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

文档序号:728625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形成转动装置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


图1所示的现有的电动机10或风扇,主要包括一定子20、一转子30。此外,所述现有的电动机10风扇还具有一电路板50、一底座60以及一扇叶结构70。其中,所述定子20的形成方式是将一特殊形状的硅钢片22置于一模具中然后灌胶以形成绕线管(bobbin)25,再于所述绕线管25的柱状部份缠绕数圈漆包线。所述现有的风扇10或电动机的缺点是硅钢片22的立体结构复杂、所述定子20的形成方式不甚简单,并且在灌胶时会因高温而破坏所述硅钢片22的表面而使硅钢片22容易生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
本发明的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是一成放射状的薄片,具有一下中心开口部分以及n个(n≥4,n为偶数)下延伸部份,其下中心开口部分具有一下开口,并且所述下延伸部份沿所述下中心开口部分的径向延伸而出,所述第二部分是一成放射状的薄片,具有一上中心开口部分以及n个(n≥4,n为偶数)上延伸部份,其上中心部份具有一上开口,并且所述上延伸部份沿所述上中心部份的径向延伸而出;使所述下中心开口与所述上中心开口相互对准;将第2m-1或第2m(m为自然数)下延伸部份全部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弯折;若所述第2m-1下延伸部份被弯折,弯折第2m上延伸部份并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2m-1下延伸部份,若所述第2m下延伸部份被弯折,弯折第2m-1上延伸部份并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2m下延伸部份,以形成一柱状部份;形成绝缘物于所述柱状部份上;在所述柱状部份上缠绕披覆有绝缘物的导线以形成一线圈;及将未缠绕导线的下延伸部份及未缠绕导线的上延伸部份部朝向所述柱状部份弯折而将所述线圈包夹;借助一转轴、至少一个轴承使一转子与所述定子耦合。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可简化硅钢片的结构和定子的形成方式,因而工艺简单,可大幅度地降低制作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
图1是现有的风扇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的转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a)-(d)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形成定子的各个步骤的示意图;图4(a)-(c)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发明在此揭示一种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所得的绕线管及硅钢片是为一整体结构。请参阅图2及图3(a),本发明的转动装置100包括一定子200以及一转子300。其中所述定子200包括一第一部分210及一第二部分220,所述第一部分210是一成放射状的薄片,具有一下中心开口部分230a以及n个(n≥4,n为偶数)下延伸部份250a。所述下中心开口部分230a具有一下开口260a,并且所述下延伸部份250a在此实施例中成一长条状并沿所述下中心开口部分230的径向延伸而出。类似地,所述第二部分220也为一成放射状的薄片,且具有一上中心部份230b以及n个(n≥4,n为偶数)上延伸部份250b,且所述上中心部份230b也具有一上开口260b。例如所述第一部分210或所述第二部分220可为一十字型(n=4)、六芒星型(n=6)或是一八芒星型(n=8)。所述第一部分210及所述第二部分220的材质为硅钢片,并且所述第一部分210及所述第二部分220可为金属冲压而成的钣金件。
请参阅图3(b)及图3(c),为形成一绕线管结构500,所述第一部分210或所述第二部分220必须分别交错地形成数个延伸部份及形成一如图3(c)所示的柱状部份500,然后在所述柱状部份500的上缠绕披覆有绝缘物的导线(例如漆包线)以形成线圈。更详细地说,在所述第一部分210,是先将所述下开口260a与所述上开口260b相互对准,然后于下延伸部份250a与所述下中心开口部分230a邻接处将奇数或偶数的下延伸部份250a全部朝向所述第二部分220弯折,例如将第1、3、5…下延伸部份250a朝向所述第二部分220弯折,亦即在所述第一部分210中,是将第2m-1或第2m(m为自然数)下延伸部份250a全部朝向所述第二部分220弯折。以便弯折后所述第1、3、5…下延伸部份250a垂直于所述第2、4、6…下延伸部份250a。当第2m-1下延伸部份250a弯折时,第2m下延伸部份250a将保持水平;或者是,当第2m下延伸部份250a弯折时,第2m-1下延伸部份250a将保持水平。
仍请参阅图3(b),类似地,为使第一部分210及第二部分220的弯折部份可形成交错邻接,当第2m-1下延伸部份250a被弯折时,于上延伸部份250b与所述上中心部份230b邻接处弯折第2m上延伸部份250a,也即所述第二部分220是将偶数上延伸部份250b全部朝向所述第一部分210弯折,并使其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210的奇数下延伸部份250a;或者,当第2m下延伸部份250a被弯折时,弯折第2m-1上延伸部份250a,以便将奇数上延伸部份250b全部朝向所述第一部分210弯折,并使其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210的偶数下延伸部份250a。例如将第2、4、6…上延伸部份250b朝向所述第二部分220弯折,并使其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210的第1、3、5…下延伸部份250a。如此即可形成如所图3(c)示的柱状部份500,并且在所述柱状部份500中,所述第一部分210及所述第二部分220的分别弯折的部份相邻。
请参阅图3(d),当柱状部份500完成后形成绝缘物(未显示)于所述柱状部份500上,例如以绝缘胶布缠绕于所述柱状部份500,然后在所述柱状部份500上缠绕披覆有绝缘物的导线600(例如漆包线)以形成一线圈。最后,将未缠绕导线600的下延伸部份250a及未缠绕导线600的上延伸部份250b全部朝向所述柱状部份500弯折而将所述线圈包夹于其中,如此即可形成一如图2所示的定子200。
请回到图2,在所述定子200形成后,可通过上开口260b或是下开口260a将至少一个(图标为两个)轴承700置入所述柱状部份500中,这样,借助一贯穿所述轴承700的转轴800,所述定子700可耦合于一转子300而形成本发明的转动装置100,例如一电动机。当所述转子300附设有一扇叶结构(未显示)时,所述转动装置100即可作为一风扇。此外,本发明还包括电路板及底座,由于它们均非本发明的特征故不予以详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是以4个延伸部份为实施例说明的,因此所述第一部分210及所述第二部分220是成一十字型,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延伸部份的数目(n)为6时,如图4(a)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10(或所述第二部分)是成一6芒星型,并且相邻延伸部份250间的夹角为60度;当延伸部份的数目为8时,如图4(b)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10a(或所述第二部分)是成一八芒星型,并且相邻延伸部份250间的夹角为45度。并且可以了解的是当n越大,所形成的柱状部份的剖面将会更趋近于圆形。
或者如图4(c)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10(或第二部分)的延伸部份250的剖面是为圆弧状,这样,当第一部分210a(或第二部分)的延伸部份弯折后所形成的柱状物的剖面亦会趋近于圆形。此外,所述第一部分210(或第二部分)的部份的延伸部份250与所述中心部份230之间可选择性地形成一较窄的连接部290,用于适应柱状部份绕线后直径的变大。
本发明的第一部分210或第二部分220也可通过切割及冲压而成为图5所示的钣金件。所述第一部分210及所述第二部分220是为完全相同,以图中上方的第二部分220为例,具有一柱状部份500以及侧壁部份550,所述柱状部份500具有一开口260。其中所述柱状部份500可穿入一自粘线圈600中,并且将所述第一部分210及第二部分220以上下配置及其一水平旋转一角度的方式使侧壁部份550将自粘线圈600包夹于其中而形成一定子结构200。所述自粘线圈600的表面亦披覆有绝缘物质。所述定子结构200形成的后,也如图2所示通过开口260将至少一个轴承700置入所述柱状部份500中,这样,借助一贯穿所述轴承700的转轴800,所述定子700可耦合于一转子300而形成本发明的转动装置100,例如一电动机。当所述转子300附设有一扇叶结构(未显示)时,所述转动装置100即可作为一风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等效替换,例如改变延伸部份的数目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是一成放射状的薄片,具有一下中心开口部分以及n个(n≥4,n为偶数)下延伸部份,其下中心开口部分具有一下开口,并且所述下延伸部份沿所述下中心开口部分的径向延伸而出,所述第二部分是一成放射状的薄片,具有一上中心开口部分以及n个(n≥4,n为偶数)上延伸部份,其上中心部份具有一上开口,并且所述上延伸部份沿所述上中心部份的径向延伸而出;使所述下中心开口与所述上中心开口相互对准;将第2m-1或第2m(m为自然数)下延伸部份全部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弯折;若所述第2m-1下延伸部份被弯折,弯折第2m上延伸部份并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2m-1下延伸部份,若所述第2m下延伸部份被弯折,弯折第2m-1上延伸部份并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2m下延伸部份,以形成一柱状部份;形成绝缘物于所述柱状部份上;在所述柱状部份上缠绕披覆有绝缘物的导线以形成一线圈;及将未缠绕导线的下延伸部份及未缠绕导线的上延伸部份部朝向所述柱状部份弯折而将所述线圈包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借助一转轴及至少一个轴承耦合于一转子而成一转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延伸部份成一长条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伸部份成一长条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是通过所述下中心开口或所述上中心开口置于所述柱状部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附设有一扇叶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材质为硅钢片(silicon stee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物是一绝缘胶布。
9.一种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完全相同,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均具有一柱状部份以及一侧壁部份,所述柱状部份具有一开口;将所述柱状部份穿入一自粘线圈中;及将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以上下配置及其一水平旋转一角度的方式使所述侧壁部份将所述自粘线圈包夹于其中而形成一定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借助一转轴及至少一个轴承耦合于一转子而成一转动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以薄片同时形成转动装置的绕线管及硅钢片的方法包括:提供一放射状薄片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它们有一中心开口及n个(n≥4且n为偶数)延伸部分;使下、上开口对准;将下、上延伸部分分别间隔地向第二、第一部分弯折并使其邻接第一部分弯折的延伸部分,以形成柱状部分;以绝缘胶布缠绕柱状部分后缠绕覆有绝缘物的导线以形成线圈;将未弯折的延伸部分向柱状部分弯折而将线圈包夹。借助转轴、轴承使转子与定子耦合成转动装置。
文档编号H02K15/08GK1371156SQ0110478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1日
发明者林国正, 游守德, 黄跃龙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