廓的外边 缘372。
[0055] 接地端接部件346包括在相反方向上突出的第一主面板374和第二主面板376, W 及在共同方向上突出且基本上彼此平行的第一指378和第二指380。第一主面板374和第二 主面板376可W具有凸片状的形状(例如矩形形状)。可选的,第一主面板374和第二主面板 376包括完全通过接地端接部件346的厚度延伸的壁开口 375、337。接地端接部件346还可W 包括具有壁开口 393的第=主面板392。主面板392可W为接地端接部件346提供附加的结构 完整性,且还可W有助于将接地端接部件346相对于电路板342定位。
[0056] 如图11所示,第一主面板374从直接联接至指378的连结部分382突出,且第二主面 板376从直接联接至指380的连结部分384突出。第一主面板374、第二面板376配置为分别在 连结部分382、384处弯曲,从而第一主面板374、第二面板376可W与电缆护套366(图10)相 接,并跨越相对应的接取开口 368 (图10)延伸。
[0057] 接地端接部件346具有在指378、380之间延伸的板接收槽386。板接收槽386包括板 部分388和凹陷部分390。板部分388具有宽度W2,宽度W2的尺寸设定为接收电路板342的最大 厚度T2(在图12中示出)。另一方面,凹陷部分390具有宽度W3,宽度化的尺寸设定为接收限定 在接地面396、398之间的电路板342的厚度T3(在图12中示出)。
[005引图12是电气组件340的侧视图,示出了联接至电路板342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