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666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枝术领塽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
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 一般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1,是包含一环状的转子座11、一轴向套盖于该转子座11的轮毂12,及一沿该转子座11及该轮毂12的轴 线插固于该轮毂12的转轴13,该转子座1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径向突出的 硅钢环面部lll,及分别位于该硅钢环面部111上下两侧的上本体环面部112 及下本体环面部113,该轮毂12具有一顶壁121,以及一自该顶壁121周缘 向下延伸至该硅钢环面部111的周壁122。于该转子装置1的装设过程中,是将该轮毂12由上往下压迫,并使该 轮毂12的周壁122紧配于该转子座11的硅钢环面部111上,借由使该周壁 122与该硅钢环面部111间相互紧配而使该轮毂12能紧密地结合。然而,当该转子装置1高速旋转时,易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而在不同部位 上产生不等量的形变应力,并使所述部位产生程度不一的弹性变形,在长期 的高速运转或是多次超速运转下,所述部位将会发生材质弹性疲劳的情况而 造成无法恢复的塑性变形,因此,当一般转子装置1运作一段时间后,该轮 毂12的周壁122就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逐渐由该周壁122的端缘开始产生 外扩变形,使该轮毂12的周壁122与该转子座11间的间隙加大,并且无法 紧配于该转子座11的硅钢环面部111上,并且因为该轮毂12变形的缘故, 造成该转子装置1整体的质量分布明显不均匀,使得该转子装置1在高速旋 转时,由于转动不平衡所产生的震动会更加剧烈,而造成该转子装置l的结 构震动松脱,并使该轮毂12与该转子座11彼此轴向脱离,导致在高速旋转 时该转子装置1断裂的危险情况发生。对于做为马达动力来源的该转子装置1而言,上述情况会造成机器运作 时的危险,因此, 一般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1其结构强度实有待更进--步 地加强,以延长该转子装置1的寿命及马达的整体耐用性,并提高机器运作 时的安全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高的外转式马达的转
子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包含一环状的转 子座、 一轴向盖设于该转子座上的轮毂,及一沿该转子座及该轮毂的轴线插 固于该轮毂的转轴,该转子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径向突出的硅钢环面部, 及分别位于该硅钢环面部上下两侧的上本体环面部及下本体环面部,该轮毂 具有一顶壁,以及一自该顶壁周缘向下延设的周壁。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轮毂的周壁包括一连设于该顶壁周缘,并紧 配固定于该转子座的硅钢环面部的大口径环壁部、 一紧配固定于该转子座的 下本体环面部的小口径环壁部,及一连接该大口径环壁部与该小口径环壁部 的挡垣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是借由连接于该大口径环壁部的该挡垣部及该 小口径环壁部,而能够有效地分散该大口径环壁部在该转子座高速旋转时所 承受的应力而不致外扩变形,并提高该轮毂与该转子座间的结合强度,因此 能增强该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而更能确保其运作使用上 的耐用性及安全性。


图l是一剖视图,说明一般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的态样。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的态样。图3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该轮毂的小口径环壁部的态样。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轮毂的周壁尚未受到辊轧成型前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进行详细 说明。如图2、 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2,包含一环状的 转子座21、 一轴向盖设于该转子座21上的轮毂22,及一沿该转子座21及该 轮毂22的共同轴线220延伸并插固于该轮毂22的转轴23。该转子座2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径向突出的硅钢环面部211,及分别位 于该硅钢环面部211上下两侧的上本体环面部212及下本体环面部213,该 上、下本体环面部212、 213的外口径相同,并小于该硅钢环面部211的外口 径,因此,该转子座21的外周面是呈现由上往下依序形成凹环面一凸环面一 凹环面的变化态样。该轮毂22具有一概呈平缓截头圆锥状的顶壁221,以及一自该顶壁221 周缘向下延设的周壁222,该周壁222包括一大口径环壁部223、 一小口径环 壁部225,及一连接该大口径环壁部223与该小口径环壁部225的挡垣部224。 该大口径环壁部223是连设于该顶壁221周缘,并紧配固定于该转子座21 的硅钢环面部211而遮覆该转子座21的上本体环面部212及该硅钢环面部 211,该小口径环壁部225是紧配固定于该转子座21的下本体环面部213。 该挡垣部224是由该大口径环壁部223往该转子座21的下本体环面部213 径向弯折地延设,并抵靠于该转子座21的硅钢环面部211下方。请配合参阅图4,于装设本实用新型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2时,是先 将该轮毂22轴向迫紧地盖设于该转子座21上,此时,该轮毂22的周壁222 是突出于该硅钢环面部211的下端缘,接着,再将该周壁222突出于该硅钢 环面部211的部位往该下本体环面部213辊轧,以形成往该转子座21径向弯 折且恰抵于该转子座21的硅钢环面部211下方的该挡垣部224,接着,再将 由该挡垣部224突伸的周壁222端缘辊轧形成紧配固定于该转子座21的下本 体环面部213的小口径环壁部225。借此,能使该轮毂22的该大口径环壁部 223,在该转子座21高速旋转时能将所承受的应力分散于该挡垣部224及该 小口径环壁部225,而能有效地避免该大口径环壁部223外扩变形导致该轮 毂22与该转子座21松脱的情况,并且,更借由使该轮毂22的小口径环壁部 225迫紧贴靠于该下本体环面部213上,因此而可以更提高该轮毂22与该转 子座21间的结合强度。再者,借由使该轮毂22的挡垣部224抵靠于该凸出 的硅钢环面部211下方,而能使该转子座21与该轮毂22于轴向上能更紧密 地结合,更能避免由于该转子装置2旋转时产生轴向震动而使该轮毂22与该 转子座21间产生轴向分离,并造成该轮毂22直接脱离该转子座21的危险情 况发生。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2,借由连接于该大口径环 壁部223的该挡垣部224及该小口径环壁部225,而能够有效地分散该大口 径环壁部223在该转子座21高速旋转时所承受的应力而不致外扩变形,并同 时提高该轮毂22与该转子座21间纵向及轴向上结合的强度,因此能增强该 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2整体的结构强度,而更能确保其在运作使用上的耐 用性及安全性,因此确实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目的与特性。
权利要求1.一种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包含一环状的转子座、一轴向盖设于所述转子座上的轮毂,及一沿所述转子座及所述轮毂的轴线插固于所述轮毂的转轴,所述转子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径向突出的硅钢环面部,及分别位于所述硅钢环面部上下两侧的上本体环面部及下本体环面部,所述轮毂具有一顶壁,以及一自所述顶壁周缘向下延设的周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周壁包括一连设于所述顶壁周缘,并紧配固定于所述转子座的所述硅钢环面部的大口径环壁部、一紧配固定于转子座的下本体环面部的小口径环壁部,及一连接所述大口径环壁部与所述小口径环壁部的挡垣部,所述大口径环壁部是遮覆所述转子座的上本体环面部及所述硅钢环面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的挡垣部是由所述大口径环壁部往所述转子座的下本体环面部径向弯折地延设。
专利摘要一种外转式马达的转子装置,包含一转子座、一盖设于该转子座上的轮毂,及一插固于该轮毂的转轴。该转子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径向凸出的硅钢环面部及分别位于该硅钢环面部上下两侧的上、下本体环面部,该轮毂具有一顶壁,以及一自该顶壁周缘向下延设的周壁,该周壁包括一紧配固定于该转子座的硅钢环面部的大口径环壁部、一紧配固定于该下本体环面部的小口径环壁部,及一连接该大口径环壁部与该小口径环壁部并抵靠于该硅钢环面部下方的挡垣部,借此,不但能有效分散在高速旋转时作用于该轮毂周壁上的应力,而不致使该周壁产生变形外扩,因此更能增强该转子装置的结构强度及其在运作上的耐用性与安全性。
文档编号H02K1/28GK201044380SQ20072007053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吴明陵, 郭德民 申请人:郭德民;吴明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