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7220发布日期:2018-06-30 16:5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办公设备或家用电器倾向于小型化和薄型化。对于这些产品中搭载的马达来说,也要求小型化和薄型化。

专利文件1(JP特开平10-108414A)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马达罩壳部和电路基板,该马达罩壳部具有与电路基板沿轴向重合的平坦部。在专利文件1中,平坦部设置有多个通孔,电路基板设置有多个与该通孔对应的安装孔,通过将螺钉插入该通孔与安装孔,能够将罩壳部与电路基板紧固固定。

在现有技术中,马达的轴承能够将轴保持为可旋转,轴承保持部件可以从轴承的外侧对轴承进行保持,并且,定子可以固定设置在轴承保持部件的外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在马达的使用过程中,定子与轴承保持部件之间的固定强度可能减弱,从而导致定子与轴承保持部件在周向发生相对移动,影响马达的性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通过在轴承保持部件的外表面设置定子固定部,在定子的内表面设置凹部,并将定子固定部与凹部固定,能够提高轴承保持部件和定子之间的固定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具有:

轴,其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

转子保持架,其与所述轴一起旋转,并具有盖部和圆筒部;

转子磁铁,其呈圆筒状,并固定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

轴承部件,其在比所述盖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轴承保持部件,其呈圆筒状,并且所述轴承部件保持于所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内周面;以及

定子,其配置于所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径向外侧,并在径向与所述转子磁铁相向;

所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定子固定部,每个所述定子固定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定子具有向所述定子的内表面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固定于所述定子固定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其中,所述定子固定部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其中,每个所述定子固定部具有在轴向上平行配置的一对肋,所述凹部的侧壁固定于所述一对肋的两外侧的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其中,所述两外侧的表面的上部具有倾斜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其中,所述一对肋的相向的面是弯曲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其中,在所述轴承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定子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粘结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提高轴承保持部件和定子之间的固定的强度。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马达的一个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轴承保持部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轴承保持部件的一个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定子的一个俯视图;

图5是沿图3的O-O方向观察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申请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申请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另外,在本申请的下述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以马达的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将沿轴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其中,在该上下方向中,由定子指向电路基板的方向为“上方向”,与“上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下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于上方向、下方向的定义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并不限定马达使用和制造时的朝向。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图1是本实施例的马达的一个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马达100可以包括:轴101,转子保持架102,转子磁铁103,轴承部件104,轴承保持部件105,以及定子106。

在本实施例中,轴101可以沿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配置;转子保持架102可以与轴101一起旋转,并具有盖部1021和圆筒部1022;转子磁铁103可以呈圆筒状,并固定于圆筒部1022的内周面;轴承部件104在比盖部1021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将轴101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保持部件105可以呈圆筒状,并且轴承部件104可以保持于轴承保持部件105的内周面;定子106可以配置于轴承保持部件105的径向外侧,并在径向与转子磁铁103相向。

图2是轴承保持部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3是轴承保持部件的一个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定子的一个俯视图,其中,在图4中,没有示出定子所具有的线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轴承保持部件105的外周面可以具有多个定子固定部1051,每个定子固定部1051都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向径向外侧突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定子106可以具有向定子106的内表面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1061,凹部1061可以固定于定子固定部105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轴承保持部件的外周面设置定子固定部,在定子的内表面设置凹部,并将该凹部固定于该定子固定部,能够提高轴承保持部件和定子之间的固定的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定子固定部1051可以设置在轴承保持部件105的外周面上,并且,多个定子固定部1051可以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由此,多个定子固定部1051能够通过周向上均等的强度来保持定子106。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定子固定部1051可以具有在轴向上平行配置的一对肋1052。如图3所示,该一对肋可以具有位于两外侧的表面1053。

如图4所示,每一个凹部1061可以具有侧壁1062,并且,该侧壁1062可以是相对设置的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凹部1061的侧壁1062可以固定于对应的定子固定部1051的一对肋1052的两外侧的表面1053,由此,将定子106与轴承保持部件105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凹部1061的侧壁1062固定于一对肋1052的两外侧的表面1053的过程中,该一对肋1052可以通过变形来吸收二者固定时所产生的应力,从而防止定子106发生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一对肋1052的相向的面1054可以是弯曲面,该弯曲面例如可以使该一对肋1052中的每一个肋的宽度朝朝径向外侧递减。通过将该一对肋1052的相向的面1054设置为弯曲面,能够提高该一对肋1052自身的强度,从而提高对定子进行固定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每一个凹部1061可以具有底面1063,该底面1063的形状可以与该一对肋1052的相向的面1054的形状相配合,由此,能够确保定子106与轴承保持部件105在径向上的固定强度。

图5是沿图3的O-O方向观察的一个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对肋1052的两外侧的表面1053的上部形成为倾斜面1055,其中,该一对肋1052的两倾斜面1055之间的距离可以是沿轴向向上而递减。由此,在沿轴向从上向下将定子106安装于轴承保持部件105的外侧的过程中,倾斜面1055可以成为导向面,以引导定子固定部1051与凹部1061的结合,从而提高定子的固定精度。

在本实施中,在轴承保持部件105的外周面与定子106的内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粘结剂,由此,增加轴承保持部件105与定子106之间的固定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该粘结剂例如可以是环氧树脂(epoxy),此外,该粘结剂也可以是其它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轴承保持部件的外周面设置定子固定部,在定子的内表面设置凹部,并将该凹部固定于该定子固定部,能够提高轴承保持部件和定子之间的固定的强度;此外,多个定子固定部可以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由此,多个定子固定部能够通过周向上均等的强度来保持定子;此外,将各定子固定部设置为具有一对肋,可以通过肋的变形来吸收固定时所产生的应力,从而防止定子发生变形;此外,通过将该一对肋的相向的面设置为弯曲面,能够提高该一对肋自身的强度,从而提高对定子进行固定的强度;此外,该一对肋的两外侧的表面的上部的倾斜面能作为导向面,从而提高定子的固定精度;此外,在轴承保持部件的外周面与定子106的内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有粘结剂,由此,增加固定强度。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