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0817阅读:1242来源:国知局
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中型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大中型永磁电机转子中嵌入了较多的永磁体,转子有非常大的磁性。转子一般只能在工厂穿入,稍有不小心定、转子就会吸附到一起,分离非常困难。现有的结构,在轴承故障后不能支撑定位转子,一旦轴承故障也只能返回工厂维修,造成不必要的时间甚至经济上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解决永磁电机轴承故障时转子支撑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包括永磁电机的端盖和转轴,转轴外圈套设有圆环形的垫块,端盖为圆环形钢板,端盖的侧边设有圆环柱,圆环柱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转轴及其上垫块均位于圆环柱内,转轴、垫块、圆环柱和端盖为同轴设置,在圆环柱上沿圆周至少均布设置三个螺栓,圆环柱对应每个螺栓均设有螺纹孔,螺栓安装在相应的螺纹孔上,每个螺栓的端部均伸入圆环柱内并与垫块相抵,垫块夹设在所有螺栓之间。

围绕垫块的外圈表面设有圆环形的限位槽,所述螺栓的端部伸入限位槽内并抵在限位槽的槽底面上。

所述转轴一端从端盖的环孔伸出端盖外。

本发明所述的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在端盖上焊接一圆环柱,在圆环柱上钻螺纹孔,螺纹孔上拧入螺栓。在拆卸转轴上的轴承前,把垫块放在螺栓与转轴之间,然后拧紧螺栓,使垫块夹紧在两螺栓之间,进而固定转轴,此时再拆卸轴承,定、转子则不会吸附到一起。待新轴承安装完毕后在松掉螺栓,取出圆形钢垫块即可,解决永磁电机轴承故障时转子支撑定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端盖1、螺栓2、圆环柱3、限位槽4、圆环柱5、转轴6。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的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包括永磁电机的端盖1和转轴6,所述端盖1和转轴6均为永磁电机的组成部分,端盖1为永磁电机的机壳上的端盖。

转轴6外圈套设有圆环形的垫块5,围绕垫块5的外圈表面设有圆环形的限位槽4。

端盖1为圆环形钢板,端盖1的轴向侧边设有圆环柱3,圆环柱3是横截面为圆环形的柱体,圆环柱3为轴向通透的柱体,圆环柱3轴向一端与端盖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转轴6及转轴6上的垫块5均位于圆环柱3内,转轴6及垫块5均与圆环柱3间隔设置,转轴6、垫块5、圆环柱3和端盖1为同轴设置,即转轴6、垫块5、圆环柱3和端盖1四者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

在圆环柱3上沿圆周均布设置三个螺栓2,圆环柱3对应每个螺栓2均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为通孔,螺栓2安装在相应的螺纹孔中,螺栓2为径向设置,螺栓2的螺栓头位于圆环柱3的外侧。当然,本发明不拘泥于上述形式,螺栓可根据需要设置三个以上。

每个螺栓2的端部(指螺栓2的螺柱部分的端部)均穿过螺纹孔伸入圆环柱3内并与垫块5相抵,并且每个螺栓2的端部伸入至限位槽4内并抵在限位槽4的槽底面上,限位槽4设于垫块5的外圈表面并用于对螺栓2进行限位。垫块5夹设在所有螺栓2之间。

所述转轴6一端从端盖1的环孔伸出端盖1外,并且转轴6一端通过端盖1的环孔伸出永磁电机的机壳外。

本发明所述的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先将钢制的圆环柱3同轴焊接在端盖1的轴向内侧,然后按照图纸要求的尺寸、公差,经过金加工制造螺栓2,并在圆环柱3上钻与螺栓2等量的螺纹孔,一般螺栓2不少于3只,螺栓2公称直径不小于m10,当转轴6直径非常小时也可以钻更小的孔。在转轴6上的轴承故障或者临时拆轴承前,把圆环形钢制垫块5放在螺栓2的内侧,旋紧螺栓2,螺栓2顶住垫块5,进而把转轴6固定住,此时拆卸轴承,定、转子则不会吸附到一起,待新轴承安装完毕后在松掉螺栓2,取出圆环形钢制垫块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属于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包括永磁电机的端盖和转轴,转轴外圈套设有圆环形的垫块,端盖为圆环形钢板,端盖的轴向侧边设有圆环柱,圆环柱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转轴及其上垫块均位于圆环柱内,转轴、垫块、圆环柱和端盖为同轴设置,在圆环柱上沿圆周至少均布设置三个螺栓,圆环柱对应每个螺栓均设有螺纹孔,螺栓安装在相应的螺纹孔上,每个螺栓的端部均伸入圆环柱内并与垫块相抵,垫块夹设在所有螺栓之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转轴固定结构,解决永磁电机轴承故障时转子支撑定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王建裕;王建凯;施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23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