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825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马达,尤其是一种能够稳固定位定子的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马达大致包含一基座、一定子及一转子;其中,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定子结合于该轴管外周壁,该转子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管;借此,该定子可产生交变磁场以驱动该转子旋转作动。一般而言,该定子与该轴管彼此之间普遍采用如紧配合或点胶等方式予以固定,然而,当采用紧配合的固定方式时,该定子仍有可能自该轴管松脱,又当采用点胶的固定方式时,则必须考量如点胶量或黏胶固化时间等诸多因素,因此,容易产生组装便利性不佳的问题;或者,当现有马达欲设计为微型化马达时,该定子的轴向高度必须配合缩减(例如减少定子硅钢片数量或缩减厚度),导致该定子与该轴管的结合面积相对减少,此时,如再采 用紧配合方式固定该定子时,则该定子更容易自该轴管上脱落。为此,请参照图I所示,其为中国台湾新型M419336号《马达及风扇》专利案。该专利案揭示一种现有马达8,该马达8包含一轴管81、一定子82及一转子83。该轴管81顶端设置数个第一接合部811,该定子82具有一内衬821,该内衬821的中央开孔周缘设置数个第二接合部822,该第一接合部811及第二接合部822相互热熔连结,该转子83则结合该轴管81 ;借此,利用上述该第一接合部811及第二接合部822所形成的热熔固定结构,即可将该定子82确实固定于该轴管81。前述马达8虽可利用该第一接合部811及第二接合部822的结构设计,以提供该定子82更佳的定位功能;然而,该轴管81的第一接合部811及该定子82的内衬821所形成的第二接合部822皆未进一步延伸至该轴管81顶端的开口 ;换言之,现有马达8并无法直接利用该定子82达到如封闭轴管81顶端开口(可提供如防尘、保油等作用)、压抵轴管81内部构件(可提供固定作用)或扣持转子83 (可提供防脱落作用)等诸多功能;举例而言,如图I所示,该现有马达8必须额外设置如油封84等构件,方具有保油功能,然而,在该轴管81内部增设油封84的结构设计,除保油效果不显著外,亦相对造成马达8的构件组成及结构复杂度增加,令组装便利性降低。又,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中国台湾第200952307号《马达结构》发明专利申请案。该专利案揭示另一种现有马达9,该马达9包含一壳座91、一转子92及一定子93。该壳座91设有一轴管911 ;该转子92可旋转地结合该轴管911 ;该定子93套设于该轴管911的外周壁,且该定子93的一绝缘套931设有延伸至该轴管911顶端开口位置的一限位件932,该限位件932可用以固定该轴管911内部构件,并扣持该转子92以防止松脱。相较于如图I所示的现有马达8,前述另一种现有马达9虽能够直接利用该定子93达到如压抵轴管911内部构件或扣持该转子92等功能;然而,在该定子93必须额外提供上述诸多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该定子93仅利用如紧配合等方式套设于该轴管911的外周壁,则容易造成该定子93与该轴管911之间的定位效果不佳,或因热胀冷缩造成该定子93松脱;又,当现有马达9欲设计为微型化马达时,如再采用紧配合方式固定该定子93时,该定子93亦同样容易自该轴管911上脱落,因此,仍有必要另外提供一种能够更为有效固定该定子93的结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改良上述各种现有马达的问题,以提供一种可直接利用定子达到如封闭轴管、压抵轴管内装组件或扣持转子等功能的马达,且基于该定子具有前述功能的前提条件下,该马达亦能够更为稳固地定位该定子。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明马达至少包含一基座、一定子及一转子。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具有一开口端,该轴管内部设置一轴管内装组件;该定子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的外周壁,该定子包含一硅钢片组、一绝缘套组及一线圈组;该转子设有一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内装组件;其中,该定子的绝缘套组设有延伸至该轴管的开口端的 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设有供该中心轴穿伸的一通孔,且该绝缘套组于该通孔周边设有至少一结合孔,该基座的轴管设有至少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具有能够结合该结合孔的一穿伸段,该穿伸段的一端用以固定该绝缘套组。所述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抵压面,该抵压面朝向且压抵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所述中心轴的外周壁设有一扣槽,该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扣持端,该中心轴的扣槽对位该扣持端的位置,该扣持端伸入至该扣槽。所述中心轴的外周壁设有一扣槽,该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扣持端,该中心轴的扣槽对位该扣持端的位置,该扣持端伸入至该扣槽,该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凸部,该凸部压抵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形成一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以固定该绝缘套组。所述定位件的穿伸段高于该轴管的开口端,该固定部设于该穿伸段远离该开口端的一端。所述定位件为设置于该轴管外周壁或内周壁的至少一凸柱,该凸柱具有延伸凸出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的该穿伸段,且该凸柱远离于该开口端的一端形成该固定部。所述定子与该轴管外周壁结合的部位形成一限位槽,该限位槽卡设该凸柱。所述定位件为设置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端缘的至少一凸柱,该凸柱具有凸出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的该穿伸段,且该凸柱远离于该开口端的一端形成该固定部。所述定位件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外周壁及该开口端端缘的凸柱;或者,或者分别设置于该轴管内周壁及该开口端端缘的凸柱;或者,定位件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内周壁、外周壁及该开口端端缘的凸柱。所述定位件的固定部为冲压或热融段,该固定部的外径大于绝缘套组的结合孔的孔径。所述定位件的固定部为卡扣端,该卡扣端卡扣于该绝缘套组的结合孔。 所述定位件的固定部是以胶体与该延伸部相互固定。所述定位件的固定部为用以固定该延伸部的变形或弯折段,其中变形或弯折段可以为热融段。[0023]所述绝缘套组于该通孔周边设有一凹槽,该结合孔设于该凹槽,该定位件的固定部设于该凹槽。所述轴管具有与该开口端相对的一封闭端,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一轴承及一扣持片,该轴承邻近该开口端,该扣持片邻近该封闭端,该扣持片位于该轴承及该封闭端之间,该中心轴的外周壁设有一扣槽,该扣持片扣持于该中心轴的扣槽。所述绝缘套组以一体射出成型方式包覆该硅钢片组。所述硅钢片组及该绝缘套组相互堆叠结合。本实用新型马达主要是直接利用该定子的绝缘套组的延伸部的设计,以达到如上述封闭该轴管的开口端、压抵该轴管内装组件或扣持该转子等诸多实用性功能,以达到降低结构复杂度的功效;再者,基于该前提条件下,本实用新型马达更能够利用该基座的定位 件与该绝缘套组的结合,进而达到提升定子结合稳固性的功效。

图I :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一)。图2 :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二)。图3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立体分解图。图4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轴管外周壁形成有定位件的组合剖视图。图5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轴管开口端端缘形成有定位件的组合剖视图。图6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定位件采用卡扣或胶黏固定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图7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定位件采用冲压固定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图8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绝缘套组用以压抵轴管内装组件的组合剖视图。图9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绝缘套组用以扣持转子的组合剖视图。图10 :本实用新型马达的绝缘套组用以压抵轴管内装组件及同时扣持转子的组合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实用新型〕I基座11轴管111开口端112封闭端12轴管内装组件121轴承122扣持片13定位件131穿伸段132固定部2定子 21硅钢片组22绝缘套组221延伸部221a抵压面221b扣持端221c凸部222通孔223结合孔223a凹槽23线圈组24限位槽 3转子 31中心轴 311扣槽G 胶体〔现有〕8 马达81轴管811第一接合部82定子821内衬822第二接合部83转子84油封9马达91壳座911轴管92转子93定子931绝缘套932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马达至少包含一基座I、一定子2及一转子3。该基座I可供该定子2结合,该转子3可旋转地结合该基座1,该定子2用以驱动该转子3旋转作动。该基座I设有中空状的一轴管11,该轴管11具有相对的一开口端111及一封闭端112 ;参照图3的附图方向,该开口端111位于该轴管11顶部,该封闭端112位于该轴管11底部;再者,该轴管11内部设置一轴管内装组件12,该轴管内装组件12为各种能够装设于该轴管11内部且提供不同功能的相关构件(如轴承、耐磨片、扣持片或定位环等,其中至少 包含有一轴承)。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轴管内装组件12包含一轴承121及一扣持片122,其中该轴承121邻近该开口端111,该扣持片122邻近该封闭端112,使该扣持片122位于该轴承121及该封闭端112之间。又,该基座I于该轴管11设有至少一定位件13,该定位件13具有能够结合该定子2的预定部位的一穿伸段131,在该轴管11的轴向上,该穿伸段131较佳高于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 (依附图方向为主);另请配合参照图4所示,该穿伸段131的一端用以固定该定子2 ;举例而言,该穿伸段131远离该开口端111的一端可以被加工形成一固定部132,以供定位该定子2 (定位方式详参后续说明)。其中该定位件13可以为设置于该轴管11外周壁或内周壁的一凸柱,该凸柱具有延伸凸出于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的该穿伸段131,且该凸柱远离于该开口端111的一端可形成该固定部132 ;或者,如图5所示,该定位件13可以为设置于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端缘的至少一凸柱,该凸柱具有凸出于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的该穿伸段131,且该凸柱远离于该开口端111的一端同样可形成该固定部132。又,基于上述该定位件13可以设置于该轴管11外周壁、轴管11内周壁或轴管11的开口端111端缘的技术概念。本实用新型定位件13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11外周壁及该开口端111端缘的凸柱;或者,定位件13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11内周壁及该开口端111端缘的凸柱;或者,定位件13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11内周壁、外周壁及该开口端111端缘的凸柱。借此,可以达到更进一步强化该定位件13结构强度的功效。该定子2结合于该基座I的轴管11的外周壁,其中该定子2为各种能够驱动该转子3旋转的结构设计,又如图4所示,当该定位件13为设置于该轴管11外周壁的凸柱时,该定子2与该轴管11外周壁结合的部位较佳形成一限位槽24,该限位槽24可供卡设该凸柱,以达到径向防转动效果。本实施例中,该定子2可包含一硅钢片组21、一绝缘套组22及一线圈组23 ;该硅钢片组21及该绝缘套组22相互堆叠结合,该线圈组23绕设于该绝缘套组22的预定部位;其中该绝缘套组22亦可以一体射出成型方式包覆该硅钢片组21。该绝缘套组22设有径向延伸至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的一延伸部221,该延伸部221中央设有一通孔222,以供该转子3可利用该通孔222结合于该基座I的轴管内装组件12 ;该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另于该通孔222周边设置至少一结合孔223 ;借此,该基座I的定位件13的穿伸段131可以穿伸通过该绝缘套组22的结合孔223,以供加工形成该固定部132。其中如图4所示,该定位件13的固定部132为冲压或热融段,当该穿伸段131的一端穿伸通过该结合孔223后,即可利用冲压或热融方式,令该穿伸段131的一端形成该固定部132,该固定部132的外径大于该结合孔223的孔径,用以固定该延伸部221,使该定子2定位于该轴管11 ;或者,如图6所示,该定位件13的固定部132亦可为卡扣端,该卡扣端能够以卡扣方式迫入通过该结合孔223以形成固定,较佳兼可配合胶体G以黏着方式予以固定,以提供更佳的固定效果;或者,如图7所示,该定位件13的固定部132亦可为变形或弯折段,当该穿伸段131的一端穿伸通过该结合孔223后,即可利用如热融等加工方式,迫使该穿伸段131的一端成为变形或弯折段,用以快速完成该延伸部221的固定作业,以提升加工便利性。又如图3及4所示,该绝缘套组22较佳于该通孔222周边设有一凹槽223a,该结合孔223设于该凹槽223a ;借此,使该定位件13的固定部132可设于该凹槽223a,以防止该转子3与该固定部132接触,确保该转子3可顺利旋转作动。该转子3设有一中心轴31,该中心轴31于穿伸该绝缘套组22的通孔222后,可旋转地结合于该基座I的轴管内装组件12;又,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中心轴31的外周壁 可设有一扣槽311,该轴管内装组件12包含有该轴承121及该扣持片122,该中心轴31可旋转地结合该轴承121,该扣持片122扣持于该中心轴31的扣槽311,以避免该转子3自该轴管11脱落。另外,该转子3可配合该定子2以产生交变磁场,使该定子2能够驱动该转子3旋转作动(马达的定子与转子的详细结构组成及驱动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容不赘述)。又,基于上述该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径向延伸至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的技术概念,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套组22大致可以采用如下所述的各种不同实施方式其一、如4图所示,该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在延伸至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上方后,由于该通孔222及该结合孔223分别供该中心轴31及该定位件13穿伸通过,故该通孔222及该结合孔223与该中心轴31及该定位件13仅具有些微间隙,因此,确保该延伸部221能够较为全面性地封闭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用以提供如防尘或保油等诸多功能。其二、如8图所示,该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另设有一抵压面221a,该抵压面221a朝向且压抵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12,借此,配合该定位件13的固定部132固定该延伸部221的结构设计,该绝缘套组22可更为牢固地压抵该轴管内装组件12,用以提供稳固压抵该轴管内装组件12的功能。其三、如9图所示,该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另设有一扣持端221b,该中心轴31的扣槽311对位该扣持端221b的位置,使该扣持端221b可伸入至该扣槽311,借此,配合该定位件13的固定部132固定该延伸部221的结构设计,该绝缘套组22可取代如图4所示的扣持片122的作用,以精简整体结构组成,并用以扣持该转子3,以达到避免该转子3脱落的功能。其四、如10图所示,该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同样设有一扣持端221b,该中心轴31的扣槽311对位该扣持端221b的位置,使该扣持端221b可伸入至该扣槽311 ;又,该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另设有一凸部221c,该凸部221c朝向该轴管内装组件12方向延伸,使该凸部221c可压抵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12,借此,配合该定位件13的固定部132固定该延伸部221的结构设计,该绝缘套组22除具有扣持该转子3以避免脱落的功能外,亦兼具有提供稳固压抵该轴管内装组件12的功能。[006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马达主要是直接利用该定子2的绝缘套组22的延伸部221的设计,以达到如上述封闭该轴管11的开口端111、压抵该轴管内装组件12或扣持该转子3等诸多实用性功能,以达到降低结构复杂度的功效;再者,基于该前提条件下,本实用新型马达更能够利用该基座I的定位件13与该绝缘套组22的结合,进而达到提升定子结合稳固性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马达,其特征包含 一个基座,该基座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具有一个开口端,该轴管内部设置轴管内装组件; 一个定子,该定子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的外周壁,该定子包含硅钢片组、绝缘套组及线圈组;及 一个转子,该转子设有一个中心轴,该中心轴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内装组件; 其中,该定子的绝缘套组设有延伸至该轴管的开口端的一个延伸部,该延伸部设有供该中心轴穿伸的一个通孔,且该绝缘套组于该通孔周边设有至少一个结合孔,该基座的轴管设有至少一个定位件,该定位件具有能够结合该结合孔的一个穿伸段,该穿伸段的一端固定该绝缘套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个抵压面,该抵压面朝向且压抵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中心轴的外周壁设有一个扣槽,该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个扣持端,该中心轴的扣槽对位该扣持端的位置,该扣持端伸入至该扣槽。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中心轴的外周壁设有一个扣槽,该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个扣持端,该中心轴的扣槽对位该扣持端的位置,该扣持端伸入至该扣槽,该绝缘套组的延伸部设有一个凸部,该凸部压抵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一端形成一个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该绝缘套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该轴管的轴向上,该定位件的穿伸段高于该轴管的开口端,该固定部设于该穿伸段远离该开口端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为设置于该轴管外周壁或内周壁的至少一个凸柱,该凸柱具有延伸凸出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的该穿伸段,且该凸柱远离于该开口端的一端形成该固定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为设置于该轴管外周壁的至少一个凸柱,该凸柱具有延伸凸出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的该穿伸段,且该凸柱远离于该开口端的一端形成该固定部,该定子与该轴管外周壁结合的部位形成一个限位槽,该限位槽卡设该凸柱。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为设置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端缘的至少一个凸柱,该凸柱具有凸出于该轴管的开口端的该穿伸段,且该凸柱远离于该开口端的一端形成该固定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外周壁及该开口端端缘的凸柱。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内周壁及该开口端端缘的凸柱。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包括分别设置于该轴管内周壁、外周壁及该开口端端缘的凸柱。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固定部为冲压或热融段,该固定部的外径大于绝缘套组的结合孔的孔径。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固定部为卡扣端,该卡扣端卡扣于该绝缘套组的结合孔。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固定部以胶体与该延伸部相互固定。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固定部为固定该延伸部的变形或弯折段。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或弯折段为热融段。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套组于该通孔周边设有一个凹槽,该结合孔设于该凹槽,该定位件的固定部设于该凹槽。
19.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具有与该开口端相对的一个封闭端,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一个轴承及一个扣持片,该轴承邻近该开口端,该扣持片邻近该封闭端,该扣持片位于该轴承及该封闭端之间,该中心轴的外周壁设有一个扣槽,该扣持片扣持于该中心轴的扣槽。
20.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套组以一体射出成型方式包覆该硅钢片组。
21.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硅钢片组及该绝缘套组相互堆堂彡口口。
专利摘要一种马达,至少包含一基座、一定子及一转子。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具有一开口端,该轴管内部设置一轴管内装组件;该定子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壁;该转子可旋转地结合于该基座的轴管内装组件;其中该定子的一绝缘套组设有径向延伸至该轴管的开口端的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设有至少一结合孔,该基座的轴管设有至少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具有能够结合该结合孔的一穿伸段,该穿伸段的一端用以固定该绝缘套组。借此,可利用该基座的定位件与该绝缘套组的结合,以提升定子的结合稳固性。
文档编号H02K3/46GK202634121SQ20122020197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洪银树, 王科鉴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