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33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机换向器系统,特别是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直流电机换向器主要換向片、塑料壳体、金属衬底、云母片、电刷等组成,存在问题是运转时电机换向器每换向一次电感断开的瞬间,电刷与换向片之间产生的火花对外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直接影响附近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如汽车用雨刮器的直流电机换向器会影响电脑板和调频广播等不能正常工作,使換向器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EMI电磁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方法是在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电容器吸收换向器所产生的电磁干扰,达到国标EMl规定的传导电磁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指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是在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电容器吸收换向器所产生的电磁干扰,结构是换向器的换向片由3片或n片组成,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的电容器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相同,换向器上加装的贴片电容器也由3个或n个组成。

所述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是换向器的换向片由12片组成,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的贴片电容器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相同,换向器上加装的贴片电容器也由12个组成,具体结构是将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的元部件安装在密封的塑壳中形成一个抑制电磁干扰组件中直接套在直流电机的转子上的换向器上,抑制电磁干扰组件是贴片电容器1和弹簧接触片2焊接在电路板3上,贴片电容器1在电路板3上形成环形串联,弹簧接触片2在电路板3上是焊接在两个贴片电容器1之间并连接贴片电容器1,电路板3安装在塑料固架4槽中灌胶固定,塑料盖板5盖住,弹簧接触片2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塑料固架4窗口露出,构成完整的抑制电磁干扰组件,使用时将抑制电磁干扰组件套在直流电机转子上,弹簧接触片2对应在换向片6上并可靠的接触在换向片6上,形成了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了贴片电容器1,转子线圈分别联连在换向片上,直流电机运行转动时电刷在换向器上切换造成的电磁干扰被换向片之间连接的贴片电容器1吸收,达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

本发明克服了以往运转时电机换向器每换向一次电感断开的瞬间,电刷与换向片之间产生的火花对外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具有简单、小巧易装、布局合理、固定方便、性能可靠的优点,提高了实用性和可靠性,可广泛的应用于直流电机领域。

附图说明

图1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示意图

图2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3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贴片电容器、2弹簧接触片、3电路板、4塑料固架、5塑料盖板、6换向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示意图,图2是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直流电机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结构示意图二,工作原理是贴片电容器1在电路板3上形成环形串联,弹簧接触片2在电路板3上是焊接在两个贴片电容器1之间与并连接贴片电容器1,将抑制电磁干扰组件套在直流电机转子上,弹簧接触片2对应在换向片6上并可靠的接触在换向片6上,形成了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了贴片电容器1,转子线圈分别联连在换向片上,直流电机运行转动时电刷在换向器上切换造成的电磁干扰被换向片之间连接的贴片电容器1吸收,达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换向器的换向片由12片组成,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的贴片电容器数量与换向片的数量相同,换向器上加装的贴片电容器也由12个组成,将换向器抑制电磁干扰的元部件安装在密封的塑壳中形成一个抑制电磁干扰组件中直接套在直流电机的转子上的换向器上,抑制电磁干扰组件是贴片电容器1和弹簧接触片2焊接在电路板3上,贴片电容器1在电路板3上形成环形串联,弹簧接触片2在电路板3上是焊接在两个贴片电容器1之间并连接贴片电容器1,电路板3安装在塑料固架4槽中灌胶固定,塑料盖板5盖住,弹簧接触片2在抑制电磁干扰组件塑料固架4窗口露出,构成完整的抑制电磁干扰组件,使用时将抑制电磁干扰组件套在直流电机转子上,弹簧接触片2对应在换向片6上并可靠的接触在换向片6上,形成了两个换向片之间加装了贴片电容器1,转子线圈分别联连在换向片上,直流电机运行转动时电刷在换向器上切换造成的电磁干扰被换向片之间连接的贴片电容器1吸收,达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