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042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机定子线圈端部的防晕保护层。
背景技术
在高压电机槽内的定子线圈的低电阻防晕层末端至线圈绝缘内的铜芯导杆的终端之间有高电压差,使低阻段末端处的电场集中,即电位陡变,从而产生电晕。目前国内高压电机(额定电压6.3kV~27kV)定子线圈普遍采用的防电晕材料、防电晕结构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定子线圈直线部位表面电阻率不稳定、端部防电晕层在交流高压试验时经常产生放电、闪络等现象;另一方面,电机定子安装后,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电晕电压(起晕电压)低,易造成防晕层沿面的击穿,有闪络、爬电、冒烟、烧伤等现象,影响电机的正常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定子线圈直线部位表面电阻率不稳定、端部防晕层在交流高压试验时易产生放电、闪络等现象;另一方面,电机定子安装后,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电晕电压(起晕电压)低,易造成防晕层沿面的击穿、爬电、冒烟、烧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电晕保护层,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包含低阻防晕带层1、中阻防晕带层2和高阻防晕带层7,它还包含有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附加绝缘带层6和防晕漆层8,低阻防晕带层1包绕在定子线圈低阻端A段上,中阻防晕带层2包绕在定子线圈中阻段B段上,中阻防晕带层2的左端与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搭接,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包绕在定子线圈中高阻段C段上,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的左端与中阻防晕带层2的右端部搭接,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包绕在定子线圈高阻段D段上,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的左端与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的右端部搭接,高阻防晕带层段5包绕在定子线圈高阻段E段上,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的左端与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的右端部搭接,在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中阻防晕带层2、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外表面包绕附加绝缘带层6,在附加绝缘带层6的外表面包绕一层高阻防晕带层7,高阻防晕带层7的左端与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搭接,在高阻防晕带层7的整个外表面层上涂刷防晕漆层8。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包绕低阻防晕带层1、中阻防晕带层2、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和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使电机定子线圈直线表面电阻值稳定,达到部标优等品性能指标(1)单只线圈端部起晕电压≥3.0UN(国标标准GB/T7894-2001≥1.5UN,德国Siemens≥2.0UN+1.0kV)。该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2)单只线圈端部在空气中闪络电压≥6.5UN(法国ALSTOM公司要求≥5.5UN),最高闪络电压达到180kV以上,该指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3)单只线圈在工频交流4.0UN电压下,通过持续1分钟工频交流耐电压试验(JB/T6204-2002要求2.75UN+6.5kV,持续1分钟);(4)电机定子绕组(整机)起晕电压≥1.20UN(国标GB/T-2001要求≥1.0UN,)。本实用新型使防晕层处电场均匀,能防止电晕的产生,同时保证定子线圈绕组的耐压,使电机安全高效运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D、E段的长度按照电机的额定电压(UN)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由低阻防晕带层1、中阻防晕带层2、高阻防晕带层7、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附加绝缘带层6和防晕漆层8组成,低阻防晕带层1包绕在定子线圈低阻端A段上,中阻防晕带层2包绕在定子线圈中阻段B段上,中阻防晕带层2的左端与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搭接,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包绕在定子线圈中高阻段C段上,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的左端与中阻防晕带层2的右端部搭接,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包绕在定子线圈高阻段D段上,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的左端与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的右端部搭接,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包绕在定子线圈高阻段E段上,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的左端与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的右端部搭接,在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中阻防晕带层2、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外表面半叠绕2~3层附加绝缘带层6,在附加绝缘带层6的外表面半叠绕或2/3叠绕一层高阻防晕带层7,高阻防晕带层7的左端与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搭接,在高阻防晕带层7的整个外表面层上涂刷两遍防晕漆层8。
低阻防晕带层1采用哈尔滨电机厂工业公司(防晕材料厂)生产的HL-1低阻带,规格0.08±0.02×25mm,表面电阻率500Ω~20000Ω。
中阻防晕带层2采用HL-X系列高阻防晕带HL-2,(HEC51604)规格0.18±0.03×25mm,表面电阻率5MΩ~50MΩ。
中高阻防晕带层3选用哈尔滨电机厂工业公司(防晕材料厂)生产的HL-X系列高阻防晕带HL-3,规格0.18±0.03×25mm,表面电阻率50MΩ~1000MΩ。
高阻防晕带层4采用HL-X系列高阻防晕带HL-4,规格0.18±0.03×25mm,表面电阻率500MΩ~50000MΩ。
高阻防晕带层5采用HL-X系列高阻防晕带HL-5,规格0.18±0.03×25mm,表面电阻率2000MΩ~100000MΩ。
附加绝缘带层6采用F级环氧玻璃粉云母绝缘带。
高阻防晕带层7采用HL-X系列高阻防晕带HL-5,规格0.18±0.03×25mm,表面电阻率10000MΩ~500000MΩ。
高阻值防晕漆采用哈尔滨电机厂工业公司(防晕材料厂)生产的室温固化高阻防晕漆,型号为HVL-3、4、5,表面电阻率50MΩ~500000MΩ。
适用于电机定子绕组主绝缘为多胶热模压系统和少胶真空压力浸渍主绝缘系统(VPI)。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的端部防晕层保护层单边厚度为2.50~3.3mm。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相邻两防晕层的搭接段为20mm。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的附加绝缘带层6的右端比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右端部长10~20mm,附加绝缘带层6的左端比中阻防晕带层2的左端部长10~20mm。
具体实施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的包绕采用半迭绕或2/3叠绕。
权利要求1.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它包含低阻防晕带层(1)、中阻防晕带层(2)和高阻防晕带层(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和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附加绝缘带层(6)和防晕漆层(8),低阻防晕带层(1)包绕在定子线圈低阻端A段上,中阻防晕带层(2)包绕在定子线圈中阻段B段上,中阻防晕带层(2)的左端与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搭接,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包绕在定子线圈中高阻段C段上,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的左端与中阻防晕带层(2)的右端部搭接,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包绕在定子线圈高阻段D段上,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的的左端与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的右端部搭接,高阻防晕带层段(5)包绕在定子线圈高阻段E段上,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的左端与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的右端部搭接,在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中阻防晕带层(2)、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外表面包绕附加绝缘带层(6),在附加绝缘带层(6)的外表面包绕一层高阻防晕带层(7),高阻防晕带层(7)的左端与低阻防晕带层(1)的右端搭接,在高阻防晕带层(7)的整个外表面层上涂刷防晕漆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端部防晕层保护层单边厚度为2.50~3.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防晕带层的搭接段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其特征在于附加绝缘带层(6)的右端比高阻防晕带层段(5)的右端部长10~20mm,附加绝缘带层(6)的左端比中阻防晕带层(2)的左端部长1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包绕采用半迭绕或2/3叠绕。
专利摘要在高压电机定子线圈上设置的防晕保护层,它涉及定子线圈端部的防晕保护层,它解决了定子线圈直线部位表面电阻率不稳定、端部防晕层易产生放电、闪络的问题。低阻防晕带层(1)、中阻防晕带层(2)、中高阻防晕带层段(3)、上高阻防晕带层段(4)、下高阻防晕带层段(5)分别包绕在定子线圈的低、中高阻段上,并分别与相邻的一端搭接,在定子端部的外表面包绕附加绝缘带层(6),在附加绝缘带层(6)的外表面包绕一层高阻防晕带层(7),高阻防晕带层(7)与低阻防晕带层(1)搭接,在整个防晕层的外表面层上涂刷防晕漆层(8)。本实用新型使防晕层处电场均匀,能防止电晕的产生,同时保证定子线圈的耐压,使电机安全高效运行。
文档编号H02K3/32GK2886901SQ20062002172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1日
发明者王翠苓 申请人:王翠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