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097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在各种环境下被使用。因此,以往保护马达的线圈和电路板不受灰尘和水滴侵蚀的构造被熟知。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45695号公报中,记载了用呈大致有底圆筒状的外罩体围住马达的旋转体的构造。在日本特开2007-110890号公报中,记载了用可防水的保护体完全覆盖定子组件的构造。在日本特开2007-159393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第一外罩内的容纳空间,配置定子组装部件的同时,充填填充物的构造。并且,在日本特开2007-174896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外壳内部配置定子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护线圈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又能使齿的端面和转子磁铁接近的构造。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一发明具有静止部、和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可旋转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具有轴,其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转子保持架,其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同轴配置的圆筒部;转子磁铁,其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所述静止部具有多个齿,这些齿配置在所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延伸;线圈,其缠绕于所述齿;轴承部,其支撑所述轴使该轴可旋转;轴承保持部,其保持所述轴承部;基底部,其在比所述线圈更靠下方的位置从所述轴承保持部向径向外侧延展;电路板,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上部;和树脂制的外罩。所述外罩具有第I环状部,其在所述线圈的上方呈环状延展;侧壁部,其从所述第I环状部的外周部向下方延伸;第2环状部,其从所述侧壁部的下端部在所述电路板的上侧向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延展。所述第I环状部的内周部与所述轴承保持部、或者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所述第2环状部与所述基底部、所述轴承保持部、或者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基底部和所述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所述侧壁部在比所述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封住所述多个齿的间隙的同时,沿轴向延伸。根据本申请所示例的第一发明,线圈被外罩覆盖。由此,可保护线圈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并且,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面从外罩露出。因此,可以使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面和转子磁铁在径向接近。


图I为第一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2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静止部的侧面图。
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6为第三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图9为变形例所示例的第I外罩部件和第2外罩部件的部分纵剖视图。图10为变形例所示例的第I外罩部件和第2外罩部件的部分纵剖视图。 图11为变形例所示例的第I外罩部件和第2外罩部件的部分纵剖视图。图12为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13为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14为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15为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16为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的部分纵剖视图。图17为变形例所示例的静止部的侧面图。图18为变形例所示例的静止部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所示例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将沿马达中心轴线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基底部将线圈侧作为上方,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这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定义的上下方向,并不限定本发明所示例的马达在使用时的方向。〈I.第一实施方式>图I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IA的纵剖视图。如图I所示,马达IA具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A可旋转。旋转部3A具有轴31A、转子保持架32A和转子磁铁33A。轴31A沿中心轴线9A配置。轴31A被后述轴承部23A支撑为可旋转。转子保持架32A具有与中心轴线9A同轴配置的圆筒部322A。转子磁铁33A配置在圆筒部322A的内周面。静止部2A具有多个齿242A、线圈25A、轴承部23A、轴承保持部41A、基底部42A、电路板27A和外罩22A。多个齿242A配置在转子磁铁33A的径向内侧。各个齿242A相对于中心轴线9A呈放射状延伸。线圈25A缠绕于齿242A。轴承部23A保持在轴承保持部41A。基底部42A在比线圈25A更靠下方的位置,从轴承保持部41A向径向外侧延展。电路板27A配置在基底部42A的上部。线圈25A和电路板27A被树脂制的外罩22A所覆盖。外罩22A具有第I环状部71A、第2环状部72A和侧壁部73A。第I环状部71A为在线圈25A的上方呈环状延展的部位。第2环状部72A为在电路板27A的上方呈环状延展的部位。侧壁部73A连接第I环状部7IA的外周部和第2环状部72A的内周部。也就是说,侧壁部73A从第I环状部71A的外周部向下方延伸。并且,第2环状部72A从侧壁部73A的下端部在电路板27A的上侧向径向外侧延展。第I环状部7IA的内周部与轴承保持部41A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并且,第2环状部72A的外周部与基底部42A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但是,第I环状部71A的内周部也可与固定于轴承保持部41A的其他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并且,第2环状部72A也可与固定于基底部42A的其他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在马达IA中,线圈25A和电路板27A被外罩22A覆盖。因此,可以保护线圈25A和电路板27A上的电路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并且,侧壁部73A配置在比齿242A的径向外侧的端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侧壁部73A封住多个齿242A的间隙的同时沿轴向延伸。所以齿242A的径向外侧的端面从外罩22A露出。因此,可使齿242A的径向外侧的端面和转子磁铁33A在径向接近。另外,第2环状部也可从侧壁部的下端部在电路板的上侧向径向内侧延展。并且,第I环状部的内周部也可与直接或间接固定于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 靠近。并且,第2环状部也可与基底部、轴承保持部或者直接或间接固定于该基底部和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2.第二实施方式><2-1.马达的整体结构>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为搭载在服务器、路由器、通信基站、开关装置等在室外使用的设备,产生用于冷却的气流的风扇马达。但本发明的马达也可用于风扇以外的用途。并且,本发明的马达既可搭载在汽车等的输送设备,也可搭载在室内使用的家电产品,OA设备,医疗设备等。图2为本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I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马达I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固定在成为驱动对象的装置的框体。旋转部3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可旋转。图3为静止部2的侧面图。图4和图5为马达I的部分纵剖视图。在以下说明中,在参照图2的同时,也适当地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机壳21、外罩22、轴承部23、定子铁心24、线圈25、绝缘体26和电路板27。机壳21为保持轴承部23、定子铁心24和电路板27的部件。机壳21既可由铝等金属制成也可由树脂制成。机壳21具有轴承保持部41和基底部42。轴承保持部41为与中心轴线9A同轴配置的呈大致圆筒状的部位。基底部42为从轴承保持部41的下端部向径向(与中心轴线垂直相交的方向,下同)外侧延展的呈大致平板状部位。在基底部42的外周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环状台部43。外罩22配置在轴承保持部41的径向外侧且在基底部42的上方。本实施方式的外罩22由树脂制的第I外罩部件51和树脂制的第2外罩部件52构成。线圈25和电路板27收纳在机壳21和外罩22之间形成的环状的空间。且线圈25和电路板27的上方以及径向外侧被外罩22所覆盖。因此,可保护线圈25和电路板27上的电路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关于外罩22的详细构造,稍后说明。轴承部23为支撑旋转部3侧的轴31使该轴31可旋转的机构。轴承部23保持在机壳21的轴承保持部41的内周面。本实施方式的轴承部23使用的是借助球体使外圈和内圈相对旋转的球轴承。但也可使用滑动轴承或流体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代替球轴承。定子铁心24和线圈25为通过驱动电流产生磁通的电枢。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心24由轴向(沿中心轴线的方向。下同)层压硅钢板等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层压钢板形成。定子铁心24具有圆环状的铁心背部241、和从铁心背部24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242。铁心背部241固定在轴承保持部41的外周面。多个齿242等间距地沿周向排列。各个齿242相对于中心轴线9呈放射状延伸。绝缘体26安装于定子铁心24的各个齿242。也就是说,绝缘体26通过定子铁心24间接地固定于机壳21的轴承保持部41。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体26由上下配置的一对树脂部件61、62构成。上侧的树脂部件61具有向下侧开口的呈大致U字状的外形。下侧的树脂部件62具有向上侧开口的呈大致U字状的外形。一对树脂部件61、62,配置成分别从上方和下方覆盖齿242。由此形成了覆盖齿242的呈大致筒状的绝缘体26。如图5所示,绝缘体26具有筒状部261、第I边缘部262和第2边缘部263。筒状部261包住齿242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并且,线圈25缠绕在筒状部261的周围。筒状部261由于存在于齿242和线圈25之间,因此使齿242和线圈25电气绝缘。第I边缘部262在比线圈25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向远离齿242的方向延展。第2边缘部263在比 线圈25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向远离齿242的方向延展。电路板27为安装向线圈25提供驱动电流的电路的基板。电路板27配置在线圈25的下方。电路板27的外周部固定在基底部42的环状台部43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在电路板27连接着用于与外部装置之间输出和接收电信号的导线271。导线271穿过设置在环状台部43的切口 431,向机壳21的外部引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转子保持架32、多个转子磁铁33和外装组件34。轴31为沿中心轴线9上下方向延伸的呈大致圆柱状的部件。轴31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成。轴31被轴承部23支撑的同时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在轴31的上端部安装有呈环状的衬套35。转子保持架32为在保持转子磁铁33的同时,与轴31 —同旋转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保持架32借助衬套35固定于轴31。但转子保持架32也可直接固定于轴31。转子保持架32具有盖部321和圆筒部322。盖部321从衬套35向径向外侧呈大致平板状延展。圆筒部322从盖部321的外周部向下方延伸,并与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配置。多个转子磁铁33固定在转子保持架32的圆筒部322的内周面。各个转子磁铁33的径向内侧的面成为与齿242的端面对置的磁极面。多个转子磁铁33沿周向等间距地排列成N极的磁极面和S极的磁极面交替排列。另外,也可使用N极和S极沿周向交替磁化的一个圆环状的磁铁来代替多个转子磁铁33。外装组件34具有叶轮支撑部341、和配置在叶轮支撑部341的外周的叶轮342。叶轮支撑部341为支撑叶轮342的呈有盖大致圆筒状的杯部。转子保持架32的盖部321的上表面和圆筒部322的外周面被叶轮支撑部341所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叶轮支撑部341的内周部固定于衬套35。叶轮342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扇叶。在这样的马达I中,如果向线圈25提供驱动电流,在定子铁心24的齿242处就会产生径向的磁通。然后,通过齿242和转子磁铁33之间的磁通的作用,产生周向的转矩。因此,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旋转部3 —旋转,通过叶轮342就会形成轴向的气流。
<2-2.关于外罩的构造〉(I)外罩的概略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外罩22具有第I环状部71、第2环状部72和侧壁部73。第I环状部71为呈环状延展成覆盖线圈25的上方的部位。第2环状部72为呈环状延展成覆盖电路板27的外周部附近的上方的部位。侧壁部73为轴向连接第I环状部71的外周部和第2环状部72的内周部的呈大致圆筒状的部位。也就是说,侧壁部73从第I环状部71的外周部向下方延伸。并且,第2环状部72从侧壁部73的下端部在电路板27的上侧向径向外侧延展。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环状部71和侧壁部73的上部包含在第I外罩部件51内。并且,第2环状部72和侧壁部73的下部包含在第2外罩部件52内。因此,第I外罩部件51和第2外罩部件52的边界部53配置在侧壁部73。
(2)第I环状部的内周部的结构在第I环状部71的内周部设有上下呈大致圆筒状延伸的内壁部74。内壁部74包围轴承保持部41的上端部。轴承保持部41的外周面与内壁部74的内周面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因此可抑制灰尘和水滴通过轴承保持部41和内壁部74之间进入外罩22的内部。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壁部74的下端部和绝缘体26的第2边缘部263的上端部在径向重叠。也就是说,在轴承保持部41和第2边缘部263之间夹着内壁部74。因此,可进一步提高轴承保持部41的上端部周围的防尘性和防水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壁部74的下端部,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741。另一方面,在绝缘体26的第2边缘部263的上端部,设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爪部264。且爪部741和爪部264互相卡合。由此绝缘体26和第I外罩部件51被固定。如果利用这样的卡合方式,不必使用粘着剂来固定。仅通过将绝缘体26和第I外罩部件51在轴向嵌合就可容易地固定两部件。另外,爪部也可只设置在绝缘体26和第I外罩部件51中的一方。也就是说,也可将设置在绝缘部26和第I外罩部件51中一方的爪部,与设在另一方的孔或阶梯等接受部相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741和爪部264互相作为相对于另一方的接受部发挥作用。(3)第2环状部的外周部的结构在第2环状部72的外周部设有向下方突出的环状边缘部75。另一方面,在基底部42的外周部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环状台部43。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状边缘部75的下表面和环状台部43的上表面之间,夹着电路板27的外周部。并且,环状边缘部75、电路板27以及环状台部43被沿周向排列的多个螺丝28固定。环状边缘部75的外周部的下表面与环状台部43的外周部的上表面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由此,可抑制灰尘和水滴通过环状边缘部75和环状台部43之间进入外罩22的内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环状边缘部75的下表面的凸部751与设置在环状台部43的上表面的凹部432相嵌合。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环状边缘部75和环状台部43之间的防尘性和防水性。并且,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27的上表面与环状边缘部75的下表面在螺丝28的周围进行面接触。由此,可提高螺丝28周围的防尘性和防水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边缘部75、电路板27以及环状台部43被共通的螺丝28固定。也就是说,螺丝28起到了将电路板27固定在环状台部43的第I固定机构、和将环状边缘部75固定在环状台部43的第2固定机构这两个作用。这样的话,相比分别设置第I固定机构和第2固定机构的情况,可削减部件数。在用于穿过导线271的切口 431附近,环状台部43和环状边缘部75,被导线271挤压,容易受到互相远离方向的压力。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互相相邻的一对螺丝28之间配置切口 431。由此,可抑制位于切口 431附近的环状台部43和环状边缘部75之间的间隙的扩大。(4)侧壁部的结构侧壁部73通过多个齿242之间沿轴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外罩部件51设有沿多个齿242之间向下方延伸的多个第I突出部511。并且,在第2外罩部件52设有沿多个齿242之间向上方延伸的多个第2突出部521。并且,第I外罩部件51和第2外罩 部件52被安装为从上下夹住齿242。因此,第I外罩部件51和第2外罩部件52的边界部53配置于多个齿242的间隙。侧壁部73与绝缘体26的第I边缘部262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侧壁部73和绝缘体26封住多个齿242的间隙。由此,可抑制灰尘和水滴通过侧壁部73和绝缘体26之间进入外罩22的内部。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壁部73和绝缘体26的边界部29,侧壁部73和绝缘体26的第I边缘部262在径向重叠。这样,即使外罩22、绝缘体26或者齿242产生轴向的尺寸误差,在侧壁部73和绝缘体26之间也难以产生径向连通的间隙。因此可进一步提高边界部29的防尘性和防水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外罩部件51和第2外罩部件52的边界部53,位于和齿242的轴向中央大致相同的高度。假设第I突出部511和第2突出部521中的一方过长,在该突出部就容易产生成型上的尺寸误差。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I突出部511的轴向长度和第2突出部521的轴向长度设为大致相同。由此,将第I突出部511和第2突出部521两者都控制为难于产生成型上的尺寸误差的长度。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I突出部511的下端部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512。另一方面,在第2突出部521的上端部设有凹部522。并且,在第I外罩部件51和第2外罩部件52的边界部53,凸部512和凹部522相嵌合。这样的话,第I突出部511的下端部和第2突出部521的上端部在边界部53处,径向重叠。由此,即使外罩22、绝缘体26或者齿242产生了轴向的尺寸误差,在边界部53,也难于产生径向连通的间隙。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边界部53的防尘性和防水性。另外,也可在第I突出部511侧设置凹部,在第2突出部521侧设置凸部,并将这些凹部和凸部相嵌合。也就是说,在边界部53,如果将设置在第I外罩部件51和第2外罩部件52中一方的凸部与设置在另一方的凹部相嵌合,就可提高防尘性和防水性。包含第I突出部511和第2突出部521的侧壁部73配置在比齿242的端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齿242的端面向外罩22的外部露出。由此,齿242的端面和转子磁铁33的径向内侧的面,不经由外罩22而径向对置。这样的话,使齿242的端面和转子磁铁33的径向内侧的面径向靠近,既能提高马达I的磁气特性又能实现防尘性和防水性。
另外,在有必要保护齿242的端面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的情况下,例如可利用防水性的膜覆盖齿242的端面。〈3.第3实施方式〉接下来,关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以与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图6和图7为第3实施方式所示例的马达IM的部分纵剖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罩22M的第2环状部72M从侧壁部73M的下端部,在电路板27M的上侧向径向内侧延展。并且,第2环状部72M在线圈25M的下方且电路板27M的上方呈环状延展。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环状部71M和侧壁部73M的上部包含在第I外罩部件51M内。并且,第2环状部72M和侧壁部73M的下部包含在第2外罩部件52M内。并且,在第I 外罩部件51M的第I突出部511M的下端部附近,设有径向贯通的贯通孔512M。另一方面,在第2外罩部件52M的第2突出部521M的上端部附近,设有径向突出的爪部522M。并且爪部522M卡合于贯通孔512M。如果利用这样的卡合方式,不必使用粘着剂来固定。仅将第I外罩部件5IM和第2外罩部件52M在轴向嵌合,就可以容易地固定两部件。第I环状部71M的内周部与轴承保持部41M的外周面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由此,抑制灰尘和水滴通过轴承保持部41M和第I环状部71M之间进入外罩22M的内部。并且,绝缘体26M的第2边缘部263M的上端部和第I环状部71M的下表面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接近。由此,抑制灰尘和水滴通过第2边缘部263M和第I环状部71M之间进入外罩22M的内部。并且,第2环状部72M的内周部与绝缘体26M的第2边缘部263M的外周面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由此,抑制灰尘和水滴通过第2边缘部263M和第2环状部72M之间进入外罩22M的内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绝缘体26M和外罩22M形成了大致封闭的空间。并且,线圈25M容纳在该空间内。因此,针对例如基底部42M的大小不同的多种机壳21M,可适用同一形状的绝缘体26M和外罩22M。也就是说,提高绝缘体26M和外罩22M的通用性。这样易于应对产品的设计变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27M被灌封材料272M覆盖。由此,保护电路板27M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灌封材料272M使用例如硅酮、环氧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灌封材料272M至少覆盖电路板27M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形成电路的部分即可。并且,如图7所示,优选灌封材料272M沿焊接在电路板27M上的导线25IM隆起。这样的话,在焊接时,即使覆盖导线251M的绝缘膜熔化而导线251M露出,也可以用灌封材料272M代替该绝缘膜保护导线251M。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基底部42M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呈环状的堤防部421M。并且,该堤防部421M包围灌封材料272M。在形成灌封材料272M时,将流动状态的灌封材料272M注入堤防部421M的内侧。这时,堤防部421M限制灌封材料272M向径向外侧延展。由此,可在控制灌封材料272M的使用量的同时,用灌封材料272M覆盖电路板27M。之后,在堤防部412M的内侧,灌封材料272M硬化。并且,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堤防部421M向上方呈环状突出,且与叶轮支撑部341M的侧面在径向重叠。并且,堤防部421M和叶轮支撑部341M形成迷宫构造。由此,抑制灰尘和水滴从叶轮支撑部341M和基底部42M的轴向间隙进入径向内侧。并且,在图6的示例中,堤防部421M的上端部在径向位于转子保持架32M和叶轮支撑部341M之间。如图6所示,优选堤防部421M的上端部位于比叶轮支撑部341M的下端部和转子保持架32M的下端部双方更靠上侧的位置。这样的话,进一步抑制灰尘和水滴进入比转子保持架32M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突出部511M的径向内侧的面位于比侧壁部73M的其他部分的内周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为了对应此结构,在第I环状部71M的径向外侧的端缘部的一部分设有凹部711M。凹部71IM在第I突出部51IM的上方位置、即齿242M的间隙的上方位置,向径向内侧凹陷。假设没有这样的凹部711M,在第I突出部511M的上方位置,第I外罩部件51M就会局部变厚。这样,在注塑成型中树脂硬化时,由于树脂的缩痕,第I突出部511M有倾斜的危险。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I外罩部件51M预先设置凹部711M,抑制由于上述意外 的缩痕而产生的对产品精度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同样的目的,也在第2外罩部件52M设置凹部721M。凹部721M在第2突出部511M的下方位置、即齿242M的间隙的下方位置,向径向内侧凹陷。图8为马达IM的横剖视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体26M的第I边缘部262M在比线圈25M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向远离齿242M的方向沿周向延伸。另一方面,在外罩22M的侧壁部73M,设有向周向两侧延展的内包部(案internal cover part)731M。并且,第I边缘部262M和内包部(案internal cover part) 731M在径向重叠。并且,第I边缘部262M的径向内侧的面与内包部(案internal cover part) 731M的径向外侧的面,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由此,进一步抑制灰尘和水滴进入侧壁部73M的附近。<4.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所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图9为一变形例所不例的第I外罩部件51B和第2外罩部件52B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9的示例中,在第I外罩部件51B的第I突出部511B的下端部设有凸部512B。另一方面,在第2外罩部件52B的第2突出部521B的上端部也设有凸部522B。并且,在第I外罩部件51B和第2外罩部件52B的边界部53B,凸部512B和凸部522B配置为在径向重叠。在这一示例中同样,第I外罩部件51B的下端部和第2外罩部件52B的上端部在边界部53B成为径向重叠。因此,可提高边界部53B的防尘性。但是,如上述第2实施方式,嵌合凹部和凸部的这一方案由于径向重叠更多的层,所以在可进一步提高防尘性和防水性这一点上是优选的。图10为其他变形例所示例的第I外罩部件51C和第2外罩部件52C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10的示例中,在第I外罩部件51C的第I突出部511C的下端部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512C。并且,在第2外罩部件52C的第2突出部521C的上端部设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爪部522C。并且,爪部512C和爪部522C互相卡合。由此,第I外罩部件51C和第2外罩部件52C被固定。在这一不例中同样,第I外罩部件51C的下端部和第2外罩部件52C的上端部在边界部53C成为径向重叠。因此,可以提高边界部53C的防尘性。并且,如果利用这样的卡合方式,不必使用粘着剂来固定。仅靠将第I外罩部件51C和第2外罩部件52C在轴向嵌合就可容易地固定两部件。另外,爪部也可只设置在第I外罩部件51C和第2外罩部件52C中的一方。也就是说,也可使设置在第I外罩部件51C和第2外罩部件52C中一方的爪部与设置在另一方的孔或阶梯等接受部相卡合。在图10的示例中,爪部512C和爪部522C互相作为相对于另一方的爪部的接受部发挥作用。图11为其他变形例所示例的第I外罩部件51D和第2外罩部件52D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11的示例中,在第I外罩部件51D和第2外罩部件52D之间,存在粘着剂531D。这样的话,可进一步提高边界部53D的防尘性和防水性。另外,也可使防潮剂或防泼水性的膜代替粘着剂531D介于第I外罩部件51D和第2外罩部件52D之间。在图11的示例中,在第2外罩部件52D的第2突出部521D的上端部设有凹部522D。因此,在制造时可将粘着剂531D涂布在凹部522D内。这样的话,粘着剂531D的涂 布操作变得容易。图12为其他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IE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12的示例中,在第I外罩部件5IE的内壁部74E和轴承保持部4IE之间存在粘着剂81E。这样的话,可进一步提高第I外罩部件51E和轴承保持部41E之间的防尘性和防水性。另外,也可使防潮剂或防泼水性的膜代替粘着剂81E介于第I外罩部件51E和轴承保持部41E之间。图13为其他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IF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13的示例中,在第2外罩部件52F的环状边缘部75F和机壳2IF的环状台部43F之间存在粘着剂82F。这样的话,可进一步提高第2外罩部件52F和机壳21F之间的防尘性和防水性。另外,也可使防潮剂或防泼水性的膜代替粘着剂82F介于第2外罩部件52F和机壳21F之间。并且,同样也可使粘着剂、防潮剂或防泼水性的膜介于外罩和绝缘部的边界部图14为其他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IG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14的示例中,被机壳21G和外罩22G包围的环状空间被填充物30G所充满。这样的话,可进一步保护线圈25G和电路板27G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特别是,在图14的示例中,在第I外罩部件51G设有连通孔221G。由此,可在安装第I外罩部件51G和第2外罩部件52G后,从连通孔221G向外罩22G的内部注入填充物30G。因此,可容易地在外罩22G的内部用填充物30G覆盖线圈25G和电路板27G。填充物30G可使用例如硅酮系列的粘着剂、环氧树脂、硅橡胶、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特别是,如果使用在流动状态下填充、且填充后硬化的材料,可同时实现填充时操作的容易性和填充后的防尘性和防水性。但是,在想要控制对电路板和线圈施加的压力或想要重视散热性的情况下,优选省略这样的填充物30G,来确保电路板和线圈周围的空间。图15为其他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IH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15的示例中,在第I外罩部件51H的内壁部74H的下端部设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爪部741H。另一方面,在轴承保持部41H的上端部附近的外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411H。并且,爪部741H和爪部411H互相卡合。由此,第I外罩部件51H和轴承保持部41H被固定。如果利用这样的卡合方式,仅将第I外罩部件51H和机壳21H在轴向嵌合,就可容易地固定两部件。
另外,爪部也可只设置在第I外罩部件51H和轴承保持部41H中的一方。也就是说,也可将设置在第I外罩部件51H和轴承保持部41H中一方的爪部与设置在另一方的孔或阶梯等接受部相接合。在图15的示例中,爪部741H和爪部411H互相作为相对于另一方的爪部的接受部发挥作用。图16为其他变形例所示例的马达IJ的部分纵剖视图。在图16的示例中,在第2外罩部件52J的环状边缘部75J的下端部沿机壳21J的环状台部43J的外周面向下方延伸。并且,在环状边缘部75J的下端部设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爪部752J。另一方面,在环状台部43J的外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爪部433J。并且,爪部752JH和爪部433J互相卡合。由此,第2外罩部件52J和机壳21J被固定。如果利用这样的卡合方式,仅将第2外罩部件52J和机壳21J在轴向嵌合,就可容易地固定两部件。另外,爪部也可只设置在第2外罩部件52J和机壳21J中的一方。也就是说,也可将设置在第2外罩部件52J和机壳21J中一方的爪部与设置在另一方的孔或阶梯等接受部相接合。在图16的示例中,爪部752J和爪部433J互相作为相对于另一方的爪部的接受部发挥作用。 并且,另外还可以考虑其他各种变形例。例如,其他部件也可介于第I外罩部件和轴承保持部之间。也就是说,外罩的第I环状部的内周部也可与直接或间接固定于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并且,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其他部件也可介于第2外罩部件和机壳之间。也就是说,外罩的第2环状部的外周部和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机壳的基底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并且,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2环状部的内周部和轴承保持部的外周面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并且,第I外罩部件和第2外罩部件,也可不介入绝缘体,而是直接与定子铁心接触或接近。但是,相比磁性体的定子铁心,树脂制的绝缘体比较容易实现用于与第I外罩部件和第2外罩部件连接的形状。因此,将第I外罩部件和第2外罩部件与绝缘体连接,这在容易实现连接部分的构造这一点上是优选的。并且,第I外罩部件和第2外罩部件的边界部不一定配置在多个齿之间。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在第I外罩部件5IK和第2外罩部件52K中,仅在第2外罩部件52K设置突出部521K,且使第I外罩部件51K和第2外罩部件52K的边界部53K位于与齿242K的上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如图18所示,也可在第I外罩部件51L和第2外罩部件52L中,仅在第I外罩部件51L设置突出部511L,且使第I外罩部件51L和第2外罩部件52L的边界部53L位于与齿242L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外罩的整体既可由一个部件构成,也可由三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并且,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可适宜地对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出现的各要素进行组合。本发明可利用于马达。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 静止部; 旋转部,其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可旋转, 所述旋转部包括 轴,其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 转子保持架,其具有配置为与所述中心轴线同轴的圆筒部; 转子磁铁,其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 所述静止部包括 多个齿,这些齿配置在所述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延伸;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齿; 轴承部,其支撑所述轴使该轴可旋转; 轴承保持部,其保持所述轴承部; 基底部,其在比所述线圈更靠下方的位置,从所述轴承保持部向径向外侧延展; 电路板,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上部; 外罩,其为树脂制, 所述外罩具有 第I环状部,其在所述线圈的上方呈环状延展; 侧壁部,其从所述第I环状部的外周部,向下方延伸; 第2环状部,其从所述侧壁部的下端部,在所述电路板的上侧,向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延展, 所述第I环状部的内周部与所述轴承保持部、或者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 所述第2环状部与所述基底部、所述轴承保持部、或者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基底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 所述侧壁部在比所述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封住所述多个齿的间隙,并沿轴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外罩包括 第I外罩部件,其包含所述第I环状部和所述侧壁部的上部; 第2外罩部件,其包含所述第2环状部和所述侧壁部的下部, 属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第I外罩部件和所述第2外罩部件的边界部位于所述多个齿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边界部位于与所述齿的轴向中央大致相同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外罩包括 第I外罩部件,其包含所述第I环状部和所述侧壁部的上部; 第2外罩部件,其包含所述第2环状部和所述侧壁部的下部,属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第I外罩部件和所述第2外罩部件的边界部位于与所述多个齿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相同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I外罩部件和所述第2外罩部件在所述边界部径向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 设置在所述第I外罩部件和所述第2外罩部件中一方的凸部、和设置在所述第I外罩部件和所述第2外罩部件中另一方的凹部在所述边界部相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所述边界部,粘着剂、防潮剂或防泼水性的膜介于所述第I外罩部件和所述第2外罩部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设置在所述第I外罩部件和所述第2外罩部件中一方的爪部、和设置在另一方的接受部在所述边界部相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还具有存在于所述齿和所述线圈之间的树脂制的绝缘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体具有在比所述线圈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向远离所述齿的方向延伸的第I边缘部,所述第I边缘部和所述侧壁部的一部分在径向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体具有在比所述线圈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向比所述齿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延伸的第2边缘部, 所述外罩具有从所述第I环状部的内周部向下方延伸的内壁部, 所述第2边缘部和所述内壁部在径向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还具有填充在被所述轴承保持部、所述基底部以及所述外罩包围的空间内的填充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所述外罩设有连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填充物为在流动状态下被填充、且填充后硬化的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粘着剂、防潮剂或防泼水性的膜介于所述外罩和所述轴承保持部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上端部附近,设置在所述外罩和所述轴承保持部中一方的爪部、和设置在另一方的接受部相卡合。
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齿的端面被防水性的膜覆盖。
1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I环状部的径向外侧的端缘部在所述齿的间隙的上方位置向径向内侧凹陷。
1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2环状部从所述侧壁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展, 所述第2环状部的外周部与所述基底部、或者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基底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隙靠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第2环状部通过共通的螺丝被固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2环状部的下表面在所述螺丝的周围进行面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其中, 粘着剂、防潮剂或防泼水性的膜介于所述外罩和所述基底部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其中, 在所述基底部的外周部附近,设置在所述外罩和所述基底部中一方的爪部、和设置在另一方的接受部相卡合。
2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2环状部从所述侧壁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内侧延展, 所述第2环状部的内周部与所述轴承保持部、或者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部件,接触或隔着微小的间距靠近。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马达,其中, 由安装在所述齿的绝缘体和所述外罩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收纳有所述线圈。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马达,其中, 还具有覆盖所述电路板的灌封材料。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基底部还具有包围所述灌封材料的堤防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旋转部还具有 杯部,其覆盖所述转子保持架; 叶轮,其配置在所述杯部的外周 所述堤防部呈环状,且所述堤防部与所述杯部在径向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马达。马达具有树脂制的外罩。外罩具有在线圈的上方呈环状延展的第1环状部、从第1环状部的外周部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以及从侧壁部的下端部在电路板的上侧向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延展的第2环状部。侧壁部在比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封住多个齿的间隙的同时,沿轴向延伸。线圈被外罩覆盖,保护线圈不受灰尘和水滴的侵蚀。并且,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面从外罩露出。因此,可以使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面和转子磁铁在径向靠近。
文档编号H02K5/16GK102832734SQ2012101223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足立正树, 大熊仁明, 梶泰之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