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43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近几年,各种类型的振动马达被用作移动通信装置等的无声通知设备或其他用途。例如,利用在细长圆柱状的马达末端的旋转轴端部安装了偏心配重的圆筒型振动马达、在薄型扁平圆柱状的马达末端的旋转轴端部安装了偏心配重的硬币型振动马达、以及在薄型扁平圆柱状的马达内部对配置在磁铁部侧方的线圈通电来使磁铁部克服弹簧的施力而往返运动的硬币型纵振动线性马达。

并且,在美国专利第8334624号说明书中公开的振动发生装置中,具有磁铁的振动单元被配置在侧方的四个板簧保持于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方,通过对线圈通电,使振动单元水平振动。在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5号公报以及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6号公报中公开的振动发生装置中,永久磁铁通过板簧配置在电磁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方,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使永久磁铁在上下方向上振动。

但是近几年,为了将振动马达容纳于戒指等的内部,需要振动马达更加小型化。但是,在上述的圆筒型振动马达、硬币型振动马达以及硬币型纵振动线性马达中,由于结构的限制等难以小型化至能够容纳于戒指内。对于美国专利第8334624号说明书的振动发生装置也相同。

在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5号公报以及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6号公报的振动发生装置中,由于永久磁铁在电磁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振动,因此装置在该中心轴线方向上大型化。并且,若内置了振动马达的戒指等落下对振动马达施加冲击,则存在如下隐患:永久磁铁剧烈晃动,板簧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对振动马达施加了冲击时,抑制板簧的损 坏。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具有:线圈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板簧,其主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振动部,其包括磁铁,且被板簧支承在线圈部的上方,并与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通过产生于磁铁与线圈部之间的力在横向上振动;壳体部,其将线圈部、振动部以及板簧容纳于内部空间,且支承线圈部以及板簧;以及限制部,其被壳体部支承。振动马达的板簧具有:自由端部,其安装于振动部的前端部;固定端部,其在比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固定于壳体部;以及侧部弹簧部,其在振动部的侧方从自由端部延伸至比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且与振动部一同在横向上振动,限制部配置在振动部的后侧。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限制部在振动部的后侧沿横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限制部是与壳体部连成一体的部件。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板簧还具有后部弹簧部,该后部弹簧部从侧部弹簧部连续地向振动部的后方延伸并与振动部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

振动马达的限制部配置在振动部与后部弹簧部之间。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具有被壳体部支承在振动马达的后部弹簧部的后侧的第二限制部。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第二限制部在后部弹簧部的后侧沿横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第二限制部是与壳体部连成一体的部件。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板簧还具有第二后部弹簧部,该第二后部弹簧部从后部弹簧部连续地向后部弹簧部的后方延伸并与后部弹簧部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

第二限制部配置在后部弹簧部与第二后部弹簧部之间。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振动部的前端部位于比线圈部靠前方的位置。

振动部的前端部的下方的壳体部的底部的上表面位于比线圈部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侧部弹簧部与振动部隔着空隙在横向上相向。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侧部弹簧部与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振动部的横向宽度随着从前端部向后方而增大。

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振动部具有:磁铁,其与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以及质量部,其层叠于磁铁的上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抑制板簧的损坏。

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2是振动马达的立体图。

图3是振动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4是振动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基底部、线圈部以及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6是板簧以及振动部的立体图。

图7是省略了外罩部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8是省略了外罩部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9是省略了外罩部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10是省略了外罩部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11是省略了外罩部的其他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12是省略了外罩部的其他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13是省略了外罩部的其他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14是省略了外罩部的其他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其他振动马达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6是省略了外罩部的其他振动马达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后述的线圈部12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图3的上侧简称作“上侧”,将后述的线圈部12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图3的下侧简称作“下侧”。并且,将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另外,上下方向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将图3中的右侧以及左侧分别称作“前侧”以及“后侧”,将图3中的左右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作“横向”。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马达1的平面图。图2是振动马达1的立体图。图3是振动马达1的纵剖视图。在图3中,示出在图1中的III-III的位置剖切了振动马达1的截面。在图3中,也图示了比截面靠里侧的部位的一部分,并且省略了细节部分的截面的剖面线。图4是振动马达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基底部112、线圈部12以及电路板16的立体图。图6是板簧13以及振动部14的立体图。图7、图8以及图9是省略了外罩部111的振动马达1的平面图。在图7至图9中,为了易于理解板簧13的形状,用虚线表示固定端部31。并且,在图7至图9中,为了易于理解图,对限制部51标注剖面线。在图8以及图9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位于图7所示的位置的板簧13以及振动部14。

振动马达1是共振致动器(RA:Resonant Actuator)。振动马达1例如作为内置于戒指等的无声通知设备而使用。振动马达1的除了电路板16以外的大小例如是上下方向的高度在1mm以上3mm以下,前后方向的长度在1mm以上8mm以下,横向宽度在1mm以上5mm以下。

振动马达1包括壳体部11、线圈部12、板簧13、振动部14、电路板16以及限制部51。壳体部11呈大致长方体状。壳体部11包括外罩部111和基底部112。外罩部111是向下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箱状部件。基底部112是大致矩形状的板状部件。外罩部111固定于基底部112。基底部112封闭外罩部111的下部的开口。换言之,基底部112是壳体部11的底部。

外罩部111例如是非磁性的金属制品。外罩部111例如由不锈钢形成。基底部112例如是树脂制品。外罩部111与基底部112的连接例如通过使设置于外罩部111的下 部的开口缘部的爪部卡合于基底部112的外缘而进行。在壳体部11的内部空间容纳线圈部12、板簧13以及振动部14。在壳体部11的内部空间也容纳电路板16的一部分。

线圈部12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线圈部12例如呈大致长圆环状。线圈部12被壳体部11支承。具体地说,线圈部12安装于壳体部11的基底部112。在图3以及图5所示的例子中,线圈部12配置在从基底部112向上方突出的凸部113的周围。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凸部113称作“线圈用凸部113”。线圈用凸部11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线圈用凸部113的横向长度长。

振动部14在线圈部12的上方被板簧13支承。振动部14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与线圈部12相向。振动部1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振动部14的横向的长度长。换言之,振动部14沿前后方向延伸。振动部14的横向宽度随着从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向后方而增大。振动部14的横向最大宽度即后端部44的横向宽度比线圈部12的横向最大宽度大。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振动部14的俯视形状呈前端部43的宽度比后端部44的宽度小的大致梯形状。振动部14的俯视形状例如也可以呈横向宽度随着向后方而变大的大致三角形状或大致扇形状。

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位于比线圈部12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在线圈部12的前方,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隔着空隙与壳体部11的基底部1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的下方的基底部112的上表面114位于比线圈部12的上表面21靠上侧的位置。换言之,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与基底部112的上表面114在比线圈部12的上表面21靠上侧的位置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

振动部14包括磁铁41和质量部42。磁铁41隔着空隙与线圈部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磁铁41是N极与S极在横向上排列的永久磁铁。质量部42层叠于磁铁41的上侧。质量部42是所谓的配重。质量部42例如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磁铁41。质量部42的俯视形状与振动部14的俯视形状相同。虽然磁铁41的俯视形状与质量部42的俯视形状大致相同,但磁铁4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质量部4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磁铁41的后端与质量部42的后端大致一致,磁铁41的前端位于比质量部42的前端靠后侧的位置。在振动部14中,在比磁铁41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质量部42向下方突出,质量部42的下表面与磁铁41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板簧13是在长边方向的大致全长范围内上下方向的宽度大致恒定的带状的弹性 部件。板簧13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例如与振动部14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致相等。板簧13例如是非磁性的金属制品。板簧13包括固定端部31、自由端部32、侧部弹簧部33以及后部弹簧部34、35。板簧13的主面130在板簧13的大致全长范围内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详细地说,板簧13的两侧的主面130在板簧13的除了固定端部31以外的部位的全长的范围内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

固定端部31例如是大致矩形板状的部位。固定端部31的主面例如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固定端部31在比振动部14靠后侧的位置固定于壳体部11。由此,板簧13被壳体部11支承。固定端部31例如固定于外罩部111的顶盖部的下表面。固定端部31例如热焊接于壳体部11。

自由端部32例如是大致矩形板状的部位。自由端部32安装于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自由端部32的主面与前后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自由端部32的后侧的主面固定于振动部14的前端面。自由端部32与振动部14例如通过激光焊接而固定。

侧部弹簧部33在振动部14的侧方从自由端部32延伸至比振动部14靠后侧的位置。侧部弹簧部33隔着空隙与振动部14在横向上相向。侧部弹簧部33以与振动部14非接触的方式同振动部14的侧面大致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侧部弹簧部33的前端与自由端部32连接,侧部弹簧部33的后端位于比振动部14的后端面靠后侧的位置。侧部弹簧部33隔着空隙与线圈部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详细地说,侧部弹簧部33的自由端部32附近的部位位于线圈部12的上方,且隔着空隙与线圈部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

后部弹簧部34从侧部弹簧部33连续地向振动部14的后方延伸。另一个后部弹簧部35从后部弹簧部34连续地向后部弹簧部34的后方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后部弹簧部34称作“第一后部弹簧部34”,将另一个后部弹簧部35称作“第二后部弹簧部35”。第二后部弹簧部35与固定端部31的后缘连接。

第一后部弹簧部34在振动部14的后侧呈大致横向延伸。详细地说,第一后部弹簧部34从侧部弹簧部33的后端向横向且稍后方延伸。第一后部弹簧部34隔着空隙与振动部14在前后方向上相向。第二后部弹簧部35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侧呈大致横向延伸。详细地说,第二后部弹簧部35从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与侧部弹簧部3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后端向横向且稍后方延伸。第二后部弹簧部35隔着空隙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在前后方向上相向。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端比振动部14的后端 部44的侧面向横向突出。换言之,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横向长度比振动部14的后端部44的横向宽度大。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第二后部弹簧部35之间的前后方向的距离随着从侧部弹簧部33向横向离开而逐渐减小。

在板簧13中,若将侧部弹簧部33、第一后部弹簧部34以及第二后部弹簧部35统称作“弹簧主体部36”,则弹簧主体部36从自由端部32的横向的一方的端缘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呈大致直线状向后方延伸,且在侧部弹簧部33的后端向横向弯折或弯曲。然后,弹簧主体部36在振动部14的后侧从横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呈大致横向延伸,且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端向横向的上述一侧弯折或弯曲。并且,弹簧主体部36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侧从横向的上述另一侧向一侧呈大致横向延伸,且上缘与固定端部31的后缘连接。

限制部51被壳体部11支承。限制部51配置在振动部14的后侧。具体地说,限制部51配置在振动部14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之间。限制部51从振动部14以及第一后部弹簧部34分离而配置。限制部51是在振动部14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之间呈大致横向延伸的板状部位。限制部51的前表面511与振动部14的后端面46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限制部51的后表面512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前表面341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限制部51是与壳体部11连成一体的部件。具体地说,限制部51是与壳体部11的基底部112连成一体的部件,且从基底部112向上方突出。限制部51例如是树脂制品。限制部51的上端位于比振动部14的后端面46的下端以及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优选限制部51的上端位于比振动部14的后端面46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以及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侧的位置。更优选限制部51的上端位于比振动部14的后端面46的上端以及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上端靠上侧的位置。

限制部51的横向的侧面例如与外罩部1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接触。换言之,限制部51从外罩部111的侧壁部向壳体部11的内部空间呈大致横向突出。

电路板16安装于基底部112。电路板16例如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基底部112。电路板16与线圈部12电连接,将来自电源的电流供给于线圈部12。电路板16例如是具有挠性的柔性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在振动马达1中,若通过电路板16使电流流入线圈部12,则在线圈部12产生 磁场。通过线圈部12的磁场以及磁铁41的磁场,产生使振动部14在横向上移动的力。振动部14如上所述被板簧13支承于线圈部12的上方,通过产生于磁铁41与线圈部12之间的力以及板簧13的复原力在横向上振动。详细地说,振动部14以图7所示的位置为中心,如图8以及图9所示,向横向的两侧振动。在振动部14振动时,板簧13的侧部弹簧部33也与振动部14一同在横向上振动。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振动部14在横向上振动时,振动部14以及板簧13与限制部51不接触。换言之,振动部14以及板簧13维持着与限制部51非接触状态地在横向上振动。如图9所示,在振动部14向与侧部弹簧部33相反的一侧振动时,振动部14的后端面46与限制部51靠近。此时,振动部14的后端面46与限制部51的前表面511大致平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振动马达1包括线圈部12、板簧13、振动部14以及壳体部11。线圈部12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板簧13的主面130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振动部14包括磁铁41,且被板簧13支承于线圈部12的上方。振动部14隔着空隙与线圈部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且通过产生于磁铁41与线圈部12之间的力而在横向上振动。壳体部11将线圈部12、振动部14以及板簧13容纳于内部空间,且支承线圈部12以及板簧13。板簧13包括固定端部31、自由端部32以及侧部弹簧部33。固定端部31在比振动部14靠后侧的位置固定于壳体部11。自由端部32安装于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侧部弹簧部33在振动部14的侧方从自由端部32延伸至比振动部14靠后侧的位置。侧部弹簧部33与振动部14一同在横向上振动。

如此,在振动马达1中,振动部14在被一个板簧13支承于线圈部12的上方,且恒定地维持了与线圈部12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的状态下,在线圈部12的上方沿横向振动。由此,能够使振动马达1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振动部14的稳定的振动。另外,在振动马达1中,与振动部14一同沿横向振动的侧部弹簧部33配置在振动部14的横向上,侧部弹簧部33的主面在侧部弹簧部33的全长范围内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由此,能够使振动马达1在横向上也小型化。

侧部弹簧部33如上所述隔着空隙与振动部14在横向上相向。由此,能够延长板簧13从固定端部31至与振动部14接合的接合部的长度,能够增大振动部14的振动量。

侧部弹簧部33如上所述,隔着空隙与线圈部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由此,与侧 部弹簧部33配置在从线圈部12的上方向侧方错开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振动马达1在横向上进一步小型化。并且,固定端部31热焊接于壳体部11。由此,能够将板簧13牢固地固定于壳体部11。

如上所述,板簧13还包括第一后部弹簧部34。第一后部弹簧部34从侧部弹簧部33连续地向振动部14的后方延伸,并隔着空隙与振动部14在前后方向上相向。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振动马达1的大型化,且能够增长板簧13的全长,因此能够增大振动部14的振动量。并且,由于在侧部弹簧33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连接部中,板簧13弯折或弯曲,因此振动部14振动时产生的应力不仅在自由端部32与弹簧主体部36的连接部以及固定端部31与弹簧主体部36的连接部分散,也在侧部弹簧33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连接部分散。其结果是,在振动部14振动时,能够抑制产生于板簧13的应力集中。

但是,在内置有振动马达1的戒指等例如落下,对振动马达1施加了前后方向的冲击的情况下,假设若不设置限制部51,则振动部14如图10中以双点划线所示,向后方移动的同时在横向上倾斜而使后端部44与侧部弹簧部33接近。其结果是,存在如下隐患:振动部14的后端部44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以及侧部弹簧部33冲撞。

与此相对,振动马达1如上所述还包括被壳体部11支承在振动部14与板簧13之间的限制部51。限制部51配置在振动部14的后侧。因此,在对振动马达1施加了前后方向的冲击的情况下,如图10中实线所示,通过振动部14的后端部44与限制部51接触,抑制振动部14向后方移动的同时,抑制振动部14在横向上倾斜。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振动部14与板簧13冲撞。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板簧13的损坏。

如此,在施加了前后方向的冲击时能够通过限制部51抑制振动部14向后方移动的结构尤其适用于如下的振动马达1:板簧13还具有从侧部弹簧部33连续地向振动部14的后方延伸,且与振动部14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的第一后部弹簧部34。

如上所述,限制部51在振动部14的后侧沿横向延伸。因此,在振动部14的后端部44与限制部51接触时,振动部14的后端面46与限制部51的前表面511彼此大致平行。由此,能够增大振动部14与限制部51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能够减小从限制部51对振动部14施加的每单位面积的力,能够抑制振动部14的损坏。

限制部51是与壳体部11连成一体的部件。因此,能够易于承受从振动部14对限制部51施加的力。并且,能够易于设置限制部51,能够简化振动马达1的制造。

如上所述,在振动马达1中,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位于比线圈部12靠前方的位置。并且,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的下方的壳体部11的底部的上表面114位于比线圈部12的上表面21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内置有振动马达1的戒指等例如落下,对振动马达1施加了上下方向的冲击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或抑制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与线圈部12冲撞。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线圈部12以及振动部14的损坏。

板簧13如上所述,还包括第二后部弹簧部35。第二后部弹簧部35从第一后部弹簧部34连续地向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方延伸,并隔着空隙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在前后方向上相向。由此,由于能够抑制振动马达1的大型化,且能够进一步增长板簧13的全长,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振动部14的振动量。并且,由于板簧13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第二后部弹簧部35的连接部弯折或弯曲,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部14振动时产生于板簧13的应力集中。

如上所述,振动部14的横向宽度随着从前端部43向后方而增大。换言之,振动部14的横向宽度随着在前后方向上从板簧13的固定端部31离开而减小。如此,通过缩小振动部14的振幅大的部位的宽度,能够抑制振动部14振动时的振动部14与壳体部11的接触。并且,通过增大振动部14的振幅小的部位的宽度,能够使振动部14的质量增大从而增大振动马达1的振动量。

振动部14如上所述包括磁铁41和质量部42。磁铁41隔着空隙与线圈部1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质量部42层叠于磁铁41的上侧。由此,能够确保振动部14的质量,且能够缩小振动部14的俯视时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确保振动马达1的振动量,且能够实现振动马达1的进一步的小型化。并且,在振动部14中,质量部42在比磁铁41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向下方突出。如此,在振动部14中,通过增大从板簧13的固定端部31离开的部位的质量,能够增大振动马达1的振动量。

如上所述,线圈部12配置在从基底部112向上方突出的线圈用凸部113的周围。由此,在将线圈部12固定于壳体部11时,能够容易进行线圈部12的定位。并且,能够简化与向壳体部11固定线圈部12相关的结构。

线圈用凸部11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线圈用凸部113的横向长度长。如此,通过在振动部14的延伸的前后方向上增长线圈用凸部113,能够缩小线圈部12的横向宽度。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振动马达1在横向上小型化。

图11是示出振动马达的其他优选例的图。图11是省略了外罩部111的振动马达 1a的平面图。振动马达1a除了包括第一附加部47以及第二附加部48这点,具有与图1至图9所示的振动马达1相同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用相同符号标注振动马达1a的与振动马达1对应的结构。在图11中,为了容易理解图,对限制部51、第一附加部47以及第二附加部48标注剖面线。

第一附加部47以及第二附加部48分别是大致矩形的平板状部件。第一附加部47安装于振动部14的侧面。第一安装部47在横向上夹着振动部14地位于与侧部弹簧部33相反的一侧。第一附加部47例如通过双面胶和/或粘接剂固定于振动部14。第二附加部48安装于板簧13的自由端部32的前表面。换言之,第二附加部48通过板簧13的自由端部32间接地安装于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的前端面。第二附加部48在主视时呈与自由端部32大致相同的形状且大致相同的尺寸,且与自由端部32大致重叠。第二附加部48例如在自由端部32与振动部14的质量部42通过激光焊接接合时,同时通过激光焊接而固定于自由端部32。通过设置第二附加部48,能够增大激光焊接自由端部32与振动部14时的焊接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能够易于进行激光焊接。

通过设置第一附加部47,振动部14在向与侧部弹簧部33相反的一侧振动时,能够防止振动部14与壳体部11直接地接触。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附加部47,例如在内置有振动马达1a的戒指等例如落下从而对振动马达1a施加了横向的冲击时,能够减轻由于振动部14与壳体部11的冲撞而产生的冲击。同样地,通过设置第二附加部48,例如在内置有振动马达1a的戒指等例如落下从而对振动马达1a施加了前后方向的冲击时,能够减轻由于振动部14与壳体部11的冲撞而产生的冲击。即,第一安装部47以及第二安装部48分别实现吸收对振动部14的冲击等的减震器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振动部14的损坏。

图12至图14是示出振动马达的其他优选例的图。图12至图14是省略了外罩部111的振动马达1b的平面图。振动马达1b除了还包括另一个限制部52之外,具有与图1至图9所示的振动马达1相同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振动马达1b的与振动马达1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在图12至图14中,为了易于理解图,对限制部51、52标注剖面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限制部51称作“第一限制部51”,将另一个限制部52称作“第二限制部52”。并且,在图12至图14中,为了易于理解板簧13的形状,用虚线示出固定端部31。在图13以及图14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位于图 12所示的位置的板簧13以及振动部14。

第二限制部52被壳体部11支承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侧。具体地说,第二限制部52配置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第二后部弹簧部35之间。第二限制部52从第一后部弹簧部34以及第二后部弹簧部35分离而配置。第二限制部52是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侧呈大致横向延伸的板状部位。第二限制部52的前表面521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表面342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第二限制部52的后表面522与第二后部弹簧部35的前表面351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

在图12至图14所示的例子中,第二限制部52是与壳体部11连成一体的部件。具体地说,第二限制部52是与壳体部11的基底部112连成一体的部件,且从基底部112向上方突出。第二限制部52例如是树脂制品。第二限制部52的上端位于比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下端以及第二后部弹簧部35的下端靠上侧的位置。优选第二限制部52的上端位于比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以及第二后部弹簧部35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侧的位置。更优选第二限制部52的上端位于比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上端以及第二后部弹簧部35的上端靠上侧的位置。

第二限制部52的横向的侧面例如与外罩部1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接触。换言之,第二限制部52从外罩部111的侧壁部向壳体部11的内部空间呈大致横向突出。

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振动部14横向振动时,振动部14以及板簧13与第一限制部51以及第二限制部52不接触。换言之,振动部14以及板簧13维持与第一限制部51以及第二限制部52非接触状态地在横向上振动。如图13所示,在振动部14向侧部弹簧部33侧振动时,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表面342靠近第二限制部52。此时,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表面342与第二限制部52的前表面521大致平行。

振动马达1b如上所述还包括被壳体部11支承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侧的第二限制部52。因此,在对振动马达1b施加了前后方向的冲击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表面342与第二限制部52接触,抑制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向后方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比第一后部弹簧部34靠后侧的部位冲撞。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板簧13的损坏。

在图12至图14所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第二限制部52配置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第二后部弹簧部35之间。由此,在对振动马达1b施加了前后方向的冲击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第二后部弹簧部35冲撞。其结果是,能够进 一步抑制板簧13的损坏。

如上所述,第二限制部52在第一后部34的后侧沿横向延伸。因此,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第二限制部52接触时,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后表面342与第二限制部52的前表面521彼此大致平行。由此,能够增大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第二限制部52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是,能够减小从第二限制部52对第一后部弹簧部34施加的每单位面积的力,能够进一步抑制板簧13的损坏。

第二限制部52是与壳体部11连成一体的部件。因此,能够易于承受从第一后部弹簧部34对第二限制部52施加的力。并且,能够易于设置第二限制部52,能够简化振动马达1b的制造。

在上述振动马达1、1a、1b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第一限制部51以及第二限制部52不必一定是沿横向延伸的部位,可以是各种形状。第一限制部51例如也可以是从基底部112向上方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位。第二限制部52也相同。

第一限制部51以及第二限制部52只要被壳体部11支承即可,不必一定是与壳体部11连成一体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第一限制部51的下端部被插入设置于基底部112的凹部,由此第一限制部51安装于基底部112而被支承。对于第二限制部52也相同。并且,第一限制部51以及第二限制部52不必一定被基底部112支承,也可以被外罩部111支承。

板簧13的固定端部31不必一定固定于壳体部11的外罩部111,例如也可以固定于壳体部11的基底部112。并且,向壳体部11固定固定端部31不必一定通过热焊接。例如,也可以通过固定端部31的下端部被插入形成于基底部112的固定用槽而固定,来使板簧13被壳体部11支承。

板簧13的自由端部32不必一定固定于振动部14的前端面。例如,也可以是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的侧面固定于板簧13的自由端部32。由此,能够使振动马达1、1a、1b在前后方向上进一步小型化。侧部弹簧部33不必一定与振动部14隔着空隙在横向上相向,也可以在振动部14的前后方向的大致全长范围内与振动部14的侧面接触。

在板簧13中,不必一定设置第二后部弹簧部35,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固定端部31同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与侧部弹簧部3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上缘是连续的。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限制部51配置在振动部14与第一后部弹簧部34之间,且省略第二限制部52。并且,在板簧13中,不必一定设置第一后部弹簧部34,例如固定端部31也可以与侧部弹簧部33的后端部的上缘是连续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限制部51在振动部14的后侧配置在振动部14与壳体部11的后表面之间,且省略第二限制部52。

例如,如图16所示,振动马达1b的固定端部31也可以是同第一后部弹簧部34的与侧部弹簧部33相反的一侧连续的,且从该端部向后方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限制部52在固定端部31的侧方配置在第一后部弹簧部34与壳体部11的侧壁部之间。

在振动马达1、1a、1b中,振动部14的横向宽度随着从前端部43向后方而逐渐增大,但不限于此。振动部14的横向宽度例如也可以在前后方向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大致恒定。质量部42不必一定层叠于磁铁41的上侧,例如也可以配置在比磁铁41靠前侧的位置。

线圈用凸部113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并且,向壳体部11安装线圈部12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线圈部12与侧部弹簧部33不必一定在上下方向上相向,侧部弹簧部33也可以从线圈部12的上方在横向上错开而配置。

在壳体部11中,向基底部112连接外罩部111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壳体部11的结构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壳体部11包括为大致矩形状的板状部件的外罩部111、和向上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基底部112,基底部112的上部开口被外罩部111封闭。在该情况下,基底部112的底部是壳体部11的底部。

振动马达1、1a、1b的各部件的安装和固定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向壳体部11安装线圈部12以及板簧13、外罩部111与基底部112的固定也可以隔着其他部件而进行。

振动马达1、1a、1b也可以作为内置于手机等移动通信装置的无声通知设备而使用。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结构在彼此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振动马达能够用作各种用途的马达。优选作为内置于戒指的无声通知设备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