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4706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及分别与控制电路相连的稳压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DC/DC变换电路、显示电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通过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典型的锂电池快速充电曲线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恒流恒压控制,实现快速充电。且结合温度保护电路、定时设置电路,不仅具备低电压过流短路和限时充电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还可以识别出报废的锂电池和已充满电池,能实现快速充电和涓流充电自动切换,且通过修改或升级软件也可以对其他类型或容量的可充电锂电池进行充电。简单智能、功能多样、便于使用、成本低廉且易于升级。
【专利说明】一种充电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很多电子产品或用电设备都以可充电锂电池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为满足电子产品或用电设备的使用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快速安全的充电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装置多只能针对一种型号或容量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功能单一,不便于升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可对多种型号或容量的锂电池进行安全快速的充电。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DC/DC变换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稳压电路、显示电路,其中:
[0006]所述电压采样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分别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相连;
[0007]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
[0008]所述DC/DC变换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温度保护电路,所述温度保护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置电路,所述定时设置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 8位单片机。
[0012]进一步的,所述8位单片机的第一脚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
[0013]所述8位单片机的第二脚至第七脚均为I/O 口,所述DC/DC变换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所述显示电路、所述温度保护电路和所述定时设置电路分别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 I/O 口相连;
[0014]所述8位单片机的第八脚接地。
[0015]进一步的,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一 BUCK拓扑电路,所述BUCK拓扑电路包括:MOS管Q1,三极管Q3、Q4和Q5,二极管Dl和D2,电感LI,电解电容C3,电阻Rl、R2、R3、R5和R7,其中:
[0016]所述MOS管Ql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漏极分别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栅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和Q4的发射极相连;
[0017]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且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且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所述MOS管Ql的栅极相连;[0018]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MOS管Ql的栅极相连;
[0019]所述三极管Q5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和Q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且通过所述电阻R7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
[0020]所述二极管Dl为续流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l的漏极和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接地;
[0021]所述二极管D2为隔离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
[0022]所述电感LI的一端分别与所述MOS管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且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3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
[0023]所述电解电容C3的阳极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3的阴极接地。
[0024]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压基准芯片U2,三极管Q2、电容C4、电解电容C5,电阻R4、R6、R8和R9,第一内置电源,其中:
[0025]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二脚通过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并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一脚通过所述电阻R6与实施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三脚接地;
[0026]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二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6和R9接地,并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相连;
[0027]所述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阳极均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0028]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4、所述第一内置电源均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第一脚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阴极接地;
[0029]所述电阻R8和R9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6串联。
[0030]进一步的,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电容C6和C7,电阻RlO和R11,其中:
[0031]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相连,所述电阻RlO与所述电容C6并联;
[0032]所述电容C7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所述电阻Rll与所述电容C7并联。
[0033]进一步的,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容C8、电阻R13、R15和R16,其中:
[0034]所述电容CS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R13和R16接地,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与所述电容C8并联。
[0035]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电路包括无极双色发光LED1、电阻R17、R21和第二内置电源,其中:
[0036]所述无极双色发光LEDl的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7连接所述第二内置电源,并通过所述电阻R21接地,所述无极双色发光LEDl的另一端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
[0037]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保护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18、三级管Q6、电阻R12、R14和R19,第三内置电源,其中:
[0038]所述三级管Q6的基极与所述热敏电阻R18和电阻R14、R19均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2与所述第三内置电源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0039]所述热敏电阻R18和电阻R19均接地。
[0040]进一步的,所述定时设置电路包括电阻R20和R22,第四内置电源,其中:
[0041]所述电阻R20与所述第四内置电源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R22接地;
[0042]所述电阻R20和R22均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
[0043]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4]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电路根据典型的锂电池快速充电曲线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恒流恒压控制,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和涓流充电自动切换,且通过修改或升级软件也可以对其他类型或容量的可充电锂电池进行充电。简单智能、功能多样、便于使用、成本低廉且易于升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控制电路01、DC/DC变换电路02、电压采样电路03、电流采样电路04、稳压电路05和显示电路06。
[0050]具体的,控制电路01包括一 8位单片机,分别与DC/DC变换电路02、电压采样电路
03、电流采样电路04、稳压电路05和显示电路06相连。控制电路01通过稳压电路05与电源输入端相连。DC/DC变换电路02与电源输入端相连。
[0051 ] 低压直流电流一路经稳压电路05实现稳压,供控制电路OI及其外围电路使用;一路经DC/DC变换电路02实现降压,给电池充电。
[0052]电压采样电路03、电流采样电路04分别和DC/DC变换电路02相连,控制电路01通过电压采样电路03和电流采样电路04后,输出PWM波,控制DC/DC变换电路02的工作状态,以便根据电池的状态对电池采用相应的充电策略。具体工作原理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0053]控制电路02根据电池的充电情况控制显示电路06的显示状态,以提醒用户电池是否充满,同样,具体工作原理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
[0054]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见图1,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温度保护电路07和定时设置电路08。
[0055]具体的,温度保护电路07、定时设置电路08均与控制电路01相连。
[0056]请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报警装置的电路图。
[0057]进一步的,控制电路01包括一 8位单片机。
[0058]进一步的,该8位单片机的脚I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电源输入端SI相连;
[0059]该8位单片机的脚2至脚7均为I/O 口,DC/DC变换电路02、电压采样电路03、电流采样电路04、显示电路06、温度保护电路07和定时设置电路08分别与8位单片机的任一 I/O 口相连;
[0060]该8位单片机的脚8接地。
[0061]进一步的,DC/DC变换电路02包括一 BUCK拓扑电路,该BUCK拓扑电路包括:M0S管Q1,三极管Q3、Q4和Q5,二极管Dl和D2,电感LI,电解电容C3,电阻R1、R2、R3、R5和R7,
其中:
[0062]所述MOS管Ql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SI相连,漏极分别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栅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和Q4的发射极相连;
[0063]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SI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SI相连,且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电源输入端SI相连,且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所述MOS管Ql的栅极相连;
[0064]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MOS管Ql的栅极相连;
[0065]所述三极管Q5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和Q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且通过所述电阻R7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
[0066]所述二极管Dl为续流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l的漏极和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接地;
[0067]所述二极管D2为隔离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03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
[0068]所述电感LI的一端分别与所述MOS管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且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3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
[0069]所述电解电容C3的阳极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3的阴极接地。[0070]进一步的,稳压电路05包括电压基准芯片U2,三极管Q2、电容C4、电解电容C5,电阻R4、R6、R8和R9,第一内置电源,其中:
[0071]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脚2通过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SI相连,并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脚I通过所述电阻R6与实施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脚3接地;
[007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SI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脚2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6和R9接地,并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相连;
[0073]所述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阳极均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0074]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4、所述第一内置电源均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脚I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阴极接地;
[0075]所述电阻R8和R9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6串联。
[0076]进一步的,电压采样电路03包括电容C6和C7,电阻RlO和R11,其中:
[0077]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02相连,并当充电装置中植入充电电池BTI时,与充电电池BTI的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io与所述电容C6并联;
[0078]所述电容C7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所述电阻Rll与所述电容C7并联。
[0079]进一步的,电流采样电路04包括电容C8、电阻R13、R15和R16,其中:
[0080]所述电容CS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R13和R16接地,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5与所述电容C8并联。
[0081]当充电装置中植入充电电池BTl时,充电电池BTl的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16接地。
[0082]进一步的,显示电路06包括无极双色发光LED1、电阻R17、R21和第二内置电源,其中:
[0083]所述无极双色发光LEDl的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7连接所述第二内置电源,并通过所述电阻R21接地,所述无极双色发光LEDl的另一端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
[0084]进一步的,温度保护电路07包括热敏电阻R18、三级管Q6、电阻R12、R14和R19,
第三内置电源,其中:
[0085]所述三级管Q6的基极与所述热敏电阻R18和电阻R14、R19均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2与所述第三内置电源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0086]所述热敏电阻R18和电阻R19均接地。
[0087]进一步的,定时设置电路08包括电阻R20和R22,第四内置电源,其中:
[0088]所述电阻R20与所述第四内置电源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R22接地;
[0089]所述电阻R20和R22均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
[0090]具体的,控制电路01包括的8位单片机共有八个引脚,除脚I接电源输入端SI,脚8接地外,其它六脚均为I/O 口(in/out 口),可以与任意电路相连。[009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01中8位单片机的八个引脚与DC/DC变换电路02、电压采样电路03、电流采样电路04、稳压电路05、显示电路06、温度保护电路07和定时设置电路08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脚I通过稳压电路05连接电源输入端SI,脚2连接显示电路06,脚3连接定时设置电路08,脚4连接温度保护电路07,脚5通过DC/DC变换电路02连接电压采样电路03和电流采样电路04,脚6连接电流采样电路04,脚7连接电压采样电路03,脚8接地。
[0092]当然,在本发明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01除脚I接电源输入端SI,脚8接地外,与其它各个电路的连接关系也可以不同,在此不赘述。
[0093]此外,该充电装置还设有具有滤波作用的电解电容Cl和电容C2与电源输入端SI相连,其中,电解电容Cl的阳极与电源输入端SI相连,电解电容Cl的阴极接地;电容C2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SI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0094]稳压电路05主要由电压基准芯片U2和三极管Q2组成,由电阻R6,R8,R9调整输出电压。C4,C5为滤波电容,滤波后能够提供精准的电压,既可作为其它电路的工作电压,也可以作为基准电压提供给单片机的VCC使用。
[0095]显示电路06采用无极双色发光LEDl灯。由于单片机与显示电路06相连的的第2脚可以输出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三种状态,因此,显示电路06可实现红、绿,全灭三种状态,以提示充电电池的不同状态。比如,当正在充电时,单片机的脚2输出高电平,LEDl红灯亮;当电池充满电时,单片机的第2脚输出低电平,LEDl绿灯亮;当没有电池充电时,单片机的第2脚输出高阻态,LEDl全灭。
[0096]定时设置电路08其实是一个电阻分压电路,根据不同充电电池的型号或容量,单片机通过设定定时设置电路08的电压值来设置不同的充电定时时间。例如,单片机脚3采样到定时设置电路08的电压为0,则充电定时时间为5小时;单片机第3脚采样到定时设置电路08电压为4V以上,则充电定时时间为10小时。定时设置电路08可以在充电电池出现故障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充电电池无法充满不能自动断电而导致的充电时间过长、充电装置过热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
[0097]温度保护电路07主要通过热敏电阻R18和三极管Q6实现温度保护功能,当热敏电阻R18受热后,电阻变小,触发三极管Q6动作,使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的单片机的第4脚的电平发生变化,当电平为高电平时,触发单片机进入高温报警状态,比如发出蜂鸣声或者振动或者灯光闪烁以提示用户温度过高,有危险。
[0098]电压采样电路03和电流采样电路04,均由若干电阻和电容组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电池置于电压采样电路03和电流采样电路04之间,以便电压采样电路03对充电电池的电压进行分压后采样,电流采样电路04对充电电池的电流直接采样。
[0099]DC/DC变换电路02是一个BUCK拓扑电路,实现电压转换,单片机的脚5通过电压采样电路03和电流采样电路04后,根据充电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实时变化,输出相应的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波,控制DC/DC变换电路输出相应的电压,以实现对充电电池安全快速的充电。
[0100]控制电路01,由8位单片组成,是该充电装置的核心部分。
[0101]单片机上电后,首先内部初始化,然后采样定时设置电路08的电压,保存定时时间。接着,单片机开始对充电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在植入充电电池后,充电装置检测电池电压,若电池电压为0-2.9V ± 0.05V,则以200mA 土 20mA恒流充电进入预充,预充时,LEDI显示红色;如果在38分钟内电池电压达到2.9V±0.05V以上,则充电进入快充过程。快充过程以IOOOmA土 IOOmA的电流进行恒流充电;当充电电池电压达到终止电压4.2V土0.05V后,恒流充电终止,充电电流快速递减,充电进入满充过程。满充过程以4.2V±0.05V的电压进行恒压充电。满充过程中,当充电电流降低至100mA±15mA后,充电完成,停止充电,LEDl显示绿色。上述过程中恒压电压和恒流电流的取值设置主要是根据典型的锂电池快速充电曲线进行的。电池充满或一轮充电完成后,若充电电池未拔出,则充电装置仍通过电压采样电路03监测电池的电压,当电池电压低于3.9V±0.05V时(因为锂电池会自放电),继续为电池充电。
[010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典型的锂电池快速充电曲线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恒流恒压控制,实现快速充电。且结合温度保护电路、定时设置电路,不仅具备低电压过流短路和限时充电等多重安全保护功能,还可以识别出报废的锂电池和已充满电池,能实现快速充电和涓流充电自动切换,且通过修改或升级软件也可以对其他类型或容量的可充电锂电池进行充电。简单智能、功能多样、便于使用、成本低廉且易于升级。
[0103]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0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010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DC/DC变换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稳压电路、显示电路,其中: 所述电压采样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分别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DC/DC变换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保护电路,所述温度保护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时设置电路,所述定时设置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8位单片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8位单片机的第一脚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8位单片机的第二脚至第七脚均为I/O 口,所述显示电路、所述定时设置电路、所述温度保护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和所述DC/DC变换电路分别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 I/O 口相连; 所述8位单片机的第八脚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一BUCK拓扑电路,所述BUCK拓扑电路包括:MOS管Q1,三极管Q3、Q4和Q5,二极管Dl和D2,电感LI,电解电容C3,电阻R1、R2、R3、R5和R7,其中: 所述MOS管Ql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漏极分别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栅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和Q4的发射极相连; 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且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l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且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所述MOS管Ql的栅极相连; 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MOS管Ql的栅极相连; 所述三极管Q5为NPN型,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和Q4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且通过所述电阻R7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l为续流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l的漏极和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2为隔离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 所述电感LI的一端分别与所述MOS管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且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3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 所述电解电容C3的阳极与所述电感LI的一端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3的阴极接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压基准芯片U2,三极管Q2、电容C4、电解电容C5,电阻R4、R6、R8和R9,第一内置电源,其中: 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二脚通过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并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一脚通过所述电阻R6与实施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二脚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输 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2的第二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6和R9接地,并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相连; 所述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阳极均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4、所述第一内置电源均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第二脚相连,所述电解电容C5的阴极接地; 所述电阻R8和R9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6串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电容C6和C7,电阻RlO和R11,其中: 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相连,所述电阻RlO与所述电容C6并联; 所述电容C7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口相连,所述电阻Rll与所述电容C7并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容CS、电阻R13、R15和R16,其中: 所述电容C8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R13和R16接地,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l5与所述电容C8并联。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包括无极双色发光LEDl、i阻R17、R21和第二内置电源,其中: 所述无极双色发光LEDl的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7连接所述第二内置电源,并通过所述电阻R21接地,所述无极双色发光LEDl的另一端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保护电路包括热敏电阻R18、三级管Q6、电阻R12、R14和R19,第三内置电源,其中: 所述三级管Q6的基极与所述热敏电阻R18和电阻R14、R19均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2与所述第三内置电源相连,并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口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热敏电阻R18和电阻R19均接地。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设置电路包括电阻R20和R22,第四内置电源,其中: 所述电阻R20与所述第四内置电源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R22接地; 所述电阻R20和R22均与所述8位单片机的任一空闲I/O 口相连。
【文档编号】H02J7/00GK103580082SQ20121027718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周明杰, 黄晓东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