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转子式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634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转子式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内转子式马达,尤其是一种防止粉末杂质进入轴承内部的内转子 式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内转子式马达8,请参照图1所示,其大致包含一壳座81、一定子82、一转子 83及一永久磁铁84。该壳座81具有一容置空间810,该定子82设置于该容置空间810内。 该定子82具有一穿孔821,该穿孔821轴向贯穿该定子82的顶端面及底端面。该转子83 设有一转动轴831及一承载座832,该转动轴831利用二轴承85可转动的穿设定位于该穿 孔821内,该承载座832则套设于该转动轴831的外周面。该永久磁铁84套设于该转动轴 831的外周面,且容置于该穿孔821内,该永久磁铁84恰位于该二轴承85之间。当该现有内转子式马达8进行工作时,输入一电流进入该定子82,以驱动该永久 磁铁84带动该转子83旋转工作。又,该永久磁铁84与该定子82之间留有一间隙,以避免 该转子83转动时该永久磁铁84与该定子82相碰撞,而导致毁损。一般而言,现有马达构件大多为复杂形状的元件,其可能利用粉末冶金方式一体 成型制作该些构件(例如定子82的铁芯或永久磁铁84等);只是,马达运转时往往长时 间处于持续震动及旋转的恶劣环境下,如此该些构件容易因为上述恶劣环境条件而产生粉 末状杂质的掉落,进而导致该杂质可能随着重力及震动落入且堆积在该轴承85与该转动 轴831之间的结合缝隙或轴承85内部,阻碍该转动轴831与轴承85间的旋转工作,更可能 因此影响该转子83的旋转顺畅度,甚至缩短马达的使用寿命。为了克服前述现有内转子式马达8的缺点,请参照图2所示,另一现有内转子式马 达9所包含的一壳座91、一定子92、一转子93、一永久磁铁94及二轴承95等主要构件相较 于前述现有内转子式马达8所揭示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该另一现有内转子 式马达9主要是借助在该永久磁铁94及下方轴承95之间设有一阻隔片96,其中该阻隔片 96被套设于该转子93的转动轴931外周面,且该阻隔片96能够覆盖于该轴承95的顶面, 借此防止长期使用下该永久磁铁94掉落的粉末杂质进入该轴承95与该转动轴931之间的 结合缝隙或该轴承95内部,进一步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然而,由于该阻隔片96为一独立构件,其需要在该转动轴931组装于该轴承95之 前,先行利用紧配合或其他结合方式定位于该转动轴931外周面,导致该现有内转子式马 达9的组装构件及步骤过于繁杂;再者,为了确保该阻隔片96必须贴接于该永久磁铁94底 面或该轴承95的顶面,达到防止该永久磁铁94掉落的粉末杂质进入该轴承95内部的目 的,更增加了该阻隔片96组装于该转动轴931上的定位困难度,进而影响马达的整体组装 效率。基于上述原因,现有内转子式马达确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转子式马达及其转子结构,防止杂质落入轴承与转动轴之间的结合缝隙或轴承内部,以延长使用寿命并维持工作顺畅度,为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转子式马达及其转子结构,简化组装构件,并提升组装便利性, 为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转子式马达及其转子结构,提升转子构件之间的结合可靠度, 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借助该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功 效包含有一种内转子式马达,包含一壳件、一定子、一转子、一承载座及一永久磁铁,该壳件 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定子设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定子具有一通孔。该转子设有一转动轴, 该转子利用轴承使该转动轴可转动的容置于该定子的通孔内。该承载座具有一座体及一止 挡环唇,该座体设置于该转动轴的外周面,该止挡环唇径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的一端部,且 该永久磁铁设置于该座体的外周面。借助该承载座在该永久磁铁及轴承之间径向延伸形成该止挡环唇,以确保该永久 磁铁掉落的粉末杂质不会直接落入且堆积于该轴承与该转动轴之间的结合缝隙或该轴承 内,进一步维持该转动轴旋转的顺畅度,并延长内转子式马达的使用寿命。


图1 现有内转子式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2 另一现有内转子式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3 本发明内转子式马达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及局部剖视图。图4 本发明内转子式马达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5 本发明内转子式马达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及剖视示意图。图6 本发明内转子式马达第二实施例的承载座及永久磁铁结合于转子的局部剖图7:本发明内转子式马达第: 图8:本发明内转子式马达第J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及剖视示意图。 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及剖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壳件11本体111容置空间112第一穿孔113组装口12底座121第二穿孔2定子21通孔3转子31轮毂32转动轴4承载座41座体411轴孔42第一止挡环唇43第一抵撑凸缘44卡掣部45第二止挡环唇46第二抵撑凸缘5永久磁铁6轴承61内环62外环63滚珠Ll径向长度L2径向长度S内部空间W最大径向长度8现有内转子式马达81壳座810容置空间82定子821穿孔83转子831转动轴832承载座84永久磁铁85轴承9现有内转子式马达91壳座910容置空间92定子921穿孔93转子931转动轴932承载座94永久磁铁
95轴承96阻隔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转子式马达包含一壳件1、一定子2、 一转子3、一承载座4、一永久磁铁5及二轴承6。本实施例的壳件1由一本体11及一底座12所构成,该本体11具有一容置空间 111、一第一穿孔112及一组装113,该容置空间111形成于该本体11内部,该定子2、承载 座4、永久磁铁5及二轴承6均容置于该容置空间111内。该第一穿孔112及组装113分别 设置于该本体11的顶部及底部,且分别与该容置空间111相连通。该底座12可拆卸的设 置于该本体11底部的组装口 113,该底座12设有一第二穿孔121,该第二穿孔121贯穿该 底座12,且与该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1相连通。该定子2的轴心位置具有一通孔21,该通 孔21贯穿连通该定子2的顶端面及底端面。该转子3设有一轮毂31及一转动轴32,该转 动轴32设置于该轮毂31的轴心位置。该承载座4设有一座体41、一第一止挡环唇42及一第一抵撑凸缘43,本实施例的 座体41选择为一圆形管状座体,但也可依需求选择为其他几何形状的座体。该座体41的 中心位置设有一轴孔411,以供该转动轴32穿设固定于该轴孔411内。该第一止挡环唇42 径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41的一端部,本实施例的第一止挡环唇42靠近该底座12的第二穿 孔121 ;另外,该座体41形成有该第一止挡环唇42的端部也轴向延伸形成该第一抵撑凸缘 43。该永久磁铁5套设于该座体41的外周面,且该永久磁铁5的底部端面抵靠于该第一止 挡环唇42的一侧面。另外,该承载座4可选择以紧配合或黏合等各种固定方式结合于该转 动轴32的外周面,或者也可直接以射出成型方式形成于该转动轴32的外周面;又,该永久 磁铁5也可用同样方式结合于该座体41的外周面,或者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包覆形成于该 座体41的外周面。该二轴承6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穿孔112及第二穿孔121内,且该二轴承6主要由 一内环61、一外环62及数个滚珠63所构成。该内环61用以结合该转动轴32,并随着该转 动轴32旋转而转动;该内环61与该外环62之间形成有一内部空间S,该数个滚珠63位于 该内部空间S内,且同时受到该内环61及外环62夹持定位。请参照图4及5所示,当该定子2结合于该容置空间111内时,该定子2的通孔21 恰与该壳件1的第一穿孔112及第二穿孔121相对位连通,接着该转动轴32对位穿过该第 一穿孔112、第二穿孔121及通孔21,并利用该二轴承6可转动的结合于该壳件1上。此时, 设置于该转动轴32外周面的承载座4及永久磁铁5对应容置于该通孔21内,且位于该二 轴承6之间,该永久磁铁5与该定子2之间留有一间隙。本发明的主要设计特点为在该承载座4外周面径向设置该第一止挡环唇42,且 该第一止挡环唇42位于该永久磁铁5与该轴承6之间,该永久磁铁5直接抵靠于该第一止 挡环唇42的侧面,其中该第一止挡环唇42的径向长度Ll大于该内部空间S的最大径向长 度W,以确保该永久磁铁5掉落的杂质不会直接落入且堆积于该轴承6与该转动轴32之间 的结合缝隙或该轴承6的内部空间S,进一步维持该转动轴32旋转的顺畅度,并延长内转子式马达的使用寿命。又,本发明的承载座4借助在该座体41形成有该第一止挡环唇42的端部另轴向 形成有该第一抵撑凸缘43,在组装时该承载座4仅需将该第一抵撑凸缘43抵顶于该轴承6 的内环61端面,即可使该第一止挡环唇42与该轴承6之间保持一间隔距离,借此避免在马 达运转时该第一止挡环唇42与该轴承6的外环62相接触,使得本发明能够维持马达运转 的顺畅度。请参照图6及7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转子式马达。相较于第一实 施例,第二实施例的承载座4另设有一卡掣部44,该卡掣部44径向环设于该座体41靠近该 第一穿孔112的端部(该端部未设有该第一止挡环唇42),其中本实施例的卡掣部44选择 为一环凸部作为实施情况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该卡掣部44仍可依使用需求选择为其他 形式的卡掣构造(例如环凹槽或数个卡掣凸块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借助该卡掣部44的设置,使得该永久磁铁5通过射出成型方式 包覆形成于该座体41外周面时,该永久磁铁5的二端能够分别受到该第一止挡环唇42及 卡掣部44的夹持,而稳固的定位于该座体41的外周面,借此提升该承载座4与该永久磁铁 5之间的结合可靠度,以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请参照图8所示,其揭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转子式马达。相较于第一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承载座4另设有一第二止挡环唇45及一第二抵撑凸缘46,该第一止挡环唇 42及第二止挡环唇45分别径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41的相对二端部,且该第一抵撑凸缘43 及第二抵撑凸缘46也分别轴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41的相对二端部,其中该第一止挡环唇 42及第一抵撑凸缘43位于该座体41靠近该第二穿孔121的端部,而该第二止挡环唇45及 第二抵撑凸缘46位于该座体41靠近该第一穿孔112的端部。另外,该第二止挡环唇45的 径向长度L2也对应该第一止挡环唇42的径向长度Ll大于该内部空间S的最大径向长度 I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承载座4借助在该座体41的相对二端部分别形成该第一止 挡环唇42及第二止挡环唇45,并使该第一止挡环唇42及第二止挡环唇45分别抵靠于该永 久磁铁5的底面及顶面,以确保该永久磁铁5掉落的杂质不会直接落入且堆积于该二轴承 6与该转动轴32之间的结合缝隙或该二轴承6的内部空间S,进一步维持该转动轴32旋转 的顺畅度,并延长内转子式马达的使用寿命。又,由于该永久磁铁5被夹持于该第一止挡环 唇42及第二止挡环唇45之间,故本实施例更可进一步提升该承载座4与该永久磁铁5之 间的结合可靠度。再者,借助在该座体41的相对二端部分别轴向形成有该第一抵撑凸缘43及第二 抵撑凸缘46,在组装时该承载座4仅需将该第一抵撑凸缘43及第二抵撑凸缘46分别抵顶 于该二轴承6的内环61端面,即完成该转动轴32及承载座4与该二轴承6之间的定位组 装关系,有效简化组装步骤,并提升整体组装效率。又,该第一抵撑凸缘43及第二抵撑凸缘 46可使该第一止挡环唇42及第二止挡环唇45与该二轴承6之间保持一间隔距离,借此避 免在马达运转时该二止挡环唇42、45与该二轴承6的外环62相接触,使得本发明能够维持 马达运转的顺畅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壳件,具有一个容置空间;一个定子,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定子设有一个通孔;一个转子,设有一个转动轴,该转子利用轴承使该转动轴能够转动的容置于该定子的 通孔内;一个承载座,具有一个座体及一个第一止挡环唇,该座体设置于该转动轴的外周面,该 第一止挡环唇径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的一个端部;及一个永久磁铁,设置于该座体的外周面,且该第一止挡环唇位于该永久磁铁及轴承之间。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承由一个内环、一个外环及数 个滚珠所构成,该内环结合该转动轴,且该外环与该内环之间形成有一个内部空间,该数个 滚珠容置于该内部空间内。
3.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止挡环唇的径向长度大于 该内部空间的最大径向长度。
4.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永久磁铁的一个端面抵靠于该 第一止挡环唇的侧面。
5.依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承的数量为两个,该承 载座及永久磁铁容置于该定子的通孔内,且位于该二个轴承之间。
6.依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承的数量为二个,该承载座及 永久磁铁容置于该定子的通孔内,且位于该二个轴承之间。
7.依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设有一个第一抵撑 凸缘,该第一抵撑凸缘轴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形成有该第一止挡环唇的一个端部。
8.依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设有一个第一抵撑凸缘,该 第一抵撑凸缘轴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形成有该第一止挡环唇的一个端部。
9.依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撑凸缘抵顶于该轴承的 内环端面,且该第一止挡环唇与该轴承之间留有一段间距。
10.依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设有一个卡掣 部,该卡掣部相对该第一止挡环唇径向环设于该座体的另一个端部,该永久磁铁被夹持于 该第一止挡环唇及卡掣部之间。
11.依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设有一个卡掣部,该卡 掣部相对该第一止挡环唇径向环设于该座体的另一个端部,该永久磁铁被夹持于该第一止 挡环唇及卡掣部之间。
12.依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设有一个卡掣部,该卡 掣部相对该第一止挡环唇径向环设于该座体的另一个端部,该永久磁铁被夹持于该第一止 挡环唇及卡掣部之间。
13.依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设有一个第二 止挡环唇,该第二止挡环唇相对该第一止挡环唇径向环设于该座体的另一个端部,该第二 止挡环唇的径向长度大于该内部空间的最大径向长度。
14.依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设有一个第二止挡环唇,该第二止挡环唇相对该第一止挡环唇径向环设于该座体的另一个端部,该第二止挡环 唇的径向长度大于该内部空间的最大径向长度。
15.依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设有一个第二止挡环 唇,该第二止挡环唇相对该第一止挡环唇径向环设于该座体的另一个端部,该第二止挡环 唇的径向长度大于该内部空间的最大径向长度。
16.依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设有一个第二抵撑凸缘, 该第二抵撑凸缘轴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具有该第二止挡环唇的一个端部。
17.依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设有一个第二抵撑凸缘, 该第二抵撑凸缘轴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具有该第二止挡环唇的一个端部。
18.依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设有一个第二抵撑凸缘, 该第二抵撑凸缘轴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具有该第二止挡环唇的一个端部。
19.依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内转子式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抵撑凸缘抵顶于该轴承 的内环端面,且该第二止挡环唇与该轴承之间留有一段间距。
全文摘要
一种内转子式马达,包含一壳件、一定子、一转子、一承载座及一永久磁铁,该壳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定子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转子设有一转动轴,该转子利用轴承使该转动轴可转动的容置于该定子的一通孔内。该承载座具有一座体及一止挡环唇,该座体设置于该转动轴的外周面,该止挡环唇径向延伸形成于该座体的一端部,该永久磁铁设置于该座体的外周面。借助该承载座在该永久磁铁及轴承之间形成该止挡环唇,以确保杂质不会落入且堆积于该轴承与该转动轴之间的结合缝隙或该轴承内,进而维持该转动轴旋转的顺畅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2K1/27GK102055265SQ20091021140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嘉峻, 尹佐国, 洪银树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