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型板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7794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c型板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增强组装部件机械强度,减少零件组装后的信号干扰和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的C型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USB连接器接口实行防呆设计,插头只能进行单面插入,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人为的误操作而导致信号无法正常连接而损坏连接器或PCB板。现在,新发布的USB 3.0Type-C (即USB 3.0 C型)行业规范,从新定义了一款新型的USB连接器,取消防呆接口设计,新版接口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高1Gbps)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最高100W)。Type-C双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双排针脚,正反面均可方便、顺畅插入进行信号传输,同时设计内、外屏蔽两种干扰接地回路,使产品从结构上降低了屏蔽干扰,使得数据传输和信号交换更为快速;而且,与它配套使用的USB数据线也必须更细和更轻便。
[0003]公告号CN2041307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其在位于连接器最前端,用以与其他连接器对接的插槽前缘缘口外的周侧,增加绝缘本体的厚度以形成凸肋,据此强化了连接器整体结构以提升耐拔插性能,且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嵌合的定位柱是中心位置偏移设置,因此在凸肋突出的高度等同于遮蔽壳体的厚度的情况下,依然能维持凸肋完整性而可与遮蔽壳体做紧密结合,因此可维持设于插槽两侧多个导电短租的稳定性,以确保传输讯号稳定,然而,此类连接器结构采用传统的制作装配工艺,工序较为复杂,不易于安装定位,生产效率较为低下,且产品不良率较高,其凸肋设计,仅仅是对绝缘本体开口处进行结构强化,绝缘本体本身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仍然较弱,且各部件间连接稳定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C型板端连接器,该连接器简化了产品零部件的装配工艺,定位安装简单方便,组装快捷,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安装过程中的不良率,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提高了产品各部件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以及产品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C型板端连接器,包括主体模组和外壳,所述主体模组由顺序连接的短针注塑件、中板注塑件和长针注塑件构成的注塑件单元、套设在注塑件单元上的胶芯以及套设在注塑件单元上且与胶芯相连接的屏蔽罩组成,该注塑件单元用于信号传输以及数据线材焊接,该胶芯用于固定注塑件单元各组合部件以及与中板注塑件构成内屏蔽结构,该屏蔽罩用于固定注塑件单元各组合部件以及与中板注塑件构成外屏蔽结构,该主体模组通过屏蔽罩、胶芯相配合与外壳固定连接。
[0007]所述短针注塑件包括第一注塑部以及嵌设在该第一注塑部中的若干单体短针,该第一注塑部两边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定位插块,该定位插块用于注塑件单元与胶芯间的安装定位,在第一注塑部上还设有至少二第一卡块,该第一卡块亦用于注塑件单元与胶芯间的安装定位,套设于注塑件单元上的胶芯对应各定位插块的设置位置内设有内凹部,各该定位插块分别卡接在对应的内凹部中,该胶芯对应各第一卡块设置位置内设有第一沟槽,各该第一沟槽中形成有第一倒扣,各该第一^^块分别经对应第一沟槽滑入并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倒扣上,各该单体短针前端向中板注塑件连接面折弯呈Z字型。
[0008]所述中板注塑件由第二注塑部以及嵌设在第二注塑部中的中板体组成,该第二注塑部上下表面凹设有型槽,各该型槽用于与短针注塑件、长针注塑件相连接,该第二注塑部两边向后延伸形成延伸部,于该二延伸部之间形成避空区域,该避空区域用于减少部件间的干涉,各该延伸部分别向外突起,于第二注塑部前端部形成阶梯结构,该中板体后端两边设有接线端,该接线端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Z字形结构,在中板体前端两边向外突出形成卡接部。
[0009]所述长针注塑件包括第三注塑部以及嵌设在第三注塑部中的若干单体长针,该第三注塑部下表面亦设有至少二第二卡块,该第二卡块用于注塑件单元与胶芯间的安装定位,套设于注塑件单元上的胶芯对应各第二卡块设置位置亦内设有第二沟槽,且于各该第二沟槽中形成有第二倒扣,各第二卡块分别经对应第二沟槽滑入并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倒扣上,各该单体长针前端向中板注塑件连接面折弯呈Z字型。
[0010]所述胶芯前后贯穿于中心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套设注塑单元,在该胶芯前端的上下表面下凹形成至少二第一倒扣槽,与胶芯相连接的屏蔽罩对应各第一倒扣槽分别形成有第一下倒扣,各第一下倒扣在屏蔽罩与胶芯连接时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倒扣槽中。
[0011]所述屏蔽罩为一前后贯通的环套结构,该屏蔽罩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相对下压折弯的贴合部,该贴合部用于辅助固定组成注塑单元的各组件,该屏蔽罩与胶芯的连接端上下面还设有至少二触片,各该触片向外倾斜突起。
[0012]所述主体模组之胶芯后端两边朝向短针注塑件的方向设有插装部,该插装部与胶芯相互垂直,该胶芯后端其中一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二第二倒扣槽,与主体模组相连接的外壳为一前后贯通的环套结构,该外壳后端向后延伸形成延长段,在该延长段上对应二倒扣槽处分别设有第二下倒扣,各该第二下倒扣卡接在对应的第二倒扣槽中,该延长段的两边朝向短针注塑件分别垂直设有安装部。
[0013]所述外壳之各安装部的延长段上分别向外突起设有外扣部,该延长段后端向后延伸形成包裹部,该包裹部用于折弯包裹并保护连接器后端。
[0014]所述主体模组之胶芯后端设有插装部,该胶芯后端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凸台,该凸台上形成有至少一凸卡部,与主体模组相连接的外壳为一前后贯通的环套结构,该外壳后端之上下表面相对向外折弯延伸形成延长段,各该延长段上对应各凸卡部分别形成卡孔,各卡孔卡接在对应的凸卡部上,各该延长段向后延伸形成安装部。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短针注塑件、中板注塑件、长针注塑件、胶芯和屏蔽罩组合构成主体模组,采用组合式组装,简化了产品零部件的装配工艺,定位安装简单方便,组装快捷,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安装过程中的不良率,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各部件间设置相互卡接结构,用来防止零部件组装后退出,提高了产品各部件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加之,中板注塑件之第二注塑部的延伸部的加高设计,通过增强中板注塑件,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强度和刚度,使短针注塑件和长针注塑件安装在中板注塑件后更加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短针注塑件的结构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中板注塑件的结构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长针注塑件的结构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胶芯的结构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1的外壳与主体模组处分离状态的结构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2的外壳与主体模组处分离状态的结构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3的外壳与主体模组处分离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具体实施例1:
[0027]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C型板端连接器,包括主体模组I和外壳20。
[0028]如图1、6_9所示,主体模组I由顺序连接的短针注塑件111、中板注塑件112和长针注塑件113构成的注塑件单元11、套设在注塑件单元11上的胶芯12以及套设在注塑件单元11上且与胶芯12相连接的屏蔽罩13组成,该注塑件单元11用于信号传输以及数据线材焊接,该胶芯12用于固定注塑件单元11各组合部件以及与中板注塑件112构成内屏蔽结构,该屏蔽罩13用于固定注塑件单元11各组合部件以及与中板注塑件112构成外屏蔽结构,该主体模组I通过屏蔽罩13、胶芯12相配合与外壳20固定连接。
[0029]如图1-2、5所示,短针注塑件111包括第一注塑部Illa以及嵌设在该第一注塑部Illa中的若干单体短针111b,该第一注塑部Illa与若干单体短针Illb为一体注塑成型,构成一安装组件,该第一注塑部Illa两边分别向外突出形成定位插块111c,该定位插块Illc用于注塑件单元11与胶芯12间的安装定位,在第一注塑部Illa上还设有至少二第一^^块llld,该第一^^块Illd亦用于注塑件单元11与胶芯12间的安装定位,套设于注塑件单元11上的胶芯12对应各定位插块Illc的设置位置内设有内凹部121,各该定位插块Illc分别卡接在对应的内凹部121中,该胶芯12对应各第一卡块Illd设置位置内设有第一沟槽122,各该第一沟槽122中形成有第一倒扣123,各该第一卡块Illd分别经对应第一沟槽122滑入并卡接在对应的第一倒扣123上,各该单体短针Illb前端向中板注塑件112连接面折弯呈Z字型,其中,此处各延伸部112d的向外突起高度约1.5mm,对延伸部112d加高,用来增加胶芯12的强度和刚度,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延伸部112d增加高度需适当,若加高尺寸过大,会使装入短针注塑件111后,第一卡块Illd无法与胶芯12内的第一倒扣123卡合锁固,呈悬空搭接状态;若加高尺寸过小,则短针注塑件111装入胶芯12后,短针注塑件111与胶芯12的连接面不能完全贴合,有间隙,容易影响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0030]如图1、3、5所示,中板注塑件112由第二注塑部112a以及嵌设在第二注塑部112a中的中板体112b组成,该第二注塑部112a与中板体112b为一体注塑成型,亦构成一安装组件,该第二注塑部112a上下表面凹设有型槽112c,各该型槽112c用于与短针注塑件111、长针注塑件113相连接,该第二注塑部112a两边向后延伸形成延伸部112d,于该二延伸部112d之间形成避空区域112e,该避空区域112e用于减少部件间的干涉,各该延伸部112d分别向外突起,于第二注塑部112a前端部形成阶梯结构,该中板体112b后端两边设有接线端,该接线端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Z字形结构,在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